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日本首相安倍因大腸炎再次辭職,日本民眾有何反應?震驚...

2020-12-15 瀟湘晨報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出席記者會時鞠躬。安倍晉三當日正式宣布因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並表示在繼任者選出前會繼續履行首相職務。        圖/新華社

日本首相安倍突然辭職,引起軒然大波。 繼任者最可能是誰?他的「政治遺產」能否保留?日本未來何去何從……無論日本接下來是等來「後安倍時代」,還是迎接新的挑戰,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答案。 日本首相安倍因慢性潰瘍性大腸炎又要辭任了。8月28日,安倍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因病情將辭任,並且稱將一邊治療一邊暫時代理首相一職,繼任者選出來後就卸任。 1954年出生,今年65歲的安倍在2006年9月初任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戰後最年輕的首相。2012年12月,他在眾議院選舉中大勝,再次出任首相連任至今年。這次,持續7年8個月的執政要畫上句號了,但安倍無疑是目前為止日本憲政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2007年就曾因大腸炎病情惡化辭職 2007年12月,首次出任首相的安倍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宣布辭職,當時沒有發現任何先兆,令很多媒體相當意外。8月28日發表的第二次在任期間辭任消息也是事出突然。儘管安倍曾在8月17日和24日兩度前往慶應義塾大學醫院進行「體檢」並聽取相關檢查結果。 消息一出,日本主要電視臺馬上開始跟蹤報導,採訪民眾。 在東京新橋街頭接受相關問題採訪的日本主婦很震驚地說:「是這樣嗎?那是真的很累了呀,沒辦法的事情。」大學生則說:「震驚、不安,這兩種感覺都有。」一位20歲的日本公司社員說:「疫情這麼嚴重的時候出這樣的事情相當吃驚,身體不好的話是得保重。」日本論壇裡不少人說,這個時候辭職,可能是一撐過日本歷史上最長執政時間就沒有動力再幹了。 華人們很驚訝怎麼在這個時間點提出了辭職。不過2020奧運會推遲了,疫情一直都在,身體健康又開始惡化,不想幹了也是很能理解。有人說,搞不好恢復健康後,還能趕上噹噹第三屆首相。 在日多年的湘陰人張劍波當日和四位日本友人晚餐,其中有一位律師,一位記者,一位學者,一位企業家。大家並不擔心安倍辭職後會怎麼樣,擔心的是日本本來就面臨的問題:超高齡化、人口減少、勞動力不足、新冠肺炎與經濟難以兩立……這些問題安倍沒有解決得了,安倍後也看不到誰有靈丹妙藥。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擔心。那位企業家擔心,安倍前的日本政局混亂,一年換一個首相,安倍後是不是會重蹈覆轍?畢竟,政局不穩,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非常大。 日本經濟指數反應最大。當天,日本股市短線跳水,日經225指數一度跌超2%,截至收盤跌1.41%,報22882.65點。日元兌美元短線漲超50點,現貨黃金小幅走高。10年期日本國債期貨大跌28點至151.44點。MSCI亞太指數一度跌0.4%。 疫情和低支持率可能也是辭職因素 當天17點,安倍在首相官邸舉行新聞發布會回答了公眾所關心的問題。 安倍回答稱,最近日本疫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針對冬季疫情可能的復發已經有了應對。而自己的身體狀況一直是個問題,今年6月定期健康體檢報告顯示他身體狀況不好,雖然都有服藥,但是體力不支,8月上旬又開始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現在是辭去日本首相的最好時機,因此這周做完檢查後做出了辭任決定。 他表示,七年內施政方針是振興日本,在針對教育方面做了改善,也提升了經濟,和各國也建立了良好的聯繫。任內還是會盡全力履行應有的職責,積極應對疫情,不會留政治空白。身體恢復了後,會繼續作為議員進行服務。具體誰會是未來的首相,現在還沒有確定,不設臨時代理,等黨內決議,近期會公布接任的首相人選。 此外,不少日本媒體分析,安倍首相突然辭任除了身體狀況不佳,疫情的原因和民眾的低支持率也是主要因素。 日本政府的肺炎疫情應對一直都不讓民眾滿意,《讀賣新聞》(支持安倍政策的右傾大報)發布在線民意調查顯示,因為日本新冠疫情持續上升,安倍內閣獲得了2012年第二次上臺以來最差的公開評價,政府不支持率為54%。自4月以來,不支持率已連續第五次超過支持率,而安倍的支持率目前為37%。根據7月9日的調查,約78%的受訪者表示安倍缺乏應對疫情的領導力。 日本時事通信社在8月初做的一份民調顯示的情況也是如此: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大幅下滑至32.7%,處於2012年上臺後的第二低,其中有6成民眾明確表示對安倍在疫情中的應對不滿意。 五人或按照順序預先指定為臨時代理首相 安倍2006年9月第一次擔任首相職務,富家子弟突然擔當重任,受不了各種口水,抑鬱起來,得了潰瘍性大腸炎,只做了一年就辭職了。是時日本政局非常混亂,近十年時間換了近十個首相,都只做了一年左右,還沒完全搞清楚首相這個工作就走人了。特別是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下臺,民主黨第一次執政,缺乏執政經驗,政治與社會更加混亂。又遇大地震、大海嘯、核洩露,雪上加霜。因此,人心期待強有力的領導和安定的政治。在這種背景下,安倍第二次擔任首相,自民黨也恢復執政。 不過,這次辭任確實過於突然,雖然自民黨有一些潛在候選人,但是馬上要推出一位管理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且很大程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還是不容易的。 根據日本內閣法的第九條,內閣總理大臣遇到事故或是因故缺位,可由他事先指定的國務大臣臨時擔任內閣總理大臣之職。從森喜朗內閣開始,內閣總理大臣臨時代理就任預定者作為慣例,會按照順序預先指定五個人。本次繼任者排序依次是副首相麻生太郎、官房長官菅義偉、外務大臣茂木、總務大臣高市、防衛大臣河野太郎。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也有望成為人選之一。 HNK電視臺和《讀賣新聞》在8月7日-9日做的1083人的調查顯示,安倍繼任者候選人中石破茂得票最高,佔24%。其餘依次是小泉進次郎16%,河野太郎13%,岸田文雄4%,菅義偉4%,野田聖子3%,西村康稔1%、茂木敏充1%、加藤勝信0%。 觀察 安倍辭職為日本留下哪些懸念 據新華社電 安倍長期執政給日本政治和社會留下濃重印記。而他掛冠而去,也無疑給日本未來內政外交走向帶來不少懸念。 經濟方面,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安倍經濟學」多年積累成果基本化為烏有。日本政府8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經濟環比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經濟復甦進程緩慢,難以實現V型復甦。 外交方面,安倍一直寄予厚望的對俄、對朝外交均未取得突破,日韓關係則因慰安婦、勞工、貿易禁令等問題長期低迷。安倍最得意的對美外交,也因美國今年大選結果難料而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社會方面,日本新冠疫情持續「低燒」,目前日本確診病例已超過6萬人。東京奧運會推遲到明年夏季舉行,但前景仍不明朗。 而在政治方面,不排除日本政局出現更大變化的可能。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的時間最晚只能拖到明年10月,即本屆眾議院任期屆滿之時。如果自民黨內部持續動蕩,而反對黨通過重組集結力量,屆時無論大選結果如何,自民黨未來執政前景恐怕都會受到影響。 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吳超群張劍波東京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政府計劃在9月17日選出新首相
    9月17日,自民黨計劃召集臨時國會,屆時將選出新任首相。 此前報導: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安倍正式辭去首相一職 當地時間28日下午17時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安倍在會上表示,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無法做出正確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 安倍辭職後,日本首相選舉出現黑馬,菅義偉宣布參選
    安倍突然離任,首相候選成關注焦點2020年真是「魔幻」的一年,疫情肆虐,世界局勢多邊複雜。而在本月28日,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宣布辭任首相一職。據此前消息,安倍首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故匆忙做出這項決定。早在2007年,安倍首相就曾因病情原因暫時退出政壇。
  • 安倍因病辭職 下一任日本首相會是誰
    安倍因病辭職,下一任日本首相會是誰  ■ 觀察家  如何遏制疫情、重振經濟,維持日本外交穩定,是「後安倍時代」競選首相的基本與關鍵。  據報導,連續執政長達7年半之久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8月28日宣布辭職。
  • 川普回應安倍辭職:非常遺憾,他很愛自己的國家
    報導稱,川普當時還表示,安倍很愛自己的國家,並表示將與安倍通話。當地時間28日下午17時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安倍在會上表示,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無法做出正確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 安倍辭職後首次赴醫院就診,治療宿疾潰瘍性大腸炎
    當地時間9月12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度前往位於東京的慶應大學醫院就診。此前,安倍曾在8月17日與8月24日赴慶應大學醫院檢查身體。此次距離他上次赴該院僅過了19天的時間,也是其宣布辭職後首次接受診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因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並表示在繼任者選出前會繼續履行首相職務。
  • 怎麼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8月28 日正式宣布辭職?
    剛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 另據日本NHK新聞早前報導,安倍希望避免因自身慢性病的惡化而影響國政的事態。 安倍本月24日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不過,他的健康狀況近來受到關注。一家日本媒體曾報導,安倍7月吐血。安倍本月17日在醫院「體檢」7個多小時,24日赴同一家醫院聽取結果並接受更多檢查。 共同社此前報導稱,在安倍第一次內閣期間,他曾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而辭職。
  • 菅義偉正式就任日本首相!安倍內閣全體辭職
    今天,日本舉行臨時國會,先後在眾、參兩院全體會議上進行首相指名選舉。眾議員共投出462張有效投票,新任自民黨總裁菅義偉獲得314票,超過有效投票半數的232票,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中當選為日本首相。隨後,在參議院全體會議上進行的首相指名選舉中,參議員共投出240張有效投票,菅義偉獲得142票,超過有效投票半數的121票,在參議院全體會議中當選為日本首相。
  • 時隔13年再因健康問題辭職,這次安倍的繼任者是誰?
    綜合媒體報導看,目前的熱門人選包括現任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以及日本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等。已經有幾名人選相繼表態。日前,在接受日本《周刊文春》採訪時,現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說,「我在第一次當選(眾議員)的時候就說過,希望有一天能當上首相。」
  • 陷入醜聞的安倍,能否第三次擔任日本首相?
    一場賞櫻會,讓安倍陷入醜聞。儘管如此,但他依舊有做首相的條件。第一,根據自民黨規定,雖然其總裁連任不能超過四屆,但並未明確規定卸任後的總裁不可以再次競選總裁。而安倍顯然滿足這個條件。安倍第三,安倍是一個城府很深的政治人物,有著需要在日本歷史上刻下矚目「符號」的強烈願望。倘若安倍可以第三次做首相,那麼,他的一系列「抱負」就可以有機會去實現。
  • 安倍被曝曾在首相府吐血,日本官房長官:他身體沒問題
    海外網8月4日消息,當地時間4日,有日媒報導稱首相安倍晉三的健康出現問題,7月6日甚至在首相府內吐血。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對此回應稱,安倍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據日本時事通信社4日報導,周刊雜誌《FLASH》當天報告稱,安倍7月6日在首相府內吐血。
  • 安倍為民鞠躬盡瘁身體惡化無奈辭職?你可夢想得太簡單……
    昨日,安倍宣布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原因是:「因擔心身體狀況惡化而影響處理國家政務,而做出這一決定。」 比「上班族」還拼的首相 日本不愧是「社畜大國」,首相首當其衝,從日媒的報導來看,疫情開始,安倍就沒怎麼好好的休息過。連勤147天,自己每年的定番避暑假期都給推掉了,上班族都沒這麼拼。
  • 安倍宣布辭職後 川普發了一個「朋友圈」
    來源:中國新聞網「我要向首相安倍晉三表達我最崇高的敬意……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美國總統川普對此回應稱,他把安倍晉三看作「好朋友」,並對其因健康原因辭職的決定感到擔憂。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6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右)在白宮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並共同會見記者。圖為二人出席聯合記者會。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當地時間28日下午,安倍晉三宣布,出於身體原因,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 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安倍結束近8年執政生涯,新任首相就職
    在安倍晉三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之後,他突然宣布離職,原因跟上一次一樣,都是因為大腸炎突然惡化。隨後日本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選出了新任首相,此時距離安倍辭任才僅僅過去了半個月。而新任首相可謂是眾望所歸,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其他兩位候選人,當新首相被選出之後,安倍晉三自然就需要進行政權的交接。9月14日,菅義偉毫無懸念的成為了日本第99屆首相,而安倍也於9月16日面向公眾正式辭職,而這一次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至此安倍的統治時代徹底終結。安倍晉三就這麼猝不及防地結束了近8年執政生涯,在此之後新任首相菅義偉正式就職。
  • 日本計劃9月17日選出新首相,日本的內政外交將如何變化?
    據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計劃在9月17日選出新首相。延伸閱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外交部回應:祝願他早日康復外交部官網8月29日消息,有記者問: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中方對安倍首相在中日關係上的表現有何評論?
  • 日媒:安倍晉三辭職,日本「政治心臟」迎特殊的一天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28日下午2點,第二次執政已有約7年半之久的「永田町町長」安倍晉三在自民黨總部召開的幹部會議上宣布了辭職下臺的決定。作為日本連續在位時間最長、在黨內格局中堪稱「安倍1強」的首相,安倍晉三的這一決定讓永田町迎來了特殊的一天。
  •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最長任期背後的秘密
    雖然此前關於「後安倍時代」及安倍明年任期結束之後的接班人選早有討論,但這一消息還是讓許多人驚詫不已。作為日本執政最「長壽」的首相,安倍在日本政治、經濟、外交、安全等領域留下濃重的個人烙印,但也留下不少爭議。
  • 誰會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 日本媒體看好「貴公子」麻生太郎
    誰會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必須接受治療,於當地時間28日下午17時,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的記者會中表示很難繼續日本首相職務,正式宣布辭職。他同時稱,在下一任首相選出之前,將繼續處理首相相關公務,履行首相職責。
  • 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安倍告別:執政近8年,真的非常感激
    16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宣布全體內閣成員辭職。至此,歷時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安倍在首相官邸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自重新任首相以來,我一直竭盡全力振興經濟並保護國家利益。能夠與國民一起面對各種挑戰,我為此感到自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日本國民,我要衷心感謝所有即使在嚴峻時刻都一直支持我的人。」
  • 第4次報吐血一天如廁20次 日本首相安倍患腸炎50年後確診癌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次公開自己病情,使得這種罕見疾病在日本人人皆知,因此這種疾病也被稱為安倍結腸炎。2.目前,對潰瘍性大腸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水楊酸類、皮質類固醇和生物免疫製劑等。美沙拉嗪如今已是臨床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規用藥,但一部分患者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耐藥。美沙拉嗪不起作用時,安倍會注射類固醇,而這種藥劑會引發面部浮腫和抑鬱症。
  • 日本網友激烈討論:中國人對「安倍辭職的看法」!
    日本媒體28日消息,日本媒體引用了中國人對安倍辭職的看法:有點惋惜。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中國人「不希望安倍首相辭職。他為改善中日關係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消息:【速報】中國人「不希望安倍辭職」,因安倍改善了中日關係,最近採訪的中國專業有關人士表示,不希望安倍首相辭職。從中國專家看來,主要原因是是對安倍首相評價很高。中國專家認為安倍幫助促使兩國關係改善,甚至促成中國訪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