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唯一在世兒子,在美國長大不會說中國話,64歲第一次回大陸!

2020-12-11 騰訊網

1994年,瀋陽張作霖墓地來了一對特別的老年人,他們就是張閭琳夫婦。張閭琳看著祖父的墓地,他心中感慨不已。身為一名華裔子嗣,張閭琳已經闊別了了大陸數十年。這年他剛剛過完了64歲生日,便要來大陸看看。第一次大陸之旅,張閭琳夫婦玩得非常開心。張閭琳先後拜訪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隨後又去南京弔唁了國父孫中山。最終,他回到了東北祖籍所在地。

張閭琳並不會說中文,他和當地老百姓溝通都需要翻譯。作為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張閭琳的東北之旅引來了不少記者的關注。大家爭相採訪張閭琳,並且希望張閭琳分享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耐不住大家的懇切期盼,張閭琳在屋子中和大家攀談了起來。

1940年,母親趙四小姐把張閭琳送到了美國。她則去陪伴張學良了。這年張閭琳只有十歲,他對社會還一無所知,只知道自己很難見到父母。張閭琳在美國一戶寄宿家庭中長大,他同養父母的關係非常要好。儘管如此,張閭琳還是思念自己的父母。他的青春時光過得孤獨憂鬱。在學校中,張閭琳勤奮學習,他用最好的成績證明了自己。遺憾的是,張閭琳也因此荒廢了漢語學習,他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母語。

後來,張閭琳考入了加州大學航天系。他出色的成績再一次引來同學們的羨慕,畢業之後張閭琳直接進入美國宇航局工作。短短幾年時間,張閭琳就升任了高級工程師。在工作中,張閭琳帶隊克服了許多難關,他的名字在宇航局內徹底打響。與此同時,張閭琳經人介紹認識了自己的妻子。他和妻子陷入愛河,二人很快舉辦了婚禮。張閭琳前半生都在美國度過,他對祖國一直有著隱隱的期盼。1991年,父親張學良出獄,張閭琳趕忙飛往臺灣迎接。父親對張閭琳非常看重,他叮囑張閭琳一定要回瀋陽看看。三年後,張閭琳實現了父親的心願。

進入新世紀之後,張閭琳多次來到大陸訪問。他把美國最一流的技術引入到了祖國,並且同我國的科研工作者相互交流。張閭琳尤其鍾愛大陸的好山好水,他和老伴幾乎走遍了我們的名山大川。在張閭琳的骨子裡,他依舊還是一個中國人。這些年,張閭琳又重新學習漢語,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夠說出幾句地道的中國話。

相關焦點

  • 張學良的後半生:客死異國他鄉不回大陸是個迷
    張學良共有五個子女,前妻于鳳至生下了三子一女,如今只有七十四歲的女兒張閭瑛健在,她和丈夫陶鵬飛一起生活在大洋彼岸;現任妻子趙一荻,在1930年生下了兒子張閭琳,到現在也是花甲之年,目前擔任航天專家、高級工程師,供職於美國航天署。張學良決定乘坐飛機跨越太平洋,和子女們相見,再朝花夕拾,看望以前的女朋友,聊聊這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是是非非。
  • 張學良和趙一荻的後代照:兒和孫都不會說中文,但都有赤子之心
    趙一荻和兒子張閭琳。張閭琳1930年出生 ,是張學良的第四個兒子,也是趙一荻唯一兒子。在張閭琳10歲的時候就送去了美國,在那裡長大,因此他只會說英文。 張學良抱著兒子張閭琳。張閭琳是著名的航天專家,曾供職於美國太空署,高級工程師。
  • 張學良去臺灣後到死都沒再回大陸,只因此人對他說了兩句狠話?
    不僅如此,張學良在晚年也曾說:「蔣介石討厭我極了。」那麼張學良為什麼一生都沒能再回大陸呢?其實張學良在晚年是很想回到東北家鄉看看的,但最終卻沒能成行,這又是為什麼呢?
  • 趙一荻患肺癌,88歲還親自做飯,臨終時對張學良說了9個字
    二八年華面容姣好的少女趙一荻第一次遇見風流少帥張學良。兩位年輕人四目相對便是今後72年相伴相隨的的依戀。當時不乏有才情卓越的女子,但趙一荻更是才情了得,樣貌了得,家世也了得的。而這樣的女子卻不是弱柳扶風,逆來順受的深閨女子。這支玫瑰自有屬於自己的鋒芒。
  • 張學良晚年重獲自由後,為什麼一直沒有回大陸呢?
    張學良晚年重獲自由後,為什麼一直沒有回大陸呢?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獲準赴美探親,曾公開表示有回祖國大陸探親的意向。中央知道後,便派人去邀請張學良回大陸,派去的人是張學良的老部下呂正操。1991年5月29日,張學良和呂正操兩位老人在分別了幾十年之後又見面了。他們之間進行了長達1小時之久的單獨談話。呂正操轉交了鄧穎超的親筆信,張學良看到鄧穎超的親筆信,感慨萬端。使用放大鏡,將發花的眼睛貼近信紙反覆看了兩遍。然後,他對呂正操動情地說:「周恩來我熟悉,這個人很好。請替我問候鄧女士。」
  • 趙一荻生下兒子,張學良很為難,于鳳至知道後卻做了一個奇怪的決定
    張學良和于鳳至以及趙一荻之間的情感糾葛至今為人津津樂道,作為原配妻子,于鳳至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大度包容的完美女性,于鳳至18歲嫁給張學良,是張作霖親自挑選的兒媳婦,張學良當時只有15歲,因為長得一表人才,還是少帥,自然很招女人喜歡,因此經常有各種花邊新聞傳到于鳳至耳中。
  • 張學良100歲生日時,一個人不請自來,自報身份後,張學良一言不發
    張學良就是其中一位,張學良活了101歲,但是後世關於他的爭論,卻是從未間斷。九一八事變,他被人唾罵為「不抵抗將軍」;西安事變,他被譽為「抗日民族英雄」而寫入歷史教科書。 面對人們對他愛國的質疑,張學良90歲被釋放的時候,曾經說:「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我是一個愛國狂。」
  • 張學良和原配夫人的三個兒子讓他心痛,與趙一荻生的兒子境遇不同
    于鳳至用一生時間讓張學良明白了,他的原配夫人是值得他去愛去尊敬的。張學良和于鳳至一共有4個孩子,我們一一來說。大女兒張閭瑛長得十分標緻,而且受教育的影響,思想開放崇尚自由不愛權貴,生活在歐洲的她,在留學期間嫁給了東北大學畢業的丈夫陶鵬飛。現在已經百歲高齡居住在美國。
  • 美國張學良墓地:朝向東北老家,與趙一荻合葬,圖9令他抱憾終身
    【晚年張學良】1990年底,張學良在被幽禁半個多世紀後終於獲得人身自由。張學良獲得自由身時,已經90歲高齡。經過一番考慮,張學良最終決定定居遠離美國本土的夏威夷,至死未能再回大陸。中國人講究葉落歸根,張學良未能回大陸下葬,無疑成為他的遺憾。
  • 石原莞爾曾說的那些話:對張學良的評價令人深思
    "九一八事變"時,石原莞爾預先估計蘇聯、美國及蔣介石國民政府都不會出兵幹預,因此將主要兵力集中對付張學良的東北軍。石原莞爾在事後的慶功會上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說:"其實沒有必要佔領營口,就算給張學良修一條現代高速公路,他也不會打回老家去!"並稱呼張學良為"不抵抗將軍!"
  • 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張學良作為如日中天的奉系軍閥的接班人,來到上海處理這件事。當晚,他就成了美國駐上海領事館的座上客。在這裡,張學良第一次見到宋美齡。在他的自己心中,張學良只送了四個字形容這位宋家三小姐:美若天仙。宋家三姐妹作為招待會的主角,張學良免不了要進行禮節性的拜訪。
  • 歷史過目難忘瞬間:給老蔣祝壽的張學良閻錫山,夏威夷海灘上的...
    蔣介石出生在清朝晚期,14歲的時候就在家裡的安排下娶了大自己5歲的毛福梅!她也是蔣介石的大公子,也是唯一的兒子蔣經國的生母,一生勤儉持家,早年全力支持蔣介石上學從軍!1927年和蔣介石離婚,1939年被日本人的飛機炸死在老家浙江奉化!
  • 趙一荻愛張學良到底有多深?16歲和他私奔,和家人斷絕關係也不怕
    趙一荻愛張學良到底有多深?16歲和他私奔,和家人斷絕關係也不怕張學良有一個私人秘書叫做趙一荻,她和張學良相愛的時候,張學良是有一個原配老婆的,無奈真的和趙一荻有了感情,所以趙一荻就以私人秘書的身份來照顧他的起居,並且之後陪伴他身邊度過了漫長的禁足生活。
  • 張學良的後半生(五):我有十一個女朋友
    多年後,臺灣作家郭冠英對張學良說:"漢公啊,我常常跟人家開玩笑,有時候同朋友開玩笑,我說,你們都說這個張學良跟這個趙四小姐兩個人恩愛啊,如果不把張學良關起來的話,他可能早就去,一句話,可能早就找別的女朋友去啦!"張學良回答:"我就敢說,我就敢說!我跟你說,我這個生活呀,就到了我這個36歲的時候,在西安事變之前,假如不是西安事變,我自己都不知道會有多少女朋友,不知道!"
  • 張學思:成為開國少將的張學良四弟,新中國海軍的開創者
    1928年6月4日(12歲),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張作霖放棄北京退回東北,結果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少帥張學良繼位,拒絕受日本控制,宣布「東北易幟」,使得國民政府實現了統一。(張作霖的8個兒子,右起第四個為張學思)1931年(15歲),日本乘張學良率東北軍主力入駐華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為保存東北軍的實力,放棄抵抗,使得日軍輕鬆佔領了整個東北。
  • 張學良追悼會,104歲的宋美齡送一花圈,上面寫的6個字讓人淚目
    而說起著名的將領,大家也一定聽說過張學良了吧,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張學良和宋美齡。到了1975年,蔣介石去世,他的兒子蔣經國成為接班人,宋美齡以為張學良終於可以被釋放了,但沒想到,蔣經國卻也對張學良很忌憚,另外他也答應父親要將張學良永遠軟禁,所以蔣經國並沒有產生釋放張學良的想法,宋美齡也多次極力地勸說,但蔣經國顯然聽不進去,宋美齡最終也無可奈何,一怒下去往了美國生活。
  • —四公子之張學良
    現在我們就請出正主兒,他們分別是張學良、孫科、盧小嘉、段宏業。到這兒,可能有的讀者說了,這張學良的大名是如雷貫耳,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盧小嘉也有一定的名氣,尤其是看過呂良偉出演的電影《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後,更是對這個為了一個戲子而暴打黃金榮的軍二代耳熟能詳,他的父親就是皖系軍閥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那麼剩下的孫科和段宏業又是誰呢?可能很多讀者就不太清楚了,接下來我們一一道來。
  • 汪精衛兒子成富商後,77歲回大陸,見父母跪像似秦檜,含淚說出一句話
    在15歲時孫中山先生曾到馬來西亞組織同盟會分會,陳璧君受到影響,開始關心革命。後來她聽說了汪精衛的事跡,跑到大陸與其見面,並開始交往,乃至結婚。陳璧君畢竟是在馬來西亞長大的,在日軍侵略攻勢最為猛烈的時候,她主張求和,她的思想也影響了汪精衛。汪精衛行將就木之時,腦子似乎清醒過來,曾大喊「壁君誤我」。
  • 1990年,日本記者問:回大陸第一個想見誰?張學良:一個漢奸
    而已經將近90歲高齡的張學良,似乎因為重獲自由心情不錯,對於記者的訪問也是來者不拒。 一次,來自日本NHK電視臺的記者在訪問中,向張學良提問道:「如果您有生之年能夠回到大陸,第一個想見的人是誰?」 當時在場的人以為張學良想見的肯定是張家後人,或是曾經的東北軍將領,仍然健在的開國上將呂正操將軍。
  • 七十六年關懷備至,沒有她,張學良真的活不下來嗎?
    如是,每每憶及與蔣介石的恩怨情仇,張學良都堅持認為,西安事變後蔣介石不殺他,是有宋美齡護著他。 在《世紀行過——張學良傳》中,張學良有這樣一段話:「蔣先生是要把我槍斃了的,這個情形我原先不知道,但是我後來看到一個東西,是美國公使JOHNSON寫的,宋對蔣先生說,『你對那個小傢伙,你要對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開臺灣,我把你的事情都給你公布了』。這句話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