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了可以在各種突發事件出現時,更加從容地應對,不少人都有「愛存錢」的習慣。
而經過今年的「黑天鵝」事件,意識到存錢之重要的人也有所增多,甚至,走在大街小巷時,都能聽到很多與「積蓄」、「存款」等相關的話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與此同時,房價與物價的水平也是「不甘落後」,面對有些城市數萬元一平的房價時,很多普通人不禁「望而興嘆」,甚至抱怨自己的收入太低。
在今年的6月份時,作為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瑞.達利歐曾表示,從35年前他來到中國到現在,中國人的人均工資收入幾乎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了22倍,中國的GDP在世界所佔的比重也上漲了20%,從原先的2%上漲到22%。
此外,有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在35年之前,我國剛剛開始工資改革,那時候,很多普通工人平均每月所獲收入大概是60到80元的左右,而截止於去年年底時,我國的人均國民的總收入達到了大概7.1萬元,換言之,我國的人均收入達到了6000元左右。
由此來看,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是非常迅猛的,而我國的人均工資可能已經增長了不止22倍。
對此,很多人可能會表示,自己的月收入距離6000元還差很多,自己是被平均的,當然,也有人可能表示,自己的月收入遠遠超過了6000元,其實這也是正常的,畢竟6000元本身就是一個平均數。
那麼,現在月收入達到多少,才算高收入呢?
有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時,我國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也就是說,每月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大概是2560元。由是,也有人表示,這才算是現在人均收入水平的「真實寫照」。
而根據《中國統計年鑑》中的相關數據顯示,中等偏上的收入群體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為39230元,相當於月均為3269元,中等收入群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為25035元,相當於月均2086元左右。
至於高等收入群體,在分組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是46401元,也就是說月均為6367元左右。
此外,更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大概有90%,而另外的10%中,有的人的月收入可能有上百萬甚至於上千萬,由此來看,如果你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也就相當於超過了全國90%的人口。
而在去年時,我們國家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也上調到了5000元,在總人口中,徵稅人口的佔比只有4.6%,因而,若從此層面來看,月收入達到5000元已經可以算是高收入了。
當然,以上的數據是從平均數來看的,在不同的城市中,具體情況也會有所差別,比如在一線大城市中,別說月入五千了,哪怕月入七八千可能都算不上高收入,而在有些小城市中,月收入五千可能的確算是很高的收入了。
其實,每月收入多少才算是高收入,與我們自身的消費、生活水平也有一定關係,如果自己每月的收入足以保證日常開支,在留出一定積蓄的情況下,可以自由支配,便算得上「高收入」的範圍,大家覺得呢?
本文由久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