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巨頭被「賤賣」?創始人低價賣給法國人,現市值達500億

2020-12-15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飛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收購現象仍然十分普遍。當許多外資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不少企業面臨外資衝擊,甚至有部分企業正逐漸落入外資企業手中。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走出了國門,開拓海外市場。我們也會收購或併購一些國外企業和品牌,比如吉利收購瑞典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海爾收購美國GE,美的收購東芝的部分家電業務等。而在我國有一家曾經輝煌的國產小家電被外資收購,它就是蘇泊爾。

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購買國產品牌。很多中國人在買東西的時候會問自己是不是國貨,似乎只有當他們肯定的回答,才會行動。我們不能否認,很多國產品牌不僅在質量上有保證,而且更符合國人的需求。蘇泊爾品牌也因長期以來被視為中國品牌而廣受歡迎,很多家庭的廚房裡基本上都有一兩件蘇泊爾品牌的商品,比如電磁爐、高壓鍋、熱水器等等。

很多人可能會把蘇泊爾視為國內品牌的驕傲,或許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認為蘇泊爾是國產品牌,事實上,蘇泊爾已經成為了一個法國品牌。

蘇泊爾的創始人是浙江台州的蘇增福和蘇顯增父子,蘇增福於1980年成為一家農機廠廠長,後調到壓力鍋配件廠任廠長,這家工廠最初是深圳雙喜的通用零件加工廠,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壓力鍋品牌。

隨後,該廠獲準生產和銷售"雙喜"牌壓力鍋,商標年費為300萬元。此後,以蘇增福為首的工廠發展迅速,曾年收入是雙喜自備廠銷售額的兩倍。這讓雙喜公司不高興了,生產自主品牌的壓力鍋甚至比自己的好,所以雙喜採取了措施。

雙喜公司要求蘇增福的工廠停止使用"雙喜"商標,父子倆不得不重新註冊商標,於是,著名的蘇泊爾成立了。1995年,年僅兩歲的蘇泊爾以超過"雙喜老大哥"4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最大的壓力鍋製造商。

1996年憑著「安全到家」的經營理念,從此一躍成為中國壓力鍋的第一品牌,蘇增福也成了中國炊具行業的領軍人物。隨後蘇泊爾的壓力鍋、不粘鍋、電磁爐等產品先後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

2004年,蘇泊爾成功上市,成為國內廚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上市後,蘇泊爾的發展逐漸受到制約,雖然想開拓海外市場,但收效甚微。因此,創始人蘇增福有了賣蘇泊爾的想法。有一些「資本」的蘇泊爾不難賣出。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8月6日,法國賽博集團計劃以32.6億元向蘇增福收購收購了52.7% - 61%的股份。2007年,賽博集團終於正式收購蘇泊爾52.74%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此後,蘇泊爾創始人和股東不斷減持股份套現,而賽博集團則繼續購買蘇泊爾股份,最終持有蘇泊爾80%以上的股份,成為蘇泊爾的實際控制人。逐漸蘇增福家族持股比例僅為0.01%,此時,蘇泊爾已完全成為外資控股品牌。

據了解,蘇增福當時之所以把蘇泊爾賣給賽博集團,是因為他認為作為勞動性密集型的蘇泊爾,隨著各種成本的上升將面臨的發展困境,因此,當法國賽博集團提出收購請求時,蘇增福沒有拒絕,直接答應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和各種成本費用確實有了很大的增長,但是蘇泊爾的現狀卻也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歡迎。

如今,蘇泊爾已成為廚具、廚具、小家電等600多個系列產品的巨頭,是中國最大的廚具製造商之一,也是中國小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截至2020年12月14日,蘇泊爾市值已達586.58億元,與當時蘇增福的售價相比,現在看來他確實將蘇泊爾"賤賣"了。

如今蘇泊爾每年賺的錢都進了法國人的腰包,不過我們不知道蘇增福現在會不會後悔。雖然蘇增福也從中套現至少40億元,但以蘇泊爾以目前的市值,蘇增福恐怕已經「後悔莫及」了。不過也許在蘇增福帶領下蘇泊爾也不一定能達到如今的輝煌,畢竟接收的法國公司有著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能更好的帶領蘇泊爾蓬勃發展。

蘇增福將蘇泊爾買了之後,72歲的他開始第二次創業,這一次,他放棄了電器,轉而生產蘇泊爾水龍頭,充裕的資金為集團新產業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雖然蘇增福成功賣掉了公司,但也不得不承認,蘇增福這種毅力值得學習。從中國廚具之王到中國衛浴之王,蘇增福實現了兩次成功轉型,他永不放棄、永無止境的創業精神值得大家欽佩和尊重。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炊具巨頭企業,創始人套現40億,最終低價將公司賣給外企!
    但隨著上個世紀尾聲的到來,國產品牌的聲名鵲起逐漸替代了那些外國品牌,而在發展至今的現在,民族品牌的壯大,不僅讓國內的民眾都喜愛,也讓國外的銷量不斷攀升,開始走向國際路線。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展的道路中有很多倒下去的企業,它們雖然是失敗了,但是它們很多沒有被國外的企業吞併收購,但有一個企業,一個被國外品牌SEB收購的民族企業,其創始人在被收購後瘋狂套現。
  • 國產飲料巨頭拒絕可口可樂百億收購,今負債百億,以36億賤賣
    雖說飲料市場的品種繁多,但在不少人心中,有些國產飲料曾經代表了某一類品種。比如說起汽水,很多人想到的是健力寶;說起奶茶,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香飄飄;而說起果汁飲品,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匯源果汁。但是,近幾年國產飲料的日子並不好過。
  • 又一方便麵巨頭「倒下」?央企也「無力回天」,只好低價「賤賣」
    這個品牌曾經是方便麵行業的領導者,年銷售額達20億元人民幣,是中國百強企業之一,輝煌時刻甚至超過了康師傅。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曾經風靡一時的品牌現在已經「倒下」了。 它以低價賣給了另一家公司,甚至中央企業也無法挽救這家公司。 實際上,許多人可能不了解這個方便麵品牌,但是這種方便麵曾經非常流行。 該品牌的創始人是王中旺。
  • 亞歷山大出售火箭帶來連鎖反應,籃網老闆或要低價賤賣球隊了?
    22億美元賣給了新老闆費爾蒂塔,創造了新的球隊市值紀錄,讓火箭成為了最值錢的球隊,超越了之前排名第一的洛杉磯快船,在這一點上,亞歷山大是成功的,他畢竟是個商人。2010年,俄羅斯巨頭普羅霍羅夫以2.23億美元買下了新澤西籃網部分股權,便大張旗鼓的開始招兵買馬,感覺就是NBA的阿布,要打造一支NBA的切爾西。
  • 最令人「惋惜」的國產品牌,曾比肩美的,最後70億賣給了外資
    其實這種現象在現在也非常普遍,一些大公司也會收購具有發展前景的小公司,然後再逐漸將其發展壯大,在我國經濟發展起來的之後,很多企業為了拓展海外的業務,也會去國外展開收購業務,然而時間也無法倒流,不少被外資收購的國產品牌,還是非常令人惋惜,就比如現在南孚、雙匯、銀鷺等。
  • 家喻戶曉的國產品牌,卻被「賤賣」給外資,其原因是銷量不好?
    很多人再買商品時,唯獨對國外品牌情有獨鍾,似乎感覺能買得起國外品牌都很高人一等。然而,隨著我國近幾年的國產品牌越來越多,一些海外品牌就變得小眾起來,人們又開始追捧國貨。但是國外一些企業看到這樣的情況,也就開始想進各種辦法,那就是不斷的收購國內品牌,從而擴大自身的規模。實際上,國貨被外資收購是不被人看好的,因為有大多的事例發生了。
  • 曾風靡中國的兩大飲料巨頭,一個36億「賤賣」,一個被外資收購
    匯源和銀鷺曾是風靡中國的兩大飲料巨頭,相信大家的餐桌上都經常出現它們的身影,過年走親訪友時也是必備的禮品,大人小孩都愛喝。匯源素有「國民果汁」之稱,巔峰時期市值達到300億美元,佔據果汁市場的一半份額,可以說是同行業的「老大」。
  • 又一方便麵巨頭隕落!從年收入15億到1.09億「賤賣」,只用了3年
    但好景不長,2009年五穀道場就無力經營下去了,只得「賤賣」給中糧,究竟是什麼導致這個曾經比肩康師傅的方便麵企業迅速走向了衰落呢? 直到2006年五穀道場橫空出世,一度改變了這一被壟斷的狀況。 其實在涉足方便麵領域之前,五穀道場創始人,也是中旺集團董事長王中旺做過十分詳細的調研,在針對日本的市場進行研究的時候,他發現了非油炸方便麵佔據市場15%的份額。這提供給他新的思路,那就是做「非油炸」的方便麵。
  • 又一消費品巨頭要上市了!打敗兩家世界500強,創始人身家500億
    農夫山泉之後,又一消費品巨頭即將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家庭清潔護理公司藍月亮計劃於2020年12月16日正式掛牌上市。創始人羅秋平、潘東夫婦身家暴增500億元,有望晉級中國富豪榜前70位。
  • 曾經風靡全國的飲料,現在被國內市場所「淘汰」,賤賣也無人收購
    曾經風靡全國的飲料,現在被國內市場所「淘汰「,賤賣也無人收購在現在商品琳琅滿目的時代,很多人在平時看到的商品以為是國貨,但是其實上並不是國貨。很多人提到這類商品會想到佳潔士、高露潔、養樂多等品牌,這些其實都是來自外國品牌。
  • 靠低價擊敗飛利浦,創始人賺了200億身價
    靠低價擊敗飛利浦,創始人賺了200億身價推薦語:近年來,隨著中國科技企業的集中發力,使得國產製造業在全球擁有一席之地,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已然迎來新高度,民間也湧現出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家。其中被稱之為我國的「剃鬚刀大王」,被國際巨頭飛利浦視為勁敵的飛科剃鬚刀創始人李丐騰正這樣一位企業家。
  • Gucci母公司市值首次突破500億歐元;Supreme關閉日本官網 | 每日...
    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市值突破500億歐元 創歷史新高 據開雲集團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內近一年來,開雲集團股價累積上漲近85%,目前市值約為505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 57歲「玻尿酸女王」狂賺200億身家,兩巨頭市值超千億!
    上市僅三日,愛美客市值輕鬆逼近400億。借「顏值經濟」爆火、圍繞玻尿酸主營業務的愛美客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其背後的創始人、57歲女老闆簡軍也成為女人們追捧的「玻尿酸女王」,最新身家已經高達200億左右。這也讓不少人想到了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其同樣憑藉玻尿酸生意快速發家,並躍升至山東女首富、榮登福布斯排行榜。
  • 方便麵巨頭隕落:央企出手都「扶不起來」,終以「白菜價」賤賣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有所加快,在飲食方面,很多人也逐漸開始追求「快速」、「便捷」,此種情況下,像自熱火鍋等速食產品贏得了不少受眾的喜愛。 在速食領域,各種各種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但有一種產品的地位卻很難被撼動,而它便是方便麵,畢竟它物美價廉,無論加班還是出行時,很多人都會食用它。
  • 美股飄綠,特斯拉暴漲5.96%,其創始人馬斯克身價達1397億美元!
    ,促使馬斯克(Elon Musk)的淨資產增加了近90億美元,達到1673億美元,這也預示著,馬斯克12個月就增加了1397億美元的財富。 1月22日,特斯拉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成為首家市值超千億美元的上市汽車公司; 7月1日,特斯拉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穩坐全球市值最高汽車製造商的頭把交椅; 7月13日,特斯拉市值超3000億美元,同期馬斯克財富超74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富豪; 8月
  • 11億「賤賣」上海澤潤,沃森生物電話會成批鬥會,交易所剛剛關注
    你們這些人不相信因果報應嗎?!第三個投資者問:你們是主動賣澤潤的還是澤潤管理層逼迫你們賣的?答:我們不存在被動的,是我們主動的。兩價和九價如果我們要繼續研究加產業化,針對國內和國際的競爭格局,我們最少還要投10-15個億,才可以讓這兩個項目順利下去,我們確實還有一定壓力。本著為團隊、投資人負責,做出這個決定。
  • 輿情梳理|沃森生物被疑「賤賣」HPV業務後急叫停
    12月6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播出《沃森「賤賣」核心資產》節目,多個投資公司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上海澤潤這樣一個重要的核心子公司,馬上要出成果,低價賣了它,賣了30多億估值。同類的在A股,現在二級市場上市的萬泰生物,市值是700多億,是不是有賤賣資產的嫌疑?有利益輸送的嫌疑?
  • 國內又一「新零售」巨頭倒下,開店130家,今負債3億,創始人被抓
    馬雲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眼光是非常獨到的,也是非常犀利了,並且馬雲還放出話來,「傳統零售將死,新零售已來」這也讓不少的企業巨頭開始紛紛入局這個領域,想要抓住這個風口。近幾年傳統的電商行業已經逐漸趨於穩定的一個狀態,新的風口將成為一個新的造富時代。馬雲提出這個新概念之後,也確實開始入局這個領域,盒馬鮮生開始成立了。
  • 被忽視的國產洗髮水巨頭,趕超飄柔、海飛絲,一年銷售額達15億
    很多人有疑問,難道我們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其實是有的,在某洗髮水品牌排行榜中,阿道夫以全年15億的銷售額,挺進榜單Top10。可能很多人提起阿道夫,都以為它是個洋品牌。畢竟,在該品牌洗髮水的瓶子上,除了「阿道夫」為中文外,其他的大都是英文。從它誕生之時,其廣告風格便偏向於歐美風。加之「阿道夫」這個名字,很難不讓人產生誤會。
  • 我國一國產手機企業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3日電 國產手機廠商小米披露,12月21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據介紹,小米「手機 x AIoT」戰略進展顯著,2020年Q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上升至全球第3名;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到2.89億臺(不包括智慧型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同比增長35.8%,繼續保持為全球領先的消費級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