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新世相 的第 1008 篇文章
一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 動畫《海綿寶寶》開播 20 周年。
而三天前,剛好是海綿寶寶 33 歲的生日。全網都在為他慶祝。
說實話,我對這塊咧著嘴笑的黃海綿了解不多。我沒看過動畫。
但就在全世界給海綿寶寶慶生的當口,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海綿寶寶,根本就不是個寶寶。
他的名字叫 Bob(和「寶寶」同音),實際上是個 86 年出生的上班族。
而這部動畫,是一部大人可能會比小孩更喜歡的動畫。
就算你跟我一樣沒看過動畫,你一定也收過、看過大量海綿寶寶的表情包。
很多明星有海綿寶寶情結。
權志龍家的抱枕、地毯和拖鞋都是他:
阿信的吉他上也是他,說了很多次想要一個海綿寶寶一樣的朋友。
大張偉對海綿寶寶的推崇上升到了一個高度:他是難得不油膩的中年角色。
另一些深愛海綿寶寶、卻沒趕上趟給海綿寶寶過生日的明星,被粉絲瘋狂艾特:
國外有個小胖男孩,準備了一整套蛋糕、飲料和生日歌。
所有的原版動畫配音演員,特意聚在一起錄了個視頻,重新演了一遍動畫裡的經典場景:
海綿寶寶 20 年了,大大小小的獎拿了 14 個,到今年都沒停過。
但它從來不是一個給小孩看的卡通,美國每月收看這部劇的 6000 萬觀眾裡,一半是大人。
它的主要劇情,是海綿寶寶和同事們上班下班的生活。
海綿寶寶的職業是廚師,主要做漢堡,工作讓他快樂。
他的好朋友派大星,每天家裡蹲,最大的特長是隨口給海綿寶寶講土味情話。
70 後同事章魚哥,收銀員,漫長的職場生涯,早讓他成了一個又喪又精明的老油條。
20 年後,看過《海綿寶寶》的人都說: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海綿寶寶,長大發現活成了章魚哥 ——
工作越來越是餬口,夢想早被埋沒,打擊無處不在。
然而,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海綿寶寶在年輕。
創作者海倫伯格這樣說他心目中的海綿寶寶:
「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
一個孩子般的角色,
任何時候都看見光明的一面。」
20 年了,海綿寶寶這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終於讓所有成年人都愛上了他。
二
動畫的主角們都生活在海底,但基本就是當代年輕人生活的復刻。
首先,幹著一份有點機械的工作。
海綿寶寶做漢堡,幾百集了,做菜順序一點兒沒變過。
公司前景也不咋地。
整個餐廳一共就兩個員工。
除了海綿寶寶,就是章魚哥,負責收銀,天天臉拉得比誰都長。
每天要早起上班打卡。
7 點上班,章魚哥經常踩點來,生無可戀地一刷。
但總是踩過頭了,「叮」一聲,7:01。
這位老油條同事,還老散發負能量,沒事就摸魚看雜誌。
《車訊文摘》。
《無聊周刊》。
《現在跳舞》。
你拆穿他吧,他還會惱羞成怒。
客戶鬧心,那是常有的事。
說你做的菜不好吃,讓你賠錢,錢全從你工資裡扣。
而他們的黑心老闆,主要任務是剋扣他們的工資。
更慘的是,你埋頭苦幹好幾年,升職就是輪不到你。
餐廳開分店,要找個人當經理,連續 374 屆被評為優秀員工的海綿寶寶無比激動。
他特意換了一身新衣服,雙眼發光,都準備發表就職感言了。
老闆宣布:升職的是同事章魚哥。
明明對方一點也不努力也沒啥業績,但老闆一句話就給你打回來了:
「他更成熟。」
成年人的真相都在這部劇裡——
沒有一份工作,真的錢多事少離家近。
沒有誰的工作,毫不費力。
三
但同樣是社畜,海綿寶寶和章魚哥,卻長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人。
章魚哥長得就很喪氣,衣服全是暗色系,還被生活逼禿了頭。
第一集開頭,餐廳只有他一個員工。
他開門擦玻璃,小手一划,就用噴漆寫了個「Loser」,箭頭指向自己。
而海綿寶寶呢,像個缺心眼的開心永動機,不知疲憊的勞力。
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我準備好了。」
從不遲到,有時還要提前,凌晨 3 點去公司加班。
幹嘛呢?
——數芝麻。
數得容光煥發,特別開心。
兩人的自我要求也不一樣。
章魚哥是為了薪水混日子,一工作表情就凝重,連顧客都比他喜慶。
海綿寶寶就不一樣了。
每個漢堡都要完美,12 個漢堡一氣呵成,驕傲地遞出去。
而且他努力幹活,根本不是為了加薪升職。
蟹老闆給他發工資,它特別開心地拒絕,滿眼星星地說:
「我不能收你的錢!煎肉餅是我的嗜好!」
我看他恨不得給老闆付錢。
除了工作讓他快樂,他還總是很容易找到各種樂子,光是坐在地上吹泡泡這件事,就能玩幾十年。
最讓人羨慕的是,海綿寶寶還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派大星和最好的友情。
它們從出生就待在一塊兒,每天一起抓水母,吹泡泡,有說不完的屁話。
比如:
——派大星,你為什麼叫派大星?
——因為我是上帝派來保護你的大星星。
還有全世界最甜的這段:
——嗨,海綿寶寶,我們去抓水母吧。
——對不起,今天不行,我要上班。
——那我今天該幹點什麼?
——我不知道,一般我不在家的時候,你都幹些什麼?
——等你回來。
四
小時候看這部動畫片的人,應該都羨慕海綿寶寶的人生。
可是現在有人說,小時候不懂章魚哥的暴躁,長大後不懂海綿寶寶的快樂。
這句話讓人悲傷。
成年,其實就是一個逐漸變成章魚哥的過程。
他曾經被撞見過,在一塊墓碑前,邊抹淚邊獻花。
墓碑上寫著——
那裡埋著章魚哥的希望和夢想。
越來越像章魚哥的我們,回頭看海綿寶寶,情緒很複雜。
看到他的幼稚,忍不住嫌棄。
每當海綿寶寶熱情邀請章魚哥一起玩,章魚哥總會惡狠狠地說:
「拜託,你們什麼時候才會長大!」
看到他的滿腔熱血,會忍不住想潑點冷水,把真相撕給他看。
有一集評優秀員工,海綿寶寶特別興奮。
章魚哥說,那就是個騙局,老闆想讓你心甘情願免費加班。
但海綿寶寶不信,更不在意:
「為你的工作驕傲一點也不可恥哦,因為那樣會讓你覺得很值得!」
海綿寶寶的升職機會被章魚哥搶走,他一個人坐在家裡哭,邊哭邊安慰自己:
哭到一半,就把自己安慰好了。
真的,這樣的海綿寶寶,你沒法不羨慕,也沒法不心疼。
有一次海綿寶寶去送外賣,一開門就被顧客罵傻了,不收貨也不給錢。
呆呆地往回走,看到章魚哥那一刻,倒地大哭。
一向冷漠的章魚哥拿起 pizza 就去敲門,一把蓋到了顧客臉上。
回來告訴海綿寶寶事情解決了:「他一口就把披薩給吃了!」
成年人的溫柔,都是這種暗戳戳、有後勁的。
你越知道成年人的天真有多難得,就越能體會章魚哥對海綿寶寶的複雜情緒——
羨慕,嫉妒,很多時候覺得煩,不知道這麼沒腦子的人怎麼能活這麼多集。
但是有機會你還想保護它。
因為那是章魚哥曾經有過,後來失去了的東西。
五
其實,我們都不想成為章魚哥,更不想成為無趣又灰心喪氣的成年人。
全劇最動人的情節是:他們都做過一次百分百的成年人,但是都後悔了。
海綿寶寶買了一本書,《如何做個正常人》。
然後就變成下面這幅樣子了:
臉蛋光滑,頭型呆板,職業假笑。
朋友派大星想找他抓水母,他說,這不正常哦。
章魚哥請他喝茶,他說,你沒穿褲子哦。
章魚哥直接把他趕出去了。
章魚哥則搬到了一個只有成年人的社區。
全是安靜有秩序的章魚,生活正確無比,連檢舉抱怨信都優雅得體。
結果,沒有海綿寶寶的生活,他只開心了幾天,就覺得好無聊啊。
他甚至開始學著海綿寶寶,用落葉捉弄別人,還坐著吹風機上了天。
飛在天上的他,從沒這樣高興過。
他們還有一次集體的放縱,特別動人。
章魚哥拉著所有人組了個樂隊,拿出收藏多年的樂器,天沒亮就召集大家排練。
海綿寶寶是主唱——
派大星是鼓手——
蟹老闆是鍵盤——
章魚哥是指揮——
你真應該看看章魚哥的表情,那是全劇中他最投入的一次。
20 年後,我們終於看懂了海綿寶寶。
一開始我們嘲笑夢想、嘲笑熱愛,變成了正確的成年人。
但有一天, 夢想詐屍了,天真復活了。
你知道一腔熱血不一定有結果,但就想不管不顧地像海綿寶寶那樣喊一聲:
「我準備好了!」
海綿寶寶曾經熱情地當眾說,章魚哥是他最好的朋友。
章魚哥一臉冷漠,沒有回應。
後來有一次,章魚哥專門跑到他家門口說:
其實我很喜歡你,很喜歡跟你做鄰居。
這也是 20 年後,我想跟海綿寶寶說的話。
晚禱時刻:
每個被生活暴擊的成年人,
都需要一個小海綿。
一代人終將老去
總有海綿寶寶在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