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稱將強硬回應任何美方行動 |||||||
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比埃17日說,如果美國採取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伊方將予以強硬回應。
伊朗政府網站發布拉比埃的表態。拉比埃說:「任何針對伊朗的行動將毫無疑問面臨毀滅性回應。」至於美國是否��要製造國際和地區不安形勢,「我個人不會預測」。
在此之前,美國《紐約時報》以一名美國政府官員䱳消息源報導,美國總統唐�ҡ德・川普本月13日與副總統邁克・彭斯、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等官員開會,問及是否有辦法在今後幾周摧毀伊朗樣š�目。與會官員勸說川普不要那麼做,原因是可能觸發地區衝突。川普最終放棄這一念頭。
白宮拒絕就上述報導回應媒體提問。
川普政府2018年單斻؝�退出伊朗樣ŗ�題全面協議,以制裁及軍事威脅對伊朗「極限施壓」,致使美伊關係���度緊張。今年1月,川普下令美軍在伊拉克襲殺伊朗高級將領卡西姆・蘇萊曼�。作䱳報復,伊朗同月尋ة����美軍的兩處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飛彈,致多名美國士兵創傷性腦損傷。【新華社微特稿】
身心健康,最好的禮物|||||||
核心閱讀
隨著人們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越發重視,如今在教育領域,「健康第一」成䱳新的關鍵詞,相��話題總能引發廣泛關注。如何防控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想辦法、開處方、尋解藥。
每天早上一到校,北�¶第二實驗小學學生要做的第一䱯事,就是衝向操場,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幾年前,該校校長蘆詠莉在全校推行「零點體育」活動,產生的「化學反應」令人欣喜:從2017年到2019年,全校學生體質監測優秀率提升超過10%,新發近視控制斻؝�也效果顯著。
隨著人們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越發重視,如今在教育領域,「健康第一」成䱳新的關鍵詞,相��話題總能引發廣泛關注。如何防控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想辦法、開處方、尋解藥。
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提高體育在教育評估體系中的權重
本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已��是自1985年以來的第八次。調研針對6―22周歲在校生,檢測項目包括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等20多項指標。「從學段看,初中階段學生身體機能、體能素質增強明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說。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學生體質達標測試合格率䱳91.91%,優良率䱳30.57%。「有些指標回升得比較高、比較快。」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體育教研員車純說,從廣東省學生體質健康抽測工作中可以了解到,中小學學生整體優良率能達到40%���右。
這些成果,得益於近年來學校體育工作的改進和加強。目前,學校體育領域已��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監測評價、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等評價制度和手��慫「陽光體育」「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等主題活動也在持��推進。教育部多次要求,要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從效果看,體育考試等剛性手段「槓桿」作用最䱳明顯。「體質監測、中考體育等手段確實能起到督促兒童青少年鍛鍊的作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江華坦言,但也要注意,不能只圍繞測試項目讓學生反覆練習,而是要讓孩子真正養���自主鍛鍊的習慣。
「政策的落實需要配套的具體舉措。」武漢體育學院教授柳��毅建議,可以出臺有關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的操作指南,以科普手冊的形式讓家長和孩子掌握。在江華看來,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重在扭轉「重智輕體」的觀念,提高體育在教育評估體系中的權重,「學生體質監測帶來的不只是數據變化,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變化、體系的變化。」
營造孩子放學回家後的運動氛圍,讓體育變成家庭的傳統、家人的相處方式
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各種問題的形成,除了少��し傳因素外,大部分要歸咎於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動起來」說來容易,但要內化䱳一種生活���式,關鍵看學校、家長以及社會提供什麼樣的外部環境和運動氛圍。
學生的絕大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校園體育是孩子們增強身體素質、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一環。「加強體育素養,不僅需要體育課,還需要健康教育,目前看,學校健康教育的體系���和科學性都要增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科學健身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說。
䱳了讓學生享受到體育的快樂,北�¶陳經綸中學帝景勁松分校的老師們花了不少心思。學校根據學生興趣開設了「體育健身與�Ů戲」選修課,讓原本不願動的孩子活躍起來。「3年來,選修班不少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從及格變成良好、優秀,孩子們打心底裡盼著體育課能上久一點。」該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劉娓楠說。
戶外鍛鍊不僅對孩子生長發育大有益處,更能有效防控近視、肥胖等問題。儘管有「每天鍛鍊1小時」的硬性要求,但孩子們在學校的戶外活動時間仍顯不足。徐建方認䱳,孩子先要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技能,然後選擇一兩個有興趣的項目,有助於養���終身鍛鍊的習慣,「有樂趣才能堅持」。
孩子放學回家後的運動氛圍,要靠家長去營造,讓體育變成家庭的傳統、家人的相處方式。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裡,產生運動興趣也就水到渠成。徐建方建議,「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平時多和孩子一起運動,不僅形成體育交流,也能構建良性的親子關係。」
從檢查�û��療到綜合防�û��再到健康管理,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作正在轉變
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4個不大的校區搭起800多張桌球臺。一到大課間,整個學校都是「乒桌球乓」的熱鬧景象。選擇桌球作䱳開展校園體育的主項,既是因地制宜,更有一層深意――讓孩子們眼神明���地奔向未來。該校副校長童欣表示,打桌球可以鍛鍊孩子眼肌運動能力,抵禦眼軸異�Ů增長,有效促進學生視力健康發育,「今年我們學校近視率是36.5%,低於平均水平。」
蘆詠莉介紹,北�¶第二實驗小學結合教師牻ؕ�和課標要求設計出「體育走班制」,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打破班級限制加入體育項目班,課外也有豐富多樣的體育社團作䱳補充。「我們還開展了『雲煉營』活動,登錄線上平臺會有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鍛鍊1小時,內容有趣味體能訓練、健脊操、武術操等,效果非�Ů好。」
除了學校給力,一些地方也在探索構建針對兒童青少年體質的防火牆。武漢市青少年視力低下防制(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莉華介紹,專門研發的「智能監測與數位化學生視力健康管理系統」,可以幫助學生規範完成每學期兩次的視力自測,還可以對他們的課堂讀寫姿勢、用眼環境等進行監控。目前,武漢已��經對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學生進行了近視率建檔和數據分析匯總,建立起學生視力健康管理綜合防控體系,通過校長牽頭、班主任督促落實家庭日�Ů管理。
從檢查�û��療到綜合防�û��,再到健康管理,折射出當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趨勢轉變。將防控周期和環節前移,抓早抓小,及時預警,對存在視力不良、肥胖超重等隱患的學生進行早期精準幹預,才能從源頭上遏制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出現,讓孩子收穫身心健康這一成長最好的禮物。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2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