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在今年年底的評審工作中已完成了試點任務和成果驗收。為了對公園生態實施更好的保護,在綿延數百裡的園區土地上,建立了全覆蓋的監測網絡,完成了對園區生態資源的本底調查。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1種 世界新種昆蟲8種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祁連山的明星和旗艦物種,經監測數據的個體識別顯示,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地區有著全國乃至全世界密度最大的雪豹種群。
中國林科院研究員 張於光:目前估計,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雪豹數量大概在200到300隻左右。目前根據現有的數據,我們識別出的個體大概是在100隻左右。
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的野生動物種群的整體普查,也通過監測網絡得到了初步數據。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 張毓:截止到目前的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1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19種,還有省級保護動物大概是在30多種左右。」
摸清園區自然資源的「家底」,除了通過監測網絡,傳統的人力實地巡護和科學家的實地調查研究,在發現昆蟲新物種的過程中仍然起著主要作用。
棕熊入侵牧民房舍 青海攝影師拍下「槍戰」場面
近幾年,隨著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成效的凸顯,野生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多。同時,野生動物損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也開始呈現連年上升趨勢,預防人獸衝突已經迫在眉睫。
前不久,家住青海省天峻縣的牧民攝影師鮑永清,接到當地牧民的求助電話,聲稱家裡來了一名「不速之客」,希望他能儘快到現場幫忙。
青海省祁天峻縣攝影協會 鮑永清:當時,我有個朋友他打電話說,我們家來了個「客人」,你幫著過來照張相。我說你家來了什麼客人?他笑著說,來了一匹棕熊。
鮑永清是一名志願者,愛好攝影,他最喜歡的工作,就是義務幫助當地牧民拍攝野生動物侵害現場,為下一步保險理賠留取證據。這一次,當他急忙趕過去時,發現情況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多名森林公安、消防員已到場,嚴陣以待,還有大量群眾聞訊前來圍觀。肇事的棕熊卻不見蹤影,據房主介紹,熊,就在眼前的房子裡。
青海省天峻縣攝影協會 鮑永清:那個門是往裡一推,推開進去以後,門自動會關上。棕熊進去了以後,自己把自己反鎖在那兒了,再沒地方去了。
令人後怕的是,主人卻完全不知道家裡潛藏了這麼一隻危險的動物。回到家後,還像往常一樣給朋友打電話聊著家常,直到猛地看到這隻龐然大物。
青海省天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刁文良:這個群眾他先到家裡去了,他也沒發現,還在裡面打了半個小時的電話,一看熊在那個沙發後面。
接到報案的天俊縣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帶著森林公安趕到現場,然而這頭棕熊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無論怎麼引誘驅趕,呆在房子裡硬是不肯出來,而這一對峙,就是三天。現場的工作人員經商量後,決定請求支援。
青海省天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刁文良:我們採用了各種方式,比如用羊腿引它出來,各種方式它都不出來。最後我們又請西寧市動物園的,省上的森林公安,還有我們州上的一塊過來以後,把這個消防隊的人邀請上。
救援力量雖然越來越強大,但是對於引熊出門這件事,可採取的措施仍然非常有限,對這種身型巨大,性情兇猛的野獸,在場的工作人員是既不敢太靠近,又不敢真傷害。森林公安人員開車繞著房子轉了多個來回,反覆鳴笛,甚至動用衝鋒鎗鳴槍驅趕,室內的棕熊仍然毫無動靜。更加被動的是,牧民房舍的窗戶嚴實密封,不透光線,在場人員無法透過窗戶觀察裡面棕熊的活動情況,加大了外部救援工作的難度和風險。
經現場各部門人員周密布署,在清退圍觀群眾後,由消防員戰士將焊死的鐵皮窗戶強行剪除破拆。就在剛剛打開窗戶幾秒鐘,一隻體型壯碩,皮毛油亮的巨大棕熊越窗而出,迅疾地奔跑向山裡。
青海省天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刁文良:一見這個亮光,這個熊就撲出來了,撲出來以後,熊就自己回到山裡去了。 記者:這個熊沒有受傷吧? 青海省天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刁文良:沒受傷。記者:自己走了。 青海省天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刁文良:往山上跑的時候,還是挺精神的,速度很快。
整個險象環生的救援過程,被前來拍照取證的攝影師鮑永清全部錄製下來。在棕熊離開後,鮑永清與房主進入家門,發現房內設施幾乎全部被棕熊毀壞,已面目全非。據親歷的森林公安人員介紹,「熊扒房子」的事件在當地並不新鮮,除了熊之外還有狼、雪豹等野生動物,製造了大量傷害家畜、損毀牧民財產的案件。
青海省天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刁文良:從2012年起,我們受理野生動物傷害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去年有80多起,今年截至目前,已經我們立案的達到標準的有117起。
「獸害」已成「首害」 生態補償機制亟待完善
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和防禦,現階段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和矛盾,需要在哪方面有所完善和突破?
金鎖是青海省天峻縣的牧民。前不久,在他早晨起床後來到牧場,準備趕羊出去放牧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瞬間驚呆:羊群仿佛剛剛遭受了一場巨大的浩劫,滿地躺的都是羊的屍體。根據以往經驗,如此大規模的傷亡,多半是遭遇了狼群襲擊。在恐慌中,他連忙打電話報了案。
青海省天駿縣原森林公安局 民警 馬金龍:我們接到老鄉報警通知,說是他家羊圈裡羊被狼咬死了。我們當時就立即驅車去趕往現場,在現場發現,咬死的數量比較大,我們聯繫當地的鄉政府,一起去前往勘察。
青海省天駿縣 牧民 金鎖:那天晚上,忘檢查羊圈的窗子,狼就是從這個窗子裡進來,把羊咬死的。早上起來一看羊死了那麼多,就趕緊報警了!記者:當時看到的場景是什麼樣的? 青海省天駿縣原森林公安局 民警 馬金龍:當時看到的場景是,發現死了184隻羊,其中被咬脖子的有122隻,咬下腹的有62隻,總共死亡是184隻,我們現場沒有發現狼,因為是凌晨咬死的。
一夜之間,辛苦養殖的羊被狼咬死一大半。對於牧民金鎖是個沉重的打擊。在當地,「狼害」是野生動物肇事的「首害」,它們入侵牧場咬死家畜,並不完全為解決食物問題。
青海省天駿縣 牧民 金鎖:狼它不是光為了吃,如果它只是咬死吃光,它也吃不了幾隻羊,但是它會把你的羊先咬死,咬死很多後,才會拉一兩隻到遠遠的地方吃,它在羊圈裡吃,就在羊圈裡拼命咬死羊群。
2012年,天峻縣開始頒布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辦法,主要由保險公司進行賠付。但由於受到賠付條款的限制,可以理賠的部分非常有限,牧民想要挽回全部財產損失基本沒有可能。
青海省天駿縣 牧民 銀相:現在雖然有保險,不過保險公司有規定,牲畜被野生動物咬死了以後,要必須完整的屍體。但是狼來了以後,把這個牲畜屍體吃完後,或者狼和雪豹吃部分後,又被別的野生動物吃光,吃乾淨後,保險公司就不給賠償了。所以這個是我們比較困惑的問題。
即使有確切的視頻證據,證明因為野生動物入侵,造成了牲畜大面積死亡,也會出現不符合理賠條件的情況。這種巨大的損失,成為牧民無法承受之重。
青海省天駿縣 牧民 仁清:狼吃我們家羊的那天晚上,狼進來羊圈,把二十幾隻羊,給咬死。但是因為就是羊很多關在一起,受驚了之後相互踩踏,導致有二百多隻羊死傷。報了保險以後,因為羊咬死的就那麼二十幾隻,但是造成的傷害是二百多隻,大部分傷害都得不到理賠。
那麼,作為保護動物的棕熊、狼等,頻頻入侵牧戶,這些危險的動物,既不能獵殺,又不能傷害,牧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又該如何保障,他們期待著更好的解決方案。
青海省天駿縣 牧民 格貝:以前野生動物來了以後,放個炮仗,喊一兩聲走了,現在動物根本就不怕這個事情了,你放炮它也不管。我的三四百隻羊都被它們被吃掉了,因為有保險,保險報了一部分,但是它們來了,我們只能驅趕,我們也會很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不過就希望有關部門能採取一點有效的辦法,幫我們牧民減少些損失。
人獸衝突問題待解 專家呼籲改善管理
除了狼、熊之外,還有一種在當地肇事頻率與它們相當的動物,它就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對於雪豹,當地居民除了不能傷害,有時候像對狼和棕熊一樣驅趕都不能。這是什麼原因?
前不久,青海省天駿縣牧民彭毛才讓發現家裡的羊在不斷丟失,便向家附近的草山中查找,果然在草山的巖壁中發現了一窩雪豹。
兩隻出生不久的雪豹幼崽,正守在窩裡等待著母豹狩獵歸來。彭毛才讓不敢掉以輕心,趕緊向政府部門匯報了情況。然而,他得到的回覆是在小雪豹長大之前,不要阻止母雪豹前來捕食,更不要驅趕雪豹。
青海省天峻縣原森林公安局 局長 拉毛傑:雪豹每年的產仔期,一般都是在9月、10月左右,這一段時間,雪豹一般到牧民的放牧點,定居點來定居產仔,產仔期間,他在外面獵不到野生動物嘛,巖羊捕獵不到,所以對家畜傷害比較嚴重,我們派人員上去跟牧民做思想工作,讓他們要保護好雪豹和雪豹仔。
對於彭毛才讓,這是個極其為難的要求。因為接下來的時間,他只能眼看著他的羊不斷被雪豹捕殺擄走,他周圍鄰居的四五十頭小牛也相繼被雪豹獵殺。
牧民 彭毛才讓:政府的工作人員說要保護小雪豹們,儘量不去驚擾,不要去驅趕這個動物。不過一窩雪豹在我家牧場邊,對我家的生活,特別是經濟各方面影響很大,它們不斷地要吃牛和羊,幾天就一頭。
除了棕熊、狼、雪豹等直接咬死捕食牛羊,一些食草動物諸如巖羊,馬鹿等,數量較前幾年成倍增長,開始跟家畜爭食草場,給草原和牧民帶來極大的負擔。
牧民 銀相:最擔心就是草山有限,草場的這個面積有限,來三四百隻巖羊,比我們自己養的羊數量還多,把冬季及春季牧場草吃光了以後,那牛羊吃啥東西?特別是春季,牧草還影響牛羊的繁殖率,我們呼籲能關注這個事情,能幫我們解決這個事情。
這種野生動物跟牛羊爭食草場,給牧民造成的損失,目前卻並沒有相關的保險能夠進行補償。
目前青海省乃至整個青藏高原,生態補償機制都尚在探索和完善階段。尤其是補償主要依賴的野生動物致害責任保險,覆蓋面存在著諸多缺口。
駐紮在祁連山地區的中國林科院專家團隊,通過深入牧區,走訪問卷,以及採集動物糞便進行DNA研究,為當地的獸害情況分析出一些更為精準的科學數據。
中國林科院研究員 張於光:我們也在利用野生動物的糞便進行分析鑑定。根據我們鑑定的結果,這個糞便裡面大概有20%左右是狼,大概有20%左右的家畜比例,雪豹相對來說比較低,大概4%左右的比例。
而具體到預防野生動物損害的措施,除了在當地開展防禦獸害的科普和宣傳教育外,專家認為,當前較為積極有效的方式,是將單戶養殖的模式發展為集體共同養殖,依靠集體的力量加強對牧場的巡查和防護,提高牧民抗風險能力。(總臺央視記者 李剛 青海臺 高雅月)
(編輯 楊亞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