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愛·母親水窖」
——情暖牧區婦女兒童
2020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公益項目「母親水窖」項目落地興海牧區,項目的實施切實解決了我縣農牧區婦女兒童的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她們的生活生產質量,得到了當地群眾和學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有愛更溫暖
有愛更溫暖
溫泉鄉賽什塘村二社位於興海縣東南部,人口居住偏遠,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由於氣候乾旱,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農牧區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十分突出。尤其是秋冬季,由於集中飲水點水管破裂,農牧民群眾每天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到數公裡以外的山溝背水、馱水、費時費力,由於缺水,當地群眾往往一水多用,且水源無衛生防護措施,嚴重影響了群眾身心健康,制約了農牧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有愛更溫暖
有愛更溫暖
2020年,省州縣婦聯多方努力積極爭取,使母親水窖項目落地我縣農牧區,為確保項目儘快落地實施發揮效益。縣婦聯努力爭取縣水利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技術指導,協同省州婦聯領導深入項目地開展前期調研,與村兩委班子深入交流,廣泛爭取群眾的意見建議,通過實地調研-召開評審會-工程招投標-項目開工建設,經過為期3個月的努力, 11月12日,工程圓滿竣工並通過省級驗收。項目的投入運行切實解決了溫泉鄉賽什塘村2社57戶249人6932頭(只)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徹底結束了婦女同胞常年背水吃的歷史。村長何託興奮地說:「以前每年到深秋和冬季每兩、三天就要組織全村勞動力到幾公裡外的集中供水點進行搶修維護,經過多次搶修後才能保障集中供水點的水源供應,現在全村57戶牧民家庭都用上了乾淨的自來水,再也不用背水吃了」。
牧民切秀措非常激動的說「以前背水都是帶著塑料桶步行幾公裡才能打來一趟水,現在自來水都拉到了家門口,洗衣做飯再也不愁水不夠用了,以前飲用的水都是河道取水,水質也不達標,對健康也不利,現在放心了,牛羊在家門口也能飲水了,謝謝婦聯領導和同志們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
有愛更溫暖
有愛更溫暖
走進興海縣中學的飲水房,學生們正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水房內接開水,她們笑容滿面,心情愉悅。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卡特彼勒基金會捐建的「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在興海縣中學正式投入使用。該項目通過配備淨水設備,安裝熱水器,修建洗水池,開展衛生健康教育,改善農牧區中小學校飲用水設施條件差,學生健康衛生知識普及率低等困難。項目的建成使用,著力解決了學校的三大用水問題:一是解決了全校2100名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使全體師生在大灶和飲水房都能喝上乾淨的純淨水,極大的改善了學校的用水環境,很好的保障了師生的身體健康;二是解決了男女生宿舍樓住校生夜間沒有熱水喝的問題,現在男女生宿舍樓4層樓都安裝了熱水器,學生們晚間下自習後到宿舍都能喝上純淨的熱水,改善了住校生的生活用水環境;三是解決了學校實驗樓一直以來不通水的問題,學校實驗樓建成後一直未能接通自來水,通過「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的實施,現在學校實驗樓都接通了自來水,學生們在實驗室打開水龍頭就能上課做實驗,改變了學生們以往提水做實施的教學狀況。
學校後勤校長劉雲說:「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切實改善了我校飲水設施短缺,直飲水質量差的短板,孩子們現在對飲水衛生與健康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喝上了乾淨的水,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學校洗手位嚴重不足,現在增加了120個水龍頭,學校洗手設施齊全,全校師生的滿意度都很高,學生家長也對這個項目頻頻點讚。
有愛更溫暖
有愛更溫暖
縣婦聯主席才讓措說:「母親水窖」項目共計投資72萬元,項目雖小,但卻愛意滿滿,我們努力使有限的資金髮揮了最大的效益,幫助興海婦女兒童改善了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實現了吃清潔衛生水的夢想,減少了廣大牧區婦女的繁重勞動量,使她們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文化知識,發展農副業生產,為項目實施地擺脫貧困、實現增收致富和建設美麗家園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成為深受農牧區群眾讚譽的一個品牌項目。我們希望受益群眾要倍加珍惜,更要懂得飲水思源,感恩回報。同時,也希望,受惠的農牧區婦女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在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和廣大愛心群眾的關心支持下,讓「母親水窖」在發展庭院經濟、鄉村振興中發揮有力的作用。
審核:馬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