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3月11日電(記者 王暉)空客「大飛機」交付起航、豐田「小汽車」生產下線……連日來,天津濱海新區奏響了經濟「春耕曲」。截至3月10日,天津濱海新區復工復產企業總計15587家,百強規上服務企業和百強限上批發零售復工率已達100%。
督促堅決落實主體責任、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切實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提供堅強紀法監督保障。日前,天津濱海新區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緊盯復工復產開展精準監督,及時制定工作方案,由班子成員帶隊組成8個監督檢查組,堅持「四不兩直」,深入5個開發區,21個街鎮,發改、工信、交運等部門開展監督檢查。
監督到位不越位,督促職能部門當好「服務員」
「濱海新區打出政策『組合拳』,開發區制定了『暖企十六條』,為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加油鼓勁。」助力抓好企業復工政策落實是當前監督的重點,第二監督檢查組第一時間深入企業、園區走訪調研,督促開發區加足「馬力」,對網格內企業包幹到位、全程跟進,確保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通過深入企業了解到,新綸科技有限公司、正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擬新建口罩生產線,泰達潔淨材料有限公司擬擴大N95口罩生產產能,但存在生產設備和原材料採購難等問題。」第六監督檢查組負責同志介紹,針對這類問題,督促區工信局主動對接服務、提高協調效率,讓復工復產跑出了戰「疫」的「加速度」。
監督幫忙不添亂,為企業復工復產「遇水搭橋」
「原材料供應已經到位,多虧紀委監委同志幫忙,心裡踏實多了,對復工復產很有信心!」一位聯合礦產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上遊產業鏈中斷、原材料供應不足,聯合礦產公司復產遇到瓶頸,第一監督檢查組現場責成區工信局予以協調解決。
「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已經復工復產的金佰利公司、法因圖爾公司等大型外資企業,存在消殺用品採購難等突出問題。」針對類似問題,監督檢查組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多深入重點復工企業調研服務,以點看面、舉一反三,切實幫助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共性問題。
打通京津冀「動脈」復工尤為重要。「作為北京奔馳的上遊供應商天津英泰汽車飾件公司,為實現上下遊公司『聯動』復工復產,但面臨著外地返津人員隔離觀察公寓不夠等難題,十分焦慮!我們在監督中了解到,及時督促職能部門提供20間公寓,解了燃眉之急。」經開區紀委有關負責同志說。目前,北京奔馳位於濱海新區的11家上遊供應商已全部復工復產,幫助走出了「每天損失4億」的困局。全區紀檢監察組織加強監督檢查,切實為推動京津冀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創造有利條件,及時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濱海新區紀委監委始終堅持在監督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幫助督促推動解決實際困難,打通復工復產「堵」點。截至目前,督促職能部門履行職責,推動解決問題239個,制發整改通知書16份。
監督執紀不手軟,安全復工再上「一道保險」
「你們公司每天測量體溫嗎?」「如果員工出現發熱,隔離專用路線在哪裡?」監督檢查組同志的常規詢問,通過檢查發現有的企業將防控措施只「寫」在紙上,沒「落」到行動中。
「有的單位對轄區內『六小』網點總數不明,不能做到逐一排查、完全掌握。」第五監督檢查組負責同志介紹。監督檢查組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幹部作風不嚴不實問題作為監督的重中之重,堅決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表格抗疫」「會議抗疫」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截至目前,處置線索51件,立案4件5人,約談18人,給予黨紀處分3人。
截至3月10日,天津濱海新區紀檢監察組織先後開展3輪下沉檢查,累計出動2605人次,檢查點位5063個,發現問題511個,解決問題365個,制發整改通知書、建議書、提示函27個。
「越是戰時越要守土盡責,越要勇於擔當作為,要以有力度、有溫度的監督檢查,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紀委監委使命在肩、責無旁貸。」天津濱海新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