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魯
當好新時代的國企職工,我認為不僅要技術過硬,更要思想過硬。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特別注重關心國家大事。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後,我仔細學習,認真品讀,不禁心潮澎湃,信心滿滿。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作為新時代的國企職工,我認為自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
「十四五」規劃把科技創新擺在了重要位置,提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作為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一名R&D科技研發人員及課題負責人,近年來,我承擔《聚脲塗料(SUPA)技術施工》一重大技術革新、科學項目;作為主要起草人參編團體標準T/SDAS53-2019《膠粉聚苯顆粒漿料複合JPRS保溫板建築防火體系應用技術規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T/CECS 679-2020《聚脲塗料應用技術規程》等四部標準和一部建築圖集。提出合理化建議15項,經驗反饋1項,分獲司局級獎勵。主持完成一項發明專利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研發。發表學術論文13篇。近年來,通過配合比設計優化、工程技術洽商、施工方案創新、技術管理科技創新、合理化建議、「五新技術」等不同載體,我參加、主策優化及實施項目,共為公司節約成本8137餘萬元。
「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作為一名常年奮戰在施工一線的工程師,我在工作中始終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我堅信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淘汰。近年來,我先後參加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全國混凝土工程技術高級研修班、國家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交流等。
付出總有回報。近年來,我所策劃和參建工程分獲「山東省建築工程優質結構工程、國家境外優質工程獎」等獎項。我個人獲公司「優秀黨員」、「黨員先鋒崗」、「科技先進個人」、「星級策劃師」等榮譽稱號,被聘為棗莊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省建材行業專家,是中國商品混凝土行業企業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標準化協會專家、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中國矽酸鹽學會及中國城科會專家委員、北京砼享未來工程技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我還加入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核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成為這些學會的會員,為自己提升技能水平找到了廣闊的天地。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我熱愛我的工作,更熱愛我的生活。回想這幾年我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項目和公司的大力培養,離不開各位領導們的支撐及嚴格要求,也離不開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下一步,我將繼續努力,勤懇努力做好各項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繼續加油幹,為企業發展做出應有的奉獻,為民生民心工程建設增磚添瓦。(作者楊繼魯系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建築技術專家)註:本文為山東工會網開展的「我與『十四五』」徵文。 來源:山東省總工會融媒體中心 山東工會網 山東工人報。