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和人們思想的複雜化,從而使「贍養老人」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在金錢大潮的「洗刷」下,「孝」的優良傳統被銅臭味浸染了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孝子女以種種理由為藉口,拒絕贍養老人,讓老人難以安享晚年!
小張是家裡的獨子,父親去世的比較早,成家立業後就一直住在城裡,七八年來從未回去看望過母親。
原因很簡單,因為母親只是一個鄉下人,沒什麼財產,在他眼裡母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可是在母親眼裡,兒子就是自己的心頭肉,日思夜想,甚至都想得生病了。
鄰居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拿起電話給小張打過去,小張一看是家裡打來的,並不打算接,但是電話一直響個不停,無奈之下只得接起。
電話接起後,發現是鄰居打來的,剛想掛掉,鄰居就對他說:「你娘死了,快回來吧。」
聽到娘死後,小張並未表現出傷心的表情,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很忙,得過幾天回去。」
鄰居聽到小張這樣的推辭,氣得直接暴跳如雷:「你娘把10萬元遺產都給了我,我跟你說一聲。」
聽到有10萬塊遺產,小張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定了火車票連夜往家趕,心想著一定要把這筆錢給討回來。
小張剛下車,第一時間並不是回家去看母親,而是怒氣衝衝地往鄰居家跑,說要討回那10萬塊錢。
鄰居表示想要拿回錢可以,但是必須回家給母親去磕10個響頭。此時的小張心中只有錢,別說是磕10個了,磕100個他都願意。
於是,小張又匆匆地往回家趕,誰知剛推開門,就被嚇得癱倒在地了,只見母親正坐在大堂中間,直勾勾的看著兒子。
小張知道自己不孝,以為是母親回來找他算帳的,嘴裡一直喊著:「媽,我知道錯了,請原諒兒子吧!」
這時,母親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告訴兒子自己並未死,這一切只是鄰居編的一場騙局,目的只是想看一眼自己的兒子。
看著七八年未見的母親,此時面容憔悴,頭髮花白,皺紋早已爬滿了臉頰,回想著小時候父親去世得早,是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將自己拉扯大,實屬不易。
如今,自己卻是如此的對待母親,實在是天大的不孝啊!於是,撲通一聲跪在了母親面前:「媽,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孝敬您的。」
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一種責任和義務,很多子女認為孝敬父母就是給父母錢花,給父母買點東西吃。其實,這些都不是所謂真正的孝順,那麼,如何做才算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呢?
01常常陪伴父母
父母年紀越大,心中越會感到孤獨,父母不要求子女給多少錢,買多少東西,只想著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常常陪伴自己左右。
所以,子女不要以工作繁忙為藉口,而疏忽了對父母的關愛,孝順是不等人的,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起孝順,那一切都晚了。
02心疼父母
父母將我們撫養長大不容易,我們要懂得體諒父母,心疼父母。回家幫父母洗洗碗、洗洗衣、燒個飯,幫父母感謝力所能及的事,讓父母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
03聽父母述說
人老了,話自然就會多許多,那是因為子女不在身邊,父母無法傾訴心中的苦悶。作為子女,不要嫌棄父母嘮叨,而是要有耐心的聽父母述說以前的故事,而且還可以適當地進行交流,通過交流,能是身心感到愉悅!
其實,「孝」並不難做,關鍵在於要有心,只要你真正的想去行孝,無論在哪裡,無論用什麼方式,我們都能夠表現出這顆孝心來。孝順不等人,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再想到去行孝,那一切都已晚了……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