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69年,寶島臺灣的一名「造人大王」語重心長的對妻子說「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我老高家的天,就靠這個女娃了」。
樸實無華的妻子在聽完「造人大王」的感慨後,也不由自主的點頭應是。
畢竟他們老高家需要養活的「小崽子們」太多了:性別男,愛好「乾飯」的大胖兒子就有兩個,還有一個性別女,愛好依然是「乾飯」的虎妞。
如今,本就「僧多粥少」的家庭,又添了一個嗷嗷待哺的虎妞,任誰看了,都會不由得害怕。
好在老高家的人也是經歷過風風雨雨,見過浮浮沉沉的主的。
當然了,這可能也跟兩人都有原住居民血統這個因素有關,畢竟「開天闢地」「鬥轉星移」都經歷了,這些芝麻綠豆般的小事怎麼壓得住他們。
何況這對高姓夫妻,還蜜汁自信的堅信老高家就該是冉冉升起的太陽,老高家的兒女更是那光彩照人的明星。
至少在生完最後一個女兒高勝美時,他們是那樣認為的。
二、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種種不同。
與別人的「說說而已式貧窮」不同的是,他們家是真的窮,他們家唯一的收入就是高爸當保安警察的那點小錢。這筆錢不但要用來養家餬口,還得用來供幾個孩子念書。
窮上加窮,苦上加苦,想著都令人後怕。
然而,真正讓他們害怕的不是一家六口擠在一張破榻榻米上「熬夜」,或者說吃糠咽菜這些雞毛蒜皮,真正讓他們害怕的是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因交不起房租被「包租婆」趕走。
故而,這些辛酸片段,像毒瘤一樣,深深的藏在了幼小的高勝美心裡。
那時候的她,做夢都想著改變家族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
為了能將發家致富儘早提上日程,年僅幾歲的她,就開始了為自己造夢。
在學校,她是老師同學喜歡的乖巧學生,品學兼優,處處謙卑,在家裡,她是父母引以為傲的家務小能手,勤奮,堅韌。
不僅如此,她還趁閒暇之餘,為自己賦能,在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她無師自通,練就了一副惹人豔羨的「金嗓子」。
每次學校裡有文藝匯演時,她都開心的擠上前去,為自己攬下一個施展才華的名額。
當然了,她參加文藝匯演的目的,並不簡簡單單是奔著展示自我去的,她之所以會去,是因為每次文藝匯演都會有評選環節。
簡單點說,就是會有獎金獎品。
而她,就是奔著這些肉眼可見的「財富」去的。
三、
也正是在這一次次的匯演中,她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天賦異於常人,在一眾受過專業訓練的同學中,她的演唱功力,居然毫不遜色,甚至能夠「吊打」很多同學。
到了初中時,她的音樂才華更是「霸氣側漏」,不少的頗具文藝氣質的男生紛紛拜倒在她的天籟之音下。
高爸高媽此刻更是喜上眉梢。
畢竟家裡出了兩個「黃鸝鳥」,換誰誰都會開心的。
因此,初中畢業後,高勝美放棄了「深造」的機會,頭也不回的投奔姐姐高芊芊時,高爸高媽都沒有阻攔她。
當然了,其理由並不是他們熱愛藝術,追求精神世界。
相反,他們之所以同意高勝美奔赴音樂之路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音樂能夠變現,能夠帶來不菲的物質財富。
而這一點,高芊芊幾年前就用在歌廳當臺柱子能「小試身手」,能衣食無憂,為其證實了其真理。
在投奔姐姐後,高勝美開啟了自己的「獵音之路」。
1977年,她參加了高雄地區舉辦的歌唱比賽,在比賽中,她瀟灑自然的表演,憑藉自己多年來積下的匯演經驗,她輕鬆奪下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自此,她開始了頻繁的校際活動中表演歌唱旅程。
但她並不滿足於此種舞臺,更不滿足於此種收入。
尤其是看到辛苦了半輩子的父母鬢角已有了斑白的髮絲時,她更覺歲月不等人,賺錢得趁早。
在姐姐的建議下,她報名了「華視歌唱訓練比賽」,幸運的是,在嚴格甄選中,她居然一路高歌猛進,成功拿下了「畫師歌唱訓練班」的名額。
此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她,深知這是一次蛻變的機會。
於是,在訓練班的日子,她格外珍惜,只要一有時間,她就去找老師請教,就去苦練唱功。
她的這份刻苦,讓不少訓練班的老師都「聞風喪膽」,直言「此女不火,天理難容」。
四、
一向喜歡捉弄人的命運,在1985年這一年,也終於好心的眷顧了一次高勝美。
這一年高勝美芳齡16 ,出落的也亭亭玉立了。雖然稱不上國色天香,沉魚落雁,但用氣質出眾,清麗脫俗來形容她,卻不會有一絲違和感。
關於這一點,上格公司(上華唱片)老闆用行動驗證了這一事實。
這一年的2月,高勝美陪一好友,來到了上格試音。驚喜的是,在等待好友試音的空隙裡,她那清麗絕塵的面容,映入了上格老闆的眼裡。
於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原本信心十足的好友,惜敗。
原本當路人甲的高勝美,完勝。
更讓人意外的是,上格老闆不僅看中了她的氣質,更看中了她的嗓音。
為了不讓這枚明璞玉花落別家,上格老闆眉頭都沒皺一下,就將她籤進了自己的旗下。讓其成為了旗下第一位籤約女歌手。
此前從來沒有被人正兒八經當做過歌手的高勝美,在知曉了自己有幸獲得此種殊榮後,開心的手舞足蹈,尤其是聽到上格老闆告知她,她每出一張專輯,就能獲得10萬臺幣的薪酬後,更是激動得無以言表。
然而,天真的她,卻不知道,幸福到來的同時,不幸也在悄悄然倒計時了。
當然,所謂的不幸,彼時還不會發生,還得等上好幾年。
五、
自籤約上格後,高勝美便開啟了「正規軍」歌手生涯。
在她籤約的第一年,上格就為她打造了首張專輯《緣》,讓其「頗有心計」的試水。
作為回報,上格言而有信的給與了她10萬臺幣的豐厚報酬。
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錢的她,手捧著這「沉甸甸」的錢,開心地合不攏嘴。
她暗暗的發誓,一定要好好唱歌,好好出專輯,以此來報答上格的「知遇之恩」。
次年,在總結了首張試水專輯後的上格,決心重新定位高勝美。
於是,1986年,高勝美有了真正讓自己小有名氣的作品《恭喜發財》《懷念老歌》。
天籟的歌聲,加之出眾的氣質,僅僅幾首歌,高勝美就在樂壇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嘗到了「甜頭」後的上格,更加走心了。
1987年出版的《聲聲慢》,《山地情歌專輯》等等作品,讓她直登熱榜。
據不完全統計,其中的《山地情歌專輯》(不計盜版)就有著過百萬的總銷量。
此後的《發燒》《前世註定》《說起了我的夢》等,都銷量不減。
其中的《說起了我的夢》,還被錄記入「名人辭典」中。
看著自己的良將英勇的衝鋒陷陣,上格深感滿意。
為此,光是1988年這一年,它就為高勝美籌備了6張專輯。
那時候的各大音樂榜單,隨隨便便就能看到高勝美的名字。
也正在此時,與她有著千絲萬縷的另一伯樂,瓊瑤也粉墨登場了。
素來嗅覺敏銳的瓊瑤,怎麼會錯過高勝美這個「香餑餑」。
1989年,瓊瑤帶著她的連續劇《海鷗飛處彩雲飛》找上了高勝美,讓其為她演唱主題曲《彩雲伴海鷗》。
與她料想的益陽,這首經典歌曲,經高勝美演唱後火的如火如荼。
伴隨著動聽的歌聲,這部劇情「感人」的片子,也紅極一時。
自此,兩人便開啟了長達數年的合作,以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說一聲再見》《青青河邊草》《笑擁江山夢》等經典曲目,都是兩人友好合作的見證。
因為歌曲太紅,影響力太大,以至於那時候的電視臺,時常播放她的作品。尤其是黃金檔8點時。為此,她便攬下了「高八點」以及「常勝歌后」的榮稱。
那時候的她,真的是順風順水。
除了上格為她量身打造專輯外,各大知名導演也相繼向她拋來橄欖枝。
這不,就連《新白娘子傳奇》的「當家人」也盯上了她,讓她演唱了那首流傳至今的歌曲《千年等一回》。
然而,有心人卻驚訝的發現,名聲鵲起的她「表裡不一」。
按理說出過幾十張專輯,演唱過上百首歌曲的她,且近乎張張大賣,首首爆紅的她,小日子並沒有過得舒適愜意。
原來單純無知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其實早已註定。
因為讀書少,年紀小就入圈的緣故,她對圈中的利益糾葛一竅不通。幾近於老闆說什麼,她就信什麼,老闆給多少她就拿多少。老闆不讓她做的事,她毫不猶豫就說「no」。
故而,出道多年,發表數十張專輯,她仍然只能拿到最初「約定」的那10萬臺幣。
面對如此的「傻白甜」,公司豈會「忍痛割愛」,豈會將數目不小的音樂版稅遞到她手上。
要知道,這些年來,她可是演唱了幾百首歌曲,發表離開幾十張專輯的人。
就算按照最低的版稅來算,她也能輕輕鬆鬆拿到上千萬的費用了。
但奈何「書到用時方恨少」,何況,她自小就單純無知。
要說上格對她的「剝削」僅此而已也就算了,可要命的是,上格不僅壓榨了她的「薪酬」,還對她的仕途不太作為。
在她最紅的時候,也沒有大手筆的為她做包裝,拓寬星路。
這就直接導致了她,有了此後的不幸局面——歌紅人不紅。
不過呢,上格對自己倒是挺走心的,畢竟兜裡的資金滿滿當當當。因此,上格唱片公司在「借力使力」時,發展極其迅速,短短幾年時間,就收購了華星,組成了上華唱片,真可謂名噪一時!
六、
俗話說,攻城容易,守城難。
這一經典俗語,在高勝美這裡明顯顯現。
自打與上格籤約出道後,高勝美一路走得順風順水。
一向沒什麼心機,對自己沒什麼規劃的她,就像一隻被藏在溫水鍋裡的青蛙,渾渾噩噩,天真無邪。
哪怕時代在變,大眾的「口味」在變,上格的心思在變,她也渾然不知。
直到1999年,她才知曉自己「錯付真心」。
因為經久不變的唱法,若有若無的宣傳,讓她在被「壓榨」了十餘年後,被市場拋棄。
而一向以利為辦事宗旨的上華,自然不會再在她這個「拖油瓶」上浪費一草一木。
她自己呢,也在看清了上華的偽善面具後,埋葬了彼此間的情誼。
自此,一段長達13年之餘的合作,就此收尾。
值得稱讚的是,儘管「遇人不淑」,她還是淡然釋懷。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仍然善良的告知記者,他們之間「和平分手」,沒有上格就不會有她,更不會那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不得不說,在三觀上,高勝美的分值是值得讚揚的。
然而,善良的人未必會有善良的結局。
離開上格後不久,她加入了奇威唱片。
雖說加入奇威後,她也發表了不錯的專輯,但是呢,反響平平。
在一波接一波新潮文化,一波接一波後輩的崛起之下,她那本就暗淡的螢火之光,儼然褪色。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甚至都接不到大型的商演活動。
最近幾年,她的「活計」更是少之又少。
儘管發展重心傾向了大陸,儘管粉絲群體仍然寶刀未老,但是,娛樂圈的世界早已演變成了年輕人的世界。
而狂熱追星的那群人,也變成了如今憤世嫉俗,崇尚韓流,小鮮肉的新時代粉圈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怎會不退浪。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年過5旬的她,只能「落魄」到「小作坊」演出,去各個不知名小鄉村賺錢了。
不過她自己倒看得挺開,直言自己唱歌本就是為贍養父母,何況這還是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所以,無論黑粉,鍵盤俠們對她有多大的質疑,多難聽的辱罵,她都坦然接受。
整容又如何,無商演又如何,她做的皆是自己想做的事。
紅塵滾滾,皆為利來,誰還沒個「傻白甜」的時候,誰還沒過體驗生活的時候。
別人笑她太瘋癲,她笑別人看不穿。
她的善,她的孝,她的才,難道不是她最大的財富嗎?
如果硬要為她安一個「瑕疵」,那便只能用「淺顯」來彌補了吧。即:缺乏洞察力,缺乏精進的勇氣,缺乏與不公說「no」的底氣。
所以呀,多讀書,多看報,多用知識來豐盈自己,免得天真無邪被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