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人大代表,這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意味著要擔負起神聖的使命。」黎明說。
黎明,男,蒙古族,現年51歲,中共黨員,巴彥淖爾市蒙醫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養生保健分會理事等。自2018年當選市第四屆人大代表以來,他認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和義務,經常深入基層調研,為民族醫藥事業發聲,為政府分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名人大代表的風採。
為民族醫藥事業發聲
作為醫療衛生系統選出的市人大代表,黎明重點圍繞服務人民群眾健康就醫需求,多次深入偏遠邊境蘇木衛生院調研走訪,廣泛聽取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心聲。當發現偏遠邊境蘇木衛生院條件艱苦,服務半徑大、工作任務重,醫護人員少,難以留住人才的情況後,他撰寫調研報告、提出對策措施,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2018年以來,他先後提出了《關於加強基層蒙醫藥人才建設的建議》《關於加大投入,全面改善農村牧區衛生院環境的建議》《關於引進蒙醫人才的建議》《關於加大投入,提高蒙醫在社區和衛生室的比重的建議》《關於創新方法,加快蒙醫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等多個建議,這些建議在後來我市出臺的加強蒙醫藥事業發展相關措施中均有所體現。
情系邊境牧民健康
邊境牧區交通不便,缺醫少藥,很多牧民有點兒小病小痛都不重視。一些牧民小病慢慢轉成大病,往往花光了積蓄還不能解決問題。
「邊境牧民為祖國邊疆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保障他們的健康。」黎明說。
2017年,黎明按照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要求,由市蒙醫醫院牽頭,以各旗縣蒙醫、蒙中醫醫療機構以及部分鄉鎮蘇木衛生院為主,組建了巴彥淖爾市蒙醫醫院聯盟。醫院聯盟通過醫聯體建設,做到資源整合、技術共享,促進城市公立醫院專家下沉到基層,為基層群眾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實現雙向轉診,著力解決牧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2019年,在黎明的推動下,市蒙醫醫院在烏拉特後旗和烏拉特中旗偏遠牧區衛生院分別建立了1所蒙醫館,並定期組織市蒙醫醫院醫療專家團隊到蒙醫館坐診,為當地牧民診療和普及健康知識,並對當地蒙醫館醫生進行技術指導、培訓,讓蒙醫藥診療向偏遠牧區延伸,使更多的群眾了解蒙醫藥、使用蒙醫藥,為邊境牧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基本醫療服務。
抗擊疫情顯擔當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黎明視疫情如命令,忘我工作,始終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充分展現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他從正月初一就開始緊張而忙碌地展開工作,迅速組織制定了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預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醫療救治專家組、醫院感染控制與疫情報告組等7個工作組,僅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按照功能要求建起了發熱門診,全方位應對疫情。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他深入醫院防疫一線督促指導防控工作,完善和規範相關管控措施。在發現醫院發熱門診設置不規範,需要進一步完善後,他立即組織召開黨委會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並在向有關部門申報審批的同時著手整改工作,5天之內便完成了發熱門診整體改造工程。改造後的發熱門診,不但達到了「三區兩通道」的要求,而且實現了雙區診療功能,有效解決了醫護人員防護安全和患者正常就醫安全問題。與此同時,黎明帶領院內專家查閱大量蒙醫古籍、經方,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綜合疫情特點,制定出預防新冠肺炎的蒙醫預防和治療方案,並整理傳統方及驗方,積極向自治區藥監部門申報註冊,其中5種方劑迅速得到備案通過審批並投入臨床使用。在不影響臨床使用的情況下,醫院還將這些蒙藥製劑及香包贈予本院臨床工作人員及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務、疾控、監督、媒體、社區工作人員,受到一線人員的好評。(記者 王羽南)
【來源:巴彥淖爾市政府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