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的人越多,就越喜歡狗。」
這句話是出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戲劇作家蕭伯納。
蕭伯納
蕭伯納在今時依舊稱得上是一位辛辣的「段子手」。
然而,我們國內和蕭伯納相提並論的人,只能是我們的「懟人型」作家代表--魯迅。
魯迅先生可謂是民國第一毒舌,被他懟過的人,可以繞地球三周。
胡適、林語堂、周作人、徐志摩、馬寅初、梁實秋、章士釗、郭沫若等文化大咖都被魯迅先生懟過。
魯迅先生如果生活在現在,那是隨便一句話就能上熱搜,隨便一篇文的閱讀量保證10萬+。
他給文章起的標題,比我們苦思冥想的那些逗多了,比如《人心很古》《一思而行》,總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還有篇文章叫《論「他媽的!」》,光看標題就想笑。
當然,真實的魯迅是十分有趣的。
章衣萍的太太回憶,有次她和朋友去找魯迅玩,瞧見他正在往家走,就隔著馬路喊他。魯迅一直沒聽見,大家就攆到他家門口,說:「嘿!對著你喊好多聲了呢!」
結果魯迅回答:「噢!噢!噢!噢!噢!」別人納悶,問他幹嗎連續說這麼多「噢」,魯迅笑著說:「你不是叫了我好多聲嗎?那我得還給你啊。」
陳丹青說:「一個憤怒的人同時很睿智,一個批判者同時心裡在發笑,那麼他的憤怒、他的批判,便是漂亮的文學。
說一個笑話就能講一個道理,這種境界只有魯迅才有。
懟天懟地的魯迅,其實有很多語錄放到今天也是非常實用的:
懟開會時間長的老闆!
魯迅:「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懟要求多、還不聽勸的甲方!
魯迅:「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
懟不求上進的兄弟/閨蜜!
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懟讓人忍無可忍的熊孩子!
魯迅:「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懟其他公眾號……
魯迅:「我所佩服諸公的只有一點,就是這種東西也居然會有發表的勇氣」聽下來,是不是覺得這些懟人的話,特別實用且靠譜。
當然,正經起來的魯迅也特別一針見血:
1、「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2、「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魯迅石像
3、.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5、猛獸永遠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這些話深刻又敢於揭示社會現狀,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這可能是魯迅先生沒想到的。
其實,魯迅先生的名言何止千句。 鐵骨錚錚下,亦有柔情萬種。在家期間,我靜下心來讀完書房裡的魯迅作品集《魯迅經典》,才發現自己是挖掘了一個寶庫。
回憶起年少時,認為魯迅還是無數我們中學生的「噩夢」,還編句話說,「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因為想起魯迅,就想起了「閱讀並背誦全文」的字樣。
現在忽然拿起魯迅先生的文章作品,細細品讀,才發現魯迅先生的文章作品很有深度,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文學大家評價《魯迅經典》: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
夏衍說:「魯迅幽默得要命。」
陳丹青說:「魯迅先生是百年來中國第一好玩的人。」
魯迅,還沒有過時,還是值得讀一讀的。
我想這也正是魯迅文字的真正魅力所在。時代雖然在變化,但是亙古不變的人性永遠是不變的。魯迅對人性與社會的思考與覺察,也還能讓我們受益。
正如魯迅在《阿Q正傳》的序中寫的:
「我雖然竭力想摸索人們的魂靈,但是總自憾有些隔膜。在將來,圍在高牆裡面的一切人眾,該會自己覺醒,走出,都來開口的罷,而現在還少見,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覺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出,作為在我的眼裡所經過的中國的人生。」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我們,理應覺醒與走出,為社會和自己開口發言,不做沉默的大多數;並在看懂社會與人性之後,活出真實的自我,追求逍遙與自在。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或收藏魯迅的一些經典雜文集或小說集,那麼我推薦下面這個《魯迅全集10冊精品套裝》給你,共10本,原價198元,小店優惠價99元,每本才9.9元,還包郵到家。一兩包煙錢,就可以收藏一代大家魯迅的經典雜文集和小說集。
包含《阿Q正傳》+《孔乙己》+《狂人日記》+《故事新編》+《吶喊》+《彷徨》+《朝花夕拾》+《故鄉》+《野草》+《祝福》,共10本。可以說每本都是經典,自己看完擺著收藏、留給孩子、送給好友都挺好,喜歡的朋友點擊下面橫條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