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兒童癲癇綜合症都有哪些

2020-12-14 騰訊網

1、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兒童良性癲癇(BECT)

約佔兒童癲癇的15%-20%.發病年齡2-14歲,8-9歲為發病高峰。男孩多與女孩,多在入睡後不久或清晨要醒時發作多見。發作時症狀開始多局限於口面部、喉頭異常發聲,可泛化為全面性發作。通常發作不頻繁。

腦電圖發作間期背景波正常,在中央區和顳中區出現負性、雙向或多向的棘波或尖波,或棘慢複合波。其中影像學檢查一般正常,不影響智力發育,預後良好。

2、兒童失神癲癇(CAE)

3-13歲起病,5-9歲多見,女孩多於男孩。其臨床特徵是短暫、頻繁的愣神、不跌倒。數秒緩解。緩解後如常。

腦電圖在發作時表現,現為兩側對稱同步的3HZ 棘慢波。該病易於控制,預後良好。

3、嬰兒痙攣(IS或West syndrome)

本病以1歲前嬰兒期起病(生後4~8月為高峰)、頻繁的痙攣發作、特異性高幅失律EEG圖形、以及病後精神運動發育倒退為其基本臨床特徵。痙攣發作主要表現為屈曲性、伸展性和混合性三種形式,但以混合性和屈曲性居多。典型屈曲性痙攣發作時,嬰兒呈點頭哈腰屈(或伸)腿狀,伸展性發作時嬰兒呈角弓反張樣。痙攣多成串地發作,每串連續數次或數十次,動作急速,可伴有嬰兒哭叫。常於思睡和匙醒期加重。

典型的腦電圖對本病診斷有價值,在不同步不對稱,並有爆發抑制交替傾向的高波幅慢波背景活動中,混有不規則的、多灶性棘、尖與多棘慢波爆發。睡眠記錄更易獲得典型高幅失律圖形。

4、Lennox—Gastaut syndrome (LGS)

本症候群以兒童期(1—8歲)起病、頻繁而多樣的發作形式、慢—棘慢(

腦電圖顯示在異常慢波背景活動上重疊1.5~2.5H2慢—棘慢複合波。治療困難,1/3以上患兒對多種抗癲癇藥物無效,是兒童期一種主要難治性癲癇。

5、全面性癲癇伴熱性驚厥附加症(GEFS+)

與一般FS不同,GEFS+患兒於6歲後繼續有頻繁的、伴發熱或無熱的癇性發作,總發作次數超過一般FS,甚至可達數十次(2~100多次)。小於3Hz的慢棘—慢複合波為本病的EEG特徵GEFS+常有癲癇或FS家族史,一個家族中可有多種發作形式,多數僅表現為一般FS,但部分於6歲後繼續頻繁的FS(強直—陣攣性發作)發作,稱為FS十。較少見的發作類型包括FS+伴失神發作、FS+伴肌陣攣發作和FS+伴失張力發作等。最近有報告FS+伴肌陣攣站立不能性癲癇(MAE)和FS+伴嬰兒嚴重肌陣攣癲癇(SMEl)者。除後兩者外,GEFS+一般呈良性經過,智力運動發育正常,大多在25歲前或兒童後期停止發作。  GEFS+的發生受遺傳因素影響,一些人根據家系分析認為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由於不完全外顯率,導致了臨床各種表型。但有學者主張為複雜性多基因遺傳,以此解釋GEFS』的表型異質性。近年初步鎖定本病的兩個基因座分別在19q和2q上,預測近期還會有其他新的基因位點被發現。

腦電圖小於3Hz的慢棘—慢複合波為本病的特徵

6、少年肌陣攣癲癇(JME)

少年肌陣攣性癲癇(juvenile myoelonie epilepsy,ⅢE)是一種特發性全身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因素,主要臨床發作形式為肌陣攣,但常伴其他類型的全身性發作。JME的發病數佔全部癲癇病兒的5-10%,佔小兒特發性全身性癲癇的20%, 起病年齡平均為14歲,12~18歲之間起病者佔76%。JME的肌陣攣發作時意識無障礙,即使發作在數小時內連續發生("肌陣攣持續狀態"),意識障礙也甚稍微。面部抽動很少見。全身性肌陣攣時,可有忽然劇烈的全身晃動,軀幹前屈或後傾,舉臂,屈腿,不能維持正常體位,嚴重時可致跌倒。上肢肌陣攣時,可見猛烈擊物,敲桌子,或擲出所握物體;下肢肌陣攣時,可忽然踢及家具,或在下樓梯時腳碰臺階而致傷痛。也可能只限於上部軀幹或只有頭頸部出現肌陣攣。JME時失神發作可能每日數次,其嚴重程度與年齡有關。發作常有誘因,尤其以忽然覺醒,睡眠不足,情感波動,精神緊張,閃光刺激為最常見。發作主要見於清晨剛醒及傍晚放鬆時。

腦電圖背景波正常。肌陣攣發作期呈瀰漫性快速(3.5~6Hz)多棘慢複合波,兩側對稱,以中心區最明顯。多棘波與臨床肌陣攣同時發生,其數目的多少與發作的嚴重程度相關,一般是連續5~20個棘波,隨後是慢波。多棘慢波中的棘波頻率為10~16Hz,慢波頻率為2~5Hz。發作間期腦電圖的特點也是瀰漫性3.5~6I-Iz多棘慢波,但棘波連續出現的數目比發作期少,不超過2~3個。多棘慢波放電最常見於清晨剛醒、傍晚入睡前、夜間覺醒及NREM睡眠I~Ⅱ期。閃光刺激、睡眠不足、過度換氣可誘發。JME患兒100%有這種多棘慢複合波,約10%還可見2.5~3.5Hz的典型棘慢複合波(兒童失神癲癇的特點),及3.5~6Hz的快棘慢波(少年失神癲癇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常見兒童癲癇綜合症|癲癇|腦電圖|頻繁|-健康界
    1、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兒童良性癲癇(BECT)約佔兒童癲癇的15%-20%.發病年齡2-14歲,8-9歲為發病高峰。男孩多與女孩,多在入睡後不久或清晨要醒時發作多見。發作時症狀開始多局限於口面部、喉頭異常發聲,可泛化為全面性發作。通常發作不頻繁。
  • 上海專門治癲癇病醫院告訴你兒童癲癇的預後因素有哪些?
    核心提示:對於癲癇,很多病人是終生無法治好的,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兒童癲癇是可以治好的,但是預後卻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病因,發作類型,對藥物的反應等,那麼影響兒童癲癇預後的因素都有哪些呢?就這個問題,我們來聽聽上海虹橋醫院癲癇專病專家給大家的相關介紹:   對於癲癇,很多病人是終生無法治好的,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兒童癲癇是可以治好的,但是預後卻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病因,發作類型,對藥物的反應等,那麼影響兒童癲癇預後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 癲癇的常見症狀
    癲癇的症狀哪些比較常見,會給患者帶來哪些危害,大家都知道嗎?癲癇病是一種特殊的疾病,如果得了這種疾病,會使自己出現口吐白沫、甚至抽搐的症狀,非常嚴重,需要通過專業方法治療,才能弄清疾病問題。 什麼是常見的癲癇的症狀,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成都癲癇病醫院:癲癇有哪些預防和保健措施
    核心提示:癲癇有哪些預防和保健措施?癲癇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通常由感染、中毒和營養代謝疾病引起。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病,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損害。那麼癲癇的預防和保健有哪些措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   癲癇有哪些預防和保健措施?
  • 鄭州小孩子患上癲癇有哪些症狀
    核心提示:鄭州小孩子患上癲癇有哪些症狀?癲癇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患上癲癇的人越來越多,小孩子佔的比例也比較高,所以很多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患上癲癇,那麼一般小孩子患上癲癇有哪些症狀呢?我們了解了癲癇的症狀才能更好的判斷,下面我們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 導致癲癇的病因有哪些?
    癲癇作為腦部神經異常的慢性病,是因為患者的大腦神經受損導致的異常放電造成的,最大的發病特性就是反覆發作,一般發作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往往都是突然發作,沒有任何先兆,而且一旦確診癲癇
  • 北京有哪些腦癱醫院_北京治腦癱的醫院
    北京有哪些腦癱醫院_北京治腦癱的醫院 時間:2020-12-19 09:24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語言發育遲緩在腦癱兒童中比較常見,甚至連吞咽和吸奶能力都沒有,北京正規腦癱醫院,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坐落於北京政治文化中心,臨近CDB,總建築面積近15000平方米,採用請進來
  • 低鈣抽搐與癲癇的區別都有哪些
    相信絕大部分生活中都有過抽筋的經歷,這是由缺鈣引起的。普通的抽搐又俗稱「抽筋」,而癲癇(羊癲瘋)發作的最典型表現之一也是抽搐。抽筋不同於癲癇(羊癲瘋)發作,是一種低血鈣引發的肌肉抽搐。邯鄲錢氏中醫專家指出,這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有些相似,生活中很多人經常不清楚如何區別這兩種病。
  • 重慶癲癇醫院,原發癲癇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核心提示:重慶癲癇醫院,原發癲癇的早期症狀是什麼?癲癇病是由反覆發作的腦神經元的異常放電造成的暫時性腦功能障礙所造成的。雖然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病,但是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大,身體和智力的發展還沒有結束,所以用癲癇病手術來緩解病症的問題上,孩子和成人癲癇病有不同之處,下面是重慶弘醫堂癲癇病醫院專家給我們的詳細介紹: 重慶癲癇醫院,原發癲癇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 武田Soticlestat治療2種兒童難治性癲癇臨床試驗成功
    ELEKTRA是一項國際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2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soticlestat對2-17歲的兒童高難治性癲癇發作伴DS(抽搐性發作)或LGS(跌倒發作)的治療效果。該研究包括4-6周的篩選期以確定基線癲癇發作頻率,然後是20周的雙盲治療期,包括8周的劑量優化期和12周的維持期。
  • Lennox-Gastaut綜合症:診療要點看這裡 !
    專家按姓氏拼音為序Lennox-Gastaut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兒童癲癇症候群,致死率高。它有哪些特徵?其診斷及治療方案進展如何?(A)廣泛性或瀰漫性棘慢複合波;(B)廣泛性陣發性快活動;(C)偏側優勢的癇樣放電提示局灶性病變;(D)全面性強直癲癇發作可能由背景異常引起。每10萬活產嬰兒中約有2.8名LGS症候群患者(約佔兒童癲癇的4%-10%)。其常見於1-7歲兒童,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5倍。
  • 典型的兒童癲癇小發作症狀表現
    核心提示:典型的兒童癲癇小發作症狀表現為病人有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意識完全喪失,偶爾意識障礙較淺,對周圍有所了解,能聽見問話,但不能回答。意識障礙短暫而頻發為其特點。多數每次發作2-15秒,不超過1分鐘,每日數次至數十次。突然發生,突然終止。
  • 光敏性癲癇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光敏性癲癇出現?
    光敏性癲癇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光敏性癲癇出現?光觸刺激引發的光敏性癲癇大約佔上網人數的3%,由於青少年大腦發育不成熟,其比成年人更易引發癲癇。該症狀以往多見於遺傳病因,近年來青少年過度上網導致發病的也屢見不鮮。  有關光敏性癲癇有名事件要算1997年日本兒童的集體癲癇發作。
  • 昆明癲癇病醫學研究院專家講解:枕葉癲癇有哪些症狀表現
    核心提示:癲癇是一種慢性的神經性腦部疾病,是目前難治療疾病之一,它對患者的神庭有著很大的危害性。而枕葉疾病就是屬於該病眾多發作類型中的一種,枕葉癲癇病的發病人群主要是集中於兒童身上,很多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飽受疾病的折磨心裡很是難過,只有治療枕葉癲癇才能讓孩子重歸快樂。
  • 昆明癲癇專家帶你認識隱源性癲癇的發作類型
    什麼是隱源性癲癇?   隱源性癲癇,是指在臨床上表現為症狀性癲癇,但查不出明確的病因,沒有特殊的臨床和腦電圖特徵。本病多見於1-8歲小兒,主要發生在學齡前兒童。  發作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發作形式為軸性強直、失張力及失神發作,但也常有肌陣攣發作、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或部分性發作。
  • 眾人眼裡的「羊角風」,用正確的眼光看待癲癇,了解癲癇的小秘密
    導語:現如今,我國乃至世界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癲癇患病率、發病率仍居高不下,已成為僅次於頭痛的第二大神經系統常見病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給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造成了沉重負擔。
  • 常見的抗癲癇藥物及作用機理
    癲癇是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影響大約總人口的1%。癲癇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作性意識、感覺、運動、行為及自主神經等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應用抗癲癇藥物( antiepileptic drugs,ADEs)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
  • 知識科普|如何正確選擇抗癲癇藥物?看這篇就對了!
    小兒使用更關注肝功能異常,特別是小於 3 歲的兒童,多藥聯合治療或存在大腦器質性疾病的兒童,更容易發生致死性肝衰竭。 3 左乙拉西坦 新型抗癲癇藥中被視為最用應用前途的藥。它的化學結構和作用機制與目前其他的抗癲癇藥均不同。
  • 結節性硬化症多發生在嬰兒身上,會導致癲癇等,發病率約為1/6000
    一般發生在哪些人群身上?病因是什麼?1、什麼是結節性硬化症?一般發生在哪些人群身上?結節性硬化症是由於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疾病,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大腦,以及其他的器官發生異常。一般在兒童期發病,男性多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