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湖解局
1987年出生,33歲的你,正在做什麼?
一個叫王寧的河南新鄉人,33歲。2020年12月11日,他帶著創辦了10年的泡泡瑪特,在香港成功上市了。
開盤當日,泡泡瑪特股價暴漲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作為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持有49.8%的股價,個人身價暴漲500億元。
年紀輕輕,王寧的財富在河南省排名第二,成為了河南最年輕的超級富豪。
王寧並非富二代,完全是屌絲逆襲,靠著一款潮流玩具,狂賺了500億元。
有人說王寧深通人性,利用人性的弱點,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說王寧玩的是「賭博」,通過潮流玩具將「賭博合法化」。
那麼,王寧到底有怎樣的創業經歷?又是如何利用人性弱點暴富?
01
1987年,王寧出生在河南新鄉的小商人家庭。
父母開雜貨鋪,賣過音像、鐘錶、漁具等各種各樣的小商品。王寧從小就在父母的店裡長大,在這裡,見到了形形色色的客人。
耳濡目染,王寧對批發、零售、資金流轉異常敏感,有著很好的商業嗅覺。
在王寧的觀念裡,自己長大以後,理所應當就是做生意。創業,是他人生的唯一路徑。
2005年,18歲的王寧高中畢業,閒來無事,就琢磨著搞一個足球暑期培訓班。
當時王寧除了愛好踢足球,沒有任何創辦培訓班的資源。他無足球訓練場、無教練、無經驗,是個三無人員。但他依然去小學門口派發傳單,沒想到還招來了十來個學生。
他帶著這些學生,找到一塊空地,就開張搞培訓了。
這是王寧第一次創業,雖然沒賺什麼錢,卻體會到了賺錢的滋味。
王寧考上了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這是一所併入鄭州大學的民辦本科學院,他學的是廣告專業。
剛上大學,學院裡的各種社團活動和晚會,深深吸引著王寧。
他買了一個DV錄像機,隨時隨刻記錄這些活動的精彩瞬間,並將這些視頻,刻錄成光碟,想寄回給父母看看。
同學們看到王寧製作的這些視頻,非常喜歡,紛紛找他刻錄一張。
此時,王寧又嗅到了金錢的味道。他想,如果我把大學生活錄成視頻,刻成光碟賣給同學們,豈不是可以大賺一筆?
讀大二時,作為師兄,王寧迎來了一批師弟。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成立了一個工作室「Days Studio",用錄像機對準這些新來的師弟師妹們。他們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都成了王寧的素材。
第一批1000張光碟新鮮出爐,立馬就被師弟師妹們搶購一空。
王寧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很多同學慕名而來,要求加入「Days Studio」。其中有少人此後一直跟著王寧,成為了日後創業的元老。
這門生意,並沒能持續多久。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同學們將王寧的校園紀錄片上傳到視頻網站上,他就沒法再賺刻錄光碟的錢了。
王寧也覺得這生意效率太低,從策劃、創意、錄像、編輯、刻錄,耗費大量的時間,辛辛苦苦做出來,也只能賣了5塊8塊。
他又想起父母的零售生意,遇到好賣的商品,轉手一倒賣,也能賺個十塊八塊,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
這個時候,王寧就想清楚了以後的創業方向,一定要做零售。
02
2008年,還在讀大三的王寧,在學校門口租了一個檔口。為了省錢,他自己刷牆裝修。
5月13日,王寧的格子鋪終於開張了。他的格子鋪有幾百個格子,大部分出租給商品商家做展示和銷售,沒有租出去的格子,就自己批發產品去賣。
風靡一時的格子鋪
為了挑選好賣的產品,王寧自己去進貨,為了省兩塊錢車費,他騎著三輪車去進貨。
那個時候,王寧非常努力,也非常辛苦。
他招了30來個學弟學妹,錯開上學時間,輪流看店。
剛開始,格子鋪每個月能賺1萬元。但好景不長,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學校周邊突然冒出了十幾家格子鋪。
王寧第一次感受到真刀真槍的商業競爭,這讓他意識到,做零售要做有一定門檻,有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不然很快就會陷入混戰。
2009年,王寧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工作,就將格子鋪交給別人打理。
王寧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教育機構任職。
當時老闆問王寧有什麼夢想,王寧說想做上市公司的CEO。
看著王寧的屌絲樣,老闆忍不住笑噴了飯,對他說:你現在對著鏡子照一照,你的修養、品德、胸懷、知識和穿著,像不像一個上市公司的CEO?如果哪一天,你往那麼一站就像了,那麼你就成功了。
屌絲王寧
王寧很生氣,認為老闆有眼無珠,就離職去了新浪地產頻道。
新浪是個大公司,人人都是螺絲釘,王寧又覺得沒有用武之地。內心裡那個想做零售的念頭,蠢蠢欲動。
03
2010年,王寧辭去了新浪的工作,還沒有想好要做什麼的他,去香港看望女朋友。
偶然的機會,王寧在商場裡看到了「LOG-ON"的火爆,香港的美女們的手提購物籃,像在超市購物一樣,但買的卻是文具、化妝品和玩具等一些潮流小商品。
香港LOG-ON
這正是王寧想做的零售生意,回到北京,王寧立馬參照這種商業模式,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的英文名是Pop Mart,Pop是流行的意思,Mart是超市,王寧想做的正是流行創意產品的零售平臺。
2010年11月,泡泡瑪特第一家店,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購物中心正式開業。
泡泡瑪特實體店
在這個高檔購物中心,全部都是H&M、Jack&Jones等知名品牌的店面,Pop Mart成了最弱小、最不起眼的一家。
王寧和他的創業團隊,都沒有任何零售的經驗,只能去其他品牌店招聘店長。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王寧給店長的工資,比創始團隊還高。但店長卻不能任勞任怨,不能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
發工資的時候,一個創始成員情緒爆發,矛盾的焦點集中到了王寧身上。
王寧對著所有的員工說:大家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跟著我幹,十年後,我們一起上央視講述我們的成功故事;要麼你走,十年以後,坐在電視機前聽我們講我們成功的故事。
王寧牛皮是吹出去了,但那個創始員工,還是走了。更可悲的是,僅僅幾個月之後,那個店長也帶著8名店員,集體離職了。
那是王寧最艱難的一段日子,剛開業時,他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2011年要開三家店。
但到了2011年,他一家店也沒有開出去。
為了不讓創始團隊動搖,王寧又孵化了一個淘貨網,利用自己開店的經驗和供應商資源,幫助那些想開店的人找貨。
網站上線之後,陸續有一些訂單,但每天訂單一到20單,他們就忙不過來。
後來王寧覺得淘貨網要做大,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做推廣。網際網路行業,就像下象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後只剩下一兩家。
而線下零售,非常傳統,就像下圍棋,勝敗只是棋子多少的問題,不會贏家通知。
看準了方向,王寧還是把精力放在了門店上。
創始團隊也熬不住了,陸續都離開了泡泡瑪特。那一年,王寧也快頂不住了,差點就把泡泡瑪特給賣了
04
2012年,王寧的事業終於出現了轉機。
有人找到王寧,要開泡泡瑪特的加盟店。這是泡泡瑪特唯一一家加盟店,開在五道口。
王寧發現,做加盟店比淘貨網更賺錢,於是就把淘貨網給關了。
步入正軌後,王寧開始尋求融資。
他把商業計劃書發到了很多風險投資人郵箱,其中就包括創業工廠創始人麥剛。
2012年創業團隊:右二 王寧;右三 麥剛
3個月之後,麥剛在清理郵箱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這份塵封的郵件。
就這樣,麥剛聯繫上王寧,在北京連續見了3天,聊了很久。
終於,在麥剛離開北京前,王寧與他敲定了200萬元的風險投資。
2012年8月10日,王寧收到了麥剛的第一筆投資款100萬元,這對王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勵,說明他做的生意,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投資款收據
拿到投資款,王寧馬不停蹄就去開店,那一年,他晚了一年實現目標,開了三家店。
泡泡瑪特開始進入蟄伏期,不斷增加銷售產品的品類,精細化管理。
營業額並沒有太大的增長,隨著規模擴大,公司還處於虧損狀態。
王寧又開始迷茫,他不知道如何把這門生意迅速做大,只能騎驢找馬,不斷地探索。
2015年,王寧在巡店的時候,發現日本的sonny angel銷量非常好,佔到整個店的30%。
sonny angel
這是一款8cm左右高的手辦擺件,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其銷量迅猛增長。最初每個月賣幾千個,隨後每個月賣六萬個,數字還在以恐怖的速度增長。
王寧覺得這是上帝給他打開了一扇窗,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那就是收藏類的玩具,泡泡瑪特為什麼不做一個自己的IP?
為此,王寧興奮地向麥剛打了一個電話,並帶著團隊,飛到日本去學習。
在日本,王寧又注意到了日本福袋。那是一種外觀一樣的袋子,沒有人知道裡面會是什麼,直到打開的那一刻,人們才知道裡面是什麼。
這就是所謂的「盲盒」,看到喜歡的東西,能給人帶來無盡的驚喜。
王寧又想,為什麼不能將這種玩法帶到自己的IP產品上呢?
2016年4月,泡泡瑪特獲得了第一個IP——Molly的授權,並將「盲盒」的玩法融入其中。
Molly盲盒玩法
一整盒中共有12個盲盒,每個盲盒外觀是一致的,裡面會有普通款。一箱又有12大盒,相當於有144個盲盒,一箱中有可能抽出一個「隱藏款」。
這是非常稀有的一種款式,買中概率為1/144,還存在一種稀有款,買中的概率大約為1/720。
一個這樣的盲盒,售價是59元,一盒則要花費720元,一箱就要8496元,相當於白領一個月的工資。
一旦抽中隱藏款,或者是稀有款,又可以高價售出。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原本59元的Molly,「潘神天使洛麗」款,已經上漲了39倍,可以賣2350元;「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可以賣到1350元,上漲了22倍。
拆這前不知道是什麼款式,拆出來有可能是身價暴漲的隱藏款,讓不少95後年輕人,欲罷不能。
期待、驚喜、暴漲,刺激著年輕人分泌多巴胺,讓他們上癮。他們把每個月的工資投入其中,成箱成箱的往家裡搬,這在他們行內黑話叫「端箱」。
在開盒之前,年輕人瘋狂的晃動盒子,這在他們行內黑話叫「搖盒」。
瘋狂的年輕人,帶來的是瘋狂的購買力,泡泡瑪特的Molly成了爆款,業績開始恐怖上漲。
05
2017年,泡泡瑪特開始爆發,他創造了一個風口,乘著風口飛起來了。
2017年銷售額做到了1.58億,賺了156萬元;2018年銷售額做到了5.14億元,賺了9952萬元;2019年,銷售額突飛猛進至16.83億元,淨利潤4.51億元。
淨利潤從156萬元,到4.5億元,增長了289倍,簡直就是爆炸式的增長,幾乎超出了所有行業。
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在新三板掛牌。但在2年之後,也就是2019年4月2日,終止了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當時的市值,只有20億元。
2020年12月11日上市當天,其市值高達1000億,近乎50倍的增長,令人咂舌。
泡泡瑪特的銷售額還在增長,2020年上半年就賣了8個億,它的毛利率更加恐怖,能達到70%左右,簡直堪比茅臺。
然而,就在盲盒火爆的時候,市場上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認為這是一種合法化的賭博,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
官媒「央廣網」也轉發了一篇文章《盲盒火爆迎合的是一種賭博心態》,認為盲盒的玩法合規性存疑,可能被《反不正當競爭法》認定為有獎銷售。
官媒「央廣網」也轉發了一篇文章《盲盒火爆迎合的是一種賭博心態》,認為盲盒的玩法合規性存疑,可能被《反不正當競爭法》認定為有獎銷售。
無論如何,泡泡瑪特在監管之外,利用人性的弱點,一路狂奔。
王寧在不斷擴充生意模式,除了盲盒,還在IP發行方面做大量布局,他在和監管賽跑。
在真正的監管到來之前,他要跑得更快,跑得更遠,用以支撐起1000億的市值。
來源:全球資源整合大平臺(ID:qqzyzhhdpt)、大江湖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