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投資超百億美元,海上風電船缺口巨大!

2020-12-25 能源100

隨著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的迅速擴張,海上風力渦輪機尺寸和風電項目不斷增長,國內外風電市場正面臨船舶供應嚴重短缺,專業安裝船和高規格安裝船需求激增,這意味著未來10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迎來高達上百億美元的海上風電船的投資浪潮。

海上風電市場迅速擴張,船舶供應嚴重短缺

能源諮詢公司RystadEnergy近日表示,研究分析表明,能夠安裝大型海上風電部件的船舶已經迅速被全球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趕超,全球船隊將不足以滿足2025年以後的需求,這為更專業的船舶訂單和其它油氣重吊船改裝打開了空間。

Rystad稱,從供應方面來看,目前全球有32艘在運營的風力渦輪機安裝船,另有5艘該型船已經在下單訂造。還有14艘專用的基座安裝船在運營,同樣也另有5艘該型船已經下單訂造。

「過去幾年實際上還是一個相對供過於求的市場,尤其是在歐洲。然而,到2020年中期時,這一市場規模顯然在向安裝船的供應不足局面發展。隨著更多的海上風電項目投入運營,預計到2030年,安裝船的需求將比目前的數字高出4-5倍。」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創紀錄地超過6GW,佔全球新增裝機的10%,較2018年增加35.5%,到2024年海上風電佔全球新增裝機比重將提高到20%。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20年海上風電市場年增長率將達13%-15%,其中海上風電產業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

克拉克森指出,儘管疫情對全球造成了嚴重衝擊,但海上風電行業似乎所受影響有限並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截至2020年8月,全球已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了28GW。過去十年,累計投產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複合年均增速達到32%,其中2019年全年增速為24%,2020年至今增速為14%。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05年至今全球海上風電相關船舶及平臺的新造和改裝訂單總計達783個,海上風電板塊船舶新籤訂單數量已佔整體海工市場訂單的10%以上。截止今年8月,今年全球共籤訂7艘海上風電安裝船和6艘海上風電運維母船。

克拉克森分析指出,如果歐盟要實現其2030年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那麼每年需要安裝的海上風力渦輪機數量將增加兩倍,這也會創造出大量的海上風電服務船需求,到2025年,風力渦輪機安裝船的缺口將達到10艘,價值超過20億美元。還有專家預測,未來五年下一代海上風電相關船舶需要120億美元的投資。

新一代風機需要更高規格風電安裝船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進步和新一代風力渦輪機尺寸越來越大,現有船隊不太可能有足夠能力來完成安裝工作。

據了解,目前只有4艘安裝船有能力進行下一代風電機的安裝,如GE的Haliade-X 12MW(在增壓模式下可達13MW),該機型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運營。

Rystad指出,在2005年海上風力渦輪機的平均能力為3兆瓦,預計2022年開始啟動的項目其平均風力發機能力為6.1兆瓦。此外,由於使用大型風力渦輪機能獲得更大的成本效益,這也是商業化的重要驅動力,預計新項目將樂意使用更大的風力渦輪機,而不是迄今為止大多數海上風電場使用的小型設備。

2014-2015年風力渦輪機的尺寸開始大幅增加,尤其是在歐洲,因此需要更大的起重機能力和重吊高度。船舶市場的一些早期參與者已經預見到這種轉變,並優化了船隊,為這些更大的項目服務。然而,很明顯,3年前被認為是「高規格」的競爭特性已經過時了。

Rystad解釋稱,「許多現有船都具有驚人的起重能力,這來自於它們最初的目的——安裝和拆解大型石油和天然氣平臺。這些大型起重能力無疑是需要利用的關鍵優勢,但如果效率不具備競爭力,即每次安裝部件的船舶天數不具備競爭力,則意義不大,因為大多數海上風電項目都要求安裝船能快速連續的進行至少100-300次的運輸和準確落位。」

風力渦輪機和基座完成工廠生產後,其安裝階段是最資本密集的開發過程,約佔總資本支出的20%到30%。對於一座由100颱風電機組成的1 GW風電項目來說,其資本總支出可能將達8億到10億美元,其中基礎和風機的安裝成本將分別佔到約15-20%和8-10%。

在Rystad跟蹤的全球安裝船船隊中,每艘船單樁的平均安裝速度為3-4天。相比之下,風力渦輪機安裝的時間差異更大,可波動2-5天,這主要是由於天氣影響,在多風海域將槳葉和輪轂部件重吊到一定高度時,其受到的影響更大。

當然,在距離水線100米以上的地方吊裝重型設備時,安裝船必須能以安全、準確的方式進行這項工作,海上起重機的能力、重吊高度和充足的甲板空間還只是這些裝置提供的主要競爭力的部分因素,並將繼續下去。

Rystad Energy海上風電產品經理Alexander Fl?tre表示:「我們認為從20年代中期開始,起重船將成為海上風電開發的關鍵瓶頸,下一代安裝船需求的缺口可能會阻礙海上風電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展望未來,除了進行維護和現場設施的定期更換外,船舶還必須服務於項目的初始施工階段。那些有能力滿足海上風電行業未來需求的船型,將能夠實現寶貴的協同效應,並推動船隊利用率的健康發展。」

中國市場「內循環」,風電施工船稀缺租賃價格暴漲

Rystad的分析並沒有將中國市場計算在內,因為中國主要利用自己本土的價值鏈,很少有外國供應商參與。不過,海上風電施工船稀缺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的一大問題。

隨著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內海上風電市場拉開了搶裝序幕。文件明確從2022年開始,中央財政不再對新建海上風電項目進行補貼。

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突擊核准規模超45GW,其中廣東省核准規模30GW。今明兩年將有超45GW風電項目逐鹿海上劍指補貼,海上風電機組交付高峰期即將到來。

這將給海上施工方帶來巨大壓力,目前國內海上施工能力無法滿足海上風電搶裝需求。

據了解,目前國內在役的海上施工船總共有40艘左右,按照一艘船每年平均吊裝40颱風機,一年理論最多也只能吊裝1600臺,受各種因素影響,一般情況無法達到這個吊裝臺數。

由於供應稀缺,與陸上風電吊車租賃價格暴漲現象類似,海上風電施工船租金漲幅也十分驚人,從原來的400萬元/月漲到1000萬元/月以上。受施工成本影響,當前國內海上風電項目造價成本比以往平均每單位千瓦提升了2000到3000元。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我國風電安裝船前景可期。一方面,海上風電作為未來風電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市場潛力巨大,我國海上風電場規劃和建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國內外大批海上風電項目進入施工建設階段,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必將帶動風電安裝船產業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發展趨勢愈加明顯,各主要風電機組整機製造廠都積極投入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製工作。海上風機單機功率不斷向大型化發展,對風電安裝船的甲板面積、吊重吊高、甲板載荷、定位以及打樁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我國海上風電場將會向遠海發展,風電安裝船的發展趨勢也會與國外同步,需要在更深水深、離岸更遠、海況更複雜的水域作業,這些新要求將不斷促使海上風電安裝船功能優化提升。因此,專家指出,國內船企除了瞄準產品發展趨勢,將企業市場競爭力轉化為新訂單外,更要在新船研製層面發力,提早布局和研發新船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國際船舶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歐洲如何在2030年前建成100GW海上風電?
    上周,英國發布了10點計劃,實現2050的淨碳排放目標。排在首位的是已經宣布的40吉瓦海上風電目標。此外,還有一項5GW的清潔氫目標,將對碳捕獲項目的支持翻一番,並提前10年禁止新的化石燃料汽車,這項禁令的生效日期是2030年。總而言之,英國正式走上了深度電氣化的道路,發展中的氫經濟將清除那些難以達到的排放量超過2030。
  • 全球海上風電突遇新「瓶頸」
    行業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最新發布報告預測,隨著各國陸續出臺海上風電規劃,2025年後,全球海上風電施工船將嚴重短缺,甚至將成為未來制約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文丨本報記者 李麗旻)施工船供不應求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的數據,2020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預計將首次突破70吉瓦,創下歷史新高,同時,2021年後,海上風電將成為各國風電新增裝機的主要推動力。
  • 報告|亞洲農業食品業資金缺口8000億美元 中國機遇巨大
    報告|亞洲農業食品業資金缺口8000億美元 中國機遇巨大 2019-12-0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9.6億!中國鐵建海上風電市場再拿大單
    59.6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鐵建風電01」和「中船海工101」兩艘大型風電安裝船在華能大連莊河Ⅱ項目實施風機安裝近日,中國鐵建港航局集團與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成功中標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風電IV1場址EPC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2019年中國風電發電大幅增長到4057億千瓦時,增長率高達10.85%;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2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1%。風電裝機容量逐年增長。據統計,201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005萬千瓦。2020年上半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675萬千瓦,其中新增風電併網裝機容量632萬千瓦。
  • 海上風電配儲經濟性待考零碳未來海上風電仍需
    日前,在以「海上風電場儲能技術創新」為主題的英中海上風電系列研討會上,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表示:「對於零碳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必不可少,而構建合理的海上風電轉換、存儲、輸送和利用系統,將有效解決進一步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統發展。」
  • 美國首艘大型風機安裝船開建,造價高達5億美元!
    今年5月,美國能源開發商Dominion宣布了要主導建造美國首艘大型風機安裝船。近日,這艘船又傳來新消息——美國造船公司Keppel已經開始在其位於德克薩斯州Brownsville的船廠裡建造這艘安裝船了。
  • 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範性項目落戶欽州
    央廣網1月7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 張壘 欽州臺 翟梅 盧浩慧 )1月6日,廣西 ·欽州國際海上風電產業園華能西門子海上風機總裝項目暨海上風電示範性項目正式開工,這是廣西首個海上風電示範性項目,將打造成為千萬千瓦等級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基地。
  • 中交三航局發力深遠海域的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裝備,佔國內海上風電...
    日前,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公布了最新《全球風能報告》:2019年,中國以1.98GW再次成為海上風電新增裝機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迅猛,沿海省市相繼擁有了海上風電場。相較於陸上,海上的施工難度要高很多,風電安裝船作為海上風電的核心裝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風能是一種清潔無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風力發電非常環保,且風能蘊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歐洲風電佔比量在2019年已經達到15%,其中丹麥更是高達48%。近年來,我國風電市場快速崛起,2019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量佔全球的比重達37%,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上半年,我國風電佔總發電量的比重達6.3%,但與歐洲仍有較大的差距,這意味著我國風電產業成長空間巨大。
  • 日本第一艘海上風電專用安裝船!單趟運輸3臺12MW
    該船可在10至65米水深範圍內作業,在操作過程中通過四隻樁腿頂起船體,確保作業期間不受海況影響。曾在2019年北京風能展推出的「龍源振華陸號」在建自升式平臺船也具備2500噸的起重能力,但樁長和作業水深不及清水公司的這艘平臺船。
  • 道達爾牽頭的歐洲大型海上風電項目,這家中國公司中標20億
    據巨濤海洋介紹,珠海巨濤海洋石油服務公司已獲得多項施工合同,包括為歐洲海上風電場項目建造50套海上風電設備樁基,以及為海上浮動生產儲存和卸載設施(FPSO)製造上層模塊。合同總金額約為20億元人民幣(約合2.831億美元)。巨濤海洋說,最終成果預計將在未來19個月內交付。
  • 中信重工投資1億設立新公司 聚焦海上風電大型液壓打樁錘和嵌巖樁...
    日前,中信重工發布公告,對外投資1億設立「中信重工(漳州)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最終名字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為準)。新公司將專業從事風電類塔筒、鋼管樁及鋼結構附屬件和液壓打樁錘、嵌巖樁鑽機等重大裝備的研發、製造及技術服務等。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15年內淘汰...
    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文丨本報記者 王林)總綱領綠色投資為第一要務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路線圖草案,綠色投資被視為日本疫後重塑經濟的重點,以及引領日本遠離化石燃料、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
  • 挑戰12億千瓦風電太陽能裝機目標——風電如何與太陽能競爭新增...
    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是中國此次官宣12億風光裝機規劃的具體目標,將進一步激化風光新能源的發展積極性,根據預測,2020年底,風光裝機總量將達到或接近5億千瓦,意味著未來10年,風電和太陽能的新增規劃將超過7-7.5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超過7000萬千瓦,當然,我也注意到兩個字眼:以上,如我們風電太陽能競爭力非常有力,以上這兩個字眼的空間就很大了。
  • 優化電纜技術,海上風電投資將下降400~500元/kW
    《2050年歐洲海上風電發展願景》顯示,2025年~2030年,歐洲每年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新增7GW,2030年後每年將新增20GW以上。到2050年,歐洲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450GW,其中英國將貢獻80GW的裝機規模。
  • 優化電纜技術,海上風電投資將下降400~500元/kW
    《2050年歐洲海上風電發展願景》顯示,2025年~2030年,歐洲每年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新增7GW,2030年後每年將新增20GW以上。伴隨海上風電裝機規模的日趨增長,海上風電投資成本也在逐漸下降,LCOE正在快速下滑。
  • 2018中國(上海)國際海上風電設備及技術展覽會
    我國擁有18000多公裡長的大陸海岸線,可利用海域面積多達300多萬平方公裡,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和東南沿海地區,是世界上海上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根據 「 十二五 」 能源規劃和可再生能源規劃,中國將建成海上風電 500 萬千瓦,形成海上風電的成套技術並建立完整產業鏈, 2015 年後,中國海上風電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 海上風電大有可為!中集來福士與華電重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大小新聞客戶端12月3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逄苗 通訊員 房欣第 攝影報導)2020年12月30日,中集來福士與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舉行「海上風電及海工裝備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 注資5.36億英鎊 阿斯頓馬丁仍有巨大的資金缺口
    據彭博社報導,英國豪華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拉日前表示,即使在億萬富翁勞倫斯·斯特羅爾領導下的財團注資5.36億英鎊(約46.9億元人民幣)後,該公司仍可能需要動用高息債券才能彌補資金缺口。自2018年上市以來,阿斯頓·馬丁一直在努力應對現金流和經銷商庫存積壓的問題。該公司曾寄期望於股東周一批准的融資將能夠彌補資金需求,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資金缺口進一步擴大,即使斯特羅爾注資也於事無補。該公司表示,在納入融資的情況下,阿斯頓馬丁從今年2月開始仍然缺乏充足的運營資金來滿足12個月的需求,該公司在2月曾公布斯特羅爾最初的紓困計劃招股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