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美國種族「大熔爐」的謊言_新華報業網

2021-01-15 新華報業網

  文/沐城

  「警官,求求你,求求你,我無法呼吸……」去年5月,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在街頭遭遇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被警察跪壓喉部長達7分鐘後死亡。事件令世界為之震驚,引發全美範圍抗議活動,「黑人的命也是命」口號響徹美國各州。

  為何此次白人警察暴力執法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抗議?根源在於這不是極端個案,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虐殺黑人的事件在美國頻繁發生,這不過長期以來種族矛盾的一次總爆發。

  反諷的是,美國一直以「大熔爐」自居,標榜對所有來到美國土地生活的人們兼容並包,通過「美國夢」等噱頭對外宣傳,營造出一個自由公平、種族平等的假象。

  但實際上,從建國伊始,美國就是一個種族極不平等的國度。從大肆屠殺驅趕印第安人,到長期實行奴隸制度,再到種族隔離運動、通過《排華法案》……數百年來,美國種族主義舊傷未愈,又添新病,已經根深蒂固,積重難返。

  1

  去年是「五月花」號登陸北美大陸400周年。

  這是美國歷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但對於美國印第安人而言卻是噩夢的開始。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回顧西方在北美殖民的400年歷史,它對美國印第安人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血淚之路」。

  當初,面對「五月花」號上的不速之客,印第安人展示了熱情善良的好客天性,教他們狩獵、捕魚,種植玉米和南瓜,幫助這些「美漂」脫離困頓生活。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白人殖民者定居下來並獲得了豐收,二者共慶豐收的日子後來定名為感恩節。

  然而此後,白人殖民者卻恩將仇報,通過戰爭、誘騙等方式迫使印第安部落籤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從印第安人手中巧取豪奪大量土地。

  美國剛建國時,曾承認印第安部落是獨立的主權政府,但後來卻背信棄義,終止了印第安人的治理體系並奪走了他們的土地。前幾任美國總統均擬定過遷徙印第安人的計劃。

  到了1830年,傑克遜政府時期,美國國會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大規模強制印第安部落遷出現在的居住地,到西部沒有人煙的「美國大荒漠」去。如果有人不願意遷移,美國政府就動用軍隊驅趕,被屠殺者不計其數,婦女兒童亦不能倖免。

  美國內戰以後,隨著鐵路和科技的進步,大批美國人開始向西部探索。這些人驚奇地發現,原來這片「美國大荒漠」實際上是「美國大平原」,這裡不僅有沙漠,更有大量金銀寶藏財富。

  於是,印第安人被再一次驅趕和屠殺。在19世紀的近百年時間裡,美國軍隊通過西進運動侵佔了印第安人幾百萬平方公裡土地。到了1900年,全美印第安人從白人殖民者到來前的500萬陡降至25萬人,幾乎到了種族滅絕的境地。

  截至2018年底,全美印第安人約佔總人口的2%,他們中的22%居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這些保留地主要位於貧瘠的中西部地區,最小的僅有0.5平方公裡。印第安人中有21.9%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一些部落的失業率高達85%,人均預期壽命比美國人均壽命低5.5歲。在政治權重上,全美僅有4名印第安裔聯邦眾議員,沒有聯邦參議員。

  2

  黑人的遭遇同樣悲慘。

  在美洲殖民地建立後不久,白皮膚的歐洲人就將非洲黑人當做奴隸運來這裡,將其當做「耕畜」使用。

  當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時,寫下「人人生而平等」的託馬斯·傑斐遜,可能從未想過所謂「人人」理應包括黑人,他本人蓄養的奴隸超過100人,他認為黑人本來就比白人低等,而且這兩個種族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必定滅亡」。這種觀點在當時頗具代表性。

  直到1865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憲法第13條修正案》,正式廢除了奴隸制。

  奴隸制,作為一種禁錮奴隸的制度雖然終結了,可奴役他人的思想並沒有隨之消失,認為盎格魯-撒克遜種族是「特殊的上帝選民」的觀點在宗教氣氛濃厚的美國廣泛傳播,讓不少美國白人相信他們是「救世主」、高人一等。

  在戰後重建時期,自由民名義上受到聯邦政府保護,可其許多正當的活動和要求,包括行使選舉權,都被南方貴族和反動勢力汙名為「陰謀」。

  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很快捲土重來。以3K黨為代表的白人種族主義者,不惜採取極其殘酷的手段殺害那些要求合法權利和自由的無辜黑人。據統計,南北戰爭後的重建時期,被殺的黑人約有5000人。重建後,南部自由民被剝奪選舉權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上半期。

  1876年,鑑於「黑白不容」的現狀,也為了抑制黑人日益高漲的權利,南部多州陸續通過法案,當局名義上主張「隔離但平等」,在公共運輸、教育、餐廳等場所要求有色人種和白人進行隔離,由此出現「一滴血法則」,即「只要血液中混有一滴黑人的血,就被認定為黑人」。

  這實質上是打著平等的旗號施行種族歧視,讓仇恨與矛盾繼續滋生。這種隔離持續了百年時間,至今仍可從美國城市中「黑白分明」的居住格局中看到影子。

  種族歧視雖然被法律廢除,但在事實上依然存在,並且在政治權利、就業、教育、住房等方面延續擴張。

  3

  美國的華人移民遭遇著與黑人類似的歧視。

  1849年,在淘金熱的吸引下,大批華人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幫助修建中央太平洋鐵路,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白人監工的暴力對待,上千名華工死於修築工程,「每一根枕木下邊都有一位華工的靈魂」。

  接下來30年時間裡,約有30萬華人移居美國,大多數定居於美國西海岸。到1860年時,華人佔到加州總人口的9%以上。

  由於華人要求的薪水更低,也不會加入工會,還不願意參與罷工,僱主通常更願意僱用華人,而非白人。心懷不滿的白人勞工多次抗議華人不公平競爭。1952年,加州州長呼籲州議會限制華人移民美國。

  1854年,加州最高法院重新解釋了一項禁令,將禁止黑人及印第安人在涉及白人案件中出庭作證的範圍擴大至華人,理由是「天生就是低等人種」。

  1878年開始,加州制憲會議出臺了極度排華的舉措,包括禁止僱用華人,對華人實施居住隔離、學校隔離。此後,聯邦政府也加入了這場排華運動。1882年,國會通過《排華法案》,明確規定華人沒有資格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並禁止華人勞工在未來十年移民美國。

  因為不滿聯邦政府只是限制華人移民,西部各地出現要求驅逐華人的群體性集會,發生了針對華人的警察暴力活動,以及謀殺華人的惡性犯罪。這些案子,檢察官一般都會拒絕刑事起訴,即使起訴在白人陪審團面前,也是不可能定罪的。

  美國在放棄國家重建的同時,也縱容了排華偏見帶來的這場動蕩。最高法院面對少數族裔受到壓迫的情況,沒有維護法律的尊嚴、人民的權利,而是選擇向種族歧視低頭。

  4

  從種族發展角度來說,美國歷史就是一部少數族裔的血淚史。

  正如美國學者託馬斯·索維爾在其《美國種族簡史》一書中指出,「膚色在決定美國人的命運方面,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此,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致使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歷史上如此,現實中更甚。近年來,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盛行。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美國的系統性種族歧視更加凸顯。

  「只有腐爛的樹木才會長出壞蘋果。」美國今天的種族歧視的內核實際上已經是階級歧視,是由於白人通過政治架構、法律法規、教育體系等種種制度設計獲得了相對於其他族裔的強勢地位、特殊階級,這種不公平的制度設計仍在為種族主義推波助瀾,導致惡性循環。

  美國自詡為「大熔爐」,自以為在努力將種族歧視扔進歷史的垃圾箱,在骨子裡依然是一個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的國家。這種觀念得不到正視和糾正,消除種族歧視只能是句空話。

相關焦點

  • 戳穿美國種族「大熔爐」的謊言
    根源在於這不是極端個案,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虐殺黑人的事件在美國頻繁發生,這不過長期以來種族矛盾的一次總爆發。  反諷的是,美國一直以「大熔爐」自居,標榜對所有來到美國土地生活的人們兼容並包,通過「美國夢」等噱頭對外宣傳,營造出一個自由公平、種族平等的假象。  但實際上,從建國伊始,美國就是一個種族極不平等的國度。
  • ​美媒:美國高達59%的新冠病毒傳播由無症狀感染者引起_新華報業網
    據《今日美國》當地時間1月8日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開發的最新模型顯示,美國高達59%的新冠病毒傳播由無症狀感染者引起。  該模型發現,在美國所有新冠病毒傳播中,35%來自感染後還未出現症狀的感染者,24%來自感染後不會出現症狀的人。總體而言,59%的病毒傳播來自無症狀感染者。
  • 能源中國世界之最_新華報業網
    >  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充電網絡  策劃:趙承  監製:鄔煥慶  統籌:謝良、杜宇、楊進欣  記者:劉羊暘  設計:張晨光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
  • 美國疾控中心承認: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或已在美出現!_新華報業網
    ,2019年12月中旬,美國就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比中國地方政府首次接到疫情報告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首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早大約一個月。  美國西海岸去年12月已有新冠感染  在檢測美國紅十字會收集的血樣時,美國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去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期間收集的39份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樣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抗體。人體免疫系統只有在接觸到與病毒一致或高度相似的病原體時,才會產生抗體。這說明,早在去年12月中旬,美國西海岸已出現零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貝樂英語再迎喜訊:深圳龍崗萬科培訓中心盛大開業_新華報業網
    為此,貝樂不僅引進了美國K12教育體系,還採用了同步美國小學幼兒園、依據最新美國共同核心州立教育標準(CCSS)編寫的美國原版Wonders教材。  由淺入深地螺旋式上升階梯課程,可供多元拓展的主題學科內容,通過思維導圖完成融會貫通,搭配TPR、PBL等美國主流教學法,打造趣味十足的浸入式全英文課堂。
  • 江蘇省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成立_新華報業網
    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建立規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著力加強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構建起可持續發展機制,努力建成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領軍型企業。  江蘇省政府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協調和服務,依法依規支持省電影集團高質量發展,共同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 讓勞模精神成為社會的風尚標_新華報業網
    (李曉宇)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十三五」成就巡禮】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_新華報業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漫·議 |「985相親圈」蔓延,愛情豈能如此功利化_新華報業網
    只有格局大了、視野闊了,才能衝破信息繭房,更容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孟亞生/文 張永文/圖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一組海報,感受熱血時刻_新華報業網
    (圖片攝影:周凱威 李寶成 劉志勇 陶佳偉 王述東 李巖 文明 於清正)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
  • 蘇州中醫在馬爾他收了一位「洋徒弟」_新華報業網
    (鄒玉芬)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我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_新華報業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寵粉更寵代言人,優形發起「魏愛比心」活動回應許魏洲_新華報業網
    日前,國內輕食第一品牌優形打造了#用心回應、魏愛比心#活動,攜手眾多粉絲與其代言人許魏洲隔空互動,粉絲們用花樣百出、腦洞大開的各種比心玩法回應許魏洲。這一活動不僅為寒冷冬日增添了一份溫暖,優形更是以「既寵粉又寵代言人」的social創意,再造了一次互動共鳴式營銷新玩法。
  • 「Great 100」榜單出爐BISSELL必勝洗地機力壓石頭、添可_新華報業網
    36氪此次的「智能生活」人氣榜單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蘋果無線耳機到大疆無人機,從創米智能門到小佩餵食機,其中家居清潔產品以極快的更迭速度,佔據了「智能生活」榜單的半壁江山,國內各大知名品牌也紛紛上榜。而來自美國的百年家居清潔品牌BISSELL必勝,作為國內家居清潔領域的新玩家,力壓石頭、添可、雲鯨等國貨品牌,憑藉熱門產品Crosswave無線洗地機,在清潔產品中位居第一。
  • _新華報業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_新華報業網
    京西石景山腳下  滑雪大跳臺「水晶鞋」  已成為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新地標  【請點擊兩次 共三張圖】另一方面也統籌考慮賽事需求和賽後利用  努力實現場館的持續利用  這就是北京冬奧場館  給奧林匹克運動提供的「中國方案」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
  • 郵儲銀行鹽城建湖縣支行組織員工學習經濟資本管理培訓_新華報業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恆豐銀行崑山支行開展「同心聚力健康行」秋季徒步活動_新華報業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新特徵新要求(人民觀點)_新華報業網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的原因所在。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現象,制約了整體發展水平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發展任務仍然很重。
  • _新華報業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