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首爾信仰之旅(二):韓國首家監理會教堂貞洞第一教會的珍貴...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平臺

(續:【特稿】首爾信仰之旅(一):楊花津外國傳教士墓園與「一粒麥子死了」的福音)

首爾這座城市的中心位於光化門附近:方圓幾公裡內,保存著古代的景福宮與德壽宮,它們好似北京故宮的地位一般,周圍又坐落著當下韓國最繁華和現代的商業、文化和媒體圈,以及熱鬧的街頭。

徜徉期間,左手傳統、右手現代,兩手卻又交叉在一起,讓傳統和現代這兩個不同時代的風採水乳交融、滴水不漏而相映生輝,共同服務於今天的百姓福祉。

而這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過渡點、或者說歷史貢獻者之一的韓國最古老的教堂、韓國第一家監理會(Methodist,又被譯為衛理公會)教堂貞洞教會(Saemoonan Church)卻鮮為人知。它其實就靜靜得矗立在德壽宮旁,等待有心人探尋它的故事。

2月季,基督徒開始預備迎來復活節,寒意未消春已到。

穿過德壽宮外富有藝術韻味的石牆小路,一幢北美哥德式尖頂的教堂建築亭亭玉立,紅色磚牆映出一團盎然的暖意,門口的綠色招牌上用古樸的漢字隸書寫著「基督教大韓監理會貞洞第一教會」。

這座落成於1897年的百年老教堂在韓國基督教會史、韓國現代文明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是今天韓國重要的國家保護文物,而它和中國也頗有淵源,最初建造它的石磚就從中國運來。


德壽宮外富有藝術韻味的石牆小路


進入基督教大韓監理會貞洞第一教會


貞洞第一教會的外景

艱難的環境中 傳教士來到韓國傳福音建立教會

1885年4月5日,美國監理會的傳教士Henry Gerhard Appenzeller 來到朝鮮,他是最早的幾位到韓國的新教傳教士。1884年最早的長老會傳教士Horace Newton Allen來到朝鮮,1885年和Appenzeller同年來到朝鮮的是另外一位長老會傳教士Horace Underwood。

「來到的這一天是很有意義的一天,他們(這些傳教士)想拯救不認識福音的朝鮮的百姓們。」貞洞第一教會歷史資料室的金幹事如此回憶和評價說。

但其實擺在他和所有傳教士面前的環境並不是能夠讓人可以輕鬆呼吸下去的:一方面,朝鮮的傳統文化認為拜祖宗是很大的德,但為了發展醫療和科技讓宣教士進來;朝鮮皇室只是因為希望藉助西方來抗衡虎視眈眈的日本,所以給予一個非常狹窄的傳教空間,於是傳教士開始在王宮附近比較安全的使館區傳福音建立教會;但非常保守的人們接著編造和散步了各種不利於傳教士的謠言,比如看到照相機的鏡頭說是用小孩子的眼珠做的、把孩子交給傳教士做的學校就是讓孩子被人綁架了....

然而,Appenzeller等飄洋過海而來的傳教士帶著對上帝的信心。他抵達的那天恰好是復活節,他獻上這樣的火熱禱告:「我們復活節時抵達這裡。但願已經復活節這天炸毀了死亡障礙的上帝,今天能夠在這裡打破人們之間的藩籬讓大家彼此連接,並且把他們帶向上帝兒女的光芒與自由之中。」

在最初傳教的基礎上,Appenzeller開始籌建教堂,從美國教會那邊拿來了禮拜堂的建築圖紙,禮拜堂叫做伯特利,從上面俯瞰是一個十字架的形狀,寓意深刻。

當時,古老而落後的朝鮮對如何建造現代西式的建築還沒有多少頭緒,連磚頭和做磚的技術都沒有,於是就從中國進口,再從日本進口而來講臺,「因為那個時候中國和日本的基督教更快發展的,宣教士是先到日本和中國的。」雖然教堂後經過戰爭被毀,但地基的石磚就是當時從中國進口而來的。

教會除了主門之外,兩側還各有兩個門,因為當時還是非常保守的時代,男女授受不親,一側是男人進來的門,一側是女人進來的門。

伯特利禮拜堂1897年10月11日落成,奉獻禮拜於當年的12月26日舉行。

落成時,教會宣講「今日大闢成為爾生救主」,意為」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1)

這就是韓國新教最古老的禮拜堂建成背後的故事。

不久之後,越來越多人過來,禮拜堂已經承載不下,於是教會又把禮拜堂周圍的地方容納進來,俯瞰十字架的建築逐漸成為了一個四方形的建築。

同時,Appenzeller牧師在各處布道建立教會,從首爾到平壤傳福音,並且隨身攜帶兩個很小的聖餐杯,在哪兒都可以給信徒舉行聖餐禮,他是第一個在朝鮮百姓中主持聖餐儀式的傳教士。

Appenzeller牧師還致力於把聖經翻譯為韓語。就是在一次前往南朝鮮的一個港口木浦參加關於聖經翻譯的會議的路上因為撞船事故而喪生大海,真正踐行了他一生的信念: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


傳教士Henry Gerhard Appenzeller


禮拜堂內被細緻的保存著曾經的樂器。


禮拜堂內景。


禮拜堂內景。


禮拜堂的管風琴,這是亞洲第三個管風琴。


從日本進口來的講臺。


教堂最初的磚頭是由中國進口而來。


1976年,韓國監理會紀念傳教100周年建立的紀念塔,左邊是貞洞第一教會的新禮拜堂,老堂作為青年人聚會和紀念場合時使用。

 建立學校醫院培養人才 為韓國現代化打下根基

貞洞第一教會因為是最早的監理會教堂,同時開拓了許多教會,因此被稱為是監理會的「媽媽教會」,也是韓國新教歷史上最重要的教會之一。

但它的歷史地位不僅僅局限於此。「醫療傳教士還在這裡建立了醫院,並且建立了最早的西式學堂...把韓國從非常傳統的改為現代的,帶來韓國本質性的改變,起到韓國現代化轉型的起點位置的作用,是韓國新的文化的起點。」貞洞教會負責講解歷史的同工如此說。

在Appenzeller牧師於1885年4月來到韓國傳福音的同時,他還在8月份開辦了培才學堂培養青年男子。最開始只有2個學生,現在早已發展成為中學、高中和大學。另外一對傳教士夫婦Scranton開展了醫療傳教和婦女教育。

W.B. Scranton開辦了門診。當時給普通朝鮮百姓帶來極大痛苦的一個東西就是傳染病,曾有一天1000人被感染的數據,患病之後家人都害怕被傳染因此離棄他們。傳教士做的「施醫院」拯救了當時很多朝鮮的百姓。

他的妻子Mary開辦了女子學堂,最開始建立時非常不容易,因為當時老百姓不太信任外國人,誤以為孩子要被拐走一樣,所以最開始的孩子很多都是孤兒,加上其他謠言和誤解讓傳教士的工作舉步維艱,但後來慢慢學生多了,大家也看到她們的努力和真誠,後來還得到了當時朝鮮王室的賜名「梨花」,意思是希望這裡的學生像梨花一樣純潔美麗。

培才學堂和梨花學堂培養了韓國第一批的抗日人才,後來也成為韓國獨立後國家建設的重要人才。為韓國獨立做過卓越貢獻的韓國第一任總統李承晚、民族獨立女性運動家柳寬順、詩人金素月等很多近代韓國的重要領袖都是從這些學堂出來的,也是貞洞第一教會的會友。

培才學堂的校訓「欲其大者,當為人役」來自於聖經中耶穌的教導,「你們中誰願意為首,就必做眾人的僕人」,如今它已經成為中、高和大學,梨花學堂也已經成為韓國最有名的梨花女子大學。

 

在培才學堂的遺址上,後人修建了紀念館,裡面還保留了最初學生上課用的板凳桌椅,也紀念著Appenzeller一家人的服事對於現代韓國的深遠意義。

 

不僅如此,這個教堂也與韓國抗日的民族獨立運動也做出過卓越貢獻。日本侵略朝鮮時,韓國獨立運動的的33個代表其中2個是貞洞教會的牧師,這些代表們在牧師的家中聚集,為韓國的獨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貞洞教會禮拜堂的管風琴也頗有故事。這個管風琴是1918年從美國專門運來的,是亞洲繼中國和日本後第三個有管風琴的國家。外面看是管風琴,其實裡面打開有個通風管可以進去,在抗日過程中朝鮮民族獨立人士就是在這裡躲過了日本人的眼目,用手寫了呼籲獨立的資料。


培才學堂紀念館上寫著的校訓「欲其大者,當為人役」


培才學堂紀念館。


還原的當年教室模樣,旁邊以卡通形式介紹著當年傳教士Appenzeller建立培才學堂的歷史和對今天的啟示。


培才學堂的發展歷史。


培才學堂培養出來的傑出人才,紀念館儲存著當年培才和梨花學堂畢業的每位學生的名字。


傳教士Appenzeller和Noble家族的紀念館,他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福音事業。


培才學堂當初的書桌和板凳。

貞洞第一教會歷史上的多個第一

監理會貞洞第一教會這裡有過韓國歷史上多個第一的記錄。

這裡舉行過韓國第一次的聖餐禮,在1885年10月11日,由Appenzeller牧師主領。

貞洞教會建設的伯特利禮堂韓國第一間維多時代時代風格的哥德式紅磚建築物。

這裡成立了韓國監理會第一個女子俱樂部:貞洞女子救援會。

這裡是韓國第一個管風琴之地。

這裡舉行過韓國最早的一些基督教婚禮。介紹教會歷史的金幹事幽默得回憶說,當時雖然朝鮮是很保守的環境,男女授受不親,即使做禮拜時也不得不是一邊門是培才學堂的男學生進來,一邊門是梨花學堂的女學生進來,但有意思的是,最後這兩個學堂裡面出來的學生結成的夫妻很多,牧師也做過聯合的結婚儀式。

韓國最早的神學家也出身於這裡,就是接替Appenzeller主任牧師之位的Choi Byung Hun,他也是韓國最早的本土牧師。他寫了多本重要的設神學書籍,並藉著宗教對話帶領許多本土人成為基督徒。


教會歷史資料室的同工介紹教會歷史。


這裡舉行過韓國歷史上第一次的聖餐。


這裡舉行過韓國最早的一些基督教婚禮。


韓國第一位神學家、韓國第一位本土牧師Choi Byung Hun


已經100多年的貞洞第一教會的老堂目前仍在使用,它是韓國教會和韓國近代歷史的活化石。

基督時報稿件,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016復活節特獻:首爾——「聖潔的城」信仰之旅盛大開團!

今年復活節,我們誠邀您,一同踏上一場特別的信仰體驗之旅:

——聆聽上帝的聲音,體驗不一樣的「韓流」~~

浮華之中,帶上我們的信仰
走近古樸肅穆的楊花津外國傳教士墓園和殉教地,
探訪傳教士在韓國建立的第一間新教教會的歷史,
感受多家超大型教會與數千人共同的敬拜與讚美,
探尋「韓流」中那些基督徒明星真實的信仰見證

.......

出團時間:
3月24日-28日
3月31日-4月4日

報名諮詢:
電話:15313767581
微信:enhui08

欲了解詳情可按此:復活節信仰之旅


相關焦點

  • 韓國深受中華文明影響,怎麼現在變成了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
    有上百年歷史的韓國貞洞第一教會從文化角度來看,韓國文化最受中華文化影響,而中國主要對佛教有所研究。這不得不讓我們拋出這個疑問。而今天,筆者將為大家分析這個問題,下面是幾點原因:第一,與美國的盟友關係。年齡並不大的韓國,自然而然想擺脫這種可能被同化的危險,避免去選擇佛教。為了迎合世界新潮流,趕上以西方國家為首的全球化火車,選擇基督教這個龐大的文明體系就成為了韓國的決定。地處東亞與歐洲相隔甚遠,也能避免韓國在文化上被同化。韓國希望通過信仰基督教加強對民眾的精神管理,也希望依靠這個信仰,增加民眾對國家的歸屬感。
  • 韓國基督教監理會劃定全能神教等9個團體為異端
    韓國《國民日報》11月2日報導,10月30日至31日,韓國基督教監理會在首爾江南區光臨教會召開了第31次大會,會議主題為「今天的革新、明天的希望」。大會決定將9個團體劃定為異端,其中包括在中國臭名昭著的邪教全能神。
  • 韓國天主教會暫停所有彌撒,首爾一大型教會牧師確診引發擔憂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韓國天主教會16個教區全部即日起暫停彌撒。這在韓國天主教會236年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天主教主教會議26日消息,截至前一天,全國16個教區中14個已停止彌散,當天濟州和原州教區也決定停止。
  • 韓國因神秘教會疫情擴散 基督宗教何以在韓紮根?
    李承晚得以當選完全有賴美國人支持,他在獨立運動期間長期流亡海外,在韓國國內威信與影響力有限。因此,上任後的李承晚急需贏得韓國各界支持,身為監理會基督徒的他,很自然想到通過新教會動員信徒增加自己的支持度。因而他公開提出「儒教、佛教等宗教團體如此活躍,基督教態度如此消極令人無法理解,希望基督教表現得比『三·一』運動時還要活躍!」
  • 遍布首爾的十字架:基督教是怎樣徵服韓國的?
    答案很可能是韓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都能遇到來自韓國的傳教者。韓國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兩萬多名傳教士,甚至滲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約旦這類伊斯蘭教國家。傳教積極,是因為信教熱烈。1940年代,還只有2%的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到2014年,已有30%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已成為韓國的第一宗教。
  • 獨家|韓國:一座教堂背後,疫情如何擴散的?
    (2019年4月「新天地教」大邱教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首爾部分教堂,如亞洲最大基督教堂矣島純福音教堂等,已停止線下禮拜,全部轉為線上禮拜。(「新天地教」大邱教會)教會內的大規模傳染風險「新天地教」大邱教堂大樓共9層,每層大約能容納500人做禮拜,且不像普通教會是坐在椅子上禮拜,他們大多數是由信徒們在地上密集貼在一起做禮拜;此外,大邱教堂的結構是緊密的左右列隊做禮拜,
  • 超級傳播事件拋之腦後了?抗疫關鍵時刻,韓國教堂繼續進行禮拜
    據韓國檢疫部門稱,韓國17日報告了84例新的COVID-19病例,使總數達到8320例,這也標誌著新增數字連續第三天低於100例。根據最近的數據,首都地區的許多新感染病例涉及位於首爾南部的一個社區教堂(the River of Grace Community Church)。
  • 讓韓國亮起疫情紅燈的,為何是「新天地教會」?
    更令人擔憂的是,從20日開始,以新天地教會為原點,韓國的疫情正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新增的病例不再局限於大邱和慶北地區,而是朝著慶南、忠北、光州、首爾、釜山、京畿、世宗、蔚山、江原道等地擴散開來,與該教會有關的病例現已覆蓋韓國過半行政區,就連軍隊也未能倖免。韓國已於23日將新冠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嚴重」。
  • 特稿丨危險的控制:起底韓國疫情風暴眼新天地教會
    張帆告訴澎湃新聞,「如果我是這名患病的信徒,我的第一反應會是先向我的上級匯報,聽從教會的指導和安排,而絕對不會聽任何人的建議,包括父母、官員。因為最重要的是先保護教會的安全。」新天地教會後來發表聲明稱,上述個別人士發出的信息並不代表其官方政策,並且已對發出信息的人進行了紀律處分。
  • 韓國再現聚集感染 首爾教會相關感染病例升至16人
    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消息稱,截至當地時間27日0時,韓國較前一天0時新增51例新冠確診病例。其中,與首爾一處教會聚集感染相關病例人數佔9人。目前在首爾,該教會聚集感染人數已升至16人。
  • 警惕:韓國新天地曾在武漢潛伏教堂並建QQ群拉人入教
    據「真道」推斷,因韓國新天地與武漢的密切來往,雖現在暫不能確定具體是哪一個人將病毒傳染給了31號,但也可以證明是新天地的成員從武漢將病毒帶到了韓國。 據悉,每年年初新天地都會在韓國首爾總部開總結大會,並且有中國各地的很多新天地高層前往參會。「真道」根據新天地受害者提供的信息判斷:新天地海外信徒中從武漢入境韓國的1人,極有可能是武漢新天地的頭目崔英權(或稱崔永權)。
  • 基督宗教何以在韓國社會紮根?
    李承晚得以當選完全有賴美國人支持,他在獨立運動期間長期流亡海外,在韓國國內威信與影響力有限。因此,上任後的李承晚急需贏得韓國各界支持,身為監理會基督徒的他,很自然想到通過新教會動員信徒增加自己的支持度。因而他公開提出「儒教、佛教等宗教團體如此活躍,基督教態度如此消極令人無法理解,希望基督教表現得比『三·一』運動時還要活躍!」
  • 韓國放鬆部分限制措施 大型教堂重新開放
    中新網4月26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韓國大型教堂26日重新開放,要求禮拜者保持距離並戴上口罩。此前,政府放鬆了對宗教聚會的限制。首爾最大的教堂之一Onnuri教堂要求會員在禮拜前在網上註冊,並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以保持距離。
  • 起底惹眾怒的韓國新天地教會:集洗腦斂財為一身,拉學生團體,借...
    3月11日,韓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反彈,首爾一處呼叫中心出現大規模聚集性感染,在該中心辦公樓內,又查出有多名新天地教會信徒。新天地還給韓國留下多少隱患?目前還是未解之謎。據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介紹,韓戰結束後,韓國受基督教影響很深,本土的一些宗教和外來基督教結合後產生很多新的宗教。韓國社會對什麼是邪教、什麼是正統教派一直都存在爭議。實際上,2014年10月,韓國基督教監理會第31次大會就已認定新天地是打著基督教幌子的邪教。
  • 韓聯社:由於韓國首爾一個教堂發生聚集性感染,韓國新增新冠肺炎...
    2020-06-27 17:09:35來源:FX168 韓聯社:由於韓國首爾一個教堂發生聚集性感染,韓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反彈至50例以上。
  • 韓國首爾一教會違反防疫令集體禮拜 市政府:將採取法律措施
    Sarang Jeil教會前的信徒和首爾警方(韓聯社)【海外網4月3日|戰疫全時區】據韓聯社3日報導,首爾市政府當天表示,該市城北區的一家教會違反防疫令舉行集會,將對其採取法律措施。報導稱,首爾市政府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計劃起訴Sarang Jeil教會負責組織集體禮拜的2名牧師和參加禮拜人員。該教會曾於3月22日違反防疫令舉行集體禮拜,首爾市政府發覺後禁止其舉辦任何大型活動。
  • 聖金大建神父誕辰200周年,韓國教會出版其信函
    韓國在慶祝聖金大建神父誕辰200周年的機會上,該國教會史研究所修訂出版了這位聖人的書信。(梵蒂岡新聞網)韓國教會史研究所在聖金大建神父(Andrew Kim Taegon)誕辰200周年禧年的機會上,出版了這位聖人的信函。
  • 旅美藝術家吉麟個展「黑水"於韓國首爾開幕
    旅美藝術家吉麟個展「黑水"於韓國首爾開幕 2020-11-12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啟幕
    12月8日,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通過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打響「天下龍泉」城市品牌。為推動青瓷文化加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向人心,今年,龍泉正式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啟動儀式以線上的方式進行。
  • 韓國疫情告急 主要感染病例與「新天地教會」有關 警方突襲搜查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今天(26日)通報,截至今天上午9時,韓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1146例,新增確診169例,新增病例中有134例來自大邱地區。韓國官方通報的數據顯示,在昨天確診的893例病例中,有501例都與新天地大邱教會有關。韓國對策本部部長鄭銀敬25日也表示,大邱市感染病例主要與「新天地教會」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