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幼兒園前,一直是在父母的照顧下長大的,很少需要自己照看隨身物品,但等小傢伙上了幼兒園以後,就需要他們開始嘗試自己整理書包,將從家裡帶出去的東西再原封不動的帶回來。
不過,學齡前的孩子因為本身缺乏認知能力與物權意識,因此總是會將自己的物品搞得一團亂,有時候就連自己的東西都看不住。
學校老師要求孩子穿白鞋,放學回家後家長集體蒙圈
這不,有一家幼兒園因為要開運動會,所以學校老師便要求孩子們集體穿上小白鞋,這樣走起方陣才整齊又好看,對此小朋友們表現得都特別興奮。
不過,等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們卻集體蒙圈了。早上的時候,家長明明是看著孩子們穿著精緻的小白鞋進入學校的,不過回家之後再一看,卻發現寶寶的鞋子似乎有點不對勁。
有些孩子的鞋被踩的像碳一樣黑,還有的鞋子甚至變換了款式,變成了是左邊系帶右邊繫著扣,更好笑的是,有孩子是穿著兩隻左邊鞋回來的,老母親們面對此番景象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家長群裡場面詼諧:鞋子錯了沒事,自家孩子對了就行
這下子,放學之後的家長群裡突然變得熱鬧了起來,寶媽們紛紛在班級群裡對號入座,把鞋子的照片發出來讓其他家長認領,班主任看起來也有些手無足措。
有位家長看到這一幕還俏皮的安慰老師說「大家都是白鞋子,穿錯了也很正常。再說了,鞋子錯了沒事,自家孩子對了不就行嘛。」
其實正如這位家長所說,小朋友在認知能力和物權意識不足的情況下,拿錯東西或者看不住東西是很正常的情況。
小朋友在幼兒園拿錯東西是常事
很多網友看過之後都表示,像這樣的情況自己已經見怪不怪了。
有不少寶媽都表示:自家孩子在上學時不小心把別人的書和文具裝回來,甚至還有的寶寶還把其他同學的衣服穿回來了。
不過,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類似的事情也會逐漸減少,這是因為孩子的物權意識正在慢慢完善,他們會慢慢意識到,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他人的。
儘管如此,不少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早些養成良好的習慣,把自己的東西能夠看管好,那麼如何能實現這一點呢?其實是有小竅門的。
如何才能讓寶寶將帶出門的東西順利拿回家?
①培養孩子形成物權意識
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物權意識,所謂的物權意識就是孩子能清楚認知到這個東西是屬於自己的,有一定的歸屬感。
所以在平時,我們要經常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是屬於你的,你是它的主人,應該要好好保管它,不要不小心弄丟它哦!
②幫孩子做好標記
再有就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來幫助孩子,比如把物品做上屬於孩子的標記,這樣他們在尋找時也更加方便。
③平時和孩子玩描述物品的遊戲
除了以上之外,依據我個人平時帶娃的經驗,我們可以經常和孩子玩描述物品的遊戲,這樣孩子逐漸便會清楚這個物品的樣子,更有助於潛意識的形成。
由此孩子便會在看到這個物品的時候,清晰地知道它是我的物品,我要看管好它,這樣家長也能省下很多心思。
每日一問:你在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又是怎麼做的呢?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