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姐妹給我發微信說,要帶我去看演出。
我特意洗個頭出了門,琢磨著這是要看哪個明星的演唱會,到地才知道這姐們要帶我去看相聲。
我渾身上下寫滿了抗拒,我說相聲都我爺爺那輩愛聽的我根本欣賞不來。
姐妹說,你可拉倒吧,現在00後都愛聽相聲了,二話不說把我拖進了場子裡。
十分鐘之後,我就真香了。
相聲這種傳染病
只有沒得過和晚期
作為北方人傳統娛樂節目,相聲以其超強的精神汙染力在年輕人群體裡獨領風騷。
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正展現出「相聲中毒」的跡象。
不信就來自檢一下。
說話開始翹舌,尤其偏愛北京腔,偶爾冒出「結界」「答哥」等天津味兒。
點開音頻app的次數,超過視頻app。
誇人的時候會說一個奇妙的詞,哏兒,比如「你這人可真哏兒」。
整天掛著耳機,不知道在聽啥,但肯定不會聽歌,因為會間歇露出蜜汁微笑。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可能是輕微感染。
如果你要跟他聊最近新出的電視劇,他會一臉懵逼的問你說啥?
啥親愛的熱愛的?啥情情愛愛的?
別人一口一個「這樣的哥哥我可以!」
而他們眼中只有哎呦我們哥哥又胖了,看這小臉圓的;
哎呦我們小辮兒這段唱的真成,看他!看他!;
哎呦瞅瞅我們大林這嘚啵嘚啵的小樣,又貧上了;
哎呦我們燒餅這鬧鬧騰騰的精氣神,拿跟棍都能大鬧天宮了。
不用懷疑,基本可以確診,這丫最近迷上相聲了。
如果臉上常年掛著佛系微笑。
特別特別喜歡和老北京大爺聊天兒。
平時跟人說話,自帶中式beat,還要抖包袱。
別人跟ta說話,習慣性的接「誒?」「喲~」「啊。」「呵!」
一般人不敢隨便主動找,因為一開話匣子就停不下來。
可以肯定,「相聲中毒」了。
如果日常偏愛中式長褂,中式摺扇。
說啥都能給你扯到相聲上,那小嘴叭叭叭的能從線上給你聊到線下。
最近有啥潮流新段子,誰誰去開了個人專場,全都了如指掌。
自我介紹不走尋常路,「他們都說我長得特別下飯」。
他人評價也比較泥石流,「嘚嘚瑟瑟」,「賤兮兮」,「貧」。
只有ta不想搭理的貨,沒有ta懟不明白的人。
別人罵人,「你個傻x」。
ta罵人,「他腦仁就瓜子大,所以他小名叫恰恰」。
毫無疑問,「相聲重症患者」沒跑兒了。
相聲中毒不要怕,想要解毒只需以毒攻毒,多看幾場相聲就好了。
研究相聲咱都是專業的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喜歡相聲的年輕人裡,女孩子出乎意料的多,而且基本上分為以下幾個流派。
「復古女孩」,追求質感,喜歡古早味道。
相聲只聽老的,傳統的,經典的。
要聽就聽馬三立、常連安、劉寶瑞、蘇文茂、侯寶林、馬季、師勝傑等等老一輩藝術家的作品。
刺啦刺啦的老磁帶,色調暗沉的老視頻,八百年前的《曲苑雜壇》都找了個遍。
追求的都是電子包漿的年代感,時光打磨的厚重感。
「科普女孩」,不單聽熱鬧,而且看門道。
從相聲的三大發源地,到京派相聲與衛派相聲的區別,說的那叫一個頭頭是道。
她能幫你數族譜,掰扯明白誰是誰的師父,誰又是誰的師叔祖,理完族譜給你理拜師的規矩,通俗來講三年學藝兩年效力,三節兩壽都要記得拜訪師父師母。
你要是跟她說,我覺得秦霄賢這個名字妙,妙就妙在這個宵。
她會告訴你,德雲社「雲鶴九霄,龍騰四海」按輩分排排到這來,他就得用這個宵。
「喵汪女孩」,只聽苗阜和王聲的相聲。
我一個朋友說,她之所以喜歡看著兩個人的相聲就是因為,能夠在追CP的同時,聽相聲普及一點文化常識。
不管是《滿腹經綸》還是《歪批山海經》,都能讓人在相聲裡聽出一種文人遺風的氣質,他們戲說但不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講的是愚公移山、哪吒鬧海、精衛填海、夸父逐日這些耳熟能詳的老故事,卻用了方言來演繹,笑鬧之中仿佛給人做知識點的梳理。
「德雲社女孩」,聽相聲聽出追星感,要讓臺上的哥哥享受被寵愛的感覺。
盤靚條順顏值高,「德雲男團」裡總有一款哥哥能夠戳中少女心。
她們pick的組合有高欒、堂良、桃林、祥林、九辮、餅四、齡龍、賢梅,不過磕的最歡的還是師傅他們老兩口,千秋萬載「魚進鍋」,于謙和郭德綱才是真愛啊。
在B站發布給哥哥新剪的視頻,給哥哥送他最愛吃的烤冷麵,帶著螢光棒去現場聽相聲。
微信表情包也換我們哥哥全套了,任你貓貓狗狗熊貓頭,一個哥哥扔出來鎮壓全部妖魔鬼怪。
相聲的發展就是一部勵志奮鬥故事
為啥現在年輕人喜歡聽相聲?
因為相聲本身就在變年輕啊!
以前一提到相聲,大家都覺得過時老套、男性專場,其實這都是我們刻板印象了。
相聲,早就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樣子了。
2010年賈玲在春晚舞臺上橫空出世,和白凱南在春晚搭檔說相聲。
那個時候賈玲還沒胖起來,一笑的時候兩個小梨渦掛在嘴邊,穿著裙子在舞臺上滿場子跑。
上個月小嶽嶽的相聲專場,請來了佟麗婭幫忙站臺,萌賤的小嶽嶽旁邊站著一襲白裙的絕世美人佟麗婭,你以為不可能的相聲都讓它變成了可能。
以前你以為說相聲就要在桌子後面端著動嘴皮子。
直到有一天,盧鑫和張玉浩這倆唱跳型選手,讓你明白了相聲可以比小品還熱鬧。
標配服裝大馬褂,也不是樸素皺吧的舊時代樸素氣息了。
現在的馬褂,能穿出一種低調的奢華感,穿出一種價格不菲的富貴感。
髮型也越來越潮流帥氣了,小耳釘一戴那是相當可愛。
相聲演員也有偶像包袱,為了上鏡好看,注意身材管理。
於是有一天,德雲社新定妝照一出,愣是驚豔了一大批人。
內容方面,說學逗唱那一套也玩出了新花樣。
塑料英語什麼的已經見怪不怪,「beautiful girl,盤兒尖!」;
「play,玩兒,玩兒的意思,go是去,玩兒去。努力趕緊學完了我 play go 。」
潮流裡面火什麼,相聲裡面也想想能不能放進去。
一直站著不動觀眾會視覺疲憊,那我們就多動動多跳跳活躍起來。
TFBOYS火了,咱改編一玩麻將版的「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中國有嘻哈火了,咱也在場上說rap。
垃圾分類這種熱門話題表演的時候也探討探討。
在我們不曾關注的時候,相聲行業正在悄悄得進行自我整頓,他們努力地把自己從老舊裡脫離出來,拼命抓住時代的潮流,不斷地迎合大眾的喜好。
相聲的發展就是一部勵志奮鬥故事。
在說學逗唱、賣萌耍寶的背後是跟我們一樣努力生活的年輕人,他們靠一技之長吃飯,為了不被時代淘汰,而讓自己完美的順應這個時代。
我們到底在樂啥
現在的年輕人活得實在太焦慮了!
生活、學習、工作、感情、水逆,隨隨便便都能壓垮你。
為啥現代人都喜歡看爽片、無腦劇、甜寵文?
就因為這些是最簡單易得的減壓釋放方式。
相聲也是一樣,相聲是我們苦逼生活裡,能找到的,最純粹的快樂。
相聲的存在,毫無雜念,沒有說教,就是為了拯救我們的不開心。
聽相聲就像是在看一個戲精朋友在表演,相聲演員使勁渾身解數,只為博你一笑。
他拿扇子打搭檔腦袋,我們哈哈哈哈哈哈;
他讓別人一巴掌推倒了,我們哈哈哈哈哈哈;
他臭不要臉管臺下小孩叫爸爸,我們哈哈哈哈哈;
他一不小心笑場了,我們哈哈哈哈哈哈。
不管他幹什麼,我們只管哈哈哈哈哈就對了。
除此之外,相聲最吸引年輕人的地方,還有真實。
上了臺,他們是可可愛愛的專業演員。
下了臺,他們是和我們沒有距離感的平凡小人物。
去百度搜一下小嶽嶽的詞條,裡面寫著14歲開始「北漂」,學過電焊、當過服務員,後來開始學相聲,在小劇場裡打雜,剛開始因為水平差,差點被別人聯合勸退。
可在舞臺上的小嶽嶽從來是都是笑著的,他調侃自己臉大,長得醜。
說起學歷的時候脖子一根「我沒上過大學怎麼了,我膨脹了嗎?」
他把自己生病做手術的經歷改編成相聲作品,逗笑觀眾。
現實生活太苦,我們都是壓力下被摩擦的小人物,在相聲裡我們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歡喜。
平民老百姓,誰都有過不去的坎兒,可這些坎兒,誰說就註定跨不過去呢。
歡笑著的我們,在這種安慰中學會了自娛自樂。
你看,沒有什麼苦難可以不一笑而過。
相聲就是讓我們在痛苦的生活裡尋找一份簡單的快樂。
有些事只要你挺過來了,就能笑著把它說出來。
也許眾生皆苦,可是愛聽相聲的我們總會變甜。
我曾問過很多朋友,你為啥喜歡聽相聲,有什麼讓你特別印象深刻的嗎?
他們想了半天搖搖頭告訴我,就是覺得挺可樂的,我想這就是相聲本身的魅力吧。
一段相聲未必會讓你記很久,聽完樂完可能你就忘了。
可人生在世,咱們不就圖一樂呵嗎?
樂玩了,我們才更有力氣去努力生活啊。
如果你也愛聽相聲就幫我點個【在看】吧!
說不定下次去聽相聲在您隔壁桌嗑瓜子的就是我呢~
作者:岫一秀
編輯:影嚶嚶
視覺:一朵魚
圖片來自網絡
# 留言說說:你最喜歡的相聲演員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