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外國語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開學返校的日子。當天,四年級學生背戴各類花式「一米翅膀」到學校。對此,該校校長表示,學校組織這一活動,是希望孩子們通過「變廢為寶」製作「翅膀」的實踐,感受防疫的安全距離,並內化成意識和行動。
太原市杏花嶺區外國語小學四年級學生背戴「一米翅膀」 受訪者 供圖
太原市杏花嶺區外國語小學四年級近200名學生開學當天背戴的「一米翅膀」形狀各異,還都畫有五顏六色的畫,大多數學生的「翅膀」上還寫有「因為愛你,保持一米」的字樣。
太原市杏花嶺區外國語小學校長趙改玲5月19日晚告訴澎湃新聞學校接到學生返校通知時,就商定讓家長帶學生開展「變廢為寶」的手工活動,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製作出一個長約一米的「翅膀」,學生在開學當天戴著到學校。
趙改玲介紹,對於這種形式,學生們都感到很新穎,「因為愛你,保持一米」的字樣並非學校的要求,而是一名學生有了這一想法後,在交流群裡告訴了其他學生,很多學生都在「翅膀」上寫了這句話。
開學當天上午,學校組織學生們在操場上展示各自的手工「翅膀」,並舉行了「致敬白衣天使」的防疫教育。
「我們主要是想讓學生在製作中感受一米的安全距離,讓他們形成防疫的意識。」趙改玲坦言,因為疫情,學生們在家休息了4個多月,突然來到學校,各類活動要在防疫前提下開展,學生們會不適應,需要從心理和行動上進行過渡。該校之所以提前讓學生做「一米翅膀」,就是想讓學生通過手工製作的過程,認知到安全距離,並內化成日常的狀態,「即便不帶『翅膀』,也能自覺的和同學老師保持一米距離。」
趙改玲透露,四年級學生年齡尚小,老師們擔心他們對一米距離感知不深,所以開展了這一活動,而五、六年級的學生,年齡大一些,適應能力強些,因而沒有參與此次活動。該校正在與一至三年級的家長們溝通,在「一米翅膀」活動的基礎上做進一步改善,讓低年級的學生也參與進來。
趙改玲表示,除了花式「翅膀」的措施,學校還提前協調好各班學生到校門口的時間,要求各個班級學生錯峰入校。學校還在學生通道上設置好「一米圓點」,讓學生們時刻保持好距離。此外,學生從校門口到教室內入座,要先後進行兩次手部清洗和測體溫的程序。
公開報導顯示,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一米及以上」被稱為「安全距離」,許多飯店、學校、劇院等均要求人員保持一米及以上距離。此前,浙江杭州某小學開學時,學校也曾組織學生製作「一米帽」,提醒學生保持距離。
來源:中國青年網青小小、澎湃新聞
留言爆料
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反映學生呼聲,回應青年訴求,報導校園故事,傳播教育好聲音,中青網教育在行動!合作電話:010-6409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