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自製武術視頻……他用各種方式弘揚武術 演繹「鐵漢柔拳」

2020-12-25 上遊新聞

如果你在早上去到江津區艾坪山黃桷故道公園、體育館等地,大概率可能會碰上楊清春,碰見他免費指導市民,如何科學的用武術健身。

楊清春是誰?他是中國武術段位制指導員、考評員,一級武術裁判員、江津區武術協會副主席,多次代表重慶市和江津區參加國際國內武術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2010年至今,他一直以各樣形式公益開展送武術健身志願活動,疫情期間,捐款捐物不說,還在家錄製了十幾集居家健身視頻,讓大家跟著練習,以此增強免疫力。

近日,楊清春入選9、10月「重慶好人」,他用武術連續10年從事志願服務的故事,也隨之揭曉。

熱愛武術

希望弘揚武術增強市民身體素質

「我從小酷愛武術,自己也練了很多年,2004年,我發現我身邊的很多人,年紀不大,身體素質卻很不好,於是,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通過弘揚武術,來增強更多人的身體素質。」說幹就幹,這個「行動派」,立刻開始規劃,該如何做。

「我首先想到的是免費指導別人,於是,我經常早起,去到江津艾坪山黃桷故道公園、體育館等地,免費培訓指導市民武術健身。」楊清春說,他免費培訓時,會根據個人素質不同,作出相應的指導,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培訓一段時間後,楊清春又開始以「好體育人」志願者的身份,開始積極推廣江津區「十進送健康」品牌。

「我先後到了區消防隊、各鎮街、敬老院、學校、公園等地,展示武術太極拳健身、宣傳科學武術健身知識、傳授武術健身方法。「楊清春說,這些地方是人員密集地,參與的人數很多。

尤其像學校,作為青少年的下一代,更應該強身健體。有了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好好學習。

據不完全統計,楊清春參與免費武術培訓50餘次,受益人數達2000餘人次,被不少人稱為「鐵漢柔拳」。

疫情期間拍攝十多集武術視頻

讓市民可以在家練習

今年,由於疫情,很多人不能出門鍛鍊。

楊清春見狀,先是捐款捐物了4萬餘元,隨即又參加了江津區鼎山街道橋南社區防控疫情入戶宣傳排查志願服務,為鼎山大道正在作業的環衛工人、群眾免費發放口罩等。

隨後又在幾江街道39社區抗擊疫情社區公共場所、居民住宅消毒和卡點,參與防控志願服務,並組織江津區永進義工協會向幾江街道防控卡點捐贈防控生活物資志願服務,捐贈3萬元物資。

除了參與志願服務,楊清春又考慮到疫情周期長,很多人沒法出來鍛鍊。為了增強大家的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抵禦疫情,他抽出空餘時間,開始錄製視頻。

「我在家錄製了十多集居家抗擊疫情太極拳、健身功法、武術等簡單易學的視頻,並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QQ群、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楊清春表示,視頻發布後,得到了很多媒體轉載,獲得了20多萬的總播放量。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視頻的,拍得很用心,照著上面練習,動一動,感覺困頓的心,似乎瞬間就看到了光明。」家住江津區幾江街道的江先生說。

「以後,我會繼續進行免費武術指導,堅持自己最初的想法,並嘗試拍攝更多有趣的武術視頻,讓更多人了解武術,熱愛武術。」楊清春說。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

相關焦點

  • 弘揚中華武術的道長被搏擊手挑釁,武術分兩種:花拳繡腿和練不得
    ,弘揚武當精神。 2008年第三屆世界傳統武術節上勇冠三軍,榮膺了武當劍冠軍、武當拂塵與武當劍對練冠軍、武當玄功團體賽冠軍、武當內家拳亞軍等榮譽稱號 從陳道長的生平,我們可以看到道長以弘揚武當功夫為己任,他力求的是推廣人人都能學的太極,從而強健國民身體素質並弘揚武術的目的。
  • 沙市區武術協會傳承民間武術文化,助推荊州經濟發展
    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沙市區武術協會群眾性的武術文化體育活動以各種交流方式廣泛開展,2020年武術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20年5月,新冠疫情進入常態防範階段,為滿足社區老年居民的運動需求,沙市區武協和中山街道黃家塘社區一起,開展「情暖夕陽、愛滿荊楚」關愛老年人活動。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當西方文化滲入到中國教育之時,我們以西方的模式建立學校,制定學校制度,連學生的身體鍛鍊方式也照搬西方形式時,中國的民族文化幾乎被掩埋。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支柱,它能拯救國家也能毀滅國家。清末民初國家教育部規定中國武術列入學校體育課程,不管當初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形式對於這一舉措有何疑義,它對於繼承民族傳統體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強調一國之體育,必須有一國之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 武術學院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
    為提高教職工消防安全意識,增強教職工消防知識,11月26日下午,武術學院邀請校保衛處副處長王賽之、消防科科長馬建軍為全體教職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和演練,培訓由武術學院院長洪浩主持。培訓開始前,洪浩講解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特別強調了學院辦公樓是市級文物,作為文物的使用單位,更應該加強安全意識。冬季用電量劇增,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識,不僅是保護自己,更是保障全校師生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 講述河南武術的「前世今生」|《河南省武術志》出版
    突出以少林和太極為主的河南省起源的拳種《河南省武術志》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第一本以省級武術為內容的創修性行業類志書,填補了我國、我省沒有省級層面武術類志書的空白。《河南省武術志》史料豐富,類別較全,內容厚重。該志約120萬字,12章,分上下兩冊。時間斷限從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2014年,共約4000多年。
  • 2020湖南省《中國武術段位制》中段位省考圓滿結束
    紅網時刻常德9月23日訊(通訊員 範如虹)9月19日的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校園內武意濃濃,被稱為武術省考的2020年湖南省《中國武術段位制》中段位培訓考試在這裡隆重開班。受省武術協會主席羅祖亮委託,代理執行主席郝鋼代表省武協講話: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為了保證省考活動安全平穩進行,2020年湖南省《中國武術段位制》考評員培訓認證增加了網絡教學、視頻實戰模擬評分、居家複習和場地個人技術考試,實現了多層面、全方位培訓學習,做到了線上線下兩條線同驅並進。
  • 一本書囊括河南武術的「前世今生」《河南省武術志》出版
    《河南省武術志》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第一本以省級武術為內容的創修性行業類志書,填補了我國、我省沒有省級層面武術類志書的空白。《河南省武術志》史料豐富,類別較全,內容厚重。該志約120萬字,12章,分上下兩冊。時間斷限從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2014年,共約4000多年。
  • 武漢武昌區成人武術培訓哪家比較好
    詠春拳培訓特色和優勢 針對不同群體分設不同班型,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設置老師考核體系,嚴格保證教學質量。定期舉辦比賽,加深學員學習,注重實踐練習。培訓內容:修習傳統文化禮儀;專業系統體能訓練;詠春拳理論知識講解;正宗詠春拳法訓練;詠春拳養生方法。
  • 【嶺南記憶】佛山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宗師飛鴻故裡 弘揚獅藝文化
    &nbsp&nbsp&nbsp&nbsp佛山南海西樵是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的故裡,「南派武術」和「南獅」的發源地,獲授「中國龍獅名鎮」稱號。黃飛鴻獅藝武術館位於黃飛鴻的出生地西樵山下的嶺西祿舟村。黃飛鴻獅藝武術館設有寶芝林、百草堂、黃飛鴻史跡陳列館、關德興紀念堂。
  • 83歲武術泰鬥怒斥馬保國讓武術蒙羞,傳統武術真不該被這麼糟蹋
    前段時間馬保國與王慶民的決戰在網絡掀起了熱潮,再次將傳統武術能否實戰的問題拋向了輿論的漩渦,不過這一疑問在馬保國被王慶民30秒KO而告終,問題的答案更傾向於傳統武術難以實戰。這場比賽前,賽事主辦方一直利用馬保國的各種頭銜來做宣傳,以期達到熱炒的效果。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是一名傳統武術大師,在此前還曾擊敗過MMA拳王。王慶民何許人也?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名搏擊愛好者。從結果來看,這場比賽真可謂是一場鬧劇。
  • 《葉問1》武痴葉問用武術振興中華
    葉問本人作為一代武術宗師,其一生所經歷的事情極多。想要演繹好那樣一段傳奇的人生,我們的功夫巨星甄子丹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影片主要講述了19世紀的廣州佛山有一位著名的武術大師葉問,痴迷武術的葉問在一場場比拼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武術,在民族危難之際扛起振興中華的大旗的故事。本片還曾榮獲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這樣一份有分量的獎項就註定這部影片的不平凡。
  • 瑞金路附近武術散打培訓學校_貴州志勳功夫館
    瑞金路附近武術散打培訓學校,貴州志勳功夫館,辦學宗旨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快樂體育」在健康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學到技能。瑞金路附近武術散打培訓學校, 增強自信心,學習跆拳道,還能讓孩子變得自信,在學習跆拳道的過程中,肯定有失敗,有挫折,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一次次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孩子就會增強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信心滿滿地去面對。不僅是能力提高了,孩子的視覺,聽覺等等都有在提高,使得身體機能變得越發的好。
  • 中國武術協會:習武者不得自封大師、掌門等稱號
    中國武術協會在其網站發布《關於加強行業自律弘揚武術文化的倡議書》,號召全體武術人團結起來,恪守武德、遵守規則、加強自律,弘揚中華武術優秀傳統文化,並倡議武術習練者不得自封「大師」「掌門」「正宗」「嫡傳」等稱號,不得以武術拳種、門派名義參加綜合格鬥、自由搏擊等搏擊類賽事,不參加不分項目、性別、年齡、
  • 線下線上「武」起來 龍崗區第六屆武術公開賽圓滿收官
    賽事共吸引了8個類別項目共275個視頻共同參與角逐,在網上掀起了一陣武術熱潮。賽事由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支持,龍崗區武術運動協會主辦,龍崗區鈺傑武館、龍崗區南嶺鵬峰武館共同協辦。作為一項傳統體育賽事,龍崗區武術公開賽至今已是第六屆,成為龍崗區弘揚中華傳統的武術文化、加強體育強區建設的良好平臺。
  • 我市「武術進校園」有聲有色,「武」出身心兩健「功夫少年」
    「孩子們放假了,但停課不能停練呀,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陶冶武術情操,弘揚傳統文化。」李偉老師說,近幾年課餘自發跟隨他學習武術功夫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也是他暑期堅持義務授課的動力所在。近年來,為了傳承武術技藝,陶冶武術情操,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未成人心身健康,市教育局用心普及武術教育,將傳統武術文化精髓融入青少年的心靈,推動全市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其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有聲有色。
  • 中國武術沒落了嗎?武術為什麼不能打?(上)
    首先我們先做出一個回應,就是我們堅定地相信傳統武術可以打。我們會從幾個原因著手分析,由於篇幅原因,不會在一篇文章裡將所有內容講完,這裡先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那麼接下來,我們打算對造成「傳統武術不能打」這個印象的原因,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 營口市武術協會舉行遼寧省2020年中國武術初段位考試的工作通知
    營口市轄區內、蓋州市、大石橋市、鮁魚圈區、老邊區、各武術團體、武術館(校)、武術活動站(點)、拳種研究會:為切實做好2020年初段位考試工作,按照《中國武術段位制》(2018修訂本) 有關規定,市武術協會決定12月26日,在營口市青少年宮舉行遼寧省2020年中國武術初段位考試。
  • 專訪中國武術九段蔡仲林先生:正本清源,武術才能有良好發展環境
    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武術不僅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更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代表。不少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功夫夢,更擁有難以割捨的武術情結。但是近年來,成了網紅的「武術大師」讓中華武術淪為了笑柄,使傳統武術的聲譽遭受嚴重打擊。
  • 武術大師的傳人沙雷凱 推動武術運動責任在肩
    走進由我國著名武術家、一代武術宗師沙國政創辦的沙國政武術館,沙雷凱正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場地上小隊員們訓練,遠處的牆面上掛著沙老的大幅照片,風骨猶存。沙雷凱是沙國政的孫子,更是沙氏武術的第三代傳人,從運動員到教練員,他將沙式武術精神的傳承扛在肩頭,希望帶領更多的孩子走進武館,把中華武術推廣開來。
  • 83歲武術泰鬥很氣憤:馬保國讓中國武術丟臉,成外國人的笑料
    中國武術,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國粹之一,外國人只要說到武術,最先想到的都是我們中國。中國武術提倡「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歷來也培養了許多名人,如李小龍、李連杰、甄子丹等人,他們不僅將中國武術的精神打的有聲有色,還打出了中國的鐵招牌。因為他們,讓許多人認識了中國武術,甚至愛上中國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