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的歷史由來已久,現存最古老的面具已有9000多年歷史,而從古代洞穴壁畫來看,人類製作、佩戴面具的歷史已有三、四萬年。從一開始,面具便與神祗、崇拜分不開干係,帶有強烈的神秘色彩,自然也成為恐怖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重要道具。
如果你還沒想好在萬聖節那天以何種形象亮相派對,不妨參考一下以下這些或嚇人或有趣的面具造型。
《愛上你殺死你》(2008年)中邪教教徒們舉行祭祀時佩戴的面具。
《電鋸驚魂2》(2005年)中的面具嚇人不足而賣萌有餘。
《發現》(2012年)是一部披著恐怖外衣批判恐怖電影血腥暴力的影片。
《紅色之山》(2009年)中的殺人魔不愧出自恐怖之家,面具的製作難度係數也是如此之高。
《傑森在太空》(2001年)中怎麼也殺不死的傑森擁有一張無堅不摧的面具。
《驚聲尖叫》(1996年)中的「囧」字臉是萬聖節最常見的面具,帶著上街很容易撞臉哦。
《恐怖蠟像館》(2005年)中的殺人魔。
《陌生人》(2008年)中的面具仿佛為角色量身打造。
《異教徒》(1973年)中的動物面具啟發了不少後來的電影。
《月光光心慌慌》(1978年)中的男主角麥可,從六歲起便開始殺人的魔頭。
戴著《別惹小孩》(2007年)裡的這些可愛的面具去要糖,沒有哪家會拒絕吧。
法國導演喬治·弗朗敘的傑作《沒有面孔的眼睛》(1960年)中的可憐的克裡斯汀並不令人覺得恐怖,就像是現代女子敷著面膜。
一旦明白了《笑臉殺手》(2012年)裡的角色形象僅僅靠一個面具支撐,整部電影也顯得毫不恐怖了。
英國電影《殺戮名單》(2011年)中的面具造型相當容易模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