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裡,伴著一米暖陽的瓶花,即使寥寥幾枝也能帶來幾多生機、多番慰藉。當下寒冬季節,臘梅、雪柳、水仙、冬青、竹子,或暖色的乾花素材、枯黃的樹葉、掉落的枯乾……這些元素都十分應景。插花,裝點我們的生活,表達著美好願景。讓我們也快快行動起來,讓「花仙下凡」,為新春佳節的家添彩増豔吧。
進入臘月就是年,朋友圈裡的女友們近日紛紛曬出各自的插花作品——秋秋的臘梅和竹子,婉兒的水仙、玲玲的雪柳……的確,冬日的清寂意境似乎比其他季節更適合插花,簡單的小瓶子,路邊隨手撿的殘枝落果,數量不多,與窄瓶搭配正好。
外面寒風凜冽,圍在室內煮茶、烤火,看著自己的插花傑作,總能生出「明日何其多」的感慨。喜歡插花的婉兒就說:「每次插花都是在對自我的解禁,因為我能在每一根枝丫裡看到生命,非常有力,儘管脆弱、短暫,不悲不嘆。」看著這些美麗的插花世界,讓我們也快快行動起來,讓插花為新春佳節的家添彩増豔吧。
臘梅:寂寥冬季的一縷暗香
《瓶史》裡說:「入春為梅,為海棠;夏為牡丹,為芍藥,為石榴;秋為木樨(桂花),為蓮、為菊;冬為蠟梅。」的確,冬季插花怎能少了臘梅?那可是寂寥冬季的一縷暗香啊!傳統插花之《折梅忘春》,選用的就是蠟梅,加上一朵低矮的洋牡丹,略微傾斜,便拓寬了視覺空間的效果。
小寒那天,重慶的秋秋在茶室裡插起了臘梅,她問我:「你的臘梅開了沒有?」中午我特地拜訪了樓下那棵我鍾愛的臘梅樹,今年因為天氣太冷,臘梅樹枝上只零星點綴著幾粒「小黃豆」,估計春節也難開花了。這個季節臘梅真是誘人的存在,每一朵都像極了一顆玻璃心,還暗香徐來,冬季插它插它就插它,陪你紅紅火火過大年。
養護小貼士:普通臘梅花期一般20天左右,為延長「保鮮」時間需注意:
1.定期清理切口。枝條底端切口要切得整齊,傾斜45度最好,每隔一周用剪刀再切割一次,大約1-2cm,這樣能保證枝條切口的新鮮度;加上2天左右的換水頻率,可延長花期。
2.使用營養液。鮮切花所需的水最好晾曬1-2天後使用,以排出水中氯氣;在水中適當添加營養液(可利鮮)或白糖,這樣臘梅至少能保鮮60天。
雪柳:線條優美、繁密如雪的冬季「守護神」
前幾日玲玲曬出一瓶優雅的插花,柔媚枝條上開著小白花,小白花下掩映著黃綠色芽苞,美極了。我問是這什麼花?玲玲說:「雪柳。特別喜歡的小花朵,不開花,芽苞也很美;即使葉子掉完,只枝條依然那麼美。雪白的顏色,頑強生長,隨風飄落的花瓣,映襯了雪花的美,感覺雪柳就像冬季的守護神。」
雪柳葉形似柳,花白繁密如雪,又稱「珍珠花」。它的枝條線條優美,頗有中國韻味。如果想表現以柔克剛的花藝主題,當首選雪柳。雪柳作為冬季熱搜花材,價格不菲,1扎只有三四枝,易掉渣是其通病,所以要小心輕放。雪柳高挑的姿態,溫柔裡還夾雜著獨有張力,瓶插效果可讓整個家都變精神起來,而紛紛落下的小碎花,也能當拍照的配飾。我還是第一次見這麼美的雪柳,有滿天星、浪漫滿屋的既視感。
養護小貼士:花瓶選窄口瓶最好,以免小碎花落入水中;1/2瓶水位,勿陽光直射,勿在空調、窗口等風口位置直吹;1天換一次水,並清洗原泡入水的花枝部分;每次換水可倒入1/2包可利鮮保鮮。
水仙:素潔清雅、花香沁人的年宵花
一進入新年,早市上賣水仙球的就多了起來。說起年宵花,自然少不了水仙,既是中國年的標配,也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水仙只需清水一碟,便能在嚴寒中盛放,亭亭玉立、素潔清雅、花香沁人。但是水仙好看卻不太好養,要麼「光長個、不開花」,要麼容易出現倒伏或開花少、花不香,這就需要一些耐心和養護技巧了。
養護小貼士:1.多曬太陽。水仙多曬太陽葉片才會更粗壯、油綠肥厚,開花才會旺。水仙枝條生長太快出現的倒伏現象就是光照不足造成的,水仙放在光照好的地方反而不會出現徒長。水仙花種球裡已有很多養分,在水培過程中,會長出很多新根,發達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只要溫度合適就會長得很快。
2.控制溫差。水仙花很耐寒,在0度以上都可正常生長。可以利用溫差調節它的生長速度,白天曬太陽,晚上放到冷涼的地方,把水倒掉。
3.用矮壯素。如果室內光照不足,在水仙花剛長出10釐米左右葉片時,可以把矮壯素按照一比一千以上的比例兌水放在水盆裡,下次換水時直接倒掉。也可在剛開始栽種水仙時,清洗之後用矮壯素浸泡一個晚上,然後再種在清水盆裡。
冬青、竹子:「小紅燈籠」、竹林幽香讓冬季悅目靈動
說起紅色年宵花,就不得不提近幾年大熱的冬青。北方冬季格外蕭索,萬物凋零之間閃爍枝頭的紅色冬青果實,給灰冷冬季帶來一絲靈動。而冬青果與南天竹簡單勾勒,便能組合成一幅賞心悅目的畫作。我自己喜歡用松枝、松果搭配冬青,路邊折幾枝回來插瓶就一切搞定。
而傳統插花之《竹音》,寥寥幾片竹葉,仿佛還原了一片竹林,每片竹葉都有不同的朝向。秋秋也特別喜歡插竹子,那天她把臘梅和竹子「配對」了,將花枝高低搭配,好像一個在天、一個在地,這對竹林幽香組合很好烘託出「春花秋實、夏蔭冬寂」之美感。
養護小貼士:對付精神不振的竹葉,在水裡加入適當二鍋頭,有奇效。
「前兩日深夜回家,樓下樹枝被雪壓斷了一半,我就順手撿了幾支已掛了小果的桂花樹枝,回家瓶插。」杭州的芍藥發朋友圈寫道。其實,花道講究順應天然,花材可能俯拾即是,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高大上」,根據時令插花也是花道慣用方法。當下寒冬季節,暖色的乾花素材、枯黃的樹葉、掉落的枯乾、殘荷……這些元素都十分應景。只要注意面型花材與線型花材相互配合,以及花材與花器之間的協調性,就可以輕鬆搞定。
汪曾祺在《歲朝清供》曾說:「水仙、臘梅、天竹,是取其顏色鮮麗。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插花,裝點我們的生活,表達著美好願景。冬日裡,伴著一米暖陽的瓶花,即使寥寥幾枝也能帶來幾多生機、多番慰藉。現在距離春節已不足一月,團聚的日子近在眼前,年貨要置辦,年宵花也要整起來,用插花插出一個紅火喜慶的新春佳節。(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