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的刀客,為什麼要在刀上掛環?原來竟有這種功效!

2020-12-17 南山論史

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在我國歷史上可謂是源遠流長,尤其是在槍炮子彈等熱武器還未問世的冷兵器時代,中華武術的門類和派別更是不勝枚舉。簡單來說,單從我國歷史上冷兵器的種類來看,光是人盡皆知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棍棒槊鏜,拐子和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就已經有如此多的類別。再加上其他一些造型更為奇特的外門兵器,那更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呢。

大環刀

因此,今天小編就先挑一種較為常見的冷兵器「刀」這一類兵器中的「大環刀」為例,來給大家仔細剖析一下這種冷兵器的奧秘和玄機。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刀的歷史和發展。

早在上古時代的時候,石刀便已經出現。隨後,由於冶銅術的不斷發展,青銅小刀便逐漸代替的石刀(商朝時期便已經有許多的銅刀開始出現)。一直到西漢時期鋼鐵開始出現後,刀這種冷兵器的製作工藝又得到了更加明顯的改善。到了唐朝時期,刀更是有了四種明顯的款式和區別(即儀刀、鄣刀、橫刀、陌刀,持刀者身份不同所配的刀也各不一樣)。

唐刀

北宋時據《武經總要》記載,當時的刀在形制方面又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其中掉刀、屈刀、筆刀等便非常著名。而明朝時期則是以狹長的「腰刀」最為典型,歷史上著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便曾在《練兵實紀》中,對腰刀的製作和打造方法有著明確記載。至於清朝時期關於刀的種類那就更加的紛繁複雜了,粗略估計大約有十幾種不同的類別和款式。

其次,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刀的使用者——刀客。

唐代著名的「詩鬼」李賀就曾寫過「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般豪放的詩句。而詩中的「吳鉤」便是春秋時期十分流行的一種彎刀。相信大家從詩中已經能明顯感覺到,刀這種冷兵器有一股非常兇猛的氣勢。雖說刀在歷史上確實是被歸類為兇器的一種,但是它同時亦是「百兵之膽」,所以古代以刀為兵器的刀客也被人們視為勇者。

吳鉤

據記載,清朝末年陝西民間便曾出現過一些神秘的刀客團體。據說,該團體早在清鹹豐五年(也就是1855年)以前就已經創立,其成員大都是一些破產的農民﹑失業的工人和遊民。這些人長期在渭河兩岸與潼關以西一帶活動。一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後,該刀客團體的諸多成員還在同盟會的領導下參加了很多武裝起義。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的確是光復陝西的一支重要力量。

刀客劇照

由此可見,無論是刀還是刀客,從古代到近現代一直都是我國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頁。而接下來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這種「大環刀」,便是歷代冷兵器刀中的一個特殊類別之一。

「大環刀」鐵環的奧秘和玄機

相信大家一定在許多古裝影視作品中見過這種「大環刀」,其最明顯的一個細節特徵就是刀背上掛有許多的鐵環,這一類型的大刀都被統稱為「大環刀」。而且,根據刀背上所掛鐵環的具體數量,這種刀又細分為三環刀、七環刀和九環刀。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種刀的背面總要掛一些鐵環呢?難道這些鐵環只是裝飾品?

大環刀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正所謂「存在即合理」。因此,這些掛在刀背上的鐵環確實是有一定的功效存在。民間對這種現象一直就流傳著一種說法,那便是一個刀客手中的刀掛的鐵環數量越多,那這個刀客的實力就越強。

大環刀

因為,大刀在冷兵器中的重量並不輕。所以,要想當一名刀客必須要有一把子力氣。而刀背上一旦掛上鐵環,勢必就會增大刀身原本的重量,這樣便能在修習刀法時順便加強自身的負重訓練。

大環刀

除此之外,一般大刀的進攻招式多是以劈砍為主。因此,刀背上懸掛的鐵環在增加刀身重量的同時,還能增強刀客在揮刀時的衝擊力。換句話說,從三環刀一直到九環刀,隨著刀身上鐵環數量的增加,其劈砍時的威力也會隨之增強不少。

大環刀

當然,由於每一個刀客的體質各不相同,於是便有了3環到9環等不同重量的「大環刀」(一些體質較好的刀客一上手就能使得動七環刀,至於普通刀客則需要從三環刀的基礎練起)。如果一個刀客能在實戰中將九環刀使得靈活自如的話,那麼其刀法造詣必然已經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相關焦點

  • 馬未都: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
    馬未都: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馬未都搞收藏也確實是搞出了境界,不僅收藏有大量的瓷器、家具、玉器等,而且也收藏了不少冷兵器。比如大名鼎鼎的戚家刀,馬未都就收藏有。其實,人們不知道的是,戚家刀是以日本刀為原型的。究其根源,戚繼光抗倭時已經認識到了中國刀不如日本刀,並且刀法也不如日本刀。為此,戚繼光吸收日本刀與刀法長處,改良出了戚家刀。因而,馬未都所言「中國刀客正手出刀,動作就會慢,日本刀客則是反手出刀」,也是有一定依據的。那麼,馬未都為何要這麼說?筆者先從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說起,那就是亮劍。
  • 馬未都:日本刀客反手出刀,順勢就是一刀,中國刀客出刀講究回勢
    馬未都:日本刀客反手出刀,順勢就是一刀,中國刀客出刀講究回勢刀在冷兵器時代,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短兵相接的時候,一把稱手的刀可以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國人心目中,最能夠引起共鳴的兩類刀,就是日本刀和中國刀。
  • 趙麗穎的《有翡》江湖:十大冷兵器之首,成就怎樣的刀客
    當然了,收視率上來說,也是有一定保障的。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預告片中女主使用的是一把直背長刀。以往的古裝劇中,一般女性使用刀作兵器的很少。即使有,一般也都是在劇中擔任配角的戲份,而且還是那種孔武有力,一臉的悍婦相的中年女性。而女主在武俠劇中往往要展示自己的颯爽英姿外,還要負責展示自己嬌柔的一面。在兵器選擇上長劍、軟鞭一般會用得比較多。刀對於女人來說,卻顯得有點過於剛烈了。這演繹這種角色的時候,分寸如果拿捏的恰到好處,也是劇中的一大亮點。
  • 馬未都:刀客不比出刀快,而是比回刀快,回刀不看刀鞘能威懾對方
    馬未都:刀客不比出刀快,而是比回刀快,回刀不看刀鞘能威懾對方刀客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狹義上的刀客,據《陝西省志》記載,清鹹豐5年陝西地面出現了一批俠義組織,主要以破產農民、失業手工業者、遊民等,他們腰配三尺長的「關山刀子」,世人稱之為刀客。另,民國初年政府也將土匪稱之為刀客。廣義上的刀客,則指使用刀作為的兵器的江湖勇士,他們以行俠仗義為最高行為準則。馬未都語境中的刀客,屬於廣義上的刀客。馬未都指出,刀客不比出刀快,而是比回刀快,回刀不看刀鞘能威懾對方。為何會這樣說呢?
  • 為什麼清刀被稱為中國冷兵器史上最巔峰的冷兵器
    清刀就是滿人入關後一系列的打造的刀,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以軍用為主,常見的主要為;順刀、窩刀、札刀、樸刀、斬馬刀等。清刀的形成主要是很大程度上受到當時多國的文化影響,如日本、印度、土耳其、蒙古等各國的特色都會被有所吸收。
  • 雙旗鎮刀客,電影中總共有幾個刀客,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掉
    在雙旗鎮刀客那個年代,還屬於冷兵器時代,沒有槍,大家行走江湖靠的都是刀。我們來看一下這部電影裡面總共出現過多少個刀客(跟隨一刀仙的那些小弟不算)。沙裡飛本來是有一次和一刀仙對決的機會的,但是他臨陣退縮了,收了孩兒哥的錢,卻沒有給孩兒哥辦事。所以從頭至尾,沙裡飛沒有出過一次刀,所以他的實力如何,觀眾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沙裡飛絕對不是什麼大俠。
  • 九環刀上的鐵環究竟有什麼作用?難道只是為了好看?
    什麼是九環刀? 九環刀是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 馬未都:中國刀客回勢出刀,日本刀客反手拿刀,順勢就是一刀
    馬未都:中國刀客回勢出刀,日本刀客反手拿刀,順勢就是一刀刀客,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存在。他們往往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滿滿的都是正義的化身。刀客中外有別,刀法大同小異,這一點還是很有講究的。馬未都對於中日刀法非常有研究,他表示中國刀客講究回勢出刀,而日本則是反手拿刀,順勢就是一刀。
  • 為什麼有殺手鐧這種說法?而不是殺手劍、殺手刀
    與傳統刀劍相比,都是作為近身交戰之時的武器,那刀劍為什麼沒有衍生出「殺手刀」或「殺手劍」呢?與刀劍相比鐧的優勢又在哪裡呢?影視劇中秦瓊鐧作副武器,擲時穿透強鐧不同於普通的刀劍,是作為一種鈍器存在的,這種武器是冷兵器中鞭類的一種,外形呈稜錐形,武器自身重量較大,根據使用者的情況
  • 冷兵器從古老的外形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外形,時代鑄就冷兵器!
    冷兵器從古老的外形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外形,時代鑄就了冷兵器!冷兵器的發展歷程是漫長而長遠的,自從人類開始進入刀耕火種的時代起,兵器就一直伴隨著人類。冷兵器的作為一種無聲的利器,在古代的輝煌豈是如今靠化學能推動的武器所能夠比較的。
  • 原來「天馬流星拳」和這種冷兵器關係密切
    世界各國、各地冷兵器的發展過程各有特點,但基本可歸結為石木兵器時代、銅兵器時代、鐵兵器時代和冷兵器、火器並用時代。冷兵器的性能,基本都是以近戰殺傷為主,在冷兵器時代,兵器只有量的提高,沒有質的突變。火器時代開始後,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由世它的特殊作用以及在各國、各地區的發展迸程不同,冷兵器一直延用至今。中國民間對古代兵器的泛稱。源於"十八般武藝"之說。
  • 冷兵器時代,作戰兵器主要以刀和劍為主,那麼刀和劍誰更強?
    而在之後的戰爭中,刀歷經滄桑之後,奪取短兵器之首的位置,而劍的作用反而下降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原因呢?難道真的是劍的作用不如刀強大嗎?這七十二個人主要是近身作戰,配備的當然是利於近距離格鬥的短兵器了,有刀也有青銅劍。
  • 武俠小說:明明有十八般武器,為何在江湖上只有劍客和刀客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钂、棍、槊、棒、矛、鈀,這18般武器可以說是江湖上人人都需要學習的了,但是在我們的眼中,卻偏偏只有刀和劍最受歡迎,在江湖上也只有刀客和劍客,那麼為何其他的都看不見呢?這18般武器可以分為有刃和無刃兩種,而有刃的兵器大多數以刀和劍為主。
  •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古代中國3大兇殘兵器!
    冷兵器,盛行在火器流行之前,在過去幾千年的大多數時間裡,它一直是戰場的主流兵器。「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描述的就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冷兵器大致可以分為長兵和短兵,很好理解,長兵的意思就是長度更長的兵器,短兵則相反。
  •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冷兵器,排名第一的是劍還是刀?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冷兵器,排名第一的是劍還是刀?古代沒有現在如此高科技的軍事設備,也沒有槍枝彈藥,更沒有大炮,只能用一些鈍器,或者一些刀劍之類的利器,而這些被稱為冷兵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冷兵器。
  • 這就是所有刀類的祖宗,元老級的冷兵器
    自從石器時代原始人用鋒利的薄石片製成了石刀這種原始工具開始,歷經幾千年的發展,砍刀已經由農業工具演變成了最重要的冷兵器時代戰爭武器。比如我們熟悉的關公大刀——青龍偃月刀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文明國家這種冷兵器逐步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在部隊中仍保留有匕首、戰鬥撬等道具武器。砍刀,又稱長刀、背刀、挎刀。一般約一寸多寬,一尺多長,齊頭,非常鋒利。其鋒利的程度能將直徑一米的圓木剖成木板。中國古代也曾用作作戰的兵器之一,又叫大刀,大砍刀,很多少數民族也使用砍刀,用來砍柴,狩獵等,後有傈僳族木板房的寬大木板,都是用砍刀劈成的。
  • 世界六大名刀(冷兵器)
    克力士劍使用隕鐵鍛造,焊接花紋精美絕倫,製造刀身極為精細,光反覆錘鍛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夾層鋼有600層之多,是東南亞最出名的刀具。(3)武士刀日本武士隨著戰爭的錘鍊,對武器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 古代歷史上冷兵器排行榜,第一名被稱為冷兵器之王,你知道嗎?
    通過對古代遺蹟的考古發現,冷兵器最早出現在了距今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此也拉開了冷兵器在戰場上的應用。那麼古代冷兵器最厲害的五個你都知道是什麼嗎?而且因為流星錘有鏈子相連,所以也比較好隱藏和攜帶。第四位——長矛這種東西比較類似於是長槍,他們倆的區別就在於前頭有沒有紅纓,紅纓的作用一般是擾亂敵人的視線,或者擋住敵人的鮮血。
  • 刀的種類知多少?(圖說冷兵器上期——長柄雙手刀)
    圖為新石器時代古刀中華文化五千年,冷兵器雖然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導地位,但時至今日仍在使用。劍的出現一說可以追溯到上古黃帝戰蚩尤的時代,一說是石器時代的石、骨刀劍演變而來。按材質分有石、古、銅(一般為青銅)、鋼鐵;按工藝分類如鋼鐵又可因其冶煉、鍛造方式、元素含量或用途的不同而分為宿鐵、鑌鐵、烏茲鋼、鉻鋼(不鏽鋼)、玉鋼(日本)、彈簧鋼等等。不過這都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
  • 世界頂級刀客的出刀速度有多快?果然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世界頂級刀客的出刀速度有多快?果然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知道世界頂級刀客的出刀速度有多快嗎?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視頻內的人在做什麼,其實,這是日本當地最具盛名的拔刀道大賽,拔刀道又被稱為居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