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不好的人,在微信上往往會出現這3個特徵,希望你沒有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變數,人的未來也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一個人的在未來的發展如何,在當下是無法完全預料的。就像我們以前在高中的時候,有些同學平時成績很差,考上一個二本都很困難,只能勉強上個專科了。結果高考成績出來後,這些平時成績很差的同學中,也會有人考上了一個一本。他們之所以能考上一本,既跟高考的試題有關,因為可能考到的考點正好是他們熟悉的,又跟他們平時的努力分不開。所以一個人當下如何,並不代表他以後也會是這樣,畢竟人生充滿了奇蹟。
不過,從上面這個高考的事例中,其實能夠看出一個道理。就是一個人現在這個狀態,如果他的行為和舉動卻表現出想改變這個狀態的樣子時,他的以後就算不會發展得比別人好,但是也會比他現在這個狀態要好。同樣來說,如果一個人現在混得差,但是如果他的一舉一動都想改變這個現狀,那他以後就算沒有比別人混得好,那也至少會比他現在混得好。
再換一個角度,如果一個人一舉一動都表現得他混得不好,那就算他現在沒有混得特別差,也會慢慢開始走下坡路,這個就是常說的「不進則退」。所以從一個人的舉動中,你就能看出他混得好不好,特別是和他在微信上交流溝通的時候。一個混得的人,在微信上往往會出現這3個特徵,希望你沒有。
一、喜歡向別人索要紅包
微信上發紅包這項活動,經久不衰,不管是過年過節在親戚群,還是在領導群裡面,經常會為了活躍氣氛,在群裡面起鬨發紅包。但是有些人在群裡起鬨發紅包,私下跟別人嘮嗑的時候,也會突然提起讓別人給他發個紅包。比如前一陣子的秋天第一杯奶茶事件,雖然初衷是親密朋友間的玩笑。但是很多人借著這個梗去向不怎麼親近的人索要紅包,並且別人發了還毫無心理負擔直接收下。一個自強獨立的人,往往不會隨便收別人好處,因為知道收了到時候也要還。而一個沒有什麼原則的人,就會直接討要並收下別人的紅包,因為他們覺得收了也不用還人情。沒有原則的人往往在生活和工作方面也沒有什麼原則,也更難得到領導的重視,所以想混得好很難。
二、聊天聊著要借錢
有些人平時跟你不怎來往,然後突然某一天,就開始來找你,跟你聊天,聊以前的一些共同回憶。聊完這些之後,就開始把話題引導到自己身上,開始向你訴苦,說自己最近過得不好,欠了好多錢或者說自己快吃不上飯了,想博取你的同情心。接著又開始說,自己以前跟你一起的時候,經常出去吃好吃的,還請你吃飯之類的話。讓你主動借錢給他,如果你沒有主動提起,那他自己也會提這個話題。像是這種平時不來往,突然找你就打感情牌然後借錢的,往往是自己過得很差,已經不在乎自己的面子問題了,所以才會以這種方式向不來往的朋友借錢。
三、別人發消息看到也不回
微信上還有一種人,他給你發消息時你一定要及時回復,不然他就會生氣。但是你給他發消息的時候,他看到了也不回,有時候給你回消息,可能已經過了兩三天。像是這種類型的人,就是有需要的時候才找你,你對他沒用的時候就不理你。他對待你的態度都這樣,那對待別人也差不了多少,所以這種人的人緣也好不到哪裡去。做人都有問題,那做事也差不離,想要混得好更是難上加難。
總結:
一個人混得好不好,總是跟他自己的做人做事方法有點關係的。畢竟一個人如果會做人會做事,就算一時落魄,也不會一世落魄,你從他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到他混得好不好。
如果大家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要了解這方面更多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社會常識全知道》
這本書能幫助你掌握社會常識,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擁有優雅的禮儀、卓越的溝通能力,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人際關係,辦好各種難辦的事,建立廣闊的人脈,獲得財富和成功的青睞。
【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我猜,你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人到中年,經常在朋友圈發這3種動態,別人看到就會覺得你很土
中年人離職前,記得帶走這3樣「東西」,以後就算後悔也拿不回來
子女混得不好,不妨讓他們試試這3種工作,雖然辛苦,但很有前途
領導在微信群安排工作時,儘量別回復這3句話,領導看到就不耐煩
越是想賺錢的中年人,越要小心這3種工作,工資雖高,實際沒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