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小白第一次組裝電腦,機箱和電源安裝過程比我想像的簡單

2020-12-16 錘子智能玩1

使用了將近10年的筆記本電腦,最近筆記本電腦處於維修送修狀態,剛好那天去朋友家順了他的一些桌上型電腦的配件,考慮自己也嘗試裝機玩玩。

第一步先搞個機箱吧

現在流行DIY,流行組裝,流行模塊化,機箱也不例外,因為家裡的主板是老主板,最後選擇了啟航者A1這款機箱。

啟航者A1機型,左邊的外殼機身顏色是現在特別流行的啞光銀,看上去質感很強烈,相比較傳統的銀色或者黑色,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金屬質感強烈。

機身的後面設計,採用模塊化,可拆卸,金屬中框鏤空設計,利於電源的散熱,同時支持最大四個PCI插槽擴充。

正面的設計比較簡單,除了品牌logo,看不到任何其他元素

機箱的底部特意,特意開了一個口子,除了利於通風以外,還可以便於我們搬運的過程中將手伸進去,更好的借力,搬運更輕鬆。

這款機箱的底部還設計了四個超大的腳墊,腳墊底部還增加了一個防震海綿墊,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無論搬運,還是挪動,都更方便,機箱放下來與地面或者桌面接觸的時候,腳墊的作用降低對地面或者機箱的損壞,當然與地面撞擊的噪音也更小。

機箱的左面,為玻璃材質的面板,出廠包裝的時候,玻璃面板上還有一層薄膜,看的出來包裝這塊,對細節部分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這款機箱的玻璃面板設計與其他機箱有點不同之處在於,大部分機箱採用的是通過螺絲來卡扣住側面板,而這款機箱卻採用的是荷葉窗設計,類似於開門關門的感覺。當然這塊面板也是支持可拆卸的

機箱的頂部設計,USB接口和電源開機鍵,及電腦重啟鍵,其中USB接口2個,USB3.0接口3G,耳機孔一個。可以滿足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大部分場景需求。

機箱的頂端,採用鏤空設計,同時還有一張防塵網,防塵網是可拆卸的,拆卸起來也十分的簡單,直接取下來即可,即使是對於像我們這樣的新手來說,也可以操作。

折騰完機箱,繼續折騰電源,這款電源的型號為BT500瓦,包裝盒特別的有創意,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電腦配件採用塑料盒裝,感覺這個創意不錯,機箱安裝完後,這個箱子還可以成為配件收納盒,一舉兩得

拆開箱子的蓋子,就可以看到裡面的乾坤,一個電源供應器,電源和電源線各一個,交流電源線5套,四顆安裝螺絲。

這款電源,最吸引我的地方,還是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方案,所有的交流連接線採用的扁平設計,而且電源的接口處還有醒目的文字注釋,即使針對我這樣的第一次組裝桌上型電腦的人一看就懂。

亮點二:獲得了80PLUS銅牌認證,以及採用全日系電容,雖然看不懂,但是有了這些認證,給人一種踏實感,而且還提供了長達5年質保。

亮點三:短路保護及防雷電擊,這個功能看著沒什麼用,實際上作用很大,因為這次安裝主板的時候我就遇到了,因為線路接錯,導致短路,然後電源就直接斷電了,我是從哪裡作為判斷的呢?因為我插入電源後,我按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閃爍,同時電腦秒挺了,我猜測應該是短路保護起作用了。

安裝環節

這款機箱支持主板尺寸有兩種,M-ATX和ITX,安裝主板的過程我就不描述了,對於我這樣第一次組裝電腦的人而言,就是照著葫蘆畫瓢,一次到位,這裡主要講我組裝這臺電腦的一些心得以及這款機箱的一些細節的地方

因為筆記本送修了,就把我堂哥和表姐家的電腦搬過來,以為可以直接用,發現他們的電腦配置感覺比我年齡還老,無賴之下,決定就拿他們的電腦屍體開刀,慢慢的進行添置,比如這一次就先搞了機箱和電源。

因為主板機型比較老,主電源連接主板的接口是4口的,而這款電源提供了4口,8口和6口三種方案,可以根據自己的主板實際情況進行連接,一開始我折騰了好久,我的主板是四口的,但是電源線好像沒有四口的啊,後來通過問朋友才知道,八口的排線,其實可以一拆為二,變成2個四口的。考慮到我的硬體有點老,就不拍圖曬給大家看了

看了下說明書,這款機箱,提供了多種硬碟擴充方案,支持3.5英寸硬碟最大連接1個,2.5英寸3個/3.5英寸2個,2.5英寸2個,這樣的2種搭配方案,以為還沒有購買新的硬碟,目前我手上只有一個堂哥那拆機下來的3.5英寸機械硬碟,就只安裝了3.5英寸的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的安裝,有點意思,硬碟託盤可以平滑的劃入劃出,雙指捏住卡扣即可拉出來,塞進去後,裡面的卡扣會自動鎖住,以免硬碟晃動或者掉出來。

固態的安裝,更簡單,雖然我沒有固態硬碟,但是我還是好奇演示了下,擰下固定螺絲,取出硬碟架,將2.5英寸硬碟安裝在硬碟架上,螺絲固定硬碟架與硬碟,然後整個直接安裝在機箱上,搞定

隨處可見的綁線卡口設計。

安裝硬碟需要放倒機箱,意外發現,機箱的底部也有防塵網,而且這個防塵網是可拆洗的,大家都知道,機箱使用久了,防塵網肯定會積灰塵,可拆卸的好處此刻就會顯現出來。

翻出吃灰老久的顯示器,開機亮圖很順利,雖然電腦無法正常進入系統,不過整個安裝過程還是很順利,接下來我就要開始繼續添置散熱器,主板,內存條,固態,顯卡等了。

總結:這款機箱的設計還是比較符合當下的潮流,模塊化設計可玩性高,機箱的玻璃側面板玻璃材質設計,可以通過玻璃看到主板的全貌,電源也是採用模組化設計,扁平化的排線設計,無論是從材質的選料,還是組裝過程中的排線搭配,都十分的合理,日系電容,80PLUS銅線認證有保障。

相關焦點

  • 自己動手組裝電腦難嗎?注意這幾點知識,電腦小白動手都能裝!
    ,電腦沒裝好就報廢了,最近也有粉絲朋友給我留言,讓我寫一篇關於新手小白裝機的教學,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裝機經驗,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組裝電腦的安裝過程其實並不繁瑣,懂就簡單,不懂感覺就很難,所以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大概的裝機過程框架,我先簡單的敘述一下,首先把我們準備的電腦配件準備好,然後拆開主板、CPU、內存條、散熱器,我們首先將CPU放到電腦主板上,然後安裝內存條,接著安裝散熱器,全部安裝好之後,開始拆開機箱,我們把剛剛裝好的部分硬體放到機箱
  • 史上最詳細組裝桌上型電腦教程!小白DIY桌上型電腦裝機指導全程圖解
    DIY電腦流行至今已經二三十年了,不過很多新手朋友對於組裝電腦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DIY裝機由於搭積木,只要按照步驟來,一步一步進行下去,就非常簡單。今天小編帶來新的一期手把手教你組裝電腦教程,全程知道裝機全過程,旨在幫助小白同學,也能自己通過網購硬體回家自己完成裝機與安裝系統,建議收藏哦。一、組裝電腦需要哪些配件?
  • 小白看了都會裝電腦,簡單實用的電腦組裝教程!
    許多玩家完了多年遊戲,卻連自己的電腦都沒有打開過,碰到小問題只能搬著電腦跑電腦城,其實就電腦機箱裡的那點事兒,幾分鐘就搞懂了。網上的教程有很多,但是太過高深繁瑣,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分簡單易懂的電腦組裝小教程,即使你是電腦小白,看完也能動手裝電腦了。組裝電腦其實沒有那麼困難,關鍵得敢動手,當然還需要掌握一點點小知識。
  • 組裝電腦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很多朋友中招,教訓值得小白借鑑!
    電腦DIY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裝機方式,尤其是對於男同志來說,與生俱來的動手天賦,不買現成的成品整機,自己買硬體動手裝機更刺激,但是對於很多新手朋友來說還是很容易翻車的,最近我就碰到了一些朋友自己買硬體回來裝機失敗的情況,經過了解發現都是他們忽視了一些裝機標準,最後導致電腦安裝失敗,為了避免其他朋友犯同樣的錯誤,我就把這些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作了總結
  • 小白組裝電腦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很多朋友中招,教訓值得借鑑!
    電腦DIY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裝機方式,尤其是對於男同志來說,與生俱來的動手天賦,不買現成的成品整機,自己買硬體動手裝機更刺激,但是對於很多新手朋友來說還是很容易翻車的,最近我就碰到了一些朋友自己買硬體回來裝機失敗的情況,經過了解發現都是他們忽視了一些裝機標準,最後導致電腦安裝失敗,為了避免其他朋友犯同樣的錯誤
  • 新手如何組裝桌上型電腦,詳細步驟來了,5分鐘學會
    大家好,我是學姐。電腦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工具,我們在日常工作,在學習中,在娛樂中都會用到電腦。那麼問題來了,新手如何組裝桌上型電腦呢?我們該如何選擇電腦配件呢?今天學姐就詳細和大家說一說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 組裝電腦教程
    但是組裝電腦對於新手卻不是那麼簡單,不僅需要基礎的硬體知識,還要對時下的電腦配置的參數和性能充分了解,才能組裝出適合自己需求的理想電腦。本文就帶你了解電腦的硬體知識,教你動手組裝電腦。電源分為大風扇電源和小風扇兩種,小風扇電源的風扇和電源接口在同一面,安裝時只要將這一面朝外,將五顆螺絲口與機箱對齊,然後擰緊螺絲即可。大風扇電源是風扇和電源接口不在同一面的,安裝時將電源接口這一面朝外,將五顆螺絲口與機箱對齊,然後擰緊螺絲。電源推薦大風扇電源,當然價格也稍微貴點。
  • 如何組裝一臺自己的電腦!?組裝電腦到底需要什麼!
    在以往的帖子中,我們聊過組裝電腦的優點。組裝電腦又稱DIY主機,其主要優點就是性價比高,並且能根據用戶的需求組裝屬於自己的電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組裝一臺屬於自己的電腦。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組裝一臺電腦需要那些東西。
  • 朋友組裝電腦怕被坑,找我組裝20臺電腦,壓我一萬元是什麼意思?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還是以性價比為主,首選組裝電腦,但是電腦行業水深,電腦小白還是會容易吃虧上當的,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自己吃虧上當,於是就會去找熟人或者是電腦店進行諮詢裝機,就在今天早上,我的朋友就找到了我,他手上有個創業的項目,需要組裝20臺電腦,但是由於自己不懂電腦,也怕被別人坑了,於是就聯繫了我!我們先來看看朋友的組裝電腦需求,如下:一、主要就是用來辦公上網,不能玩遊戲。
  • 組裝一臺電腦都需要準備什麼配件?小白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你應該了解組轉一臺電腦所需要的零件:組裝電腦包括:主板,CPU,內存,顯卡,硬碟,SSD,電源,機箱,顯示器,鍵盤滑鼠,耳機或者音箱。然後小白組裝必須要注意這些事項:1.一般都是從CPU來選擇主板,這個牽扯到配比兼容的問題。2.CPU主要是AMD和INTEL兩個廠商,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一顆好的處理器。
  • 電腦組裝具體步驟及技巧
    現在的年輕人都會自己組裝電腦,但是親自動手裝臺電腦並不容易,那麼電腦組裝步驟及技巧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電腦組裝的具體步驟,想自己動手來組裝一臺電腦的朋友們趕緊學習吧。電腦組裝第一步:安裝CPU處理器。
  • 這個套裝有點「冷」:魔方機箱+DQ電源+玄冰散熱
    【碎碎念念】自打我接觸電腦開始就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電腦硬體要選好,電源、散熱、機箱等輔助配件只要能用就能省則省,這一觀念沒少讓我在使用電腦的日子裡吃到苦頭,供電不足、高溫幾乎都是司空見慣的存在。為此,我痛下決心選擇了魔方110機箱+DQ 650ST+玄冰400散熱套裝產品,打算讓家中的老古董再次煥發第二春。
  • 如何用最少的錢來組裝一臺最合適的電腦?附配置清單
    之前寫的文章都是介紹CPU的,今天呢就開始羅列配置清單,後期會有拆機安裝的詳細教程。第一款:小白練手的2000元檔的組裝電腦電腦配置方案一:處理器:inte|酷睿i13 9100F (盒裝)散熱器:附送散熱器顯卡:影馳GT1030虎將2G顯卡主板
  • 自己動手組裝電腦的最難步驟講解,想學裝機,這些知識必須要懂!
    說到組裝電腦,在我們的生活中顯而易見,大到企業,小到單位,裡面必備的就是組裝電腦了,由此可見電腦在我們的生活中認可度與需求量還是很大的,組裝電腦既講究知識技術也講究動手能力,知識技術指的是電腦搭配的合理不合理,動手能力指的是買來的硬體能不能正確的安裝,要是想自己獨立完成組裝電腦的話,這兩種能力缺一不可
  • 臺式機主板連接機箱的跳線正確插法教程,自己組裝電腦不是夢!
    現在很多人都想要自己組裝電腦,這是好事,對於很多人都是具備組裝電腦能力的,在組裝電腦中難倒大部分人的一個必備步驟就是主板的插線問題,我見過很多人把自己組裝的電腦抱到我們店來就是半成品,所有的硬體已經安裝到機箱內部了,唯有機箱與主板的插線是斷開的,他們反應的問題就是主板與機箱的連接線不會插。
  • 自己組裝電腦,硬碟、散熱、電源怎麼選?配置清單如何選(下篇)
    很多嘗試了自己組裝電腦的朋友會發現,組裝電腦並不難,性能上比整機電腦高出一大截,最重要的是避開所有整機在配件上的縮水可能。看了我們的組裝電腦上篇之後,不少朋友都對DIY一臺電腦躍躍欲試了吧,今天我們接著聊聊,硬碟、散熱、電源、機箱這四大配件怎麼選。
  • 如何自己動手組裝電腦
    好多玩家都自己購買配件來組裝電腦。您是否也有這樣的想法和需求呢?今天鶯歌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自己組裝電腦。首先就是關於平臺的兼容性問題,簡單的介紹一下。目前主流的CPU是英特爾酷睿第八代平臺,相兼容的主板晶片組為H310、B360、Z370,英特爾酷睿第九代平臺剛剛發布不久,主板只發布了Z390晶片組。但是如果需要上九代的CPU、Z370及以下主板只需要更新主板BIOS就可以兼容。
  • 朋友買硬體組裝電腦,唯獨不買機箱讓我納悶,知道真相後:真牛!
    電腦是由多個硬體組裝而成,每一個硬體都有特定的作用,處理器的作用就是電腦的控制中心,控制整體電腦的運行;硬碟的作用是存儲數據與系統;顯示器的作用就是成像。在這些硬體中,有些硬體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處理器、主板、內存條,有些硬體也是可以暫時不要的,如獨立顯卡。
  • 小夥網購硬體組裝電腦,組裝進行幾步就沒膽了,組裝有這麼難嗎?
    組裝電腦憑藉性價比高、體驗感強、搭配靈活等特點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組裝電腦是一門技術活,同時對於動手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對於很多男孩子來說,總喜歡自己去研究組裝電腦,今天我就碰到了一位小夥給自己組裝電腦,自己網購了一堆電腦硬體,回來自己研究組裝,沒想到裝了幾個硬體之後就不敢裝了
  • 組裝電腦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識、組裝步驟
    很多朋友想自己組裝一臺有個性的電腦,使用起來會有很強的自豪感。但苦於沒有經驗,又擔心出現問題不好處理,今天我就跟大家簡單說一下組裝電腦的基本流程。組裝一臺電腦需要購買以下硬體,在各大購物網站上都能夠買到全套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