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打開「潘多拉魔盒」,伊朗接二連三傳出噩耗
中東地區在2020年末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一個又一個噩耗從這片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的土地上傳出,導致此前一直穩坐釣魚臺的聯合國也被驚動了,不得不發聲呼籲中東國家保持克制、停止戰火。
據悉,伊朗在上月末短短兩天時間內傳出了三個噩耗,而且每個都是「重磅炸彈」,新聞信息簡直振聾發聵。
伊朗核科學家遇害一事成導火索?
事實上,事情發展就如同蝴蝶效應一般,起因或許並不複雜。追根溯源,伊朗最近遭遇的「內憂外患」亂局還得從伊朗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當街遇害一事開始說起。
這位核科學家是大名鼎鼎的國寶級軍事人才,伊朗國內的核武器研發工作就是由他負責的。因為其經歷與年初遇害的聖旅城指揮官蘇萊曼尼頗為相似,所以許多人將他比作了「第二個蘇萊曼尼」。伊朗在一年之內痛失「兩員大將」,軍方高層直接放話要讓真兇「血債血償」。雖然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兇手來自哪裡?受何人指使?然而伊朗外交部已經將矛頭對準了以色列與美國。這也就催生了伊朗的第二個「悲劇」。
美盟友發起反擊,伊朗損失一大助力
伊朗為了阻止美盟友插手自己即將對以色列發起的報復行動,默許了此前一直在葉門活動的胡塞武裝,搗毀沙特境內的阿美石油生產公司一事,於是沙特聯軍瞬間抱作一團、同仇敵愾,對胡塞武裝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盟友遭遇「迎頭暴擊」對伊朗而言,無疑也是一大不幸。這意味著,伊朗在之後與美盟友的對抗中將會損失一大助力。
伊朗國內爆發大型抗議活動
如果說前兩大噩耗都是來自外部壓力,那麼第三個噩耗就是不折不扣的內部矛盾了。眾所周知,伊朗是堅定的反美先鋒,在遭遇前兩件事打擊之後,伊朗民眾更是群情激奮,反美情緒高漲。
伊朗國內在核物理學家遇害當天就爆發了多次有組織的抗議活動,而以色列各大使館也在第一時間進入高度警戒狀態。仇恨的力量讓伊朗民眾難以保持理智,他們督促、要求政府軍立刻對以色列發難,必須讓兇手有所忌憚。然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卻給伊朗政府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也阻礙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美盟友圍觀「困獸之鬥」,或引發三戰
如今的中東地區無疑已經變成了一個「鬥獸場」,眾多與美國達成統一戰線的國家在圍觀這場「困獸之鬥」。專家警告:中東地區如果不能控制住,那麼三戰可能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