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2020-12-15 科學闢謠

一個成年人受5隻虎頭蜂攻擊就可能引發腎衰竭,危及生命安全;一個養殖蜂箱(約3~4萬隻蜜蜂)被5隻虎頭蜂攻擊,就可能全軍覆滅。

引發此次危機的「殺人蜂」:亞洲大黃蜂 | 來自網絡

作者 | 劉強 日本名古屋大學農學院

責編 | 高佩雯

這一次,美國人民真的水深火熱。新冠疫情蔓延,種族衝突升級,五月初又曝出「殺人大黃蜂」首次出現,侵襲北美多地,造成了多起人員傷亡案例

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

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

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

「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一次的禍源來自非洲。

上個世紀60年代,南美洲的巴西為了充分開發當地種類眾多的植物作為蜜源,試圖引進非洲蜂種和本土蜂雜交,以培育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蜂種 ,來擴張本國蜜蜂養殖業。

不曾想,已適應非洲狂野生態的非洲蜂脾氣很大,並且雜交後保留了其強勢基因,加上繁衍周期短,對惡劣氣候和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一時間把先前養殖的西方蜂群殺入絕境。

這還不夠,由於茂盛的熱帶植被支撐起巨大的種群數量,非洲蜂群不時闖入人類的生活空間。生性狂暴的它們,一旦被人類行為激怒,往往傾巢出動,雖然一隻蜜蜂的毒性不大,但是一旦攻擊人就成百上千,致死率頗高。

此後,非洲殺人蜂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向北挺進。80年代初突破巴拿馬進入墨西哥,幾乎粉碎了這個原本世界第二的蜂蜜產業。90年代又繼續向北進發,並最終到達美國。

一時間,美國人被頻發的蜂害擾得措手不及。蜂群攻擊造成的人類傷亡慘劇經過藝術加工,被搬上熒幕,支配了幾代人對殺人蜂的恐怖回憶。

一些「殺人蜂」電影 | 來自網絡

這一次引起高度重視的「殺人蜂」,被確認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胡蜂,學名大虎頭蜂(又稱亞洲大黃蜂),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蜂種

其個頭在1.5英寸到2英寸之間(3.8~5.1釐米),頭部呈橙黃色,腹部有黑色條紋,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已有相當多傷人的案例。

它的尾刺可以穿透防護服刺傷養蜂人,兇猛集體攻擊可將受害者置於與毒蛇相同劑量的毒液中,號稱毒性最強的昆蟲之—,多次刺傷會致人死亡,因此獲得殺人蜂稱號。僅在日本,今年就有50人因其喪命。

經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核實,這種虎頭蜂於2019年12月在美國華盛頓州被首次發現。當時,一名養蜂人發現自己養殖的蜜蜂大批死亡,成千上萬的蜜蜂頭和身體被撕裂。完全想像不出來是什麼東西幹的,他說。

而在此之前,大虎頭蜂的蹤跡僅限於西北太平洋地區。

目前還不確定這些兇手是如何到達北美的,但越來越頻繁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無疑給這些可怕生物提供了極好的「專車服務」。有專家稱,它們很可能是搭乘飛機或貨船入侵美國。

美洲兩次「殺人蜂」的遷徙路線,第一次來自非洲(左),第二次來自亞洲(右) | 作者整理

如今美國恰逢疫情大爆發,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以防襲蜜蜂、襲人事件發生。

專家表示,2年內不消滅,以後可能就消滅不了了。

吃肉的兇殘蜂族

又是殺人,又是襲擊小蜜蜂,我們很難想像,兇殘的虎頭蜂原本和蜜蜂有著共同的祖先。不過,這位祖先也不是善茬,而是一種殘暴的細腰胡峰。

所以,如果一定要說,可憐的蜜蜂才是異類。

一億多年前,由於地質變動導致水陸升沉,使得一部分細腰胡峰捨棄了肉食習性,演化出採集花粉的素食習性,長出了便於採集花粉的攜粉足。

也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進化選擇,讓蜜蜂成為分布最廣、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昆蟲之一。

與此同時,進化樹上的其他「表親」,依舊頑守著暴脾氣、急性子以及吃生肉的原始本性,成了當前蜂家族圖譜上殘暴的胡蜂科

它們不僅吃蜜蜂,也吃其他肉食。

攻擊起同宗的蜜蜂來,毫不留情。當胡蜂集體出動時,幾小時內就可消滅一個蜂箱(約3~4萬隻蜜蜂),將裡面的蜜蜂「斬首」,然後帶著蜜蜂胸部飛走,去餵養自己的後代、培養女王。

胡蜂家族中的「絕頂殺手」虎頭蜂(背後為作案現場)。它們會使用尖尖的上頜撕裂蜜蜂,並且獵殺十分積極,每分鐘最快可咬下40隻蜜蜂頭部,單單幾隻大虎頭蜂同時進攻一個蜂巢,即可造成慘重傷亡。|作者整理

吃掉一整條蛇,也不過幾天時間。

蜂蛇大戰,一大群胡峰幾天就可以吃完一整條蛇 |作者整理

而且,在物競天擇之下,這一兇暴的蜂科已然分出了5000多個亞種,常見的有虎頭蜂、馬蜂等,都是有名的狠角色。中國境內已查明的胡蜂也有200多種,如黃腰胡蜂、金環胡蜂、黑盾胡蜂、陸馬蜂等。

這次的主角就是虎頭蜂。和蜜蜂一樣,虎頭蜂也有蜂類的看家武器「蟄針」,在對付較大目標時使用。

但和蜜蜂的倒鉤蟄針一端連著內臟、一次攻擊後內臟就會被扯出而死的的「克制」不同,虎頭蜂的蟄針是更像是身體長出的匕首,可以連續攻擊又不危及自己生命

而且這還是一把有毒的「匕首」。其一端通過導管接入毒囊,毒囊連接酸腺,可分泌酸性液體;而另一端連接著鹼腺,一旦蟄針刺入目標體內,酸鹼液就同時釋放,致毒性發作。

一般成年人受5隻虎頭蜂攻擊就可能引發腎衰竭,威脅生命安全。

蜜蜂的蟄針(上)和虎頭峰的蟄針(下) | 作者整理

更可怕的是,作為高度社會化的生物,虎頭蜂在攻擊時會源源不斷向空氣中釋放信息素,呼喚附近的夥伴「加入攻擊」。一旦其攻擊開始,如果沒有及時控住,被蟄的次數就會呈指數上升

一旦累積被蟄幾百次,攻擊對象距離死亡就只有一步之遙,是名副其實的「殺人」。

這樣暴戾的人間殺手,無怪乎美國人恐懼了。

借力使力,兇手變幫手

虎頭蜂不僅支配了我們對野外蜂群的恐懼,也易對蜜蜂養殖業造成了毀滅性威脅。但是不是說,它們就是「自然害蟲」呢?

昆蟲學家並不願意就這樣給它們貼上標籤。

身為昆蟲界的「平頭哥」,虎頭蜂「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昂揚鬥志,激起了科研人員的興趣。

作為一種肉食性昆蟲,虎頭蜂食性非常廣,能吃很多農業害蟲,軀幹在很多地方還可入食入藥。如果能有效降低其攻擊性,將有望轉化為我們生態防治的有力幫手,具備極大開發潛力。

借力使力,與蜂共舞,在未來並非沒有可能。

在一隻蝙蝠就讓人類滑入岔道的2020年,不少人驚覺:山林間不起眼的生物亦能塑造我們的生活。而眼下的這隻「殺人蜂」,亦可能變成雪上加霜的公共危機。

在多重夾擊之下,我們不禁沉思:人類到底是自然的主人,還是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員呢?為什麼自然界給人類留了那麼多可怕的生物?

或許,什麼「殺人蜂」,什麼「食人魚」,其實都和我們一樣,都是自然的子女,物競天擇,原本就沒有理由偏袒誰。

文章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公眾號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疫情未過 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引發此次危機的「殺人蜂」:亞洲大黃蜂這一次,美國人民真的水深火熱。新冠疫情蔓延,種族衝突升級,五月初又曝出「殺人大黃蜂」首次出現,侵襲北美多地,造成了多起人員傷亡案例。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一次的禍源來自非洲。
  • 疫情還未解決,美國又迎來新的危機,危險程度不亞於新冠肺炎
    疫情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本就不堪重負,確診人數持續上升,但是禍不單行,疫情拐點還未出現,美國又迎來另一個可怕「殺手」。據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首次出現大虎頭蜂,這種大黃蜂毒性很強,極具攻擊性,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存在很大威脅,美國專家提醒,看到這種大黃蜂要趕緊跑,被咬一口就完了。
  • 美國農業部苦戰亞洲「殺人蜂」!中國人看到笑了……
    2020年對於美國人民來說是異常艱難的一年...不僅要和肆虐全國的新冠病毒做抗爭,還得和來自亞洲的大黃蜂群鬥志鬥勇!沒錯,平時關注時事的老鐵們應該還記得,今年5月初的時候,美國華盛頓州遭遇了一波史無前例的亞洲大黃蜂入侵。所謂的亞洲大黃蜂,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虎頭蜂」,在國內很多地區都都能見到。
  • 亞洲巨型殺人蜂入侵美國 發現史上第1個蜂巢
    ▲大虎頭蜂是世上體型最大的蜂類,像老虎一樣兇猛,有「巨型殺人蜂」稱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實習記者劉雪兒/綜合報導 美國疫情的危機未解,如今生態浩劫的警鐘又敲響!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這是美國從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入侵物種以來搗毀的第一個巢穴,整個美國社交平臺都在拍手叫好。 也是在這一年,羅亞爾省的一名54歲男子被它們蜇死,這進一步加深了歐美人們對這種入侵物種的恐懼。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 美國4萬隻「殺人蜂」湧入市區,多人被蜇傷住院,消防員迎戰蜂群
    據英國《每日星報》2月23日報導,2月20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發生一起離奇事件,4萬多隻蜜蜂湧入該市市區,造成至少6人受傷,其中5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第一批消防員趕到現場處理蜂窩時,卻被這一大群蜜蜂團團圍住,它們幾乎佔據了整個城市街區。隨後,警方封鎖了市區的科羅拉多大道。一位經驗豐富的養蜂人協助消防員一起將泡沫和二氧化碳噴入蜂巢內。在驅趕蜂群過程中,有兩名消防員、一名警察和兩名市民被蜇傷送往醫院,其中有一名消防員還被蜜蜂蟄了17下,至少還有一人受輕傷。
  • 美國出現致命「毒物」,專家發出警告
    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大黃蜂可不是從汽車變身成機器人的救世英雄,而恰恰相反,大黃蜂是可以殺人於無形的致命殺手。最近,就有又一噩耗傳來,美國現致命"毒物",專家警告:一旦遇到立刻逃命。殺手大黃蜂這種毒物便是殺手大黃蜂,學名是大虎頭蜂。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揚州一居民家發現胡蜂蜂巢連日來,一個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乾死體型大數倍老鼠的視頻截圖,引發不少市民熱傳,甚至有市民配文:揚州沒有這類致人死亡的蜂,不用怕!揚州沒無「殺人蜂」?張先生說,轉發中,有人稱這是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還提醒大家不用怕,這是外來物種,目前揚州地區還沒有。「我越看它越像是我們見過的馬蜂,非常像!」張先生說,他網上查了一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正在遭這種厲害的蜂入侵。一個「殺人蜂」,沒想到竟成了全球熱點。
  • 搜捕數月逮到一隻「亞洲巨型殺人蜂」,但華盛頓州時間已經不多了
    美國華盛頓州農業部官員8月1日表示,經過數月搜捕,農業部科學家終於用玻璃瓶陷阱誘捕到一隻「亞洲巨型殺人蜂」,為徹底剿滅這種可對北美昆蟲生態和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的入侵者提供了新思路。不過,華盛頓州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殺人蜂」的交配繁殖季節即將到來。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相信有許多成長在鄉村的小夥伴,肯定在小時候看過捅馬蜂窩或者自己捅過,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呢?大黃蜂和馬蜂都屬於胡蜂,這類昆蟲綱的生物,它們身體碩大,尾部帶刺,含有劇毒,還有咀嚼式的口器,如果看見胡蜂,那麼什麼也別想,抓緊逃跑,因為它們極其致命。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 專家警告:2年內必須消滅!
    來源:海外網圖源/紐約時報【海外網5月7日|戰疫全時區】美國西海岸和加拿大部分地區2019年11月以來首次發現亞洲大黃蜂,4月起,它們從冬眠中甦醒,再次活躍起來。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
  • 疫情未完又有生態危機,亞洲大虎頭蜂在美國出現蹤跡
    新冠肺炎疫情之外,美國現在又有另一個大問題要面對。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有著殺人蜂稱號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最近在華盛頓州頻繁出現,專家警告,隨著氣溫回暖,大虎頭蜂很可能造成美國養蜂業的另一波災情。
  • 美國遭殺人蜂入侵,防蜂服都能刺穿的尖刺,極度危險!
    美國遭殺人蜂入侵,當地時間5月3日,據abc news報導報導,來自於亞洲的「殺人大黃蜂」大虎頭蜂首次在美國出現。它體長超過兩英寸(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大小是普通蜜蜂的五倍。如果人被它身上的刺多次蜇傷會致命,因為被稱為「殺人黃蜂」。
  • 「殺人蜂」的剋星?大虎頭蜂被螳螂秒殺,外國網友拍手叫好!
    據《福克斯新聞(foxnews)》5月8日報導,在美國宣布遭到「殺人蜂」亞洲大黃蜂(學名金環胡蜂,我國叫中華大虎頭蜂、大黃蜂、大馬蜂)的入侵、眾多養蜂人和科學家戒慎恐懼之際,日前一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一隻螳螂秒殺了一隻大黃蜂,最後還吃掉了大黃蜂的腦袋。
  • 美國遭亞洲殺人大黃蜂入侵:毒液可致命 能咬爛蜜蜂的頭
    當地時間5月3日,據abc news報導報導,來自於亞洲的「殺人大黃蜂」大虎頭蜂首次在美國出現。它體長超過兩英寸(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大小是普通蜜蜂的五倍。如果人被它身上的刺多次蟄傷會致命,因為被稱為「殺人黃蜂」。據悉,這種大黃蜂每年在日本導致50人死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繫刪除美國遭殺人蜂入侵,當地時間5月3日,據abc news報導報導,來自於亞洲的「殺人大黃蜂」大虎頭蜂首次在美國出現。它體長超過兩英寸(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大小是普通蜜蜂的五倍。
  • 美國疫情還未出現拐點,又一可怕物種出現,被咬一口就完了
    各國討論的熱點話題依舊是疫情,而美國從爆發起就是大家討論的重點,如今截至目前,美國新冠還沒有出現拐點,人數依然在持續上漲 。但是就在美國死亡人數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可怕的外來生物突然出現在該國境內,專家對此表示:看到就趕緊跑,被咬一口就完了。該國本就因為疫情不堪重負,如今又有一危機降臨,對於美國人來說簡直就是噩耗。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華盛頓州首次發現大虎頭蜂,這引起了官員們的警惕。圖源:ATSUO FUJIMARU, MINDEN PICTURES2019年底,華盛頓州布萊恩附近發現了兩隻不同尋常的大黃蜂,它們體色鮮明醒目,橙黑相間,還有長長的毒刺。隨後的調查顯示,這兩隻毒蜂屬於大虎頭蜂,身長近5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蜂。
  • 為配合川普復工,一隻N95口罩復用20次,美國人民太難了
    美國疫情發生以來一度經歷了大規模的物資緊缺,醫護的PPE缺乏導致大量一線人員被感染,不過隨著中國以及各國都開始對美輸送物資,這樣的情況才有所好轉。不過以美國當前的抗疫情況,和疫情作鬥爭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基礎醫療物資的補充依舊是大問題,以N95口罩為例,在各國予以支援的情況下美國依舊需要採取「自救措施」來緩解對N95的需求壓力。為配合川普復工,一隻N95復用20次,美國人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