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普員來到仙湖植物園,圍著蜂箱,聆聽蜜蜂與人類的故事

2021-01-08 南方新聞網

「原來蜜蜂不僅僅是採花釀蜜,還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希望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畫出來的圖畫,能吸引到真的蜜蜂來入住!」孩子們興高採烈地說。

9月12日上午,「蜂採百花蜜釀生活」2020年全國科普日、首屆深圳(羅湖)科普月活動啟動儀式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園舉行。

深圳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治平、羅湖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羅湖區科協主席石興中、仙湖植物園副主任張壽洲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啟動儀式。現場200多名社區居民、學生在仙湖自然課堂共同享受金秋科普盛宴。

張治平對羅湖區科協科普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對首屆深圳科普月活動進行了介紹,希望通過「學習蜜蜂精神、保護生態環境」視角,引導公眾在疫情防控情況下,增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全社會共同享有,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理念,從而領悟到「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重要性。

自然課堂分為科普展覽區、繪畫活動區和蜂產品體驗區,孩子們戴著黃色的卡通帽子,像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忙碌地參與各項活動。

在科普展板前,他們認真記錄蜜蜂的基本知識、品質精神,了解蜜蜂與人類的關係、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家長們結合展板耐心講解《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全國科普日、深圳科普月等知識。

在實物展區,孩子們圍著蜂箱,一邊聆聽專業養蜂人繪聲繪色地講述蜜蜂家族的故事,講述蜜蜂與人類的故事,一邊近距離地觀察著蜂箱裡的蜜蜂,和旁邊的小夥伴研究蜜蜂構造是如何的不同。

所有展板和實物將於9月13日至28日在羅湖區兩所科技創新教育特色學校展出,國慶期間將在仙湖植物園盆景園展出,為廣大市民科普蜜蜂知識。

在繪畫活動區,家長和孩子們就像一個個蜜蜂家庭,既分工明確,又互相協作,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在陶瓷罐、圓木片、蜂箱上繪出心目中最美的圖畫。想深入了解蜜蜂知識的朋友,可以於9月12日當晚,在B站視頻媒體上與西澳洲蜜蜂專家進行國際連線,共同探討蜜蜂的秘密。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實施元年,首屆深圳科普月於 9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市各區開展,已形成了「深圳主場活動——各區分會場活動——各部門特色活動——全市科普資源聯合行動」全市聯動的生動局面,132項活動緊緊圍繞2020年全國科普日主題陸續開展。

「蜂採百花蜜釀生活」2020年全國科普日、首屆深圳(羅湖)科普月活動是由深圳市羅湖區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園主辦,深圳市大美青少年成長發展指導中心、深圳市中科思達青少年科學探索研究中心承辦,並得到中國養蜂學會、西澳洲專業養蜂協會、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大力支持。

除了「蜂採百花蜜釀生活」系列活動外,羅湖區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首屆深圳(羅湖)科普月活動期間,還將舉辦羅湖科普成果展、羅湖科普大講堂、羅湖科普養生堂、「蘭精靈」科普實踐活動、「綠色建築」系列活動等專題活動,為轄區居民送去精彩紛呈的科普福利。

南方日報記者 祁覬

通訊員 趙興 劉炳堅

相關焦點

  • 深圳仙湖植物園將開放兩新景點
    陽光穿過樹林,透過蕨類植物,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12月10日記者提前探營獲悉,新開放的蕨類中心、幽溪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蕨類中心。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12月10日,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再開放集資源保護、自然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持續推進該園「打造世界一流植物園」發展規劃。仙湖植物園蕨類植物科研團隊先後主持了10項國家、省部和地市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了8本專著。科技人員積極探索蕨類植物繁殖技術,成功對200餘種蕨類植物進行人工繁殖,部分種類已在植物園景觀布置中應用。
  • 2019深圳森林音樂會在仙湖植物園奏響
    來源:經濟日報12月24日,2019深圳森林音樂會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天上人間奏響。作為廣東省首個大型戶外森林音樂會品牌,深圳森林音樂會是深受市民喜愛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動。與往屆森林音樂會一樣,本屆森林音樂為公益性質,不收取任何費用,主辦方已於2019年12月18日-23日在美麗深圳微信公眾號發放總計6000張音樂會門票,公眾可在線搶票,在規定時間內至仙湖植物園正門遊客服務中心換取門票即可免費入園聆聽森林祝福,感受音樂溫度。據了解,2019深圳森林音樂會是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羅湖區主會場活動之一。
  • 探訪深圳仙湖植物園,植物花卉形態各異,湖光山色,妙趣橫生
    仙湖植物園,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仙湖路160號,坐標於深圳市的東北郊,在羅湖區東郊的蓮塘境內,園內擁有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湖光山色,移步換景。仙湖植物園主要景點概況:天上人間景區,主要看點是形態各異的植物花卉和香火旺盛的弘法寺,據說弘法寺在當地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正式掛牌 王國賓...
    12月10日上午,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揭牌儀式在仙湖植物園管理處蕨類中心舉行。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局長王國賓、副局長張國宏、市公園管理中心主任何濤、一級調研員周瑤偉出席揭牌儀式,並實地參觀了蕨類中心。
  • 養殖蜜蜂的蜂箱有多少種?都是怎麼來的?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蜂箱的分類其實對於蜂箱的分類來說,我國的蜂箱種類應該說是目前最多的,因為我國的現代化養蜂起步晚,規模化的養殖和標準化的養殖實際上也就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一種養殖方式。加上我國現在養殖的蜜蜂種類有兩種,導致我國的蜂箱種類是最多的,大大小小亂七八糟算起來有一百多種,但是隨著現代化養蜂技術的不斷改進,蜂箱的種類也在集中的現代化,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分為三類。
  • ︱小小科普員
    小小科普員  姓名:莫淙予  年齡:9歲  就讀學校:長沙市育才雙新小學  興趣愛好:看書、遊泳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小小科普員」是來自長沙市育才雙新小學四年級二班的莫淙予同學  莫淙予同學帶領大家來到土星,看看這顆行星為什麼會戴上與眾不同的「戒指」。
  • 百萬隻蜜蜂一夜之間死亡,蜂箱上發現了……
    鄭作為夫妻倆是今年8月12號,帶著一百多箱蜜蜂來到這片欒樹林的。沒想到,8月23號夜晚,發生了意外。鄭作為說,23號晚上他睡覺之前,7點鐘,他在蜂場裡轉了還沒事,第二天早上他大概5點鐘起來的時候,看一下死了很多。
  • 冬季蜂箱「流汗」好不好,蜜蜂居住影響嗎?資深養蜂專家來解說
    蜂箱「流汗」也叫「蜂汗」,是一種養殖蜜蜂都會遇到的,蜂箱內部太過潮溼現象。簡單的形容,就是蜂箱內部,空曠的位置會出現很多水珠,如同人類大汗淋漓的樣子,所以叫蜂汗。這種現象是蜂箱內部,溼度太高的表現,也是通風排氣不良的表現,不過也說明蜂箱嚴密和蜂群內部活躍新陳代謝旺盛。
  • 蜂箱裡出現潮溼、流水是什麼原因?對蜜蜂是好還是壞?
    蜂箱裡出現潮溼流水現象,對於剛開始養殖蜜蜂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感覺有點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潮溼有水的蜂箱對蜜蜂來說不但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有利於蜜蜂發展。哪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蜂箱潮溼流水?蜂箱潮溼有水對蜜蜂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
  • 仙湖植物園: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擁有六大景觀!
    仙湖植物園坐落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郊,在羅湖區東郊的蓮塘境內,園內植物種類豐富多彩,湖光山色,景色多變。東鄰梧桐山,西鄰深圳水庫,整個公園細分為湖區、廟區、沙漠植物區、松柏杜鵑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最著名的天上人間景區等六大景觀。
  • 蜂箱有縫隙,適合蜜蜂居住嗎?問題不在漏光
    蜜蜂是一種喜歡住在昏暗環境中的昆蟲,光亮的環境,會影響蜜蜂的正常生活。不過在野生環境中的蜂群,也不一定全部住在黑暗的環境中。有的蜂群就是住在穀倉裡或者舊房子裡的。這裡面的蜂群照樣生活得很好,蜂群還很強大,所以光線對蜜蜂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只要不是強光照給,一般影響不大。
  • ︱小小科普員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小小科普員」是來自長沙市開福區中嶺小學五年級一班的王梓欽同學。小小科普員姓名:王梓欽年齡:11歲就讀學校:長沙市開福區中嶺小學興趣愛好:踢足球、遊泳寒冷的冬天來了,我們經常會了解到,有許多小動物在冬天會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冬眠。
  • 養殖意蜂,下雨天有幾十隻蜜蜂不進蜂箱是什麼原因?4大原因
    導讀:意蜂箱外有四五十隻蜜蜂下雨也不進箱的問題,其實在不管是養殖意蜂還是養殖中蜂,這樣的現象都是比較常見的,蜂部落認為常見的有盜蜂、巢溫過高、大雨突然降臨或者下雨時間不長。盜蜂對於發生盜蜂來說,蜂群中的守衛蜂會突然增多,與前來盜取蜂蜜的盜蜂搏鬥,尤其是在夏季盜蜂的高發期,蜂箱門口的守衛蜂數量會更多,如果盜蜂嚴重,守衛蜂就算盜蜂離開了也會保持警惕,就算沒有了盜蜂守衛蜂也會堅守巢門,哪怕是下雨了這些守衛蜂由於遭受前期的警覺狀態,並不會在短時間放鬆警惕,還是會牢牢守住巢門,出現我們看到的在大雨來臨後意蜂還是有一部分在巢門外防守的現象。
  • 仙湖植物園再添新景,蕨類中心和幽溪12月免費對外開放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0日訊(記者 葉梅 曾郅雲)12月10日,仙湖植物園開放集資源保護 蕨類中心為「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於2016年開始規劃建設,是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建有以庭院及室內蕨類植物應用示範的「醒蕨屋
  • 《養蜂的秘密》:打開蜂箱看蜜蜂的世界,養蜂其實沒有那麼多秘密
    蜜蜂小小的一隻,看起來並不起眼,似乎一陣強風吹過,都能讓它們晃一晃。但其實,小蜜蜂的作用是大到我們難以想像,這麼說一點不誇張,沒有了蜜蜂這類授粉昆蟲,我們可能連飯都吃不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伊夫在《養蜂的秘密》中,將大地比喻成了一個巨大的「消化道」,而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是植物的烹飪大師,這其中自然包括我們的小蜜蜂了。
  • 我用我的造了一個蜂箱,今天被我自己的蜜蜂了~
    我用我的世界造了一個蜂巢,被我自己的蜜蜂殺死了我用我的世界建了一個蜂箱,沒想到自己的蜜蜂會殺了我。和你分享我的有趣消息,希望你能喜歡!好吧,我們開門見山吧!如果你願意的話,請給我留言關於扎尼亞!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一定會繼續更新,到明白這個細胞原理,我只告訴你他!
  • 神農架林區的蜜蜂蜂箱,懸掛在懸崖峭壁之上,產值超過億元!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神農架林區境內的一處景點,叫做「懸棺」,聽來卻是有些讓人頭皮發麻,但是實際上卻是蜜蜂蜂箱所形成的,其產值超過億元。在我國歷史文化傳統中,懸棺是古人埋葬的一種方式,以這種方式入葬,棺材無需埋藏在地下,而是懸掛在懸崖峭壁之上。而這種埋葬方式也不是人人都能夠使用的,在古代這是貴族身份的一種象徵,是貴族專屬的埋葬方式。
  • 你又不是小熊維尼,偷兩隻裝著2000多隻蜜蜂的蜂箱,那肯定要抓起來的
    在家裡養些蜜蜂,平常可以吃到新鮮的蜂蜜,生活在杭州良渚的汪大爺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然而,賊也是這麼想的,而且這麼做了,他把汪大爺的蜂蜜連同蜂箱一起搬走了,汪大爺損失幾千隻蜜蜂呢。丟了蜂箱當然必須報警。汪大爺告訴民警,他想起來,有一天下午正在整理蜂箱的時候,一個陌生男子路過,看到蜂箱後便上前來問價,想要買。養蜜蜂本就是汪大爺閒來無事時打發時間的一個愛好,所以汪大爺當場便拒絕了。當然,他也沒把話說死,大爺說如果下次割蜂蜜的時候有得多,可以打電話給男子,讓他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