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2種制式裝備的小口徑突擊步槍:AK-74

2020-12-16 騰訊網

AK-74(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74 года,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1974年型)是前蘇聯在1970年代開始生產以及裝備的5.45×39mm小口徑突擊步槍,直到現在仍然是許多國家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

作為前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小口徑突擊步槍,也是世界上大規模裝備部隊的第2種小口徑步槍,AK-74突擊步槍的第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儀式上。

從上個世紀1980年代開始,AK-74步槍不僅是前蘇聯武裝部隊的制式單兵裝備,其他很多國家也有裝備,包括很多特許生產以及仿製的型號,例如朝鮮人民軍的88式自動步槍

前東德裝備的MPi-AK-74,MPi-AKS-74、MPi-AKS-74K步槍

波蘭的wz. 1988 Tantal、wz. 1989 Onyks步槍

等眾多型號。

AK-74突擊步槍,是槍械大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於1974年設計的,採用了與AK-47步槍相同的氣動式原理和迴旋槍機閉鎖方式,50%的零部件與AK47的改進型AKM步槍的零件相同,但是為了發射5.45mm小口徑步槍彈而進行了相應的修改設計。

AK-74步槍的機匣由金屬衝壓製成,極其堅固耐用。在外形上與AKM步槍很相似,主要區別是槍口採用了結構複雜的圓柱形槍口制退器,可以利用射擊時槍口噴出的火藥氣體,起到制退和減震的作用,以便提高射擊精度。AK-74還保留AKM步槍的機匣外形,同樣可以利用機匣側面的導軌,加裝各種光學瞄準鏡,槍管下方還可以外掛GP-25型榴彈發射器。

前蘇聯研製的7.62×39mm步槍彈,在射程較遠的情況下仍有很強的殺傷力,但是隨著射程增加,射擊的彈著點偏差也越發的嚴重,並且射擊時的後座力也較大。因此,前蘇聯軍方決定採用新型的子彈,並且對AKM步槍發射小口徑步槍彈藥,開始嘗試改裝設計。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本人開始並不贊同蘇聯軍方採用小口徑步槍彈,但仍然根據軍方的要求研製出了AK-74突擊步槍。

前蘇聯在1960年代末研製小口徑彈藥時,選擇了5.45×39mm小口徑彈作為新型突擊步槍發射使用的彈藥,到了1974年,AK-74突擊步槍進入制式武器名單的開始大規模裝備部隊時,也將5.45×39mm子彈列為制式步槍彈。由於子彈口徑的縮小,彈頭重量只有3.4克,所以AK-74步槍改用高槍口初速設計,將初速提升到900米/秒,用高初速來保持彈頭的殺傷力,彈芯前方有小塊鉛質填充物,鉛塊與彈頭尖端之間留有空腔,使得彈頭整體重心偏後;同時擊中較硬的目標時也容易使彈頭發生變形、翻滾,用以加大殺傷力。

AK-74雖然是從AKM步槍改良來的,由於改用了5.45mm口徑的小口徑子彈,槍管口徑與槍膛都要改變,槍口也換上了大型的槍口制退器,這種槍口制退器除了有助於減少後座力外,還能將發射時的槍口聲音往前方擴散,新的槍口裝置外表為圓柱形,完全是整體機加工出來的,長81mm,直徑25.8mm,內部為雙室結構;前室的兩側各銑有一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的後斷面切割出鋸齒形槽;後室開有3個直徑2.5mm的洩氣孔,分布於上面和右側面。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從膛口噴出的火藥燃氣在這個槍口裝置中會進行兩次衝擊、兩次膨脹。氣體在通過後室時,有部分氣體從後室的3個洩氣孔噴出,以達到制退和減震的作用,在氣體通過前室時,大開口後端面的槽會使氣體發生偏轉,以讓足夠多的氣體反衝至開口的前端,進一步降低後坐力。另外向右上方噴出氣體可以減輕槍口射擊時的上跳,也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加上這個槍口裝置後,AK-74的連發散布精度大大提高了。不過這種制退器雖然制退效果明顯,但卻有1個缺點,就是槍口焰會比較明顯,尤其在黑暗環境中。

AK-74射擊時槍託所受的後坐力為1.42m/kg,M16A2步槍是2.97m/kg,AKM則是4.31m/kg,可以很輕鬆地進行全自動射擊,而且散布精度比其他AK系列槍械要好。

標準以及各種衍生型號:

AK-74

標準型,使用固定槍託,早期為塑料護木,後期型改為玻璃鋼塑料護木(深黑色)。

AK-74N

在機匣左側裝有光學瞄準鏡座版的AK-74。

AKS-74

用於裝備空降部隊的摺疊槍託型號,槍託展開長933毫米,槍託摺疊長694毫米,早期為塑料護木,後期改為玻璃鋼塑料護木(深黑色)

AK-74M

AK-74M是在1987年開始研製,是AK-74的現代化改進版本,1991年起開始生產,採用了新的黑色玻璃纖維填充聚醯胺固定式槍託,採用了加固的槍口裝置和防塵罩,每支AK-74M步槍均配有用於安裝光學器材的機匣側面導軌。AK-74M後被俄羅斯聯邦採納為制式步槍,並配有新型的6KH5刺刀。

AKS-74U

AKS-74步槍的短槍管突擊型,1979年開始生產,主要裝備蘇聯空降部隊,特種部隊及非前線部隊(如車輛或飛機駕駛員)。

PP-19,PP-19-01

從AKS-74U卡賓槍發展出來的衝鋒鎗,改為發射手槍子彈。

RPK-74

AK-74步槍的長、重槍管型,口徑相同,1974年開始生產,裝有加長的重型槍管、摺疊式兩腳架。

AK-100系列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的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為外貿出口,而以AK-74M為基礎開發的一系列現代化突擊步槍,具有多種不同口徑。

AK-9

在2007年8月公開,發射9×39毫米彈藥,短槍管。

AK-200

以AK-74M步槍為基礎的改良型,於2010年公開,可利用機匣頂部的機匣蓋上的戰術導軌裝上光學瞄準鏡。AK-200計劃最初因AK-12的推出而被暫時擱置,後來於2016年重啟。截至目前,AK-200系列突擊步槍包含了三個口徑的完整系列(分別為5,45×39mm、5,56×45mm和7.62×39mm),用於出口銷售和國內執法用戶。最初的「AK-200系列步槍」以AK-74M1,AK-101M,AK-102M等名稱推出。然而自2018年以來,它們都被正式命名為AK-200、AK-201、AK-202、AK-203、AK-204,直到AK-205。

OTs-12

以AKS-74U作基礎的9×39毫米口徑突擊步槍,由俄羅斯運動及狩獵武器中央設計研究局研製。

OTs-14

以AKS-74U作基礎的9×39毫米口徑無託結構突擊步槍,由俄羅斯運動及狩獵武器中央設計研究局研製。

AK-107、AK-108、AK-109

以AK-74M為原型,採用與AEK-971突擊步槍相同原理的平衡自動反衝系統的突擊步槍。

圖片視頻來自於網絡,資料由我收集整理編寫

謝謝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知名突擊步槍
    世界十大知名突擊步槍突擊步槍是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在縮短的作戰距離上,需要有更高的火力威力和更好的機動能力),將步槍和衝鋒鎗所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成功結合起來。M16被稱為「太空步槍」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設計的一款突擊步槍,為了減輕重量用鋁合金代替鋼材,用玻璃鋼代替木材,而且在設計上融入了很多前人沒有的想法。AK-103其侵徹力大卡拉什尼科夫是世界頂級槍械大師,俄羅斯的突擊步槍從AK-47到AK-74再到AK-100系列,既一脈相承,又推陳出新。
  • AK-47的北歐魔改款,芬蘭Rk.62突擊步槍
    戰爭剛剛結束時,芬蘭軍隊還在使用自己生產或繳獲自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到20世紀50年代顯然已經落伍了,芬軍急需更新自己的步兵輕武器。為此,芬蘭瓦爾梅特(Valmet)公司於1954年引進了蘇聯AK-47第3型,在此基礎上進行仿製改進,設計了Rk.60突擊步槍,後又經過一系列改進演變成Rk.62突擊步槍,於1962年定型投產。
  • 詳解德國仿製AK突擊步槍的歷史,花樣繁多,曾是最暢銷的商品
    作為蘇聯一手扶持起來的最具戰鬥力的軍隊,東德人民軍的裝備幾乎是與蘇軍同步更新。1956年下半年,東德拿到了期盼的AK-47突擊步槍的樣品,該槍屬於第三期改進型,基本接近成熟狀態,於是東德「輕武器和彈藥」部立刻展開皮尺作業,進行逆向測繪,按照AK-47和AKS-47,分別製造出了MPi-K31和MPi-K32突擊步槍。
  • 二戰後前蘇聯裝備過的所有制式步槍,你認識幾個?
    二、AK-47 / AKS-47(口徑: 7.62×39mm) AK-47突擊步槍(第1型) 十一、AN-94突擊步槍(口徑: 5.45×39mm M74)
  • 印度向美國緊急採購7.2萬支突擊步槍
    ◎西格紹爾SIG716突擊步槍,帥還是很帥的在此之前,印度陸軍已於2019年2月從西格紹爾美國分公司採購了72000支SIG716 G2突擊步槍,2019年12月西格紹爾美國分公司向印度陸軍交付了第一批10000支SIG716 G2,其餘的62000支SIG716 G2已於今年2月份全部交付。
  • 下一代中國制式突擊步槍帥瞎雙眼
    ▲56衝(突)、81槓、95突是我國大規模列裝過的3種制式突擊步槍56式系列衝鋒鎗(突擊步槍)、81式系列突擊步槍及95式系列突擊步槍(當然了裝備的突擊步槍還有一些諸如63式、03式等,不過由於其數量較少,這裡也就不在重點提及了),而95式系列突擊步槍則是當下我軍的主力突擊步槍。
  • 僱傭兵最愛的突擊步槍:赫赫有名的AK47隻能排第2,第1造型獨特
    導語:僱傭兵最愛的突擊步槍:赫赫有名的AK47隻能排第2,第1造型獨特1. FAL自動步槍:FAL自動步槍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新的步槍研製計劃。最初FAL全自動原型槍設計使用德國StG44突擊步槍的7.92×33毫米中間型威力槍彈,根據英國的需求改成7毫米口徑(7×43毫米槍彈)。該槍曾被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軍隊採用,包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大英國協國家,以及比利時、德國(聯邦德國,即西德)、奧地利、以色列、印度、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國都裝備了FAL自動步槍系列。2.
  • AUG突擊步槍,世界唯一成功的無託結構設計步槍,標準模塊化設計
    世界上比較出名的無託突擊步槍有法國的FAMAS突擊步槍、英國的SA80突擊步槍和奧地利AUG突擊步槍。無託突擊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保持原有甚至更長槍管長度的同時縮短了整槍長度,部分人認為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於車內對外射擊。只是,對於突擊步槍無託的設計,世界相關學界一直眾說紛紜,對於這種設計也褒貶不一。
  • 現代槍械子彈口徑的發展史,倒底有沒有最佳口徑?
    事實上,德國包括StG44步槍和中間威力型槍彈在內的許多科技發明,都對20世紀後半葉軍事技術的發展產生著深遠影響,也就是從那時起突擊步槍逐漸成為各國士兵的基本裝備。 雙雄並立——美蘇7.62毫米口逕自動步槍二戰以後,世界上出現了兩種槍彈,一種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裝備的7.62×51毫米大威力步槍彈;另一種是蘇聯的7.62×39毫米中間威力型槍彈。
  • 突擊步槍大全,你能認出幾個?
    AK突擊步槍AK突擊步槍是由俄羅斯研發的一種突擊步槍,重量為3.3千克,口徑包括5.45毫米、5.56毫米、7.62毫米和一種保密口徑,彈容量60發,與AK系列很相似。其拉機柄不再與槍機呈現一體化式設計,而是改為可拆卸式,並可以左右安裝。同時AK-12突擊步槍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彈容量更大,可單手操作,多種口徑,多種組件。
  • 三八式射程1000多米、突擊步槍400米,戰鬥民族如何做到3150米?
    為了獲得儘可能大的射程,三八式步槍步槍的槍管長度達到了797mm,而如今美軍制式裝備的M16步槍槍管僅有508mm長,從槍管的長度上就能看出來,現代化突擊步槍有意縮短了槍管長度,這就是設計思想的不同。在這種需求下,第一種突擊步槍STG-44誕生了,這種革命性的武器一下子解決了至少三個問題。
  • 魔改81槓來了,化身精準狙擊步槍,3種口徑模塊設計已達國際標準
    繼續這一思路,拋開戰爭的功利性,看看我國的武器裝備,還有哪些被藝術改造成了什麼模樣。大型武器裝備就不必多說,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隨著19年國慶亮相的新型國產步槍,大家目光開始漸漸關注起下代制式步槍。我國槍枝家族,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脫胎於AK系列,例如56衝、81式等等。
  • 武器裝備大科普:戰鬥民族新步槍,AK-12配備部隊,這顏值太酷了!
    想必對於AK步槍來說,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款極為經典的步槍。
  • 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國家將SCAR當做軍隊的制式步槍?
    而且從下圖的各種戰術掛件和零部件配置來看,拓展性很強,這是一款標準的多用途突擊步槍。如此優秀的突擊步槍為何沒能成為一款制式步槍裝備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太貴了。SCAR步槍的誕生本來就是為競標美國特種部隊用槍,起點就如此高大上,自然各項指標定得就很高,而且為了使用特種部隊執行各種複雜、危險任務,SCAR非常注重槍械戰術掛件的拓展性,這一點從SCAR上下左右的皮卡汀尼導軌就可見一斑。
  • 揭秘世界上4把最強、最牛的突擊步槍,第二把曾擊斃過賓拉登
    1.SCAR突擊步槍:它的誕生主要是替代了M16突擊步槍成為美軍新一代的主要槍械,在其08年定型剛推出市場之時,原本售價僅為二千美金一把,因其採用模塊化的結構,根據實際情況,可在短時間內通過更換槍管的方式來滿足作戰模式需求;因其性能先進,受到廣大槍械愛好者的喜愛,曾一度民間市場熱賣,導致各商家缺貨
  • 中國下一代突擊步槍集體亮相,比美軍步槍還科幻
    於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研製,在1995年定型的95槍族是中國現用制式突擊步槍,它有一個令大眾十分不滿的地方,即無託步槍的設計結構。按照目前步槍的國際發展趨勢來看,下一代中國步槍應該會聽取大眾意見,回歸往日的有託型。
  • 在民國時期,為何最終選擇了7.92毫米口徑子彈作為制式彈藥
    因為大臣們的顧問可能來自不同國家,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顧問也未必是一個國家,加上各國洋行也努力進行推銷,結果就是清軍裝備的武器五花八門,什麼國家的都有。像左宗棠西徵時,軍中共有各類洋槍2萬多支,其型號卻有哈乞開斯、馬蹄泥、標針快,利名登、七響、八響、十三響槍等七八種之多,涉及三四個國家,給後勤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也是新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大名鼎鼎,國內俗稱「水連珠」的蘇俄莫辛-納甘步槍發展演變史。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和M44卡賓槍1886年在輕武器領域發生了一件大事,法國列裝了口徑為8mm的勒貝爾M1886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無煙火藥小口徑步槍彈的軍用步槍。這裡的小口徑和今天的小口徑步槍彈不是一回事,而是相對動輒10mm以上口徑的黑火藥步槍彈而言的。
  • 國產水連珠:我國第一種制式步槍,龐洪云為國爭光的53式步騎槍
    但是,那個時候我們也沒有統一生產步槍的能力,只能是求助蘇聯,通過進口的方式來裝備部隊。1981年9月,中國軍事五項代表隊首次出國,遠赴瑞士日內瓦參加第30屆世界軍事五項錦標賽,中國軍人代表隊首次亮相世界軍事五項錦標賽賽場,初次亮相的中國軍事五項代表隊吸引了大量西方媒體的鏡頭,對中國軍事五項代表隊充滿了好奇。
  • 國產水連珠:我國第一種制式步槍,龐紅云為國爭光的53式步騎槍
    1981年9月,中國軍事五項代表隊首次出國,遠赴瑞士日內瓦參加第30屆世界軍事五項錦標賽,中國軍人代表隊首次亮相世界軍事五項錦標賽賽場,初次亮相的中國軍事五項代表隊吸引了大量西方媒體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