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手機上發現,天氣預報顯示有雷電黃色預報。哦,有雷電,不如今天就聊聊雷電。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產生雷電的條件是雷雨雲中有積累並形成極性。
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裡,雷公和電母這對神仙老是一起出任務,可見古時候人們就已經認識到雷與閃電是密不可分的。確實,現代科學研究已知,雷與閃電是在雲層放電時同時產生的。但為啥我們聽到的雷聲和看到的閃電不同步呢?這是因為雷是大氣中小區域強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形成的聲波,而閃電則是大氣中發生的火花放電現象。之所以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就是因為聲音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遠遠比不上光的速度。
那雷電是怎麼產生的呢?
大氣中存在著大量的正離子和負離子,在雲中的雨滴上,電荷分布是不均勻的,最外邊的分子帶負電,裡層的帶正電,內層比外層的電勢差約高0.25V。為了平衡這個電勢差,水滴就必須優先吸收大氣中的負離子,這就使水滴逐漸帶上了負電荷。當對流發展開始時,較輕的正離子逐漸地被上升的氣流帶到雲的上部;而帶負電的雲滴因為比較重,就留在了下部,造成了正負電荷的分離。
雷雨雲來臨時,一片雲中的正電荷與另一片雲中的負電荷相互吸引,就會產出雲層間放電。如果雲層底部的負電荷與地面上相等強度的正電荷相互吸引,並將空氣擊穿,就形成雲層與地面間的閃電。
雷屬於大氣聲學現象,沒啥花樣,但是閃電就不一樣了,閃電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最常見的是線狀閃電、枝狀閃電和片狀閃電,相對少見的有帶狀閃電、聯珠狀閃電、火箭閃電、球狀閃電等閃電的各種形狀。一般人們用肉眼就能看到,但是觀測閃電的話就要靠有「超能力」的儀器了。
當雷電發生時,可能會發生雷擊現象,所以一定要注意。
雷電發生時產生的雷電流是主要的破壞源,其危害有直接雷擊、感應雷擊和由架空線引導的侵入雷。如各種照明、電訊等設施使用的架空線都可能把雷電引入室內,所以應嚴加防範。
雷擊易發生的部位
1.缺少避雷設備或避雷設備不合格的高大建築物、儲罐等
2.沒有良好接地的金屬屋頂
3.潮溼或空曠地區的建築物、樹本等
4.由於煙氣的導電性,煙囪特別易遭雷擊
5.建築物上有無線電而又沒有避雷器和沒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預防雷電的方法
應急要點:
1.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
2.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
3.在室外時,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時,應儘量尋找低洼之處(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體高度。
4.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遊泳、划船、釣魚等水上活動。
6.如多人共處室外,相互之間不要擠靠,以防雷擊中後電流互相傳到。
專家提示:
1.高大建築物上必須安裝避雷裝置,防禦雷擊災害。
2.在戶外不要使用手機
3.對被雷擊中人員,應立即採用心肺復甦法搶救。
4.雷雨天儘量少洗澡,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切忌洗澡。
雷電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雷電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
雷電橙色預警信號: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可
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
雷電紅色預警信號: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經有強烈的雷電活動發
生,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對於雷電這一災害性天氣,我們要了解它,預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