何為本?何為人的本來?何為萬物的本來?何為宇宙的本來

2021-01-19 崑崙道渡

01何為本

我們修道是通過各種入靜之法,連接之法找回本真,回歸大道。那麼何為本?何為人的本來?萬物的本來?宇宙的本來?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恩師解釋:「見素者,非眼見之見,乃是心目內觀之見也。內觀者妙見無窮,虛靜光明,能見天地之原始,能知本來之面目。抱樸者上古尚質不尚文,雖然文不足,其返樸還淳之意,時見於內存外用際,得性分中真誠之實理。少私寡慾者,如內而身心,外而事物,隨緣循理,歸於性命,克去己私,不生自有自利之意,遇境忘境不著戀慕沉溺之情,斂華就實之意,全在於此一個字「本」而已」。

比如講道傳道就如同喝茶講茶,每個人都喝過茶。當傳講者用千言萬語使我們回憶起曾喝過的茶的味道時,一切有關茶的說教只是文字相,甚至不存了,對我們也都是不必要了。同樣講道時,千言萬語中只要有一句與我們的靈性契機相合,使你悟到了本來之"本「,那麼,一切有關道的說教也就無所謂了。

02如何找到自己的來之"本",空靈之「靈"

《易經》中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是中醫最奧妙的出發點。這種相對應可以舉出許多陰陽的例子:生為陽,死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懂中醫的人都知道,內外,表裡,前後,左右,背腹,這些空間概念都是一陽一陰。

更廣義說,遠近,高低,南北,東西,也都是一陽一陰。就時間而言,生與滅,順與逆,此時與彼時,現在與未來,都是一陽一陰。

就屬性而言,幹與溼,熱與寒,實與虛,強與弱,疏與密,明與暗,顯與密,輕與重,快與慢,剛與柔,多與少,長與短,主動與被動,坦率與隱晦,清楚與模糊,也是一陽一陰。

講到動態的時候,升與降,浮與沉,發與斂,張與弛,進與退,攻與守,給與受,增與減,長與縮,加與減,乘與除,通與阻,還是一陽一陰。

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判斷,好與壞,獎與罰,能與否,美與醜,是與否,好與惡,肯定與否定,善與惡,愛與憎,優與劣,易與難,同樣是一陽一陰的對應。

名詞中,君與臣,奇與偶,男與女,雄與雌,天與地,晝與夜,夏與冬,統治與被統治,領導與被領導,功能與器質,物質與意識,肉與靈,等等,都是一陽一陰。

為什麼要列舉那麼多空間的、時間的、屬性的、動態的、名詞的、判斷詞的種種陰陽對立呢?為什麼此是陽,彼是陰,熱為陽,寒為陰,人們基本上有一個共同的認同呢,奧妙在什麼地方?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一生二,就是本來之「本」,對陰陽的認識,是由於事物原本實存的分別,由人類是將其概念化而已。

03本而又本,萬法歸一

因此很多人搞了一輩子《易經》,沒得真諦,就是因為停留於概念的陰陽學說上了。當我們面對一個事物,需要你判斷其陰陽屬性的時候,比如上與下,男與女,你通常總要想一想,這時你得出的答案,往往是邏輯的判斷。而對於陰陽的真正的感應,絕不應用腦子去想,它是一種無法言說的體感。當我們說到自己的身體,背為陽,腹為陰,並不是理論上的規定,也不是邏輯推理,是由於它反映了生命本來的狀態。《易經》、中醫、針灸,包括佔筮、算卦,都不是邏輯推理的結果,而是言語未到時,邏輯中斷時的那個靈,這就是本所反應出來的。

因此「本」,就是要求我們透過一切文字相,透過一切理論、學說去體會事物原本的東西。本而又本,萬法歸一。一切事物原本的原本,乃為「道」,乃為「樸」。

04無欲無為,回歸本源

修道者,如能領會,即當少私而絕其巧,寡慾而棄其利,自然棄盜賊之為,行孝慈之實,仁義可以內含,聖智可以不顯也。清靜真一,無欲無為,回歸本源。

道醫對經絡系統的修證~捷徑和重點不在於經絡系統內部

東西崑侖連天地,修身自明大道成

化女泉修習之法~依感觸辨氣法

如何在終南山尋找修行靜養之點位

現場親感~方得西樓觀吾老洞十四字修煉秘鑰

相關焦點

  • 《天道》:何為文化?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本來
    雖是究竟本來,但非眾生的立場觀念,所能自悟達到的境界。故而,佛度辛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01何為文化?能被眾生所用的術,即為文化眾生的文化分為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易學易懂易用的是弱勢文化,強勢文化便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
  • 《道經》加《德經》,等於《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你可知道,《道德經》是由《道經》和《德經》共同構成的,也就是說,《道經》加《德經》,等於《道德經》,所以我們就很有興趣知道,何為「道」?又何為「德」呢?《道德經》分上下兩片,《德經》在前,即上篇,《道經》在後,即下篇,後有所調整,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道經》在前而《德經》居後的《道德經》了。
  • 何為陽光?
    ;「何為不甘?」「大海星辰皆不得。」 「可否具體?」「夢想遠方不可及。」「可否再具體?」 「曾有你。」;「何為心痛?」;「何為孤寂?」「清風豔日無笑意」「可否具體?」「左擁右抱無情慾」「可否再具體」「不得你」;「何為歡喜?」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又從何而來?佛教的看法大不同
    宇宙從何而來?我們人類又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不同的人與團體,從不同的出發點,各自有自己的論述。佛教對此也有自己鮮明的觀點。佛教徒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佛教不相信有創世神,也不相信我們的世界與人類,我們的宇宙是由神創造的,而宇宙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確定無疑,不可否認的。佛教認為,空性才是眾生永恆不變的真理。
  • 阿衰漫畫:何為「人渣」?何為「老拌」?
    何為「人渣」?何為「老拌」?
  • 陸展元為她拋棄李莫愁,武三通為她發瘋,何沅君到底有何魅力?
    李莫愁本是一個溫柔美貌的好女子,身為古墓派第三代首席大弟子,因不耐古墓派枯寂悽清的生活,只想仗劍闖蕩江湖,不肯發「終身不下終南山」的誓言,錯過承襲古墓派衣缽的大好機會。只可惜外面的花花世界並不如她想像中那麼美好,一次行走江湖過程中,李莫愁遇到了命中的天魔星陸展元。
  • 何為天道?不可不知陰與陽
    古人認為,自然界萬事萬物皆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中不斷滋生、發展和變化著。陰陽是宇宙的規律,是道,《易經·繫辭傳上》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即規律。陰陽即為天道,醫學是怎麼認識陰陽的呢?戰國至秦漢時期,陰陽學說被各學科用來解釋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醫學也不例外,《黃帝內經》運用陰陽來闡述人體生命活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總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就是:陰陽是道,是天地的規律,是萬物的綱領,是所有生長肅殺的本原,是自然萬物運動變化的內在規律。
  • 何為「單板」吉他,何為「合板」吉他?
    何為「單板」吉他,何為「合板」吉他?吉他有很多種,有木吉他,電吉他,貝斯,尤克裡裡等等。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木吉他中的「民謠吉他」。不知大家在購買吉他的時候看到最多的就是「單板」「合板」這兩個詞。內心在想,這是個啥?
  • 何為櫻桃木,何為黑胡桃,何為櫸木,相信很多人只是一知半解
    何為櫻桃木,何為黑胡桃,何為櫸木,相信很多人只是一知半解,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些生活中可能會碰到的美木吧。櫻桃木櫻桃木是高級木料,木紋是直木紋。 櫻桃木主要分布於美國東部各地區。櫻桃木的心材顏色由豔紅色至棕紅色,邊材呈奶白色。木材的彎曲性能十分好,抗彎強度與衝擊強度中等,耐衝擊強度中等,但硬度較低。力學強度與橡木相當。
  • 何為善,何為惡?何為神,何為魔?
    善與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模糊的定義,我想何為善,何為惡那些大聲指責他人,給予他人下定義的人也很難說清。如同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眾人對於哪吒的惡魔定義。他們大聲指責哪吒是惡魔、是妖怪,憤怒的要求處死哪吒,可最終卻是哪吒用生命拯救了整個陳塘關,而人們害怕惡魔可自己卻並不知道惡魔源於他們自己。
  • 《當幸福來敲門》—何為幸福?
    《當幸福來敲門》此劇為真實故事改編。男主威爾史密斯在當時美國經濟蕭條的時候,愁眉不展。他將所有的錢投資在了一個檢查骨密度的醫療器械上。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器械在醫生看來,只是一個價格昂貴,只比一般產品好一點的「奢侈品」。
  • 鄭屠禮貌謙遜,而且金翠蓮本來就欠他錢,鄭屠讓她還錢何罪之有?
    有人覺得《水滸傳》裡,鄭屠切肉十分禮貌謙遜,而且金翠蓮本來就欠他錢,鄭屠讓她還錢,確實沒有罪。魯達根本不該殺他。言之鑿鑿,理由充分!一、金翠蓮確實本來欠了鄭屠的錢。金翠蓮同父母一起到渭州投親不遇,母親不幸身死。父女倆在酒店碰上了當地喚作鎮關西的鄭屠。
  • 何為神作?何為渣作?兩者之間或許只有一線之隔
    何為神番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個評判標準。例如說鋼煉為何被稱為神番,因為它將劇情和人物塑造都做到了極致,03版老版鋼煉甚至可以做到正面硬鋼同期的火影。也有人說fate UBW是一部神作,因為UBW的畫面和OP都已經達到了極致。
  • 何為五蘊皆空
    色,概述為地、水、火、風。色陰,一般是指無情物,它屬於器世間。受,包括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意識。受陰,指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色、聲、香、味、觸這五塵而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種俱生意識。想,第六種意識心。想陰也叫獨頭意識,它可以閉門造車。想陰,那個想是不是心上有個相啊?心上的那個相也注意,不是眼前的相,眼前的相叫實塵,心上的相叫法塵。
  • 何為「門當戶對」
    現在的人們也談門當戶對,何為"門當戶對」?新時代又賦予了其什麼新元素?門,指古代官室的雙扇大門。戶,指其內部堂、室、房之間的單扇門。文獻中的戶,一般指室的戶,即室戶。門戶是指正門,房屋的出入口。此外,「門當戶對"也與「門戶"有些淵源。"門當"與"戶對"最初是指古代大門建築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請問何為書法
    何為書法? 從廣義上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書寫的法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書法是書寫的方法,以漢字為載體。書法講究的是法度,形神兼備是書法藝術的核心。要想練好書法,必須冬練四九,夏練三伏,持之以恆,才能達到藝術的巔峰。
  • 閒談:何為吉?何為兇?人生應該自然豁達!
    那我們應該要知道,何為吉?何為兇?按照天理做事,用心去做而有所得,就叫做吉,也有可能不賺錢才是吉。不按照天理,不憑心,就是兇。比如:當有一個人,把你從很低很低的職位,一下三級跳,爬上來。是吉還是兇?大兇!那就是準備要把你抓去關了,還在高興。當你突然間,得到一筆很大的財富,你知道大兇不遠了!
  • IP 何為《朧村正》?何為抄襲?
    抄襲話題從何而來越越多海外精品手遊出現在國內市場,營造出的競爭環境也是愈發白熱化。國內研發商(後文中統稱CP)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遊戲畫風的「洋化」手段,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點。 其次,畫風類似只為抓住國內玩家「重口味」。這一點在前文所提到的Neowiz案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學易經要搞懂一個問題:何為動爻
    那麼何為動爻呢?現在民間普遍對動爻的認識是,認為卦中有某根爻會發動,發動之後就會變化,本來是陽爻,會變成陰爻,本來是陰爻,會變成陽爻。所以動爻也叫變動之爻。由於動爻發生了變化,導致卦象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並有了變卦的概念。尤其是後來發展出來的梅花易數、六爻納甲,都形成了主卦、動爻、變卦的基本模式。
  • 《六祖壇經》全文、譯文、解讀——眾生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圓滿
    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父,本貫範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