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房子竟然爆改成7層,日本設計師究竟多擅長改造小戶型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song 藝非凡

小戶型改造,這是一個近幾年來很熱的話題,各種小空間在設計師的手下,總能被改造到讓人不敢相信。

要論小戶型改造哪家強,日本絕對數一數二。

由於其本身地少人多的因素,這裡遍地都是小戶型,這也就使得日本不少設計師非常熟悉該怎樣將小戶型改造到最能「空間盡其用」。

(下圖為2009年拍攝的日本新宿區,那時的樓房密度就已經非常嚇人了)

日本設計師究竟多擅長改造小戶型呢?先來看看最近在不少建築網站刷屏的兩個數字 :

26平米/7層,乍看之下,很多人都沒辦法將這兩個數字結合在一起——26平米的空間能被設計成7層?怎麼可能?

然而,在日本真的可能。

東京都市區內,在一眾冰冷的混泥土樹林中,一棟不規則的白色小屋十分吸引眼球。

這棟白色建築佔地面積約26平米,26平米,什麼概念?

一般比較豪華的酒店標間或者大床房間的面積在30平米左右,也就是說,這棟建築的面積還要比酒店客房小那麼一點點。

然而就是在佔地面積這麼小的一棟建築內,這家人同時擁有餅乾店(這家的妻子經營餅乾甜品店),臥室,地下室,儲藏室,衛生間,餐廳,廚房,兒童遊樂區等等多個生活/工作區域。

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這個小小的房子還被切分成了7層,每層都有相對應的空間職責。

(房間平面圖)

房間的入口處略顯狹窄,但是只要走近就能看見這家媽媽經營著的小小甜品店:

有展示櫃,還有手工製作的地方:

由於東京地小人多,這家人不得不選擇將「店面」和「家」組合在一起,但是這也並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因為,除去店面之外的空間足夠用~

為了和地上區分開來,地下三層的地下空間被設計師用混凝土打造而成,地下足夠寬敞的區域,可以用來存放家庭需要的各種雜物。

在地下區域,還有專門的淋浴間兼幹蒸房,試想下班後,在這裡舒舒服服安安靜靜的泡個澡,洗去一身疲憊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從地下區域上來,便是一層媽媽的甜點店面。

沿著一層的樓梯向上,左手邊是足夠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的廚房兼餐廳。

瞧這寬敞的廚房和落地窗,雖然在擁擠的東京,但是也能吃出在度假村的感覺。

而樓梯右邊更高一點的錯層,則是全家的客廳區域。

超高的天花板,使得本身面積不大的客廳顯得更為寬敞。

什麼音響啦,遊戲機,電視機啦一應俱全。

當然,一張軟乎乎的沙發和放東西的茶几也不能少。

由於錯層的關係,在客廳能享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窗戶的光,一轉頭還能知道媽媽有沒有做好飯~

這層還有兩面大大的落地窗,鋪上被褥這裡還能起到起居室的作用。

再沿著樓梯向上走,最頂層的生活空間則是真正的臥室區域。

由於這戶人家還沒有完全搬入,所以目前空間並沒有太明確的分工,比如本來該用做臥室的頂層,目前用來存放孩子的玩具,被做成了玩樂間。

不過對於一家三口來說,7層的空間完全足夠安排,在設計師的巧妙構思下,幾層的空間加起來達到了近80平米。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種設計不隔音,這種設計沒有隱私空間,這種設計廚房做飯味道太大(如果是傳統日本飲食其實這個問題不會太嚴重)等等。

但是任何問題都有輕重緩急,以上的問題,首先都得有足夠的空間。

對於一個佔地面積只有26平米的房子,能設計成7層,能將20變80 ,已經非常厲害了好嘛~

26平7層,在日本,比這組數據還要驚人的設計可是不少,人們也並不是第一次被日本小戶型改造所驚豔到。

在2018年的時候,大阪高規市一棟房子當時成了很多網站的熱搜。整棟房子從外立面看非常普通,黑黝黝的一片,甚至可以說有點難看...

但當你打開門的一瞬間,就會被驚豔到,就這樣一個不規則形狀,層高約7米的大黑塊,你敢相信這裡面足足有16層嗎?

(設計立面圖)

設計師同樣採用錯層的方法,將這個空間劃分成了16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相對應的功能。

上為影音間,下層可做工作間。

上為餐廳區域,下為客廳。

工作完上樓看會電視,再上幾層樓梯就能吃飯,一氣呵成。

整個空間採用「螺旋梯」的方式,連接各個空間區域。

不光可以完美的將所有區域都完美的串聯在一起,部分空間還會擁有相對比較充足的隱私空間。

畢竟誰都不想在工作的時候被美味分散注意力,在餐廳吃飯的人至少在視覺上,不會打擾到在工作區的人。

洗漱間也被牆體刻意的隔開了。

一些比較狹小的「角落」物盡其用,比如這裡就可以作為一個小小的閱讀角,看著窗外的風景,讀一本書,也蠻舒服。

沿著螺旋樓梯還能走到天台。

房間的主浴室設計也很有意思,從廚房區域上樓即可到達。

看起來小小的浴室,進去實則別有洞天。

這裡也被隔層所分割開來。

洗完澡曬個衣服,然後順便沿著樓梯去天台曬曬太陽。

一些區域還同時兼具多項功能,比如這一層既可以是閱讀區,還可以擺個洗手臺。

沒人的時候,這裡只是個平平無奇的角落;當有人需要用的時候,打開牆面可以洗漱化妝,設計的超級巧妙。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城市樓房覆蓋率越來越密集,小戶型的房型估計日後也會越來越多;

那麼小的空間該如何規劃?該如何在其中生活?相信這些神奇建築會給很多人以靈感~

(圖源designboom)

原標題:《26㎡房子竟然爆改成7層?這樣的小戶型設計簡直喪心病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夢想改造家》爆改後的房子如今變這樣,網友:替設計師不值
    《夢想改造家》這個家裝改造節目中的戶型分析我之前已經寫過很多期了,雖然本質上借鑑了日本的《全能住宅改造王》,但這個節目也很有自己的風格,對於「房子」與「家」的故事層次更豐富,每次寫完後都會有很多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心疼夢想改造家的設計師們,替設計師不值!
  • 知名「爆改小戶型」雜物亂堆?雜物實為鄰居堆放
    文章稱,來自日本的設計師青山周平曾將北京一大雜院內一戶只有7平米左右的住宅改造成臥室、廚房、餐廳等俱全的家,但文章作者回訪時發現,改造的廚房門口堆滿了各種雜物,「像個垃圾堆」。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廚房周邊確實堆放了許多雜物,但該戶的鄰居稱,改造後該廚房沒有使用過,因此大雜院裡的一些居民將家中的雜物放到了這裡。
  • 《夢想改造家》裡被爆改的網紅房,如今慘被糟蹋
    節目中一些老舊的蝸居經過設計師的巧手被改造成寬敞明亮功能齊全的「豪宅」設計師青山周平是一個在北京生活了11年的日本人而且要求也非常苛刻原話被翻出來了「3.1㎡的小屋要有廚房和客廳,3.7㎡的門房要有餐廳、衛生間、育嬰房、臥室、書房……對了,還要有小賣鋪,南鑼鼓巷這兒遊客多,也想做點小生意……」
  • 日本綜藝《全能改造王》,把兩層結構房爆改成5層小樓,太厲害!
    在日本東京的某個角落,吉村一家人正在煩惱一個問題,家裡面面積太小,6個人共用6坪的小家。仔細算下來,一人只能分到一坪,單從數字上看就會覺得狹窄,但是吉村家三代同堂6個人一直就住在這個擁擠的空間裡。綜藝《全能改造王》立馬就幫他們解決了這一問題。
  • 夢想改造家:廣州22㎡握手樓被爆改,從黑屋到豪宅只差一個設計師
    在廣州握手樓很多,一般用於出租,很少有人想要改造一番,直到《夢想改造家》的出現,這次改造的對象是一棟22㎡在夾縫中生存的房子,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只有80釐米,一共有4層,一共有12米高,光聽到這些數字就感到此次改造難度之大了!
  • 《夢想改造家》爆改的網紅房,現在卻成這樣?設計師:這鍋我不背
    節目主要是針對一些比較難改造的房子,由優秀的設計師進行設計,每一個案例經過設計師設計後幾乎都是驚豔眾人。《夢想改造家》爆改的網紅房,現在卻成這樣?房子位於北京的一個小胡同裡,只有35平,胖大嬸想讓設計師改造成有臥室、餐廳、書房、育嬰室,更要求要做出一個小賣部。我們從圖上就能看出這些要求非常困難,但是來自日本的青山周平還是給他們改造出來了。
  • 爆改50㎡的胡同舊宅,打造國民風迷你庭院,城市裡的靜謐一隅!
    爆改50㎡的胡同舊宅,打造國民風迷你庭院,城市裡的靜謐一隅!住久了高樓大廈,總會嚮往平房庭院的生活,自由自在,出門就能肆意玩耍。所以她找到設計師,想將這個50㎡的老房子改造一下!庭院雖然小,但是在擁擠的大城市裡,這也是難能可貴的,獨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因為房主是一個比較有情懷的人,所以設計師變將這個小庭院打造成了懷舊的國民風!雖然庭院小,但是卻是一個很有年代感的風格,打開大門後,仿佛就進入了一個安靜又獨立的空間!城市裡難得的靜謐一隅!
  • 爆改北京42㎡老破小,她家的燈光和收納簡直是小戶型教科書級別
    42㎡的小戶型收納怎麼做?預算不夠買了小戶型的你,在美觀度和實用性上來回糾結——是買買買填滿這個家?還是追求留白讓空間顯大?你想要很大的家無非是想放下更多的東西,實現更多的功能區,斷舍離那種清心寡欲的生活,不僅生活不便而且降低生活的幸福感。
  • 《夢想改造家》我們為何心疼夢改設計師,網友:用心設計被浪費
    首先是設計業務過硬,請來的設計師基本都是「建築師」,所以他們不僅會軟裝,更是懂房屋結構,可以把一個只有幾平的小戶型空間用到極致,甚至能把奇葩到感覺「有生之年」系列的房型打造得規整通透,以及,節目審美一直在線,改造完後的房子基本都是一場視覺盛宴
  • 《夢想改造家》裡刷爆朋友圈的「奇葩改造房」, 如今卻成這幅鬼模樣, 網友: 真是浪費心血!
    不少爆改過的房子都曾刷屏微博朋友圈,什麼6.8㎡學區房、上海11㎡超小戶型、四代同堂老宅...每次看著改造前後的對比,都不得不驚嘆設計師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別看這面積不大,他們的要求可不少:3.1㎡的小屋要有廚房和客廳,順便也把把院子裡把3.7㎡的也給我改了吧,要有餐廳, 衛生間,育嬰房,臥室,書房……
  • 曾熱議 7㎡學區房淪為垃圾堆?夢想改造家裡的亮點設計不實用?
    當每一套被爆改之後,不得不感嘆設計師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然而,在我惡補了幾集之後,也刷到了一些爆改之後被「棄用」的房子。這究竟是為啥?女兒的工作室也被閒置成了雜物間。在改造時,設計師順便將鄰居堆放垃圾的陽臺升級成了「小植物園」,後面也被拆掉堆滿垃圾。當節目組見到改造老宅子的王阿姨時,突然有些釋然。雖然公共區域與改造完之後的狀況相差甚遠,但王阿姨對整套房子還是比較愛護,儘管已經住了 2 年,模樣跟剛改完差不多。
  • 夢改設計師賴旭東妙改老舊房,2㎡衛浴間巧煥新生
    《夢想改造家》第七季第二期《絕無僅有的家》中,有過多次婚房設計經驗並精於節省預算的設計師賴旭東,僅用約10萬元的極限預算,為90後委託人小楊和其女友小魚手工打造了一個滿載幸福、中西合璧的婚房。此次改造中,賴旭東神奇爆改2㎡極小衛浴間的設計概念和細節規劃,為很多家庭如何裝修改造自家衛浴間,提供了參考範本,獲得無數好評。
  • 11㎡如何住進一家四口?空間魔法師史南橋爆改蝸居成三層複式小樓
    上海市的房價有多貴?寸土寸金。更何況是上海市中心的淮海路……據說十幾萬一平,妥妥的黃金地段~很多人對於這樣地段房子的印象一定是,交談出行便利、公共服務便捷,周邊配套齊全等等。但是在最新一期的《夢想改造家》中,這個11㎡的家,住起來可就沒有那麼浪漫了。11㎡到底有多大?
  • 小公寓神改造:廚房收納爆表,浴室塞下浴缸,堪比小戶型的教科書
    小公寓神改造:廚房收納爆表,浴室塞下浴缸,堪比小戶型的教科書!小戶型房子作為當下的主流戶型,受到很多年輕人的青睞,而如何將小戶型房子裝修的寬敞大氣,收納充足,實用又時尚,則需要合理的空間布局和專業的設計技巧。
  • 《夢想改造家6》史南橋挑戰「毫釐必爭的家」
    設計師海報中國網娛樂9月11日訊東方衛視大型家裝改造節目《夢想改造家》第六季第二期,將於今晚21:30播出。本期節目迎來「毫釐必爭的家」,僅11㎡的住房空間,卻要容納一家四口人。「空間魔法師」史南橋再度出山,爆改節目六季以來的最小戶型,解決因「小面積」見「大困難」的住房難題。
  • 小戶型那麼迷你,為何喜歡的人越來越多,這套50㎡的家,給了答案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小戶型給人的印象是狹窄、擁擠。但是如今在年輕人群體之中,越來越多人選擇小戶型的公寓,喜歡小戶型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北京的這對95後夫妻,也買了套50㎡的小公寓,養著一隻貓,過上了幸福的小生活,或許看完他們的50㎡小戶型之家,我們能得到答案。
  • 《夢想改造家》爆改的網紅房現狀慘澹!網友憤慨:活該生活沒品
    所以《夢想改造家》這檔節目大受歡迎,我們期待看到一個破舊的房屋變成煥然一新的生活居所。我喜歡看《夢想改造家》的原因是,設計師都是魔術家,可以把一個髒亂差的30㎡的房間改造成容納一家5口人的居所。尤其是很多委託人看到自己家的變化後,都會喜極而泣,這些也賺足了我們的眼淚。
  • 《夢想改造家》11㎡上海老房,改造成2室2廳,一年後給兒子當婚房
    《夢想改造家》這個節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不管再破舊再奇葩的房子到設計師的手中都能轉變成一個個溫暖的家。而曾經讓人驚豔的房子在業主入住一兩年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改造後在設計師史南橋的拆拆拆下,竟然在5m的層高中分出了三層,設計出了兩室兩廳一廚一衛,空間寬敞好幾倍,收納空間更是處隨處可見。現狀時隔一年,家裡依然每個空間依然維持得很好,而且看得出家裡並沒有多餘雜物,顯然設計大量的儲物空間很管用,就連兒子的臥室也還是老樣子,兒子也馬上要結婚了,這個11㎡的婚房總算要派上用場了。
  • 35㎡改造成3室,《夢想改造家》設計師熬出熊貓眼,造了個失敗案例
    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不光要根據自己的理念和經驗,還要顧及房屋主人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以實用為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設計。 下面來看一組《夢想改造家》的房屋改造項目,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師花了極大的精力做設計方案,經過多次推敲,修改,(熬出了熊貓眼),最終,一個只有35㎡的小房子驚豔亮相在大眾面前,成為一個集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茶室於一體的3室2廳的小複式房。
  • 3萬塊爆改老破小!玄關打個U型收納櫃,不到1㎡收納何止多2倍
    3萬塊爆改老破小!玄關打個U型收納櫃,不到1㎡收納何止多2倍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套老破小的改造案例,這套房子是15年前裝修的,如今不僅風格落伍了,而且家居氛圍也略顯憋悶和凌亂,少了一些溫馨的感覺,這次改造並沒有進行全部翻新,部分房門和地面,都保留了原來的設計。所以總體下來,改造費用也只用了3萬塊左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套老破小的逆襲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