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附二院將建傳染病危重症救治中心

2020-12-16 上遊新聞

04-16 23:34:52 來源:重慶日報客戶端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4月16日,記者從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南院區舉行的歡迎援湖北醫療隊員返院座談會上獲悉,該院將依託自身優勢,通過加強技術培訓、興建病房等措施,在未來建立新發傳染病危重症救治中心,為患者提供更好服務。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重醫附二院先後分3批派出共47名醫護人員,趕赴武漢、孝感進行支援。「 在鄂期間,這47名醫護人員共收治了6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重醫附二院黨委書記王大剛表示,憑藉專業的素養、精湛的醫術、科學的護理,他們不僅最終實現了病區「清零」,自身也零感染。

「通過此次馳援湖北,不僅讓我們對以新冠肺炎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也為我們未來的傳染病學學科建設指明了方向。」重醫附二院院長任紅表示,未來附二院會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讓更多人熟悉掌握ECMO等設備的使用方法,並通過興建更多的負壓病房,爭取用5年的時間,完成新發傳染病危重症救治中心的建設。

重慶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琪奧

原標題:重醫附二院將建傳染病危重症救治中心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醫附二院王導新教授榮膺「全國先進工作者」
    重慶市新冠肺炎專家組組長,重醫附二院第22黨支部書記、呼吸內科主任王導新教授榮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接受表彰。全市僅22人獲此殊榮,這也是重醫附二院建院以來,首次獲得該榮譽稱號。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王導新教授一顆醫者仁心和一份黨員擔當。
  • 陸空同步、渝鄂接力 重醫附二院硬核ECMO團隊馳援孝感
    「一定要讓這個挽救危重患者的利器到達孝感救命」甘主任當機立斷,請示重醫附二院梅浙川副院長後,立即派出醫院車隊張彥隊長與另一名司機用120急救車護送ECMO設備奔赴湖北。同時,市衛健委王迎春老師緊急聯繫重慶市對口支援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市委辦公廳梅哲副主任,由梅主任安排孝感市中心醫院派車至湖北省巴東縣進行交接。
  • (抗擊新冠肺炎)重醫附二院開展新冠肺炎遠程會診
    中新網重慶新聞2月16日電(記者  韓璐)「該病人因『發熱15天』於2020年2月6日入院,自測體溫38.4℃,無咳嗽咳痰、流涕、打噴嚏等其他不適,患者到當地醫院行CT及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查陽性……」2月15日晚,在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內,重醫附二院副院長梅浙川教授等多位專家匯聚一堂,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四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明確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 重醫附二院援湖北醫療隊31名勇士集結出徵
    (通訊員 向秋月)2月25日下午,根據市衛健委的指示,重醫附二院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集結完畢、整裝出發,同其他兄弟單位組建成重慶市第十七批援鄂醫療隊共183人,再次奔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前線——湖北孝感。醫療隊由重醫附二院護理部主任甘秀妮擔任領隊、醫務處副處長沈毅任副領隊。
  • 今日照謠鏡丨重醫附一院附二院目前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謠言!
    謠言1:重慶重醫附一院和附二院目前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真相來了近日,有網傳消息稱:重慶重醫附一院和附二院目前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其他病人暫時不收治。經向重醫附一院和附二院核實,網上傳言系不實信息。重醫附一院和附二院除積極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外,同時開展日常的醫療診療工作,開設24小時急診和發熱門診,其他專科門診正常開診。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醫院號召廣大患者通過醫院的微信公眾號、醫事通健康服務平臺等線上渠道進行預約取號就診。
  • 【對話院長】重醫附二院任紅、兒童醫院李秋,市中醫院左國慶
    任紅介紹相關情況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有效減少人群聚集任紅介紹,作為我市新冠肺炎涉外定點救治單位和專家組組長單位,重醫附二院全面參與全市疫情防控、救治指導工作,積極派員馳援湖北武漢、孝感等地。同時,為確保門診各項醫療業務有序開展,重醫附二院開展多項舉措:● 加強醫院入口和預檢分診管理,按照「進入醫院篩查、診室接診篩查、進入病區篩查」的篩查原則,嚴把入口關。● 加強分時預約掛號和檢查,全面開診。引導患者分時段有序錯峰就診,目前重醫附二院預約掛號比例已經提高到54%左右。
  • 重慶市首例外籍新冠患者第3次核酸檢測「陰性」 重醫附二院築牢...
    雖然醫學觀察仍需繼續,但作為境外疫情輸入的關鍵防線,重醫附二院嚴防死守,醫護人員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仁心,讓重慶人民擁有切實的診療保障,也讓外籍人士感受到了「重慶溫度」。一個666的微信大紅包顯示在重醫附二院感染病科護師肖燕的手機屏幕上,這一天是她39歲的生日,她正在隔離病房忙碌著。後來她知道是Alan Tan發給她的,她婉言拒絕了。一天後,面對被系統退回的紅包,Alan Tan不死心,又將紅包重新發給肖燕,肖燕只是笑笑,再次拒絕了。
  • 重醫附二院精準扶貧送溫暖 教育扶智圓夢想
    為進一步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推進教育扶貧工作,重醫附二院派遣的扶貧第一書記黃勇,自駐村合川區隆興鎮天佑村以來,密切關注貧困學生教育情況,認真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切實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實現精準扶貧,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讓困難群眾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這些絕不是口號,而是重醫附二院扶貧駐村書記們實實在在的行動,通過教育扶貧,越來越多的貧困學子完成學業,一批批貧困群眾學到新技能,一個個貧困家庭的命運被改變。
  • 重醫附一院「五個第一「得到肯定
    重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重醫附一院「五個第一「得到肯定】在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七十二場)上,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介紹,為應對新冠疫情肺炎的防控,重醫附一院派出5支醫療隊,其中三支支援孝感,兩支支援湖北,209人。醫療隊圓滿完成了抗疫一線「新冠肺炎「救治任務。
  • 首批13名危重傷者情況如何?今天又有9名傷者轉運至浙大二院
    自6月14日13名溫嶺爆炸事故危重傷員轉運到院後,浙大二院集全院之力,與時間賽跑,竭盡全力挽救傷者生命。6月15日下午到晚上,又有9名危重患者分兩批從溫嶺轉運至浙大二院濱江院區。截至目前,浙大二院總共收治22名溫嶺爆炸事故患者。
  • 茶園北天文大道重醫附二院江南醫院至劉家坪站路段通車情況
    政府規劃茶園天文大道道路建設,是一項便民利民、促進區域發展的大民生工程,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居住在茶園的人來說,我非常感謝政府並滿懷期待,特別關注重醫附二院江南醫院路段至劉家坪站路段的通行。&nbsp&nbsp&nbsp&nbsp現天文大道北段居住人口顯著增加,更多人需要乘坐輕軌和開車出行。去年,有幸得到領導來信回復,該路段預計計劃2020年春節前建成。
  • 重醫附一院:全力抗疫和日常診療齊步走
    重醫附一院以「軍隊戰時速度」在第一時間集結5批醫療隊共209人緊急馳援武漢,為湖北抗疫爭分奪秒、搶佔先機。截至3月5日,重醫附一院援鄂醫療隊累計管理病例1108人,出院及轉出患者566人,參與護理患者813人,心理評估1715人次;開展專家巡診指導77次,遍及11個區縣18家醫院;開展專家會診45次;培訓醫務人員75場次共5118人次。
  • 重醫附二院骨科克難關改良...
    (上遊新聞記者 喻舒)「太久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了,我應該早點來重醫附二院骨科做手術,真是太感謝陳教授和骨科的醫護人員了!」近日,家住江北區、年過花甲的張婆婆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望著病房窗外初升的太陽,終於露出了笑容。
  • 專家: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此次武漢抗擊疫情中,中醫藥積極參與了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發揮了良好作用。根據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救治經驗,採取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之後,病人發熱、乏力、咳喘緩解率在90%以上,可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轉化。針對危重症,綜合治療也能夠有效改善肺功能,糾正休克,有效改善患者的感染狀態,為插管患者拔管提供了有利條件。(記者申鋮、張泉)(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重慶醫科大學新增7個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近日,重慶市科技局、重慶市衛健委發布了第三批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的通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獲批了7個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其中,重醫附一院獲批「重慶市耳鼻咽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病理診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急危重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醫附一院和附屬大學城醫院獲批「重慶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醫附二院獲批「重慶市腎病與泌尿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 新冠危重症如何救治?這部片子記錄了武漢ICU病房的「呼吸」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生命」系列第二部紀錄片《生命·呼吸》將在東方衛視晚間22點30分與觀眾見面。與《生命·方艙》一脈相承,紀錄片《生命·呼吸》同樣採用多視角口述的方式拍攝,把武漢危重症病人收治的兇險展現在觀眾面前。
  • 巴中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被命名為「四川省青年文明號」
    近日,經共青團四川省委等17部門組成的四川省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評審公示,巴中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表現突出,被命名為「2018-2019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號」。巴中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是四川省醫學重點專科、巴中市醫療名科,是巴中市呼吸與危重症疾病的救治中心,承擔全市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防控和救治責任。年門診就診人數5萬人次,年住院人數5000人次,年完成搶救危重病人1000人次,搶救成功率98%。
  • 致敬逆行者丨重醫附二院@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網際網路+網絡諮詢平臺...
    重醫附二院傳來重磅消息!重醫附二院智慧醫院助力抗擊疫情出實招,搭建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網際網路+網絡諮詢平臺。市民只要簡單四步、足不出戶,在線就能免費諮詢、研判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狙擊戰,在重醫附二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門診辦、信息中心秉承醫院「關懷、專注、創新」的寬仁理念,以「網際網路+」思維為防控工作出力,聯合第三方公司僅用兩天時間,精心打造出此款在線諮詢「神器」,築起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什麼是在線諮詢?它是一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線上諮詢服務。如何做到線上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