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姐姐們開始綻放了。獨立,堅強,勇敢,灑脫,還有美!
此時,偶然重溫了多年前的一個老片《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羅伯茨茱莉亞主演。
看到這部遙遠的片子,會發現如今的婚戀觀已經變得滄海桑田。
遙遠的曾經,I don't care的大女主會錯過什麼?
在社會整體偏男權的時候,正是傻白甜吃香的年代,獨立,堅強的女人是婚戀市場的老大難。
就像劇中,男主捨棄了獨立,堅強,灑脫,迷人的大女主茱莉亞
選擇了可愛,富有,無條件以男主為生活中心的年輕的20歲小姑娘卡梅隆。
而時至今日,婚戀觀已經反過來了,獨立的女人越來越適應當下,傻白甜開始式微。
這跟不同時代的婚戀觀有關,更遠的先婚後愛不提,就看現在的70,80,90後
70後男性還比較大男子主義,喜歡掙錢給老婆花,老婆負責美貌如花和聽話養娃就行
情緒價值,事業盟友,這些當年沒怎麼考慮,一回家葛優癱,以生活不能自理為榮。
80後男性希望老婆能在事業上幫助自己,兩人攜手並進,生活艱難,養家不易
事業互幫,生活互助。追求勢均力敵的感情。
而90後,直男癌基本消失,一線城市裡,男孩兒們學情商,健身,美妝,穿搭…
琢磨著《如何讓富婆愛上你》或《一秒打動拆遷妹的芳心》,姐姐妹妹們乘風破浪,小哥哥們甘居其後。
這短短幾十年的變化,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從整個世界來看,女性整體地位提升,越發達地區,平權越成為趨勢,參看如下圖片: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的故事估計大家都看過了
男主還愛著初戀茱莉亞,一副重溫舊夢的樣子,且還吃茱莉亞男伴的醋。
但是茱莉亞走錯了方向,在各種微妙的心理較量過後,男主選了卡梅隆,兩人遺憾錯過。
這部片完全就是一部心理學大戰,跟大家分享劇中五個重要的愛情心理學
1、契可尼效應:初戀最難忘
心理學家契可尼提出了契可尼效應,講的是,人們對已經完成了的,有結果了的事情,很容易忘懷。
但是,對於做了一半中斷了,沒有完成的,沒有達到目標的事情總是念念不忘。
別的不說,那些追到全劇終的片估計記不住演了啥,但沒看到大結局的在記憶中百爪撓心。
這種現象在愛情裡面,就體現為,初戀成為人們最刻骨難忘的一段情感
因為初戀是在不確定中接觸的第一個愛的人,並希望能夠天長地久在一起。結果大多數初戀都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抱憾分手,沒有走到最後。
之所以初戀令人刻骨銘心,就因為初戀的未完成性。
就像錢鍾書的《圍城》,方鴻漸最愛的唐曉芙和他分道揚鑣,才能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很多婚外戀情中,初戀一出手,那便是真正的考驗。
影片中的男主和茱莉亞多年未成正果,在男主心裡是濃濃的意難平
所以邀請茱莉亞來參加婚禮,男主一開始一直都是舊情難忘的狀態。
新娘也如臨大敵,因為知道男主深愛前女友
其實大大咧咧還死要面子的茱莉亞要是換成一位稍有點段位的綠茶,分分鐘能把婚禮攪黃了
茱莉亞也確實想搶回男主,但是她完全沒啥策略,不僅人沒搶回來,還成了情敵的神助攻。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心理學效應:《墨菲定理》
2、墨菲定律-越在乎越容易失誤
墨菲定理是說:「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向壞的方向發展,就一定會向最壞的方向發展」
你越擔心某件事會發生,他就越會發生。
在戀愛中,墨菲定律的表現就是:
當你越在乎一個人的時候,你的得失心就會越重,越容易失誤減分。
電影中有一個很動人的情節,男女主在遊輪上
男主說:這是我們最後的獨處時光。
他對她袒露心扉,說了很多以前的事情,那一刻,男主已經是非常動情狀態了。
作為茱莉亞,此時是絕佳的表白時機。
茱莉亞不敢,當遊輪開到一座橋下,女主看著男主的臉
那三個字就要脫口而出,結果她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當遊輪開出橋下,茱莉亞臉上的失落和錯愕,她明白,此時此刻她是真的失去他了。
不過沒事,男主心裡還是有她,如果她願意,她還是可以搶回來。
於是,茱莉亞就開始了愚蠢的搶奪之戰。
在搶奪過程中,頻頻失誤,給自己減分給情敵加分,可以說一把好牌打的稀爛。
男主一步一步走近了未婚妻,最終男主回歸了婚禮。
而茱莉亞明明要搶回男主,為啥變成了情敵的神助攻呢?
這就涉及愛情心理學一個重要的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3、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受挫越多,感情越深
在莎士比亞的著作《羅密歐和朱麗葉》中,這兩個主角是受盡了重重阻礙。
全世界都逼著他們分手,而他們卻愛的更深,直到最後殉情。
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指:
戀愛中阻力越大,戀愛雙方的情感會越深,戀愛關係反而因此更加牢不可破。
這就是所有早期偶像劇或者瓊瑤劇的固定套路,男女主一相愛,就開始面臨各種阻力
女二,男二,雙方家庭,道德倫常,各種拼命阻止,讓他們愛而不得。
最後兩個人愈加愛的死去活來,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茱莉亞此時就犯了一個大錯,她去搶男主搶就好了,她偏偏要去做兩個人中的那個阻力
結果,因為她的各種阻力,反而把兩個不那麼相愛的人緊緊推到了一起。
她不停在為麥克和卡梅倫平靜的愛情製造風波,感情中波瀾跌宕才讓愛情變得美好和瘋狂
卡梅倫和麥克之間之所以感情不深,就是因為太平靜了
所以,茱莉亞的惡意破壞,讓麥克對卡梅倫的情緒大起大落,反而讓麥克和卡梅倫越走越近。
我們在生活中,也會出現之前不太喜歡某個人,但是後期會慢慢接受甚至喜歡,這涉及到另外一個心理學效應:《多看效應》
4、多看效應:日久生情
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一個實驗:
他出示一些照片給參加實驗的人,讓他們看。
有的照片出現了二十多次,有的出現十幾次,有的只出現一兩次。
然後,讓他們評價對照片的喜愛程度。
結果發現,某照片出現的次數越多,實驗者就越喜歡。
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叫「多看效應」
卡梅倫在男主面前是屬於愛的很乖,很卑微的那種。一切都以男主為中心。
這樣很乖順的戀人,相處像白開水,其實並不討喜。
就如同眾多的瓊瑤女主,天天哭哭唧唧,圍著男主轉圈,正常要是沒有人在中間一驚一乍,這樣的白開水一樣的戀人,還真的只能走細水長流這條路,沒什麼激情可言。
也就是說的《多看效應》,熟悉了就喜歡了,日子長了習慣了,如此而已。
更不必說女主還都是國色天香的,即便是很醜的人,看多了看習慣了也不覺得醜,說不定目光清奇的還能看出點美來。
但,茱莉亞最大的錯誤出在哪裡呢?
或者說那些偶像劇中比女主角美貌,還比女主角優秀的女二,在劇中為什麼統一都輸給了平平凡凡的女主呢?
這便是沒有了解阿德勒提出的《課題分離》理論。
5、阿德勒提出的「課題分離」理論
意思是:當你想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時,應該採取的一種態度,不要把別人的課題和自己的課題混在一起。
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了。
課題分離做的最好的,當屬《聊齋志異》裡面的恆娘。
起因是:朱氏非常漂亮,結婚沒多久,老公就喜新厭舊迷上又醜又挫的丫鬟寶帶,朱氏大受打擊,天天對著老公和寶帶冷嘲熱諷惡語相向,結果老公更加討厭她而更喜歡寶帶。
朱氏又怒又不忿,不甘心輸給了那麼醜的女人,於是找狐仙恆娘幫忙。恆娘教了她四招:
第一招,欲擒故縱。
第二招,反舊為新。
第三招:欲迎還拒。
最後一招:媚術。詳情點藍字參看我之前寫的《狐仙的馭夫術,甩宮鬥劇幾條街》
結果,老公迷上了朱氏,厭惡寶帶,而寶帶破罐子破摔,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絕的是,恆娘教的四招注意力都在朱氏和男人身上,戰略戰術上都無視小三的存在。
這就是阿德勒說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把別人的課題和自己的課題混在一起。
而在很多沒有經驗的女孩那裡,遇到情敵,不管是白蓮花還是綠茶,一邊倒的把發力點集中到情敵身上,並把敵意和怒火燒到自己男朋友身上,那是最愚蠢的。
其結果就是像茱莉亞一樣,成為情敵的助攻,在男友眼裡面目可憎。
你剖析白蓮花的套路越清晰,男友眼裡你越有心機
你說明明是對方有心機,沒用啊,男友只能看到白蓮花很溫柔很委屈,你說的這些他看不到,也不信。
你罵綠茶罵的越嗨,男友眼裡你越像個神經病,越不可理喻。
你說他是不是瞎,沒錯啊,他只能看到綠茶對他的好呀。你說的那些陰謀詭計他不信啊。
因為人都是自戀的,尤其男人,你說他是願意相信女人很喜歡他所以對他好,還是願意相信女人利用他當他是傻子才對他好?
不僅女人喜歡高估自己的顏值,男人也喜歡高估自己的魅力。
所以,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把別人的課題跟自己的課題混在一起。
道理是都懂,但是要吃很多虧才能真正做到。
如果茱莉亞一直都不去關注卡梅倫,僅僅把心思花在如何跟男主相處上,愛的失去自我溫良恭儉讓的卡梅倫是沒有勝算的。
在感情中,懂點心理學,至少不會讓自己太被動。
祈願女孩們在人生中乘風破浪,也在情感中遊刃有餘。做自己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