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單口喜劇、單口相聲、評書、落語的區別

2020-12-03 鹹魚吐槽館

上周結束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可以說是2020最火的一檔網絡綜藝,不光是平均每期一點五億的播放量,以及每期都有選手上熱搜。

更重要的是在國產喜劇界集體低迷的時期,一群年輕的生力軍走入大眾視野,而且都擁有不俗的創作能力,以及個個都有抓人的看點,這無疑給國產喜劇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且經過這一輪熱度之後,很多年輕人對於「脫口秀」行業充滿了探索欲望,對於線下的單口喜劇市場也有很好的帶動作用。

其實脫口秀是talk show的音譯,但李誕王建國們表演的,並不是talk show,而是stand-up comedy(單口站立喜劇)。

talk show通常是指訪談類或者聊天類節目,比如魯豫有約這種,鏘鏘三人行和圓桌派也算。

stand-up comedy(單口站立喜劇)在美國非常流行,笑果文化和線下開放麥都是這種形勢,表演形式就是講段子,既可以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創作表演,也可以天馬行空的講碎包袱,是一種基本上沒有門檻,長著嘴就能說的語言藝術。

懂王以前也表演過單口喜劇,以至於他當總統後還那麼愛搞笑,把美國和世界弄得一團糟。

香港黃子華的棟篤笑,周立波的海派清口都屬於單口喜劇,另外德雲社現在很多青年相聲演員的表演,其實也屬於單口喜劇,因為就是碎包袱一通扔,既沒有結構也沒有框架,除了大褂之外跟相聲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而單口相聲跟單口喜劇既有相似之處,又又很明顯的區別。

單口相聲必須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要有人物有情節有起承轉合,也需要三翻四抖。篇幅其實並沒有限制,大部分單口相聲都是小笑話,比如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兒》。也有十幾分鐘的中篇故事,比如馬志明的《糾紛》,雖然我們更熟悉的是謝天順捧哏版,但少馬爺偶爾也會用來演單口。

傳統的單口相聲有八大棍,《君臣鬥》、《馬壽出世》、《宋金剛押寶》、《解學士》、《康熙私訪月明樓》、《碩二爺》、《張廣泰》、《九頭案》。這些是評書藝人摘給相聲演員的片段,沒頭沒尾也沒有結局。還有就是《三言二拍》系列,郭德綱改成了《今古奇觀》,這些故事其實也可以說成評書,但老郭說的就只能是單口,原因後面會補充。

而評書跟單口相聲相比,規矩就多得多了。評書春典裡面叫使短傢伙,說書人叫團柴的,全稱是說評書,就是既有講述,又有評論。

評書跟單口相聲最大的區別,就是絕對禁止互動,說書人只要一坐定(或者站定),就必須入活說書。像郭德綱那樣先跟觀眾扯會兒閒白,逗逗悶子,然後再一首定場詩入活的情況,說評書是絕對禁止的,而且觀眾也禁止搭茬,就算見到長輩在臺下,也絕對不能搭話或者問候,否則就是壞規矩。

所以郭德綱雖然說他說的就是評書,實際上說評書的肯定不會承認,更重要的是郭德綱並沒有評書門戶,他拜金文聲是西河門,在說書人看來西門人就算不唱光說,也只能算大鼓白,不能算是說評書。

除此之外,日本其實也有單口喜劇,叫落語。形式更加接近於單口相聲,但演員是跪著表演,既可以是小笑話,也可以是一個短篇故事。落語的道具只有扇子和手絹,比單口相聲少一個醒木。

在各種單口幽默表演中,評書門規矩最多,門檻也比較高。落語門檻很高,但形式相對輕鬆,受眾也比漫才少得多。單口相聲最考相聲演員的功夫,演完容易演出彩極難,而且一不小心就要演成單口喜劇(郭德綱的坑王就有點這個味道)。而單口喜劇基本上沒有門檻,只要你能逗笑觀眾,無論怎麼演都行。

相關焦點

  • 單口相聲起源於中國,對口相聲來自於生活,這就是日本相聲
    話說在1980年,侯寶林先生曾經受日本方面邀請赴日訪問,在日本他受到很多學者和教授的熱情接待,歡迎人群中還有一些人明顯不同於學者,他們對侯寶林更是格外熱情,因為在他們眼裡侯寶林算是同行,這些人就是日本的落語和漫才藝人。侯寶林在日本期間和日本同行討論過日本落語和單口相聲,漫才和對口相聲的區別和共同之處,基本上大家都認可雙方是同行的關係。
  • 中式"脫口秀"大火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其實,國內所謂的「脫口秀」節目中「金句頻出」的單人表演在歐美通常被叫做「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而真正的「脫口秀」名為「talk show」,相當於談話節目。  但不論是脫口秀還是單口喜劇,它們都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脫口秀」最先起源於廣播裡的觀眾互動,後來電視的普及才讓它登上熒幕;單口喜劇在西班牙的發展也和電視節目息息相關。
  • 中國式「脫口秀」大火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但不論是脫口秀還是單口喜劇,它們都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脫口秀」最先起源於廣播裡的觀眾互動,後來電視的普及才讓它登上熒幕;單口喜劇在西班牙的發展也和電視節目息息相關。在巴西,喜劇俱樂部的出現則為這一新型喜劇形式的引入貢獻了力量。
  • 綜藝形式的「脫口秀」/「單口喜劇」:一種廣場景觀修辭術
    我記得我當時的老師非常直接地就翻譯成了「單口相聲」,大家立刻就醍醐灌頂,課程順利地進行下去。比利·克裡斯託可是單口喜劇真的就是單口相聲嗎?當時並沒有太多人知道。《東方夜譚》是一個註腳,它意味著「單口喜劇」在中國大陸最主流的傳播路徑,是綜藝節目而非劇場;而也因為「單口喜劇」在大陸一開始就與電視綜藝節目之間糾纏不清,以至於「Talk Show」(脫口秀)這一更寬泛的、更貼近綜藝形式的名詞,取代了「單口喜劇」成為這一表演形式的代稱。
  • 單口喜劇、厭女文化與「大家保護的人」
    在這場圍繞著楊笠這個符號人物和性別議題展開的討論中,脫口秀本身的定義也成為討論的熱點之一,一條熱門評論稱「楊笠的脫口秀真的創作了新流派,在臺上只完成50%,剩下50%由臺下的人現身演繹」,這個熱評令人感到一絲絲尷尬——從2017年《吐槽大會》開始,stand-up comedy已經在中國走過了三個年頭,在觀眾的認識中依然沒有形成「單口喜劇」的概念,在中國大陸語境裡仍然和「脫口秀」概念混同,且被大眾視為同一種喜劇表演形式
  • 歌舞伎町夏洛克·福爾摩斯帶你用日本單口相聲:落語來探尋真相
    落語,類似於我國的單口相聲,是日本的一種傳統曲藝。作為面向平民百姓的逗笑藝術形式,江戶時代(1603~1868年),各種各樣的人據說都可以來表演,不過現在則多是由專業的落語演員表演的。在形式上,落語大致可分為「江戶落語」(關東)和「上方落語」(關西)兩大流派。共同特點是在最後抖出一個笑料「包袱」來結束段子。
  • 中國式脫口秀大火 喜劇演員正試圖重新定義「有趣」
    但不論是脫口秀還是單口喜劇,它們都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脫口秀」最先起源於廣播裡的觀眾互動,後來電視的普及才讓它登上熒幕;單口喜劇在西班牙的發展也和電視節目息息相關。在巴西,喜劇俱樂部的出現則為這一新型喜劇形式的引入貢獻了力量。
  • 相聲和脫口秀的關係到底是什麼?閻鶴祥、龐博邀你共同探討
    相聲和脫口秀的關係到底是什麼?相聲有捧哏逗哏,脫口秀單打獨鬥;相聲是傳統,尋求被更多新一代觀眾接納,脫口秀是舶來品,受眾年輕,但也尚需技藝磨鍊。GQ Focus將邀請德雲社相聲演員閻鶴祥,與笑果脫口秀演員龐博一起聊聊相聲與脫口秀的關係,這也是兩個行業的從業者難得的碰撞。11月7日13:00——15:30,上海笑果工廠,我們等待你的到來。
  • 都聽過單口相聲,單口綜藝看過沒?這次由張翰演給你看
    我們都聽說過單口相聲,但是單口綜藝您見過嗎?最近張翰的《親愛的上線了》可謂是開了單口綜藝的先河。何為單口?沒錯,你沒有理解錯,整場綜藝只有張翰一個人,春花是他秋月是他目光所及都是他。怎麼樣有沒有被驚訝到。
  • 齊鼓文化亮相《創造營2020》 林嘉慧「單口相聲」表現亮眼
    林嘉慧多次舉手battle詮釋「敢」 「單口相聲」式介紹團隊收穫好評 在首期節目中,節目一改以往按順序進行團隊表演的風格,採取了個人pk
  • 如果這些喜劇演員當《脫口秀大會》選手,能秒殺脫口秀十強選手
    唯一有點不滿的是徐崢沒表演,沈騰表演時間又太短,估計是李誕怕他倆太優秀,擔心引爆全場後沒人聽選手們的脫口秀才會這樣安排。在我看來脫口秀就是脫口秀,喜劇就是喜劇,兩者並沒有多大的關聯。看完這期《脫口秀大會》後,才知道原來脫口秀就是喜劇。那我不是結了,他們這是打算拍電影嗎?所以給每位選手都加上了喜劇演員的標籤。
  • 齊鼓區域性顯示在《創造營2020》林嘉慧「單口相聲」表現中
    介紹林嘉慧多次舉手battle解讀「敢」「單口相聲」式介紹,團隊獲得好評後來,在臺上,與其他選手的介紹不同,林嘉惠以獨特的獨立相聲形式介紹了團隊和個人,學生和教練用一句「幹啥啥都行,吃飯第一名,琴棋書畫樣樣通,洗剪吹燙一條龍。」鼓掌。林嘉慧幽默倔強的性格被網友嘲笑如下:「林嘉慧就像個說書人。」
  • 天津脫口秀演出單立人來啦
    天津脫口秀演出迎來了夢涵莊園喜劇脫口秀專場《左右為男》牙花子喜劇X驚喜喜劇 傾情呈現 。國內首個匯集單口喜劇、日式漫才、SKETCH的喜劇雙拼專場《左右為男》脫口秀專場特點:單口喜劇:將個人的生活經歷與情緒加工為段子,讓觀眾獲得共鳴,通過單口喜劇讓觀眾放鬆,使觀眾對笑點的敏感度增強。
  • 愛優騰催熟脫口秀
    不過,比起脫口秀演員黃西曾描述過的,美國曼哈頓每晚都有成百上千脫口秀演員在各俱樂部之間趕場的情景來看,中國單口喜劇行業的發展還遠未到達最高峰,現在可能只是開始了爬坡而已。前有德雲社、開心麻花,脫口秀的產業化發展著實令人期待。
  • 成年人的小心思,「脫口秀」都知道
    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隨著很多來自《脫口秀大會》的段子走紅,越來越多人對單口喜劇產生了興趣。等等,單口是什麼?在開始這篇推送前,有必要再次科普一個熱知識:「脫口秀」對應英文語境中的「talk show」,多指一名主持人坐下與嘉賓對談的電視節目,例如《金星秀》、崔娃的《每日秀》,甚至是《鏘鏘三人行》和《圓桌派》等等。單口喜劇,英語寫作「stand-up comedy」,發跡於美國,指一個人在臺上講段子的表演形式,是西方世界最喜歡的喜劇形式之一。
  • 2020上海國際喜劇節官宣時間表,11月20日至12月31日不笑不歸
    2020喜劇節亮點三大單元、四大板塊本屆上海國際喜劇節主要分為喜劇饕餮、笑談風雲、嘉年華三大單元。喜劇饕餮單元由喜劇精品、笑海新作、單口喜劇、搞笑萬花筒這四大版塊組成,各有特色、精彩連連。喜劇精品版塊將邀請國有院團,為觀眾們帶來一部部製作精良的口碑佳作;笑海新作版塊則最受年輕的白領喜愛,劇目通俗易懂,形式新穎。搞笑萬花筒版塊包羅萬象,在題材的選擇上涵蓋了默劇、相聲、京劇、雜技等多種喜劇形式,滿足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觀劇需求。
  • 《脫口秀大會》的英語不是Talk Show!正確說法是這個!
    這幾天,最火的綜藝應該是《脫口秀大會》了。第三季正式收官,以彈唱刷新「脫口秀」表演形式的王勉奪得冠軍,王建國、呼蘭分獲第二、第三名。這一季中,王勉、李雪琴、楊笠等各行各業的新人紛紛出頭,為「脫口秀」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增進了大眾對「脫口秀」的認知。
  • 真正的侯門相聲弟子,賈玲王迅姬天語都是,沒有侯震郭德綱
    關於相聲的門派,馬志明先生說的比較透徹,相聲哪有派啊,根本沒有馬派相聲,只有馬氏相聲。他就是馬氏相聲的傳人。雖然少馬是馬氏相聲無可爭議的傳人,就跟侯耀文是侯氏相聲的傳人一樣,但如果論起相聲的師門,馬志明並不是馬家門的弟子,他的師父是朱闊泉。侯耀文也不是侯家門的弟子,他的師父是趙佩茹。
  • 《昭和元祿落語心中》時代更替,不變的是對文化的傳承
    昭和元祿落語心中關鍵詞:落語,昭和故事簡介:TV動畫劇情發生在昭和元祿時代,主要描寫了說書人(落語家)複雜的人際關係。孤高的大名人有樂亭八雲、以及硬要拜其為師的與太郎、被譽為「絕代的名人」的八雲的盟友助六的遺腹子——由八雲撫養長大的小夏等充滿個性的角色都會在本作中登場。
  • 轉生蜘蛛:本以為又是套路番,但女主角的單口相聲實在太有趣了
    猶如單口相聲般的吐槽,也給動畫增添了不少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