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獨處是一種重要境界,學會面對自己,與心靈對話,認識一個全新的自我,淨化心靈,升華情操。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在清冷的風雨秋窗之下,在水流花開的小院裡,不邀白雲,不約清風,只一個人,煮茶自飲,翻書怡情。
獨處能讓人清醒,人生有緣,可聚散總是兩依依;歲月無期,可生命卻有限。你我都不過是這世間匆匆的過客,無論天涯還是故土,都是最好的歸宿。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縱使只有冷月相伴,也從不耽誤一個人的狂風。李白大概是最會獨處的人,這世上再多悲涼,於他而言,也不過多耗費幾壇美酒,幾兩春風。
陪伴君王身邊時,他縱酒自娛,詩心不羈,仍然是那個飲酒賞花的詩人;落拓江湖之時,他散發弄扁舟,詩酒相伴,閒聽松風,舉杯對月,陶然忘憂。
紅塵漫漫,朝飛暮,無論過盡多少滄桑,就算全世界辜負你,背叛你,只有你自己,能陪你到地老天荒。
這世上沒有一個遠方,可以餵養你的情懷;沒有一個人,可以伴你紅塵所有冷暖。唯有自己,能打理世間所有荒蕪,能陪你情深意長的時光。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從何時開始,你思考著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從何時開始,你成為了人群中最安靜的存在;從何時開始,你獨自與光陰相望,守著一書一茶。
人生如寄,世海浮沉,走過細碎的流年,歷過幾場紅塵的情劫,添過幾抹風霜,我們也終於明白,蒼茫無際的塵世間,沒有最終的歸宿。
曾經,我們匆匆奔向天涯,以為那裡有夢想,那裡有詩和遠方;後來,我們懷念那回不去的故鄉,以為那裡有遠去的歲月,有無法慰藉的情懷。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無論故鄉,還是他鄉,我們都在流浪。我們都是時光裡的人,隨著光陰而流轉。當陌上的花,都開到荼蘼時,我們也將歸去。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愛上獨處,遠離塵囂紛擾,只因甘願被那份內心的悽冷情緒所吞噬,只因想要獨享那份荒涼和枯寂。
有一種酒,只適合獨飲,有一種傷,只能自己在角落舔舐,有一種情感,只適合自己獨自醞釀。
生命,從一開始便註定只是一個人的旅程,無論這一生會路過多少喧囂熱鬧,會嘗過多少冷暖,我們終將抽身出來,獨自細數流年。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愛上獨處,愛上和自己對話,是因為,我們總是想念從前,想念那些回不去的時光。
從何時開始,我們都愛上了那種叫回憶的酒,在一個人的夜裡,讓自己一次次沉醉不醒。
對過去念念不忘,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或悔恨,或惆悵,或悲涼,或絕望。佛說,這是一個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遺憾。
多少人,還來不及好好地愛,便已匆匆擦肩;多少情,還來不及細細思量,便已時過境遷。回憶那樣傷感,卻又總是讓人沉落其間,不願醒來。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愛上獨處,是一場靈魂的醒悟,只有面對自己時,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才能明白時間和生命的意義。
浮生如夢,而夢裡夢外,都是最真實的自己。看過幾次花開花落,歷過幾場悲歡離合,時光就那樣老去。
世間多少風雲人物,終究隱於溪水斜陽;歲月裡的滄桑興亡,終究葬於歲月河山。原以為悠長得沒有盡頭的光陰,也只是一個轉身,一聲珍重,一次低眉,便走到了盡頭。
再多繁華,再多情長,皆抵不過幾度秋涼。
學會獨處,在一盞茶的光陰裡,去回味一段遠去的故事;在一朵花開的過程中,去想念一個藏於心底的人;在一簾雨的清冷裡,去釀一片淡淡的感傷;在一片匆匆的落葉裡,什麼都不想,只是放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