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龍珠》中的世界觀和現實並不一樣,現實中五花八門,有的人一輩子愛讀書,有的閉門修煉英雄聯盟,有的鑽研女人,但是《七龍珠》只有一種世界觀。
之所以是少年漫畫就是為了讓小孩容易理解,簡單,龍珠的核心就是揍,誰最能揍誰就厲害,想做正義的朋友你得能揍。
《龍珠》中普通人封神的只有一位——格羅博士,弗利薩已經能讓界王恐懼,製造出打敗超級賽亞人的人造人。
普通人可以成為地球的神,但是不能成為界王。
理由很簡單,悟空死去才見到界王,活著的人與死去的人不在一個次元,不過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到達其他次元,比如加林神塔上面神殿中的時間房子,悟空後來學會的瞬間轉移。
普通人如果想成為界王神,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成為強者,引起界王神的注意,因為不管死活,只要是強者,就算掛了也會影響另一個次元,也就是界王或者界王神。
我認為格羅博士的稱雄邏輯非常適合普通人,為什麼呢?
《七龍珠》裡貫穿整部漫畫的武者能量是氣,一個人厲害不厲害要看他的氣有多少以及對氣的掌握和運用,作者鳥山明在其他書中解釋過,「氣」這種東西與戰鬥力不同但又高於戰鬥力,「氣」可以無窮大,戰鬥力則是有極限的。
什麼意思呢?不管是悟空悟飯也好,貝吉塔特蘭克斯也罷,他們都會有一個瓶頸,也就是戰鬥力的最高峰值,但是,不管是普通人還是超級戰士,都會有氣,有人有生物的地方就有氣,這些氣是可以無窮大的(如果宇宙可以無窮大的話)。
人在戰鬥時可以利用不屬於自己的氣,比如悟空的元氣彈等等。
格羅博士的理念也是基於此,一個人修煉到極致也是有瓶頸的,可是如果造出一種裝置可以無限多的收集「氣」,那麼這個能量是無窮無盡的。
這就是人造人的核心驅動裝置「吸收型能量爐」和「無限型能量爐」的原理。
很可惜的是,用這個理論推演下去的話,悟空是戰勝不了人造人的,因為人造人的力量可以是無限的氣,但是格羅博士創造的人造人19、20、17、18階段的時候,「氣」的容體還是有限的,所以即使是無限型的17、18,戰鬥力也是有限的,不過17、18可以合體,合體之後並不是1+1,而是次元式的暴漲。
除了這4個人造人,還有一個電腦培養的人造人——沙魯,這就出現了3個人造人的能量爐合體的狀態,組成一個更大的能量爐,也就是沙魯3的最終狀態。
如果格羅博士不被消滅的話,他如果繼續製造收集氣的能量爐,那麼人造人的戰鬥力會無限成長下去,超級戰士的成長需要修煉,而人造人的成長只需要收集「氣」,孰強孰劣高下立判。
鳥山明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最後沒有人能打敗格羅博士,所以他設計了格羅被人造人殺死這個bug,熟悉機器人原理的人都知道,機器人與製造他們的主人的關係遵循三個原則:
1、不得傷害人類(主人)。
2、絕對服從程序(主人的命令)。
3、保護自己,如果這一條與前兩條衝突,以前兩條優先。
既然是天才的格羅博士,機器人三原則是基本,發生機器人噬主的情況實屬可笑,所以這看上去符合劇情,但是實際上絕不可能發生。
所以,格羅博士是被作者強制領便當的,如果格羅不死,那麼他的實驗一直不斷進化下去,宇宙之王都是他囊中之物更別提界王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