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又在翻三毛的一本書《我的寶貝》,寫她各種愛物,秘魯古城淘來的別針,印第安女人那裡買來的紅石頭耳環……
特別動人的是有篇《媽媽的心》,寫她母親送她的銀項圈,母親去清邁旅遊帶回來的,因為看得珍重,藏了又藏,差點找不到。
一共帶了三隻,有兩隻被三毛送給摯友:「只留了一條下面鑄成心形的項圈給自己,那是母親的心,只能是屬於孩子的。」
看到這段話有點感慨,為三毛那種確定的被愛感。
我以前自認為超然物外,一樣東西就是一樣東西,不用賦予重大意義。
年歲漸長,承認感情有縹緲性,許多時候,被愛的感覺並不那麼確鑿,我們是需要藉助外物建立對愛的信任的。
比如,我姥姥送給我的那對銀鐲子。
我自幼長輩緣淺,關於這個,能balabala說幾千字,在此省略,只說祖輩裡唯一疼愛我的,是我姥姥。
我五歲之前,跟我姥姥住在她工作的鄉村衛生院,有一點好吃的她都省下來給我吃,我的童言稚語被她視為天才的表達到處張揚。
她還在木箱子上加了四個輪子,拉著我去縣城看望她的老朋友,車輪碾過縣城的馬路,轟隆隆的巨響十分拉風。
我到學齡要回城,我姥姥眼淚汪汪地送我,車開出去老遠,還能看到她翹首遠眺的身影。回家後受了委屈,總想,我姥姥怎麼還不來,她啥時候能來啊。還好後來我姥姥也進了城,跟我們一同生活。
像很多長輩一樣,她未能免俗地問過我,你長大了會不會對姥姥好?長大很遙遠,但是,對姥姥好應該是沒什麼可商量的吧,我信誓旦旦地說,會。
可惜即便親情,也會滄海桑田。
我十歲那年,我姥姥收養了一個小女孩,注意力一下子全面轉移,心裡眼裡都是那個孩子。有時她甚至會把我和這個孩子放在一起比較,無憑無證地認為,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比我出息。
她還特別掛心一個娘家侄子,儘管由於她控制欲太強,多年來跟這個舅舅恩怨交加,但這個舅舅犯事坐牢之後,她無數次拄著棍去探監,後來她不小心摔斷了腿,又向會開車的我求助。
我內心當然是拒絕的,除了深度社恐能力有限,還有一種坍塌感。我怎麼淪落成我姥姥心中的工具人了呢?而他們,是我姥姥心中更重要的人。
我姥姥遭拒後並不死心,只要我離她近一點,就能撞上她飽含期待的眼神。除了探監,她還求我幫那個長大了的養女找個工作。
我儘量避開她,如果她坐在飲水機旁邊,我就忍著渴,或者下樓去買水喝。我經常像個老鼠一樣從她門口溜過,但還是有幾次被她喊住,其實她只是要我幫她倒杯水。
想起幼時的承諾就會悵然若失,我姥姥一直在我的生活中,但在我心中,我們早已失散。這是我曾經得到的一份無條件的深愛,我在心裡為它默哀。
四年前,我姥姥身體每況愈下,我回家鄉住了一個星期,臨走時我姥姥叮囑我:「要經常回來啊,不要再大半年才回來一次」。我聽得難過,準備月底再回去,但還沒等我回,我姥姥在重症監護室裡去世了。
我趕回家那天晚上,和幾個堂姐坐在靈棚裡聊天,大堂姐說,你姥姥進重症監護室之前跟我說,她真想見兩個人,你猜是誰?
我想,一定是那個女孩和那個舅舅吧。
「有一個是你。」大堂姐說。我心中震動,眼淚頃刻間滾湧出來,我以為我早已從我姥姥的世界裡退出,沒想到我依然被愛著。
我姥姥那對鐲子留給了我,她唯一的首飾,早年用一隻銀元打的,鏽跡深沉,其中一隻尤其深,據說有次她打水掉井裡了,淘井時撈出來的。
手鐲很大,滑下來會打在手背上,有一點點疼,我總覺得這是對我的提醒,提醒我要對親人的愛有信心,相信自己始終被愛著。
吾友小魚和我的經歷相同又不同,她也是在母親要送她金戒指的那一刻確定自己被愛著的,只不過她拒絕了。
得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感到親人想要給予。
小魚跟我一樣有個弟弟,弟弟比她小六歲,是父母頂著計劃生育的風險生的,一出生就是全家的心肝寶,母親憔悴的臉上也有了光彩。
小魚打小對自身處境認知清醒,努力學習之餘,主動承擔大量家務,但父母對她都淡淡的,似乎她的出生,只是弟弟來到人世的一個鋪墊。
最初自然很傷心,再長大一點,小魚學會了給自己灌雞湯。
她對自己說,被父母所愛並不是人生標配,父母和自身並非一體。最初是臍帶剝離,然後是感情上的剝離。
只有長不大的人才會拒絕剝離,但父母再愛你,將來也要離開,若是共生共長的關係就會很痛苦。痛苦指數是守恆的,早點吃苦也沒什麼。
這招挺管用,小魚把自己安撫得還不錯,到她18歲那年,基本上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不被愛這件事了。那年她考上了一個外省的大學,臨行前,母親悄悄地跟她說,去給你買個金戒指吧。
小魚非常吃驚,首先是家境清寒,籌備學費準備行裝已經花掉家裡不少錢,母親怎麼還有心力去買金戒指這種不當吃不當喝的東西?
其次,家裡的經濟大權都是父親掌握,母親這是要拿出私房錢嗎,她要攢多久,才能攢到這麼一筆錢。
往事忽然浮上心頭,小魚想起,雖然母親生性怯懦,事事看父親臉色,但是在父親注意不到的角落,母親總是儘量地傾向她一點。
比如說吃飯時給不太敢下筷子的她夾菜,偷偷地給她塞點零花錢,雖然都是小事情,但母親已經為她動用了最大權限。
小魚最終還是拒絕了那個金戒指,在內心收下母親這份饋贈。
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就夠了,到底母親愛弟弟多一點還是愛自己多一點並不重要,愛本來就不可以用來比較。
小魚的這個心路歷程讓我想起黛玉,都說她多疑愛使小性子,其實她確定了寶玉的感情之後就再沒鬧過彆扭,整個人都豁達起來,跟寶釵也能「金蘭契共剖金蘭語」了。
黛玉要的只是感情上的確定感,結果如何不重要。
可惜黛玉的父母似乎沒有給她留下什麼「信物」,否則我想她也許就不必那麼孤寒。
是的,年歲漸長,我越來越相信情感上的儀式感了。
你看史湘雲的身世悽苦更甚於黛玉,「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她都沒有過被父母疼愛的記憶。但是她英豪大度,總是大說大笑,興致極高的樣子,不知道背景,真看不出她是個孤女。
最愛看她和寶玉一干人等賞雪擼串這一回,前幾天重看,發現一個新亮點,李紈的嫂子李嬸說起寶玉和湘雲,是「一個帶玉的哥兒和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寶玉的玉也罷了,這金麒麟成為湘雲的標籤,大可玩味。
它應該不是寶釵說的那種「富貴閒飾」,不是湘雲的叔叔嬸子隨手給了她讓她戴著玩的。
寶玉逛道觀時,得到一隻一模一樣的,只是更大一點,和湘雲身上戴的這對互為雌雄。按照回目裡的說法,這一對麒麟預示了湘雲的婚姻,想來該是件有年頭的東西。
不免腦洞大開地想,難不成這個金麒麟是湘雲的父母的留傳?
不只是個首飾,還是個念想,讓這個襁褓中便失去雙親的女孩知道,她是被愛被牽掛的。不知道實情如何,但是這個金麒麟確實賦予了湘雲優裕的風貌。
歷來人們討論愛情比較多,因為它撲朔迷離,信則有不信則無,會用很多心思去確定。對於親情,就不肯那麼費心了,畢竟有血緣關係,割捨不了。
但是能否確定被愛,真的會讓人生體驗很不同。
並不只是孩子需要這種確定感,做父母的也一樣,我曾送過我媽一些首飾,白金戒指,珍珠項鍊,她原本不是一個愛戴首飾的人,收到時也會說幹嘛要花這個錢,但我發現,她其實是開心的,比我送她電餅鐺電動拖把開心多了。
大概因為,收到首飾,會讓一個母親明白,自己在孩子眼中,仍然是美麗的,值得妝扮的,她會確定,自己被孩子愛著。
而如果說在這個特殊的2020年即將落幕之際,我最想送給媽媽的一件讓我們彼此都更確定自己正在「被愛著」的禮物,大概會是鑽石吧。
一來也許是因為,越是經歷不安與動蕩的時刻,當下最普通的分秒都變得有光,這些閃爍在稀鬆平常中的閃光,以往容易忘記,此刻就更是珍貴。
我希望能有一件堅定的久遠的事物能記住它,而在我們已知的萬物中,比天空中一些星辰還要久遠的的天然鑽石,大概正是我們能夠握在手心裡的,最接近永恆的存在吧。
另一個原因則是當我看到了De Beers 2020 假日系列的這則溫暖的廣告片。
跟以往看到的大多刻畫深陷羅曼蒂克中愛侶的珠寶大片不一樣,這次De Beers拍攝的是英格蘭鄉間的一座小屋,模特兼創業者Robyn Bright與丈夫、家人還有她年僅一歲的小女兒相聚在一起的畫面。
這讓De Beers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更多了一層柔軟且溫馨的含義,永恆的是鑽石,也是手心緊握溫暖相依的一刻。
當然啦,除了以上,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跟我的母上大人愛戴的珠寶款式差別還是蠻大的,我喜歡簡單不俗好搭配的,母親則看中珠寶一定得要「聚氣」,雖然我倆常常互相贈與,卻很少剛好買到對方的心頭好。
但在買鑽石方面卻是難得審美一致——鑽石當然要買De Beers!
我們都好愛De Beers的Dewdrop露珠系列,靈感來自朝露,雖然是鑽石首飾,卻做出了一種很東方的古意。
加上De Beers的鑽石,紋理品相是真的好,雖然好鑽石的標準就是他們制定的,而De Beers的鑽石挑選過程也認為是當今珠寶界所可能採用的最為嚴格的程序。
如果你不是迷信鑑定,單單靠眼靠心直觀挑選,你也會發現,他們家的鑽石怎麼看,都是最「抓眼「的。
而足夠細緻的原料挑選,加上足夠嚴謹精巧的切工,放在「露珠」這種設計上就顯得格外據有生命力,整個Dewdrop系列都有一種「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的輕巧。
單層戒指我跟母親大人各自擁有一隻,媽媽是暖膚色,愛戴玫瑰金的款式,溫暖的玫瑰金與16顆剔透的包鑲美鑽跟皮膚渾然天成;
我自己更喜歡白金款的,鑽石的光澤具有包容度,且De Beers的鑽石一定要上手佩戴,才能看出鑽石那種清爽空靈的質感。
兩款戒指單戴已經很美,它們還能組合起來成為一種新的搭配,露珠扣在一起便成了一隻新的戒指。
剛好我跟母上的戒圍是一樣的,除了湊母女款,平日也可以混著疊戴出門,還能跟他們家其它系列一起混搭,也很好看!
Dewdrop的白金鑽石手鐲,也是戴上了就立馬心動的款式,即使是密鑲全鑽款,戴起來也不會顯得過分厚重,依舊是有「露珠」的輕盈感的,日常用起來又不會過分浮誇。
同系列裡還有耳骨夾的款式,是2020年Dewdrop十周年的新作,耳骨夾真的是無耳洞星人之福音,又小巧精緻,點綴在耳上不經意閃現,不用打耳洞也能點亮耳畔。
這兩款都是我媽很愛的款,是她心目中鑽石該有的「聚氣」樣子,那天我們在De Beers的專櫃的鏡子前流連了好久,鑽石戴上就不想摘下,是啊,好的珠寶真的讓你更喜歡自己。
Enchanted Lotus蓮花系列也是媽媽的心頭愛,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蓮花都是純淨、恬靜和永恆的化身,而且小小的一朵展開在耳畔、頸脖間,也象徵太陽的周期,醒於黎明,落於黃昏。
媽媽格外愛Enchanted Lotus白貝母配玫瑰金的款式,白貝母溫潤包容,玫瑰金貼膚提氣,鑽石的光芒點亮工整的蓮花,是可以看十年二十年都不會膩的款。夏天戴在皮膚上襯得膚色溫暖明亮,配在冬天貼身的羊絨衣外頭也好看。
這個系列還有特別多不同的材質搭配,比如灰貝母、青金石、松綠石、翡翠、瑪瑙,配上鑽石格外精緻,大家可以到小程序裡慢慢挑選。
Horizon地平線系列也很值得種草,靈感來自與地平線,東升西落,是溫暖的光芒相聚的一瞬間。
所以這個系列的設計也很巧妙,看似簡單,兩條平衡線中間是可移動的密鑲鑽石,日常戴起來就很有趣,還有一種迷之解壓感。
我自己還非常喜歡Horizon系列的玫瑰金項鍊,常年一身黑真的不能少一條這樣設計簡練,可以調整拉長脖子的線條的款式。
2020年,還有一個月就過完了,有時候感覺時間真快啊,身邊發生的一切都過於匆忙,時間似乎是一個永遠都抓不住的東西。
從宏觀的層面,人類是脆弱的,為了不被未知的洪流衝走,我們相聚在一起,我們手牽在一起,希望確認自己依舊被愛著,被牽掛著,被溫暖著。
我們能做的也許真的不多,活好當下最確定的一秒,同樣不吝於給予,讓我們愛的人也確定自己被愛著,攢住一些「永留傳」的美好,無論未來如何,下一步也許能更勇敢地邁出去吧......
推薦:扯白||藝術家們看起來都是奇奇怪怪的嗎?上文:Miss.L&H出品||穿了一年,還是這對靴子好穿!
作者:閆紅 / 編輯:阿碗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