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從他世界路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襲和轉載。
古老傳說,東海有一種神秘的種族叫做鮫人,他們的眼淚落下下來就會變成珍珠。小時候的我就想啊,要是我能抓到一個鮫人,每天都能把她逗哭,我就會有很多的珍珠,用來換錢換糖果吃了。
可惜,這個世界發展到現在都沒有找到鮫人。倒是時不時的出現美人魚的線索。雖然我長大了,但是為什麼美人魚會時常出現,而鮫人不常出現呢?於是,我無聊的去查了查資料,發現哭泣影響生育率。會不會是,鮫人哭泣太多,就沒有後代流傳下來?
當然,這些都是玩笑話。人們之所以對鮫人不感興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鮫人在現實生活中有替代物,珍珠蚌吧。
說起珍珠蚌,就不得不提起珍珠了。雖然珍珠現在已經比不上鑽石、黃金、瑪瑙、翡翠、玉石等一線的首飾和裝飾品了,但珍珠任然是二線一流的裝飾物。特別是當出現粉珍珠、走盤珠的時候,每一組珍珠同樣能夠賣出天價。
記得以前看過的電視劇,說珍珠種的粉珍珠是由於餵食珍珠鮮血所以才形成的。這有沒有科學依據,筆者也不知道,反正給我噁心到了。
既然大家都喜歡珍珠,那筆者就給大家說一說珍珠蚌吧!
珍珠蚌也就是產生珍珠的蚌類。通常人們所說的珍珠蚌除了包括珍珠蚌之外,還有帆蚌、褶紋冠蚌在內的能夠出產珍珠的蚌類。這些蚌類大家都習慣的統稱做珍珠蚌。其實珍珠蚌也就是能夠產生珍珠的蛤蜊。
知道了珍珠蚌是什麼之後,對於大家解開珍珠神秘的面紗是不是很有幫助?珍珠其實就是珍珠蚌體內進入了一點不能夠排出的雜質,經過珍珠蚌分泌液長時間的包裹、凝結、結晶之後,珍珠蚌體內產生的東西就是珍珠。天然的蚌產生珍珠的概率並不高。珍珠更像是珍珠蚌的「結石」。
好了,不扯了。大家既然知道了珍珠的來源,就能明白養殖珍珠蚌的目的和難處了。雖然珍珠蚌的蚌殼也是一味很好的藥材,珍珠蚌的肉也能夠食用,但是養殖珍珠蚌如果不是為了養殖出大珍珠,那將毫無意義。
說了那麼多,大家對養殖珍珠蚌應該也感興趣了。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仔細了解珍珠蚌的養殖過程。
養珍珠蚌的第一件事情是幹什麼?當然是建造養殖池啦!
關於珍珠蚌的養殖池,一般來說是很好構建的。無汙染、水質肥沃、餌料豐富、水深為1.5米以上的池塘都能用以養殖珍珠蚌。池塘的大小是不做任何規定的。養殖的池塘中自然也不會只養殖珍珠蚌一種水產,可以適當的混養一些草魚、鱅魚、鯉魚、鯽魚等中層水層和上層水層生存的魚類。混養是不能養殖肉食性的青魚的。放養的密度不宜超過每畝200尾。
當然,無汙染的河流、湖泊也能夠養殖珍珠蚌,但是大面積的湖泊、河流、水庫最好選擇在岸邊養殖。一是操作方便,二是水中流動性太強,很容易造成損失。
當然,也有一些養殖戶選擇建造水泥池來養殖珍珠蚌。建造水泥池的話,雖然更容易管理,但是需要的養殖成本也進一步增加,希望養殖戶們在挑選適合自己的養殖方法的時候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畢竟養蚌的時間至少也需要2年。
養殖珍珠蚌並不是有合適的水池就可以的,還需要有適合珍珠蚌生長的水文環境。
水深1.5米到2米,有一定的流速,pH值呈中性或者略微的鹼性最適合珍珠蚌的生長。酸性的水質不適合珍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形成,因此想在酸性水域中養好珍珠蚌,必須改變珍珠蚌生長的水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往水中添加生石灰提高水中的含鹼度。而當水質過於偏鹼性之後,可以選擇使用施用有機肥的方法改善。
養殖珍珠蚌除了需要合適的酸鹼度之外,還需要很多的微量元素。在珍珠蚌形成珍珠的過程中,鈣、鎂、鐵、錳、矽等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微涼元素不僅是珍珠蚌生長發育所必須的物質,也是珍珠蚌的食物生長所需要的元素。而稀土營養液能夠增加珍珠蚌分泌珍珠質,加速珍珠的形成。
珍珠蚌作為一種不怎麼愛活動的動物,食用的都是水中的水藻和一些浮遊生物、有機碎屑。因此,養殖珍珠蚌的過程中,水體肥沃是養好珍珠蚌的關鍵。
有了合適的養殖池之後,該幹什麼事情?養殖啊!
現在人工養殖的珍珠蚌,一般都進行過「孕珠手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手術蚌。為什麼要進行孕珠手術呢?前面咱們說過,珍珠蚌的珍珠產生是因為蚌的孕珠盤內進入了一些不能被蚌排出體外的物質,於是蚌選擇通過分泌珍珠質來包裹它,這也是珍珠蚌產生珍珠的來源。
如果需要自己繁殖幼蚌的話,親蚌的來源最好是自然的野生蚌種,雌雄親蚌來自不同的水域。
孕珠手術是蚌高產珍珠的關鍵,孕珠手術之後,提高蚌的成活率,避免病害,能夠有效的增加產生優質珍珠的概率。
孕珠手術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水溫最好為15攝氏度到25攝氏度之間。這個時間段內珍珠蚌的新城代謝快,手術的傷口癒合的快,有利於珍珠蚌珍珠囊的形成。當水溫超過30攝氏度的時候,雖然手術後的傷口癒合的更快,卻也更容易造成蚌傷口感染,造成死亡。
手術最好能夠在乾淨、衛生的環境裡進行。所有的手術工具經過嚴格的消毒。有條件的養殖者可以選擇在無菌環境裡進行孕珠手術。手術的開口不能超過8毫米,以免拉傷蚌的閉殼肌,造成手術蚌的死亡。珍珠蚌在手術的時候,插入的凝聚核造成的傷口面積應該儘量減少。最好不超過珍珠蚌外套膜面積的百分之五。手術人員越熟練越好,手術過程越迅速越好。手術完成之後,增加珍珠蚌養殖池內的營養,保障珍珠蚌的術後恢復有足夠的營養。
做完孕珠手術,保證好水體的流動和營養物質後,珍珠蚌的養殖就只剩下病害防治了。
珍珠蚌常見的病害有爛鰓病、水膨脹病、炎症和寄生蟲病。
爛鰓病和水膨脹病的主要表現形式相同,都是由於閉殼肌鬆弛而造成的蚌內出現異常狀況。主要的治療方法也相類似。注射治療藥物,或者用藥物浸泡病蚌15到30分鐘,都能有效的防治爛鰓病和水膨脹病的發生。
炎症。炎症主要是由於孕珠手術操作不當,或者日常觀察種操作不當引起的蚌殼不完整引起的疾病。採用金黴素溶液注射或者多菌靈浸泡都能有效的治療蚌的炎症。
寄生蟲病。寄生蟲病主要是由於水中的寄生蟲附著在蚌殼和蚌內造成的一種危害很嚴重的病症。寄生蟲病的主要防治方法就是池水定期消毒殺菌。蚌類入池前進行必要的清塘工作。隨時注意觀察蚌身上有無明顯的寄生蟲寄生的現象,一旦發現,立即下重手醫治。
說到這,基本上養蚌的過程就說完了。我最終還是沒有抓到鮫人,不過我知道了珍珠蚌怎麼養殖,以後如果需要珍珠的話,通過自己養殖就好了,就讓那美麗的鮫人生活在神話之中吧!
其實,蚌類和甲魚類一樣,冬天都是會冬眠的。所以,想要蚌長得快,珍珠發育的快,水中的增溫設備萬萬不可缺少哦。當然,野外大池塘養殖的話就不需要了。想要養好蚌,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了解蚌。只有您充分的了解一種生物的習性,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養殖大家。
這點,我就想起了在莽山地區養蛇的陳遠輝先生。人家數十年如一日的養殖毒蛇,那是隨時都會致命的工作,但是人堅持下來了。深刻的了解到莽山烙鐵頭的生活習性,成為了全國知名的專家。而我們養蚌者就不能做到充分了解蚌,成為專家嗎?
不,我們可以。每一季蚌的養殖時間都超過2年,在這漫長的兩年時間裡,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去了解蚌的一切。要想養好蚌,就需要付出。抽出平時打麻將、跳廣場舞的時間,我們都能成為專家。
今天的珍珠蚌養殖就告一段落了,筆者也希望今後大家在養蚌的過程中一帆風順,產出的珍珠也又大又圓。
我是從他世界路過,我將持續為您更新水產養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