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這套案例位於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面積90㎡,是一套上世紀80年代的公寓房,已經有30多年的房齡,裝修老化嚴重,需要改造翻新。在翻新的過程中,設計師劍走偏鋒,拆掉吊頂,露出水泥牆、水泥地,許多操作看著更像是在做舊,究竟怎麼回事呢?下面就和大家分析下這套案例:
戶型圖
平面設計圖
從平面圖來看,戶型還是比較方正的,有利於規劃設計。在改造計劃中,房間的中心位置設計成了多功能室,其左側空間被設計成了榻榻米臥室,右側朝南面則規劃了廚房、餐廳、起居室一體的開放式大空間。
入戶空間
入戶後的第一視角,水泥牆、水泥地,你沒有看錯,這就是裝修完成後的效果,說好的翻新呢?怎麼還用著原始的水泥牆地面?大家是不是懵逼了?別急,往下看。
下沉式的玄關
雖然簡陋的水泥地讓人無法理解,但下沉式的玄關是值得肯定,這種設計在日本家庭中比較常見,可以將鞋底的塵土隔離在臺階下,不會帶入室內,打掃起來會比較方便。
過道空間
過道轉角處,右邊通往客餐廳,左邊通往茶室和臥室
過道空間同樣是水泥牆+水泥地,外露的水泥牆表面做了一些打磨處理,轉角處也做成了圓角,吊頂處設計了凹槽燈帶,整體來看,過道空間有種簡約的幾何美。沒想到最普通的水泥還能做出這樣的效果。
走廊內的展示櫃,對面是多功能室,背面是榻榻米臥室
沿著走廊布置的玻璃展示櫃,簡約的木框玻璃門和混凝土牆面搭配起來還挺協調的。
多功能室
位於中心位置的多功能室,正式會客用
簡約的多功能室,因為靠近入戶門,這裡被設計成了會客空間,可做茶室或客房用。
客廳
朝南的客餐廳,陽光充沛
客廳拆掉了吊頂,將原始的混凝土暴露在外,這種大膽前衛的嘗試,和日式風格的裝修融化的恰到好處。
餐廳
簡約實用的餐廳
家具部分主要以原木材質為主,這是日式風格的特徵之一。簡約自然,沒有多餘的設計,天然的木紋就是最好的裝飾,體現了實用精神。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入室內
朝南的牆面都安裝了大面積的落地窗,將柔和的陽光導入室內,照亮整個大廳。
餐桌邊的儲物櫃
餐桌邊上的儲物櫃貼上了類似混凝土效果的壁紙,與周圍的牆面完美融合,拉手部分用木材做了隱藏式的設計,起到了一定裝飾作用,讓整面牆壁顯得簡約清爽卻不單調。
廚房
開放式廚房
「一」字型排列的開放式廚房,櫥櫃同樣是天然的原木材料,臺面選擇了白色的賽麗石,烤箱、爐灶等廚具都做了嵌入式設計,整個廚房看起來了清爽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