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年輕人對生活越發迷茫,為引導他們在後疫情時代站穩腳,向遠處繼續前行, 12月6日,自如Z-SPACE邀請跳海酒館創始人梁優,為大家講述一位酷愛美酒的青年,如何在疫情艱難時期成功運營一家酒館,打造一片屬於城市青年的精神烏託邦,在搖擺人生中找到最適合的生活節奏。
據了解,疫情期間自如曾與跳海酒館合作,策劃一場「搖搖擺擺」雲酒館線上直播,幫助宅家許久的年輕人,找到自我調節與緩解焦慮的出口,而本次第六屆自如生活節以「張弛有度,是我態度」為主題,進一步鼓勵年輕人勇敢選擇自己的人生賽道和進度條,選擇「我要的自己」,過上更加張弛自如的生活。
一個精釀啤酒青年的創業史
作為一名美酒愛好者,梁優在大學期間便開始接觸啤酒精釀,平時沒事也喜歡與好友聚在一起喝酒,享受年輕人式的夜生活。久而久之,對精神文化有所需求的他,在自家合租屋開起了家庭式「二狗酒館」,在小範圍內扎啤酒、看電影、演搖滾樂、友人聚會,這便是跳海酒館的雛形起源。
2019年夏天,隨著酒館客人增多,梁優決定擴大規模,在北京一條胡同裡租下店面,正式營業跳海酒館。「跳海這個行為,只有年輕人才會這樣做,他們不計後果去反叛世俗,屬於比較朋克的精神內涵,」談到為何取名「跳海」時,梁優分享了在北京後海的有趣經歷,也希望藉此之名,鼓勵年輕人在精神層面上勇敢跳進生活與理想之海。
「像是寫了好多年的書,終於要完稿了,經營跳海1.0是一次不考慮定價,儘量寫好每一個字的創作。」在實體店之前,梁優已經有許多網際網路創業經歷,經年累月積累之下,表達欲極高的他,像一位作家那樣,希望將跳海酒館做到理想狀態,做成個人的極致表達。然而,商業模式欠缺使得酒館再次關閉。
對美酒與小店的渴望,讓他很快又走上酒館創業之旅,這一次他開始探尋更具商業化的經營模式。與咖啡品牌合作、舉辦各種青年活動、規範的操作流程等讓酒館逐漸熱鬧起來,也引來投資者的支持,自此走上創業的正軌。
在疫情之下站住腳與走更遠
疫情期間,實體店面臨顧客少、關門停業等難題,跳海酒館也不例外。然而,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梁優底氣十足,他通過直播的方式為觀眾介紹酒文化,吸引消費者目光,訂單也源源不斷。除此之外,熱愛與好友暢聊的他,打造跳海雲吧檯系列活動,在線上帶著一眾粉絲喝酒、聊天、教人做飯、分享故事,在儀式感中互相陪伴,溫暖不少被寒冬包裹的心靈。
隨著疫情解封,跳海酒館在北京後海正式擁有第一家獨立店鋪,也走上了商業化之路。此後,梁優以半直營的方式,在不同城市開設分店,結合當地文化經營酒館,線上也覆蓋多個媒體渠道,與全國各地粉絲分享故事,衍生出更多粉絲社群,也逐漸推出自己的產品。此外,拍攝創意宣傳照、視頻,策劃青年文化活動,與其他品牌合作等也讓跳海酒館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時候是危機,有時候也是機遇。」正如梁優所說,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有時能夠快速反應與抓準時機很重要。跳海酒館亦是在這樣的艱難時期,做大了酒館的生意和規模,創造令人驚喜的成功。
青年烏託邦裡的快慢人生
分享會上,梁優也講述了許多跳海友人的故事。比如,白天在快節奏中做著媒體銷售,夜晚轉變成球賽解說,在跳海酒館與大家一起看球;白天忙於設計海報,晚上背上相機記錄生活,在跳海舉辦了第一個攝影展;奔波於客戶之間的保險銷售,周末會在酒館來一場吉他演出。如他所述,跳海酒館的會客廳,就像是一個城市青年烏託邦,不斷上演著每一位跳海粉絲的人生之事。
「讓我最開心的是,人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因為跳海不是一個純粹交付關係,而是年輕人的據點,它是多元化的,進門就是自己人。」對梁優而言,這次創業不止於探尋商業化和快速反應,也是人們在不同生活狀態中轉換身份的體驗,是一個城市青年能夠在自由與溫情中,尋得另一種生活節奏的家。
「在北京,我們很多時候只是聊天、喝酒,就能度過一晚上,因為有太多的情感需要訴說與碰撞。」正如梁優所說,大城市裡的青年人時常面臨著快節奏的壓力,個性和情感需要釋放,一家跳海這樣的小酒館,一場自如第六屆生活節的人文活動,亦或是一個無界生活空間,都會是一次放慢腳步生活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