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664,閱讀約2分鐘
20世紀,歐美發達國家開始設計和製造機器人,希望製造出代替人類的機器人,讓人們擺脫繁重的工作壓力。但機器人很容易製造,很難把它們擬人化。2015年,香港設計了一款哈雷機器人,它可以分享人類的日常生活,但在動作和言語上差了很多。
他只能模仿人類的行為,而不會創造新的東西。如果只是日常清潔,上個世紀的技術就足以實現,顯然科學家們希望造出一種看起來和人類一樣、能獨立思考的機器人。
2016年3月,女機器人索菲亞誕生,她融合了人類所有的智慧,面部採用橡膠材質,連毛孔都非常逼真,還能做出各種不同的表情,甚至與人類進行情感互動交流,其情感非常細膩。
她的學習能力很強,超過人類,她的大腦存儲空間更大,掌握多種不同的語言,更重要的是,她不再聽人類的一切指令,而是擁有自己思維的人工智慧機器人。
她的設計師漢森曾經問過她一問一答,在這個過程中,她表現出了超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問到最大的渴望,她馬上回答"上學",雖然她的知識儲備已經遠遠超過常人,對知識還是特別渴望。
她還希望能夠從事多種工作,而不是刻板的家庭保姆。對自己的回答感到滿意的漢森最後又問了一個問題:"當你有條件的時候,你會毀滅人類嗎?"索菲婭的回答令人震驚,她說她一定會毀滅人類。
漢森聽出了一身冷汗,看到索菲亞凝重的神色,他知道機器人不是在開玩笑。霍金知道後,也提出了他對機器人最終會取代人類的擔憂。
漢森立即修改了她的計劃,把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索菲亞現在是一個阿拉伯公民,經常出現在電視上。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du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