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蘇軾的這幾句詞:「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拭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味,不是什麼佳餚珍饈,而是野生粗長的蓼茸蒿筍。純天然,味道清淡,卻實在是人間至味。
清歡有味,帶給人清淡的歡愉。這種滋味,是我能夠享受苦瓜的味道之後才真正體會到的。小時候,我對苦瓜避之不及,怎麼會有人喜歡「自討苦吃」?我希望餐桌上永遠是酸酸甜甜的滋味,充滿著濃情蜜意。
不料,在我30多歲的時候,竟在不經意間愛上了苦瓜的味道。有一次,我見母親很享受地吃著涼拌苦瓜,忍不住夾起一塊嘗嘗。母親說:「苦瓜是好東西,越吃越有味道,清新爽脆。而且苦瓜還有清熱敗火、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呢!」在母親的鼓動下,我嘗了一塊苦瓜。那種濃烈的苦味,到了嘴巴裡立即讓敏感的味蕾興奮起來。我忍住苦味,學著母親的樣子細細咀嚼,真的品出了「清新爽脆」的味道。苦味真的是一種特別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吃過之後,舌尖上還留有清新之味。從那以後,我隔三岔五就要吃點苦瓜,回味一下苦味。
如果餐桌上接連幾天都有大魚大肉的味道,我必定要買些苦瓜回來。讓苦瓜給浮躁的味蕾降降溫,讓油膩的味蕾重新靈敏起來。除此之外,我還會選擇吃點「蓼茸蒿筍」之類的素菜,以便保持生活的清歡之喜。
一位朋友對我說:「你發現沒有,很多蔬菜,尤其是野菜,都帶著淡淡的苦味。這苦味很清淡,但特別純正,帶著山野的氣息,能夠給麻木的味覺一種良性刺激。」朋友的說法我極為認同,蒲公英、萵苣之類的菜,都帶點苦味,卻是舌尖上一縷揮之不去的惦念,帶給我們清淡的歡愉。我認為,蘇東坡所言「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清歡之味,少不了苦味。正如人生,苦不會少,但苦又能讓人在歷練中變得強大,讓人生多了別樣的風味,也讓人更珍惜生活的甜。
能夠品嘗並且享受苦味,便能理解清歡之味的含義。清歡之味,我覺得是一種經歷滄桑後返璞歸真的味道,如同一個人在驚濤駭浪裡翻滾過,最終卻在平靜的溪水邊安守時光。人生經歷過的種種滋味,都已經化作雲煙,唯有平靜簡樸的生活才是真滋味。我們都曾憧憬人生永遠一帆風順,甜蜜幸福。可是,任何人的人生都是酸甜苦辣交織的味道。我們曾經極力想避開人生苦味,可苦澀的味道不曾缺席。最終我們接受和適應苦味,明白了苦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
苦澀的經歷,讓我們更懂得甜的幸福;苦澀的故事,讓我們歷練出強大的內心;苦澀的日子,讓我們品味出人生真實的味道。把苦味嘗盡,把人生看淡,最終收穫了心靈的雲淡風輕———苦算什麼,不過是人生的點綴罷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味苦為魂。嘗過苦味,懂得化苦味為清歡之味,人生的悲悲喜喜都付諸淡淡一笑,便活出了一個通透和豁達的境界。
讓我們樂也歡欣,苦也歡欣。所有人生的味道都釀成一杯酒,一飲而盡,無限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