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小時,25個小時!最近虛擬實境領域有著一個令人激動的新聞,因為出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據報導,全世界第一個虛擬實境浸入時間的金氏世界紀錄已經誕生,一位電影圈人士連續佩戴頭盔,在虛擬實境世界中生活了25小時2分鐘。創造這一吉尼斯紀錄的是電影製作人韋斯特曼。韋斯特曼在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同時,也為虛擬實境的火力燎原之勢再添了一把火。
國外虛擬實境風生水起,國內也開啟圍剿大戰,作為國內虛擬實境大戰主力軍企業之一的盟雲移軟可沒閒著,最近,盟雲移軟《動漫飛翔3D轉化為VR體驗》的VR著作權發布,就是虛擬實境大戰的一個強力武器,據悉,盟雲移軟一直致力於虛擬實境領域產品的開發研究,申請的VR專利產品已周全籠罩教育、體育演藝、遊戲、影視等多個規模虛擬實境場景,並與多家企業達成了VR智慧財產權和全息IP掩護、VR技術研發應用、影視製作刊行等方面的戰略相助。
VR元年火力足
2016年是虛擬實境元年,各種虛擬實境頭盔和內容開始呈現出爆發態勢。 美國西部時間2016年5月5日19時,高潮迭起的VR界,再次迎來一款重量級產品。此前倍受輿論關注的IDEALENS二代機終於在西雅圖揭開了神秘面紗,和全球VR愛好者正式見面。產品發布的同時,IDEALENS公布了其搭載的多項核心技術,受到與會VR專業人士的普遍讚譽。
而在國內,為進一步推動國內外虛擬實境及相關技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虛擬實境技術及產業的創新發展,2016年虛擬實境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2016年5月9日-11日在北京舉辦。旨在為國內外虛擬實境、3D成像與顯示等領域的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廣大用戶之間搭建一個共同交流、合作、發展的權威性的專業平臺。通過全方位展示前沿技術、產品設備及優秀集成案例的真實體驗,以推動全球虛擬實境與3D成像與顯示科技的進步及行業應用的深入拓展。
在VR發展的大好趨勢下,幾乎同一時間,國內的華為、樂視、魅族、中興、錘子科技、小米科技等手機巨頭,愛奇藝、酷6、樂視、暴風科技、優酷等國內視頻巨頭也都宣布將開拓VR市場。除了新進入虛擬實境領域的企業紛紛發力之外,暴風科技、盟雲移軟等國內虛擬實境牽頭企業也繼續在不遺餘力地進行VR布局,其中以盟雲移軟為例,據悉盟雲移軟除了積極申請VR專利,還在VR、AR一體化的趨勢下,開始增強現實(AR)的布局,近期還準備在深圳召開首場全息光場發布會。
VR現在的發展之勢在藉助網絡的傳播下火勢持續蔓延,網絡能打通細分的產業,通訊、娛樂、影視等各種產業未來可能毫無縫隙,技術進步與網路變化將讓各路業者形成一個龐大的行業。更為重要的是,虛擬實境它可能與今天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比如在觀看影視劇方面,VR技術可能完全顛覆觀眾過去的觀影體驗,給觀眾一個幾乎真實的「虛擬世界」,事實上,很多好萊塢大製片廠已將開發VR內容作為其家庭娛樂部門的重要任務。又如在新聞閱讀方面,VR可以大幅提升一般視頻、圖片、文字新聞的現實感,讓受眾獲得身臨其境般的震撼。
VR資本熱難掩短板
德勤預計2016年將售出約250萬臺VR頭戴設備及1000萬份遊戲拷貝。更為關鍵的是,2016年VR產業大部分收入極有可能將由數千萬普通消費者推動,將使VR產品成為新的大眾消費品,給整個產業帶來強大增長後勁。
但是,如今VR設備的內容來源問題十分明顯,無論是影視公司、遊戲製作商還是電商平臺,其製作內容還無法成功匹配VR平臺,因此也就出現了「內容軟肋」。這一方面是由於國內虛擬實境內容專業製作團隊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有VR技術本身不成熟的原因。目前,VR產業尚處於培育期,其硬體在技術上都沒有完全成型,由此帶來的視覺顆粒感嚴重和顯示延遲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體驗。而在內容缺失的情況下,VR產業形成它所期待的「完整生態圈」則更顯得十分遙遠。
國內VR行業目前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其中有一部分企業直接拿國外產品來山寨,硬體用戶體驗十分糟糕。這個問題我們按下不表,主要來說一下現在依然無米下炊的VR產業,如何一步一步積累足夠多的內容,不至於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裡。
而且,隨著硬體市場漸漸成形,VR被普通用戶認識,優質內容的缺失便成為了制約VR行業發展的痛點。去年下半年以來,視頻平臺打開了VR內容領域的大門:樂視成立虛擬實境科技公司,愛奇藝推出VR App Beta版,合一集團宣布製作VR內容……大半年的時間過去後,這些平臺開始了第一輪呈現賽。
儘管內容缺失是虛擬實境發展的一個很大軟肋,但是仍舊不影響今後的發展趨勢,是將要到來的顛覆人類生活方式的技術系統。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後虛擬實境將會逐漸發展為擴展現實(ER),ER是虛擬實境與物聯網整合起來的系統,可以實現虛擬場景與現實世界的無縫銜接,目前已經出現在實驗室中———科幻小說裡的世界似乎已經向現實世界中的我們敞開了一道門。在未來的新世界,人和組成人類生活的很多基本概念都要被重新定義,未來大家只要戴上眼鏡足不出戶,就能夠坐在一起開會。業內人士認為,我們將需要「造世倫理學」,為新的世界提前注入鮮活的人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