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如果要問,長視頻與短視頻之間的關係主旋律是什麼。
答案一定是融合。
長短視頻平臺正在互相嵌入到對方的固有領域,不斷擴充已有的內容生態。以長視頻平臺為例,我們既能夠觀看綜藝、劇集等視頻產品,也能夠發現越來越多的中短視頻UGC內容。
人為的劃分視頻時長,並不能形成平臺穩固的護城河。未來哪家視頻平臺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還是看優質的內容能否實現源源不斷的供給。因此,內容競爭本質是對「人」的爭奪,創作者才是決定內容供給的決定性要素。
在這場長短融合的格局裡,對於平臺而言,目前的癥結在於缺乏一個綜合的生態,使得平臺能夠去連接各個領域的內容創作者與用戶,進而提高內容創作能力,提升內容質量。
而芒果TV推出的
「大芒計劃」
,正是旨在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芒果TV闖進「知識跨年」
如今的跨年夜,觀眾的內容選擇早已不局限於多家一線衛視製作的跨年演唱會。知識跨年模式已經從小眾走向了時髦。
而在知識跨年的陣營裡,身為財經作家的吳曉波一直是個繞不開的人物。每年年末的吳曉波年終秀中輸出的關鍵概念,往往都會成為來年經濟領域的熱詞。
今年12月30日,以「勇敢者的心」為主題的吳曉波年終秀繼續在廈門如約而至。現場嘉賓包括連續三年出場的經濟學家管清友、商業觀察家吳聲。同時還有郎朗、原Beyond樂隊成員葉世榮等知名音樂人演繹2020年「勇敢傳說」的LIVE現場。
不過,與以往吳曉波年終秀不同的是,此次的知識跨年進入了一個新的身影:
「芒果TV」
此次吳曉波年終秀,由芒果TV獨家直播。一隻手牽手湖南衛視打造跨年晚會,一隻手牽手吳曉波加入知識跨年戰局,芒果TV此舉可謂極大地拓展了跨年系的內容邊界。
同時,芒果TV闖進知識跨年的另一個意義,是吳曉波作為一個財經垂類內容的頂級KOL正式入駐「大芒計劃」,成為「大芒創作者」的一員。
藉助此次吳曉波年終秀,「大芒計劃」再次進入行業的聚光燈下。
「大芒計劃」承擔著芒果TV平臺PUGC生態戰略下的內容生產和消費,旨在通過挖掘、孵化、培養與平臺高度結合的專業內容製作人,扶持優質內容,並同步開發芒果小劇場以及PUGC供應渠道。
從用戶角度看,「大芒計劃」試圖抓住最為年輕的Z世代群體;從內容角度看,「大芒計劃」致力於形成和提供具有獨特芒系style的優質內容;從製作人角度看,「大芒計劃」希望打造創作者的成長基地,孵化與平臺高度結合的專業製作人。
實際上,自2019年一經推出「大芒計劃」,其KOL+IP的內容生態理念便已初具成效。如今,隨著吳曉波的正式入駐,「大芒計劃」的戰略藍圖也愈加清晰與成熟。
從普通到超越鑽石,做UP主背後最堅實的後盾
身為「大芒創作者」的吳曉波,其身份牽引出了「大芒計劃」的兩個重要布局:
針對專業製作人,關鍵詞是
連結
「大芒計劃」促使專業製作人與IP之間進行連結,結合IP內容開發短視頻、微劇、微綜等多種內容形式,完善內容矩陣布局。
例如,在12月殺青的大芒微劇《無法抗拒的戀愛》便啟用了在視頻創作活動中發掘的高校團隊,由他們獨立策劃、拍攝製作了番外篇小劇場。今年9月,芒果TV平臺熱播劇《琉璃》的衍生番外劇《琉璃小劇場》,亦是由中國傳媒大學優秀青年導演團隊操刀製作,取得了良好反饋。
「大芒計劃」同時幫助專業製作人與芒果系強大的節目製作體系連結。「大芒計劃」通過籤約等形式,建立大芒內容的核心創作者團隊,形成多元化的商業生態,並與原有長視頻內容構成互補效應,填充用戶的碎片化時間。
針對UP主,關鍵詞則是
蛻變
加入「大芒計劃」的UP主們有著清晰明確的成長機制。UP主們按照入駐時間、上傳作品數、累計作品熱度、單作品最大熱度、粉絲數、累計獲贊數和參與平臺活動數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普通、白銀、黃金乃至最高的鑽石。同時,創作者在達到某個等級要求後,還能一次性獲得晉級獎勵金。
UP主們還享用以製作人為目標的專業化培養體系。「大芒計劃」給予的扶持資源內容廣泛,包括流量扶持、編輯分發/算法分發、在線及線下培訓、沙龍大會、場地設備/帶貨合作、IP授權、原創獎金/廣告分成、劇本投資/芒果共創。
創作者的每一次進階,都能夠獲得更大的扶持力度,並更進一步地融入到芒果TV平臺的內容生產供應體系之中。
在「大芒計劃」的願景裡,人人都能夠成為優質IP的生產者。
除此以外,「大芒計劃」成立了芒果學院。學院主打「技能化培訓+職業化認證」為特色,開設「藝人培訓、網紅孵化、新媒體人才培養」等課程體系,依託芒果TV「綜藝、影視、藝人、大芒計劃」等芒果系頂級平臺資源,聯合各社交媒體平臺以及電商平臺為戰略合作夥伴,為培訓學員創造良好就業條件,實現從藝人培訓到職業發展的完整鏈路。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藝人、網紅及新媒體產業人才孵化基地。
正是對創作者全方位的扶持和助力,讓「大芒計劃」成為眾多UP主們「心水」的對象。
截至目前,「大芒計劃」已經吸引了「木魚水心」「劉老師說電影」「谷阿莫」「我是郭傑瑞」「陳翔六點半」「毒舌電影」「布衣探案」等多個知名頭部UP主加入。
除了吸引製作成熟的製作人,「大芒計劃」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挖掘有潛力的普通用戶。
一方面,「大芒計劃」通過視頻打卡活動、熱門IP二次剪輯以及賽道主題徵集等形式吸引用戶參與,並為優勝者提供豐厚的獎勵與認證;
另一方面,通過高校共建的形式,深入校園挖掘青年創作團隊。
今年以來,「大芒計劃」已與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四川傳媒學院為代表的各大專業院校深入合作,同時與半夏電影節、成都重慶雙城電影節、北京大學生國際電影節、KO電影短片節等電影節展開合作。
對這些初出茅廬的萌新來說,「大芒計劃」猶如他們的「天使投資」。
而對於芒果TV來說,「大芒計劃」看重的不僅僅是你現在的模樣,而是未來進行時態裡那個更加優秀的你。
建構芒系「人、貨、場」
在芒果TV2020戰略發布會上有著這樣一句表述:「打造下一代頂尖製作人」。因此,理解「大芒計劃」不應僅僅將其視為發掘更多的UP主,使其提供的內容更加專業化,而應將其置於芒果超媒的龐大生態之中進行錨定。
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大芒計劃」的戰略目標——
構建芒果TV平臺PUGC生態的「人貨場」。
所謂「人」,是
「躍升的人」
「大芒計劃」致力於實現個人內容生產能力與商業價值的的躍升。通過建立創作者生態體系、KOL籤約規劃布局、創作者孵化培養體系、高校「天使」孵化、以及打造金牌製作人標杆,「大芒計劃」可謂為芒果TV平臺創作者人才庫源源不斷地造就新鮮血液。
所謂「貨」,是
「擴容的貨」
「大芒計劃」致力於實現內容與IP在價值層面的不斷擴容。一方面是通過內容共建,包括持續地加大對內容的扶持力度,保證平臺優質內容的持續生產和供給,逐漸形成內容生產、內容傳播、商業變現,再反哺長視頻的完整閉環。
另一方面則是版權採買,包括重視版權保護,在擴張體量的同時,安全有序的保障內容原創者和合作機構的權益。
不斷擴容的「貨」不僅能夠實現內容的深耕,同時也能夠對Z世代的興趣關注進行精準覆蓋。
所謂「場」,是
「立體的場」
實際上,「大芒計劃」將「場」拆解為硬體、內容與產品三個層面。
「硬體場」
的承載主體是大芒Space。大芒Space是「大芒計劃」實體空間資源共享項目,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最強大與最完備的UP主硬體支持項目。它旨在為「大芒計劃」創作者無償提供場地和製作設備支持。
坐落在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正是大芒Space的落地圖景。而在未來一年內,大芒Space預計落地空間將超過20個,覆蓋全國重點城市。
「內容場」
指涉「大芒計劃」運營布局的三大場景:短視頻場景、獨家IP與自製微劇。這三大內容門類基本覆蓋了用戶的日常視頻消費。
同時,「大芒計劃」也對特定的內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大芒計劃」與新世相、網易娛樂、米讀小說深度合作,延伸市場合作新觸角,實現大芒PUGC內容升級。
包括IP衍生《樂隊唱聊吧》《琉璃小劇場》、短劇《和反派同居的日子》《MAX別這樣》《本宮今天不加班》《摩玉玄奇》《權寵刁妃》、短綜《情緒自由的她》《噠噠體驗派》等等內容單部播放量上千萬,已然成為平臺流量的新增長點。
在互動視頻內容方面,芒果TV已推出了國內首個開放給個人和第三方機構創作互動劇內容的生產平臺(IVP),為創作者從劇本策劃到互動製作、分發、營收等提供一站式服務。
「產品場」
囊括了「大芒計劃」完備立體的產品模型,建構了全方位的視頻消費基建體系。
「大芒計劃」將建設和完善包括用戶認證體系、用戶成長體系、用戶互動體系、內容分級體系、分發場景改造和用戶收益分成,圍繞創作者形成全方位的服務與保障。
置身於「大芒計劃」的「人、貨、場」體系裡,我們發現,創作者其實是無界與無限的:對內容不設置疆界、對能力不設置上下限。由此觀之,「大芒計劃」可謂吹起了視頻平臺迄今為止「搶人大戰」的最強號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