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2月22日,水城縣野鍾鄉中心校傳來消息,自全鄉各校實施放學「路隊制」教育管理模式以來,既有效護航學生交通安全,又使各校學生變得更文明禮貌、互助互愛。
為強化學生的道路交安意識,使學生養成「遵守交通規則,文明有序行走」的良好交通習慣,從2006年開始,野鍾鄉各所學校推行「路隊制」教育管理模式,護航學生道路交通安全。
該管理模式一是採取分流法,將每天放學返家學生分為乘車和步行兩類,實行家長「接送制」和步行「路隊制」;劃定接待區,在每所學校門口50米以外劃定接送區域,家長及學生在接送區列隊等候,接送車輛按規定有序停放和行駛;實行「護送制」,根據學生居住遠近情況,每條線路安排2名以上路隊值日教師將學生護送出街面,直到走過車輛擁擠、人員密集路段和走出街邊岔路、山溝水塘為止;實行「維秩制」,學校根據學生居住片區,將學生分成多個小隊,沿指定路線有序行走,不管大路小路、三人兩人,每隊都選有路隊長維持秩序,使學生行走時不打鬧、不追逐、有秩序、不掉隊,人人安全回家。
實行「路隊制」後,每天下午放學時,就會看到在路隊值日教師的組織下,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以路隊長為排頭兵,有序走出校園,順著馬路一側安全回家。
「作為一名路隊長,組織同學們文明、安全行走,幫助途中有困難的同學,大大增強了我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野鍾中學九年級(2)班學生胡貝貝高興地說。
通過14年來的常抓不懈,野鍾鄉放學「路隊制」管理模式不斷完善,並成為學生放學後的行為習慣,近年來該鄉各校未發生校園及周邊涉及學生的道路交安事故,受到學生家長的好評。
「以前,孩子遲遲未回家,老是擔心孩子在路上發生安全問題。」常明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劉美成說,「學校實行『路隊制』以來,現在不但孩子回家準時,而且孩子也變得更文明禮貌,會互助互愛、相互勸誡、相互照顧了,讓我們家長省心了許多。」(六盤水日報)
【來源:六盤水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