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校生!
俗話說:三分報,七分考。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孩子開始關注志願填報。
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事,除非985、211大學裡的學生考研,大家覺得理所當然,然後其它的學生考上碩士,會有人嘲諷:「考上也沒用,找工作都看第一學歷;研究生太好考了,沒什麼含金量」這種話。說這些話的人三人成虎,謊言說多了就成了真理,於是很多人就信了,內心當然也就多了一份恐慌,感覺孩子高考如果考不到一流大學這輩子就完了,怎麼努力也沒用。
真的是這樣嗎?那到底該怎麼看待這種事情呢?這件事呢,雲老師不但要細說,還要具體分析。
作為家長和考生一定要理性看待,不要聽風就是雨
1、承認第一學歷歧視的情況是存在的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雲老師這麼說就是承認了這個事實。當然不是,不過是有人把個例誇大了,特殊化了而已。如果說它不存在,但還真有個別存在的,如果不理性看待,就特別能迷惑一部分人,甚至會耽誤別人,所以這就是讓大家用理性心態看待問題的原因。
事實上,一定會有極少數單位招聘時比較看重第一學歷,甚至要求本科、碩士、博士都要是985、211院校畢業。有部分985、211學校招聘教師時就比較看重。其實,我們還有很多機會,沒必要在這上面糾結,第一學歷有要求的公司很少,但第一學歷不好通過考研翻身的例子卻比比皆是。
2、這是一種特別容易犯的錯誤思維方式
大部分人在思考事情時總下意識喜歡和別人比較。所以,不知不覺走向牛角尖,不知不覺偏離了問題本身。尤其是三本類院校學生在考慮深造時總會下意識想,我本科學歷不好,報考的院校會不會歧視我?考上後會不會不如那些好學校的學生?到底還考不考?他們的想法就是典型的思維誤區。
雲老師想告訴大家,我們努力的意義並不是和別人攀比,而是讓自己進步!只要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進步了就是最大的收穫。這個世界上,你身邊總有人是比你強,如果我們一直和別人比,我們就永遠處於失敗之中。
有人說和別人比才會讓自己進步,是的,這句話沒有錯,但如果我們的心態這麼積極的話,那我們也不會有這麼多糾結了,大家說對嗎?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三本的學生,他只能找月薪3000的工作,還得被挑來挑去,千辛萬苦才找到一個,還整天擔心失業。如果你是三本學生,但是你擁有985或者211院校,哪怕只是一本碩士,那你找工作相對就比較容易,隨便都找到月薪6000的工作,自己還可以挑來挑去,幹的不開心了考個博士,讀個博士後,會發現更廣闊的天地,有更多可能。
大家要知道,同一個學校,考取研究生確實比高考難。關於研究生含金量高不高的問題,我想說如果我們轉個彎想想,含金量再低也比三本二本一本畢業生含金量高。
除了個別特別好的單位,大多數單位,基本不會管你本科階段是什麼。而且,現在招生批次都合併了,一張閃閃發光的研究生畢業證能讓你脫胎換骨洗白本科,從而逆襲人生,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不過雲老師在這裡給大家說,不是說一定是讓所有人都去考研,因為要看你適不適,但是,最終決定還得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